第915章1909年一季度戰爭形勢

布蘭卡經過初期的劇烈社會動盪之後,很快平靜下來,經濟社會生活重新又恢復了運行軌道,由於第二大港口和第三大港口都被封鎖,北方大量貨物南下,從布蘭卡港口發往歐洲,令這座港口城市很快再度繁榮之路。

布蘭卡市帝國陸海兩軍匯聚,成爲了一座不折不扣的軍事重鎮。該城市聚集了超過5萬人的大軍,街頭巷尾經常看見休假的水兵和陸軍官兵,摟着當地白人姑娘招搖而過。

反攻倒算致使很多白人家庭落魄下去,影響了當地社會中上層階層一大批人,而華裔人士上位,大幅度提高了社會地位。

有錢又有權,什麼樣的女人沒有?

1909年2月7日

智利政府毅然加入了太平洋聯盟,公開對阿根廷宣戰,對米國宣戰,並且派兵進入聖克魯斯省接管當地政權。

隨即,行動引發了阿根廷人與智利人之間的數10次衝突,全都被智利軍隊血腥鎮壓下去,這導致雙方關係迅速惡化,成爲南美局勢的新特點之一。

1909年2月11日

烏拉圭政府在反覆考慮之後加入太平洋聯盟,公開對阿根廷宣戰,卻沒有對米國宣戰,此舉再度引發世界熱議。

1909年2月22日

西奧多-羅斯福總統任期屆滿,新一任民主黨總統人伍德羅·威爾遜宣誓就職,並且在白宮南草坪發表公開談話,對當前嚴峻的戰事表態道;

由於上一任總統的嚴重失誤,美利堅國面臨着大洋帝國野蠻的入侵,米國海軍力量全軍覆沒,人民安危遭受嚴重威脅,民主和自由力量呼喚光明的到來,需要全國上下衆志成城度過這一艱難時刻……上帝保佑美利堅!

1909年2月27日

阿根廷中部城市布蘭卡推出了大洋帝國扶持的傀儡政府~民族團結力量政府,號召全阿根廷人們團結起來,共同推翻十惡不赦的阿維利亞內達政府, 遠離戰爭, 還給阿根廷人們自由,平靜和幸福。

1909年3月6日

休整一個多月的遠征軍再度出擊,僅用一天時間就突破防線,摧毀了布宜諾斯艾利斯政府組織的7.8萬人大軍, 斃傷數千人, 俘虜大部。

然後便是風捲殘雲般的四路出擊,攻城略地, 布宜諾斯艾利斯省各城市紛紛陷落, 用十餘天時間,便前進500多公里兵臨城下。

阿根廷阿維利亞內達政府倉皇出逃, 民族團結力量政府正式入駐首都區, 並且宣佈接管權力,出逃的前任政府官員皆爲叛逆,任何對抗帝國大軍的武裝行爲都是反叛行爲。

下一步,開始了在首都區的政治清算和法律行動……

北美西海岸戰場

加利福尼亞州戰事停歇, 聯邦政府勢力徹底退出加州, 並且向東一路退至內華達山脈以東,加州獨立軍的規模隨着俘虜的擴大也增加到12萬餘人, 派兵佔領了亞利桑那和內華達州。

帝國援軍分批陸續抵達, 軍隊總規模從10萬餘人迅猛增長到24萬餘人, 在全面適應當地環境之後, 正在進行恢復性訓練。

按照北美遠征軍司令部作戰計劃;

下一步就是沿太平洋鐵路一路向東挺進, 陸續攻佔中部和東部沿鐵路線各州, 一直打到美東海岸及五大湖地區。

爲此, 澳洲本土正在陸續增兵, 在1909年底之前,北美遠征軍的數量將增長到40萬人規模。

加州獨立政府籌備工作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 遠在內華達山脈另一側的德克薩斯州聞風而動,進入新兵營訓練的德州國民警衛隊多支部隊被地方分裂勢力掌控, 將聯邦軍和州政府官員繳械並驅趕出境,並且在進入德州的各條道路上設置關卡。

德克薩斯州獨立勢力向來強大,這麼好的機會,怎麼可能不興風作浪?

戰爭打到這個份上, 英、法等國際勢力坐不住了,聯合德國,意大利, 奧匈帝國主動出面試圖國際調停,結果在米國人那裡就吃了閉門羹, 提出的第1個條件就出奇離譜。

米方要求;

大洋帝國所有軍事力量全面退出北美,全面退出阿根廷,不再惡意支持地方分裂勢力,鼓動並且試圖分裂國家主權版圖完整,不再敵視……

咳咳……好吧,你們繼續。

英法等國外交代表在華盛頓碰了一鼻子灰,氣得直接撂挑子不幹了, 他們從來沒見過被打的如此狼狽、戰爭調門還這麼高的政府,簡直不知所謂?

民主黨人總統伍德羅·威爾遜心裡也苦啊!

他不知道由於大洋帝國悍然發動戰爭,米國曆史已經改變。

原本西奧多-羅斯福下一任總統是共和黨的塔夫託, 可是由於西奧多-羅斯福改變主意親自下場參選, 導致內共和黨內部鬥爭劇烈,原本的黨內格局打破。

再加上西海岸前線節節敗退, 戰敗的噩耗一個接一個如雨般紛至, 國內民衆徹底喪失了對共和黨政府的信心,令民主黨人撿了個大皮夾子,將自己的總統候選人伍羅德-威爾遜提前4年推上了總統寶座。

1909年2月3日,在距離新總統伍羅德-威爾遜宣誓就任僅僅19天之際,美大西洋艦隊在火地島海戰中全軍覆沒,將美海軍最後的骨血全都葬送了。

漢普頓錨地的兩艦嶄新戰列艦舾裝完畢,但卻沒有合適的人手去開動,這不得不說是極大的諷刺。

上任伊始

伍羅德-威爾遜總統就面臨一個大爛攤子,東海岸大大小小的船廠都在加緊趕工海軍部的訂單,這裡有13艘新銳戰列艦,40餘艘大型裝甲巡洋艦(並非一次性進船塢,而是分批建造),幾乎把東海岸萬噸以上船塢全都填滿。

海軍部造了這麼多船,卻沒有合格的人手能夠將船開走,更別提戰鬥了,現在海軍部都招不到新兵,因爲米國海軍的死亡率太可怕了,高達5成以上。

在主要艦艇部隊,這一比率在8成以上,幾乎是必死的可怕前景。

海軍部佔用了東海岸的大大小小船塢,這讓民用船舶無法建造,在太平洋和南美喪失了大量貨船隊之後,米國生產的大量物資面臨船舶緊張,無法外運的困境。

一旦大洋帝國皇家海軍封鎖大西洋航線,米方拿不出合適的海軍力量護航,米國經濟將面臨窒息的危險。

失去了至關重要的大西洋貿易線,米國經濟面臨崩潰,想要打也打不下去了,這纔是當前最大的危機。

所謂窮家破事多,問題還不止於此。

米國瀕臨太平洋的西海岸一共有三個州,分別是加利福尼亞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

如今加利福尼亞州完全失控,該州組建了總人數達12萬人的加州獨立軍,並且人數還在進一步增長,近期正在醞釀成立加利福利亞共和國,並加入太平洋軍事聯盟。

美西海岸北部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問題更嚴重,上述兩個州已經被大洋帝國軍隊全面戰略,還包括緊鄰上述兩州東部的愛荷華州。

這北方三州已經成爲大洋帝國直接管轄的軍事佔領區,並且在該區域內大肆徵兵,以組建俄勒岡師,華盛頓師和愛荷華師,共計約6萬餘人的部隊。

徵兵導致該區域大量白人居民逃離,攜家帶口乘坐火車向南抵達加利福尼亞,短時間內令該區域人口降低30餘萬,從240餘萬(三州合計人口,並非以前的兩州合計人口180餘萬)降低到不足210餘萬。

目前,這一恐慌情緒依然在北方三州蔓延,人口流動的趨勢並沒有減緩。

大洋帝國戰領軍沒有阻止人口流動,本着來去自願的原則,反而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便利,所以開往南方的列車總是滿滿當當,秩序維持的不錯。

白宮一眼就看出了大洋帝國的邪惡圖謀,其任由恐慌情緒蔓延,流言滿天飛,甚至通過免費提供交通工具和火車票的方式,幫助北方民衆逃離上述三州之地,就是爲了實現人口結構的轉換。

進入1909年

來自亞洲的移民船不斷的抵達,爲上述三州送來數以萬計的新人口,無一例外全都是亞裔,全都是來自於東方大陸北部各省還有澳洲本土。

粗略估計,短短几個月時間,移民總人數已經接近5萬。

若假以時日

上述三州華裔人口必然佔據主流,實現人口結構的巨大改變,這是華盛頓無論如何都不能夠接受的結果,簡直是拿刀子在割肉啊!

大洋帝國這是光明正大的圖謀,除非斷絕兩國關係,切斷人員和貿易往來,否則這一趨勢無法改變。

太平洋北部州移民,阿根廷大西洋防線崩潰,美海軍覆滅,米聯邦軍在西部接連潰敗,丟城失地。加州和德州分裂之勢昭然若揭,至關重要的大西洋貿易線暴露在敵軍威脅之下……

令新總統伍羅德-威爾遜頭疼的大麻煩事兒一樁接着一樁,這讓他搬進白宮不到一週時間,就愁的大把大把的脫髮,夙夜難眠。

伍羅德-威爾遜總統哀嘆道;

上帝作證,一切都糟糕透了。

我可能是米國曆史上處境最爲艱難的一任總統,面臨着太平洋彼岸空前強大的敵人,所能對抗的只有爲民衆服務的堅定信念,負重艱難前行。

白宮對西雅圖等地的移民暫時沒有辦法,只能擱在一邊。

位於阿根廷的大西洋防線崩潰了,這暫時也沒辦法。

重建海軍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調動各方力量建設海軍學院,擴大招生,並且力求從海外各海軍強國引進人才,但進展甚微。

因爲衆所周知的原因,海軍不但招生難,而且在海外引進人才更難。

率領一羣新手與武裝到牙齒的大洋帝國皇家海軍對抗,哪怕是經驗最豐富的英國皇家海軍將領也不敢誇口能勝任,這種難度是地獄級,9成9會死人的。

大洋帝國皇家海軍的強大不是吹出來的,而是贏得一場又一場海戰,踏着敵人累累屍骸建立起來的強大,實力毋庸置疑。

想要找到這樣的人才,得到沙俄海軍去。

關於沙俄海軍的西方笑話是這樣的;聽說沙俄海軍有100名將領去米國應聘,其中有一人懂軍事,正在調查……

尼古拉二世聽到生氣了,問;爲什麼不去太平洋艦隊?

回答;因爲我們的海軍將領更擅長陸地作戰。

新總統伍羅德-威爾遜上任之後立刻進行了第5次戰爭動員,在抓緊時間訓練新兵的同時,派出一支2萬人的聯邦軍前往密西西比河流域,威懾南部鬧獨立的德克薩斯州。

這支聯邦軍停留在州界外,隨時能夠越過州界干涉德州局勢,令德州猖狂的分裂勢力投鼠忌器,不敢做得太過分。

這只是做一個姿態,而並非想要在國內開闢第二戰場,令時局更加混亂。

米國暫時沒有這個能力應付兩線作戰,除了手上有錢,他們缺軍官,缺裝備,缺訓練有素的士兵,缺應對裝甲兵團的辦法,幾乎一切都缺。

戰前的米國聯邦軍只有942名軍官,西部戰場又損失了很多。

在開戰短短的半年之後,米陸軍人數膨脹到上百萬人,一名少尉就得指揮整個團甚至整個師,一名少校指揮一個軍, 這就是當前最大的困難。

對總統伍羅德-威爾遜和米國陸軍而言;

無論有多大的困難,付出多大的代價,都必須守住洛基山脈防線,這幾乎是當前米國的生命線,絕不能後退一步。

因此,在落基山脈防線上,米軍堆積了40多萬人的重兵,並且大興土木修建防禦堡壘,縱橫交錯的戰壕和上萬公里的鐵絲網。

在猶他州鹽湖城前線精心打造了三層防線,後方還準備了大量援兵可以調動,不惜一切代價要守住“落基山防線”。

只有守住了洛基山防線,米國一馬平川的中部大平原和東部地區安全才能得到保證,咬着牙把戰爭打下去。

一旦失去“落基山防線”,必將導致局勢崩盤,再也無險可守,敵軍裝甲部隊肆無忌憚的闖入大平原地區攻城略地,戰爭形勢惡劣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第796章拜訪第26章戰略舉措第273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866章坐着飛機來上班第880章社會斷層第217章懸念迭生第1003章大基建退潮第40章上帝保佑第989章推廣金洋第762章聞戰則喜第854章陡遇第630章紛擾第778章小處精而大處蠢第160章治島策論第380章人口新格局第182章總督的愜意生活第804章城市合併之議第1146章做狗要有做狗的覺悟第745章又忽悠一個第1032章無限潛艇戰第422章倫敦報紙第1118章戰後大裁軍第1158章交易第386章澳洲特產第515章起點高第945章上門送菜第1073章進攻日第16章會議第79章裡送人頭第385章撿漏的機會第921章落基山戰役第914章擴張海峽省第100章新婚大喜第556章鄉紳第155章總督的野望第414章新總督新政策第841章欲速則不達第676章多事之秋第842章T-2坦克第374章金融業安排第319章探險隊第36章驚起一灘鷗鷺第269章羊毛價格反彈第1141章不講武德第555章買個瓦胡島第338章第1130章復國第447章演繹傳奇人生第878章大白艦隊第1102章產業競爭第1091章新的海軍發展戰略第1009章體制安排第1016章爭吵第150章踢到了鐵板第757章大明宮第894章潛艇和西雅圖第101章洞房花燭時第262章荷版以夷制夷。第76章考校第894章潛艇和西雅圖第1119章總體收縮戰略第953章戰爭好處分潤第121章遊歷歐羅巴第656章輕舟已過萬重山第1127章我宣佈第1114章軍營第742章神秘島第42章小狐狸和老狐狸第721章總督的焦慮第658章佈局缺失第262章荷版以夷制夷。第962章紅河谷大都市圈合併第267章莫爾茲比前線第535章澳洲三大城市第278章戰鬥警報第487章飛蛾撲火第437章大半年過去了第551章紮緊籬笆第186章顧府來人第70章突襲匪巢第400章玉衡鎮第820章走狗的自覺第910章太無恥了第838章小池子養不出蛟龍第1117章民主憲章第791章世界主要矛盾第1101章公主的請求第85章新興城鎮第958章1910年經濟水平第779章力不能及第1039章權力制衡第881章喬治王儲第395章再造北部新松江第1052章幹歇着可不行第949章新人第487章飛蛾撲火第522章再現騰籠換鳥第765章塔斯馬尼亞州第608章態度曖昧第1143章1比1兌換也不吃虧
第796章拜訪第26章戰略舉措第273章一語驚醒夢中人第866章坐着飛機來上班第880章社會斷層第217章懸念迭生第1003章大基建退潮第40章上帝保佑第989章推廣金洋第762章聞戰則喜第854章陡遇第630章紛擾第778章小處精而大處蠢第160章治島策論第380章人口新格局第182章總督的愜意生活第804章城市合併之議第1146章做狗要有做狗的覺悟第745章又忽悠一個第1032章無限潛艇戰第422章倫敦報紙第1118章戰後大裁軍第1158章交易第386章澳洲特產第515章起點高第945章上門送菜第1073章進攻日第16章會議第79章裡送人頭第385章撿漏的機會第921章落基山戰役第914章擴張海峽省第100章新婚大喜第556章鄉紳第155章總督的野望第414章新總督新政策第841章欲速則不達第676章多事之秋第842章T-2坦克第374章金融業安排第319章探險隊第36章驚起一灘鷗鷺第269章羊毛價格反彈第1141章不講武德第555章買個瓦胡島第338章第1130章復國第447章演繹傳奇人生第878章大白艦隊第1102章產業競爭第1091章新的海軍發展戰略第1009章體制安排第1016章爭吵第150章踢到了鐵板第757章大明宮第894章潛艇和西雅圖第101章洞房花燭時第262章荷版以夷制夷。第76章考校第894章潛艇和西雅圖第1119章總體收縮戰略第953章戰爭好處分潤第121章遊歷歐羅巴第656章輕舟已過萬重山第1127章我宣佈第1114章軍營第742章神秘島第42章小狐狸和老狐狸第721章總督的焦慮第658章佈局缺失第262章荷版以夷制夷。第962章紅河谷大都市圈合併第267章莫爾茲比前線第535章澳洲三大城市第278章戰鬥警報第487章飛蛾撲火第437章大半年過去了第551章紮緊籬笆第186章顧府來人第70章突襲匪巢第400章玉衡鎮第820章走狗的自覺第910章太無恥了第838章小池子養不出蛟龍第1117章民主憲章第791章世界主要矛盾第1101章公主的請求第85章新興城鎮第958章1910年經濟水平第779章力不能及第1039章權力制衡第881章喬治王儲第395章再造北部新松江第1052章幹歇着可不行第949章新人第487章飛蛾撲火第522章再現騰籠換鳥第765章塔斯馬尼亞州第608章態度曖昧第1143章1比1兌換也不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