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難行,大軍沿着淡水河行進了大概五六十里,已經是中午時分,這五六十里路大概用了
申明抹了抹不存在的汗水說道:“那些偷襲的生番是乘坐獨木舟順流而來的,不用走山路速度快了太多,可惜淡水河水勢不明,最多隻能跑百噸左右的木船,不然直接安排士兵乘船溯流而上可要方便很多啊!”
這貨因爲晉升先天,原本因修煉混元功積累的一身肉現在已經消去不少,估計再過幾個月,等他煉化玩前二十多年的積累,就會恢復不輸於鄭銘他們的苗條身材。
現在的申胖子看起來雖然稱不上眉清目秀,也濃眉大眼的,要比以前更順眼了,要不怎麼說每一個胖子都是潛力股呢!
當然關鍵還是要看底子。
高朗有些懊惱的說道:“這事情是我失誤了,只顧着讓水師在沿海巡邏,忘了內陸河流在古代也是重要的交通運輸渠道。”
鄭銘難得沒有嘲弄高朗,反而一笑說道:“探明水情的事情回去交代給申屠就行了,這種山地行進說起來也是一場很好的鍛鍊,黑旋風方纔去探查敵情的時候發現了一片在島北難得的平原地區,面積看起來比淡水平原也不差了,比基隆那邊更是大了不少,現代那邊臺島未開發之前可沒聽過有這樣的地方?”
趙鐵柱接話道:“這個世界跟現代還是有着不少區別的,這東寧島就比我們那邊的彎彎面積大了四千平方公里不止,地形出現變化一點也不奇怪。”
鄭銘道:“我的意思是等征服了巨木番社,這塊地方也是開分基地種田的好地方,羣山環抱,易守難攻不說,只有淡水河河道方便通行外界,跟基隆那邊也可以通過雞籠河與淡水河交接,雖然河流水情複雜,但走幾十噸的小船應該是可以的,這樣這塊地方就成了我們兩塊基地的中心位置,這不是天賜的地方嗎?”
大家聽了都點頭贊同。
鄭銘說着拿出一張地圖,在某處畫了個圈。
“按照對比推測,那塊平原位置約莫在後世臺北市三重附近,現代那邊歷史上的灣島同時期是什麼情況我們不知道,在這裡卻有着一片面積不小的不規則平原,估計應該是淡水河與其支流新店溪交匯之地,因爲河水衝擊出肥沃的平原。而巨木社的領地則在南面靠近新店溪一側的山上,只有少部分人居住在平原邊緣。”
然後又一指地圖說:
“我們的位置大概在這裡,淡水河的主要支流倒是沒有什麼變化,之前經過的是淡水河與它的第一條分支雞籠河交界處,馬上就要到新店溪匯入淡水河主幹的交界處,大軍需要再次渡河才能夠到達巨木番社所在。”
高朗看了看太陽說:“時間不早了,先吃飯休整一下,然後我們儘快渡河,爭取下午攻陷巨木社!”
申明笑道:“哈哈!咱們的士兵每天盼的就是吃飯了!”
說完,高朗吩咐下面埋鍋造飯,中午休息半個時辰再繼續趕路。
春日的陽光雖然不如夏秋猛烈,但是東寧島畢竟是出於亞熱帶與熱帶交界處,氣候還是比較熱的,這時候氣溫大概有個十幾度,而且隊伍趕了一上午路,士兵們一個個都冒着熱汗,這時候最好還是休息一下。
聽到休息的命令之後,士兵們歡呼一聲,除了負責後勤的輔兵辛苦點埋鍋造飯之外,因爲軍紀管的嚴格,在外出戰行軍倒是不敢脫甲,但是所有戰兵都摘下藤盔,掀開一點衣領散散熱。
因爲考慮地域因素,除了防刺服和胸甲等防禦裝備,所有正兵都配備的是透氣性強的工地安全帽式的帶沿藤盔,可以有效的防禦箭矢和輕武器揮砍之外,也不容易讓腦袋過熱導致中暑。
畢竟古人都是留長髮的,即使是官府讓他們剪短也會引起人們反抗。因爲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觀念幾千年來早已深入人心。
等士兵們在河岸空地休整了一刻鐘之後,輔兵那邊已經把午飯做好了。
穿越者的軍隊雖然跟現代沒法比,但是紀律規章可比這時候的古代軍隊嚴格多了。
嚴格監控不能喝生水,所以每個人都發了一個鐵水壺,裡面存的是燒好的涼開水。
在外行軍的伙食也是類似壓縮餅乾的炒麪與幹餅,這些在中土已經出現了兩千年了,只不過倒是沒有穿越者那麼奢侈的,炒麪裡不缺油鹽還加了糖,幹餅更是一層層壓進了花生芝麻,還有鹹魚鹹肉的,這是普通人家過年都吃不上的好物。
一般軍隊能夠有點硬的像石頭的雜糧餅子和一點鹽已經是極好了,就這樣也是天象軍那個級別的待遇。很多大明軍隊吃的都是摻了沙子乾草的軍糧,簡直是牲口吃的,但是仍舊有很多連草根都吃不上的貧苦百姓選擇參軍賣命,就是爲了混一口飯吃。
所以每到飯點,都是士兵們士氣最足的時候。
尤其是軍中少數穿越者在大明那邊招收第一批移民,大多都是北地逃民。
要說慘,沒人比他們更慘了。
無論是混江龍那邊還是淡水原本的漢民,日子雖苦但也過得去,起碼能夠多吃幾口鹹魚,但是北地金國那邊漢人過的苦的比天啓崇禎年間天災人禍不斷還要苦,就連北直隸那繁華之地都吃不上飯想要南逃,更不要說西北、山區等地了。
由此可見突碌人的盤剝之甚,大明士紳盤剝百姓頂多佔你良田,讓你全家賣身爲奴,繼續給他們創造利益,但是突碌人卻根本不拿漢人當人,甚至連牲口都不如。
所以東寧軍士兵最期盼的就是每天三次的吃飯時間。
是的,因爲軍隊訓練需要充足的營養,所以穿越者他們在自己治下的軍隊和行政部門都統一採用三餐制。
一日三餐,在百姓眼中那可是地主老爺達官貴人才可能過的日子,甚至大部分地主都捨不得吃三頓飯,因爲沒啥消耗也跟農人佃戶一樣一天只吃兩頓。
鄭銘他們長輩小時候給他們講的舊社會地主的故事,說吝嗇地主一個鹹鴨蛋聞三天、舔三天最後掏三天,還有房上吊一塊臘肉看着就飯和青菜吃的情況在這個世界是確有其事的。而且這種情況還不少見。
正是軍隊的前身護衛隊、巡檢兵丁等待遇的優厚,不但三餐見葷腥,大米白麪這些細糧管夠,還有每年好幾身軍服,所以幾次徵兵都沒用穿越者們怎麼動員,就有着衆多領民上趕着踊躍參軍。負責徵兵的鄭一平、魯斯他們不得不提高徵兵水準,只招收16歲到30歲的青壯,就是這樣還有很多沒選上的在大營外哀求哭喊。
心軟的現代人自然看不慣這個,於是太陰派諸人商量一下,又多收了一批八歲到十五歲的兒童少年和三十以上的中年作爲輔兵,享受正兵七成待遇。
於是幾次徵兵下來,穿越者什麼都沒幹,就收攏了領地幾萬人的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