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春霖甘如飴

第一場春雨終於降臨燕雲大地,溫潤的雨水夾着泥土的清芳讓人心曠神怡,春墾來臨,燕雲大地雖然還處在戰爭之中,但農人們還是開始了辛勤的耕作。和南方不同,燕雲之地的畜牧的農牧民不少,春季正是牛羊馬匹育種繁殖的季節,希望牛羊馬匹能多產下些小羊羔、小牛犢、小馬駒來。徐皓月專門上奏大周朝廷設立牧馬場,武州、新州之地上,原本就有遼國建好的牧場,這裡有美麗的桑乾河灌溉,草場肥美,建立養馬場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劉逸軒的效率很高,在順州坐鎮之後,命武州、新州各地廣招民間蓄養馬匹的好手,從繳獲和交易得到的馬匹之中挑選出上好的馬匹育種。一個月的時間裡,共招得牧馬好手三千餘人,連上原來遼國牧場的部族牧民,共有五千餘人,蓄養上好馬匹近萬匹,馬匹的種羣也很多,有伊犁馬、三河馬、阿拉伯純血馬等等,牧民們悉數將馬匹甄別開來蓄養,以保證馬匹的血統純正。

其實在歷史上的宋朝,中原之地也不缺馬匹的蓄養之地,真正缺少的是血統優良的馬匹,特別是在流行騸馬之後,中原地區的馬羣血統越來越弱,便產不出上好的戰馬來,所以徐皓月才下決心建立漢人自己的育馬基地。育馬形成種羣,需要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他願意等,而非短視的只想着眼前的利益。

而且武州靠近北疆部族可開互市,和北疆牧民們交易,劉逸軒也在此處開了互市,民間的交易甚是頻繁。

在武州大敗之後,儒州孤懸在東路嬀州和中路武州之間,耶律休哥倒也果斷,將儒州軍民悉數裹挾撤往檀州,儒州變成一座空城後,被白甲軍收復。遼國此時因耶律璟無德,國內遼國貴族皆是手握重兵蠢蠢欲動,耶律璟忙於安定國內局勢,能給燕雲的支持很少,耶律休哥連敗之下,只能收攏兵馬固守檀州和薊州,兩州互爲犄角,背靠古北口,遼軍共有漢軍三萬,部族兵馬三萬,契丹來援的兵馬一萬,共七萬人馬守兩州纔算是穩住了戰線。

見遼軍穩定了戰線之後暫時無隙,白甲軍也放慢了進攻的步伐,專事操練兵馬,等待機會。遼軍的騎兵會不時的南下襲擾,趙順平、陳子劍二將帶領騎兵四下兜截,兩軍騎兵的廝殺很是頻繁,但白甲騎兵勝在人多,遼軍則勝在騎射精湛,因此互有勝敗。

徐皓月在燕京留守府的院中,望着屋檐下的雨簾子沉思。幽州已經由柴宗訓正式下詔改名爲燕京,治所改名爲北平,這個名字是徐皓月特意上奏提議用的,北平意喻北面平安,範質等人也贊同,只是取個名字而已,便無人反對順利通過,北平這個地名便提前出現了。同時也下詔將大梁改名爲汴梁,如此大周便有了東京汴梁,西京洛陽,燕京北平三座京都。

近日的邸報上,出現了一條消息,趙匡胤出任宋州歸德軍節度使,徐皓月忍不住發笑,歷史還是循着它的軌跡前進着。宮中孫庭運和京城英若蘭等人送來的消息來看,趙匡胤一黨勢力越來越大,和趙匡胤素來交好的高懷德、張令鐸二將出任殿前軍馬軍和步軍都指揮使。加上近日流言又風涌而起,朝局再一次紊亂起來,範質、王溥、韓通等人商議,王溥還是反對先發制人的做法,衆人商議後,讓趙匡胤出任宋州歸德軍節度使之職,任兼任殿前都檢點一職。宋州離京城不遠,但好歹是離開了京城,範質等人是想讓趙匡胤和京中諸將不能聯繫,也順便震懾趙匡胤一黨。

但在徐皓月看來,這個舉動無非是更加堅定了趙匡胤兵變的決心而已,在官場上既然動了一個人,便要一擼到底,給他留了後路,便是不給自己留後路,範質等人居然不明白這個道理,這般不痛不癢的安排只會適得其反。

原本等了些時日,始終不見趙匡胤北上來找自己,徐皓月還鬆了口氣,只道趙匡胤不會像歷史上那樣做了,但此刻看來趙匡胤必反無疑了。

徐皓月知道這個時候和歷史上不一樣,燕雲之地多了白甲軍,雖然趙匡胤一早安排了個慕容延釗在真定,但大週上下都知道徐皓月和白甲軍的兇名,大周不敗戰神的名號只差官方正式冊封而已了。所以趙匡胤他要兵變燕雲之地白甲軍的態度很重要,假如弄不好徐皓月一怒之下投靠大遼,北邊門戶洞開,趙匡胤就算兵變成功,他的龍庭也是坐不穩的,雖然徐皓月投靠大遼這種事趙匡胤覺得不大可能會發生,但他要想無後顧之憂,最好的結果便是拉上徐皓月一起幹。

同時他還缺少一個聚集兵馬的藉口,歷史上趙匡胤等人編造了遼國和北漢一同出兵南下的消息,引得大周女主和幼主驚恐,滿朝大臣無措,這纔給了趙匡胤集結兵馬北上的機會,結果到了陳橋驛,趙匡胤便黃袍加身搞出了陳橋兵變。這也不能怪趙匡胤,因爲郭威也是這樣當上皇帝的。

此刻能夠直接威脅到東京汴梁的,還是隻有來自北方的兵馬,徐皓月甚至料到趙匡胤來了之後會勸說自己配合他演一出好戲,頻繁調動兵馬,讓他好有個不錯的口實,白甲軍意欲聯結遼軍南下,這樣一定比歷史上的藉口更加震撼。所以,趙匡胤無論如何,都會親自來燕京北平一趟的。

這一天沒讓徐皓月等太久,晚春的一天,趙匡胤果然帶着十餘騎做尋常客商打扮到了北平城。對留守府把守大門的親衛說的還是當初他們相識之時用的假名,故人涿州趙大來訪。

當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徐皓月知道他幻想的事已經破滅,趙匡胤還是選擇了兵變這條路,但徐皓月也有了他自己的打算,而趙匡胤兵變卻是他謀劃中的重要部分。

留守府徐皓月的書房密室內,兩人又見面了,此處是徐皓月特意佈置的密室,外面守衛嚴密,平時都不許人靠近的。

花梨木的圓桌上放了烈酒和新鮮的烤獐肉,徐皓月舉杯笑道:“想不到兄長大老遠的還能來看小弟,真是讓小弟很是意外啊。”

趙匡胤也舉杯道:“元宜你才智頗高,應該猜得到爲兄來找你何事!”

徐皓月的笑容僵住,緩緩的喝乾了杯中烈酒沉聲道:“事情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了麼?”

趙匡胤也仰頭猛然喝乾了杯中烈酒嘆口氣說道:“這殿前都檢點的位子真是不好坐啊,不論是誰坐此位,都會造人疑心,先帝託孤的輔臣們,終日便是掣肘猜忌、爾虞我詐,另一邊是手下諸將躍躍欲試,你說爲兄該怎麼辦?”

徐皓月搖搖頭說道:“這的確怪不得兄長,世間之人大多隻會顧念當前之利,昔日恩情或能賺得些淚水,但要他們感念舊恩行事,的確是萬難。”

趙匡胤舉杯輕嘆道:“天子年幼,宮中女主和一羣文人主政,下面是一幫驕兵悍將,爲兄夾在他們中間很是難受。而且一朝天子一朝臣,手下的大將們也都怕哪一天幼天子受人蠱惑寡恩,便會落個鳥盡弓藏的下場,所以……”

徐皓月接口道:“所以兄長便想着自己來做這個明主,接續先帝未完之功業,定鼎亂世平天下?”

趙匡胤看着徐皓月半晌,終於緩緩點頭道:“與人爲奴,怎比自在爲王?一腔熱血抱負再屈就下去,萬難伸展。就像元宜你在北疆籌建騎兵之事,到了新朝就變得阻礙重重,再這樣下去,我等更不知道將來國政會被引向何方去。國寶重器,是在幼天子手中還是在太后手中?還是在範質那些人手中?先帝不在,沒有了主心骨,人心思變。就算爲兄卸甲歸田,到後來還是會有人取代爲兄的地位,接着也還是一場變亂的禍事,元宜你信麼?”

徐皓月沉吟不語,趙匡胤說的這是實話,就算現在做殿前都檢點的是張永德,誰又能保證他不會被手下兵將攛掇了行兵變之事呢?開國之勳、擁戴之功相較柴榮的舊恩,誰又能不心動的?更何況一旦動作起來,宮中不過是孤兒寡母和一幫文弱大臣,很容易成功,外放的將軍們若非有人號召,任誰也不可能單獨和數十萬殿前軍抗衡,當然白甲軍除外,所以趙匡胤此刻坐在徐皓月的對面了。

見徐皓月沉默不語,趙匡胤只道他心意已動,接着趁熱打鐵說道:“爲兄的爲人你是知道的,和你一般的仁厚重義,若是爲兄真能成事,對幼主和太后必定寬餘以待,便是宮中大臣們,爲兄也可保證不濫殺一人!假若換做是別人,元宜你覺得他們能做到麼?”

徐皓月想起歷史上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的確是善待周室遺孤,滿朝大臣也沒有濫殺一人,唯獨韓通想要集結兵馬反抗,被王彥升所殺,趙匡胤便惱恨上了王彥升,結果此人終生沒有得到升遷。趙匡胤此刻說這話,徐皓月倒是一點也不懷疑,但他便會答應和趙匡胤一同兵變麼?

第一百二十三章 靜如託轉世第一百七十二章 環滁皆山也第二百章 據營滹沱河第一百六十六章 築蘭雅圓房第二十四章 忠義無屍骸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子當馭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狼牙旗傾覆第一百四十章 清淮突營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一百九十章 龍亭初建時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四十九章 武莊新客卿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四十二章 綠水紫金釵第三百一十七章 喜隱軍南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決水灌汴梁第二十章 鐵槍王文昭第二十四章 忠義無屍骸第二百四十一章 燕雲傳捷報第二百零三章 奔襲飛狐口第三章 物非人相似第八十一章 淮南掙頸紅第二百五十章 真定求援急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殺招第三百二十三章 烈火焚孤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送歸燕雲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陽浮橋散第三百二十三章 烈火焚孤城第四十二章 綠水紫金釵第七章 英山路漫漫第二百六十一章 碧血灑軍帳第四十一章 以命換搏命第三十七章 太極意轉圓第三十八章 松下參劍勁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五十一章 月盈自有虧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七章 英山路漫漫第二百五十一章 驟雨風雷至第二百六十四章 厚賞忠義臣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二百九十八章 漢國三隱事第七十五章 簞壺相迎殺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小無猜時第三百二十二章 功成萬骨枯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攻破連環第二百四十九章 清明荷葉蓮第八十九章 黔驢技已窮第一百零二章 磺硝應有道第二百二十六章 遼主議北歸第三百零二章 可曾婚配否第二百一十六章 連夜下幽州第三百二十二章 功成萬骨枯第一百六十八章 周軍歌檀來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將符彥卿第二十六章 英氏二兄弟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闈諸事定第二百五十二章 草棚說韓通第三百三十八章 昔日真相情第十二章 英山桃花村第十三章 十里桃花溪第一百六十六章 築蘭雅圓房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一百五十章 強弩亦有末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一百六十一章 廬州解重圍第一百四十一章 欲從後掩襲第一百一十章 借船欲何往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一百四十章 清淮突營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三百一十五章 守土皆如故第三百一十九章 左右爲難時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南汛水疾第九十五章 夜襲武王莊第一百六十九章 輕取清流關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十二章 英山桃花村第一百一十九章 畫虎反類犬第一百六十二章 虛實惑敵計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二百八十五章 宴席說三將第四十九章 武莊新客卿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爲何而死節第二百六十三章 黎明夜深邃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亂初定時第二百八十五章 宴席說三將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患無妻兒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
第一百二十三章 靜如託轉世第一百七十二章 環滁皆山也第二百章 據營滹沱河第一百六十六章 築蘭雅圓房第二十四章 忠義無屍骸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子當馭人第三百二十八章 狼牙旗傾覆第一百四十章 清淮突營戰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一百九十章 龍亭初建時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州籌謀事第四十九章 武莊新客卿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四十二章 綠水紫金釵第三百一十七章 喜隱軍南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決水灌汴梁第二十章 鐵槍王文昭第二十四章 忠義無屍骸第二百四十一章 燕雲傳捷報第二百零三章 奔襲飛狐口第三章 物非人相似第八十一章 淮南掙頸紅第二百五十章 真定求援急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殺招第三百二十三章 烈火焚孤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夜送歸燕雲第四十三章 洞房花燭夜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一百二十六章 正陽浮橋散第三百二十三章 烈火焚孤城第四十二章 綠水紫金釵第七章 英山路漫漫第二百六十一章 碧血灑軍帳第四十一章 以命換搏命第三十七章 太極意轉圓第三十八章 松下參劍勁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五十一章 月盈自有虧第十四章 潭水洗凝脂第七章 英山路漫漫第二百五十一章 驟雨風雷至第二百六十四章 厚賞忠義臣第二百九十六章 風語堂名錄第一百七十三章 形勢逆轉急第二百五十六章 陰效誠款忙第六十三章 南歸意若何第二百九十八章 漢國三隱事第七十五章 簞壺相迎殺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小無猜時第三百二十二章 功成萬骨枯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攻破連環第二百四十九章 清明荷葉蓮第八十九章 黔驢技已窮第一百零二章 磺硝應有道第二百二十六章 遼主議北歸第三百零二章 可曾婚配否第二百一十六章 連夜下幽州第三百二十二章 功成萬骨枯第一百六十八章 周軍歌檀來第二百二十三章 老將符彥卿第二十六章 英氏二兄弟第二百五十九章 宮闈諸事定第二百五十二章 草棚說韓通第三百三十八章 昔日真相情第十二章 英山桃花村第十三章 十里桃花溪第一百六十六章 築蘭雅圓房第二百九十四章 勇士非族類第一百五十章 強弩亦有末第八十六章 白甲蕩離殤第一百六十一章 廬州解重圍第一百四十一章 欲從後掩襲第一百一十章 借船欲何往第二百四十三章 蔚州鮮于冰第一百四十章 清淮突營戰第二百九十一章 祖州天成軍第三百一十五章 守土皆如故第三百一十九章 左右爲難時第一百九十五章 伐遼備戰休第一百六十五章 淮南汛水疾第九十五章 夜襲武王莊第一百六十九章 輕取清流關第三百二十六章 是對是錯焉第十二章 英山桃花村第一百一十九章 畫虎反類犬第一百六十二章 虛實惑敵計第五十章 青竹翠紙甲第八十二章 五代無仁君第二百八十五章 宴席說三將第四十九章 武莊新客卿第一百五十七章 騶虞城防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爲何而死節第二百六十三章 黎明夜深邃第一百八十六章 請君入甕來第一百零八章 議和應有求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亂初定時第二百八十五章 宴席說三將第二百七十一章 何患無妻兒第一百二十一章 事有不可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