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襲!”
日本機槍手聽到響聲,立刻大叫起來,周圍的日本兵紛紛的尋找掩體,開始尋找襲擊者的位置。
鐵柱躲避的位置十分的隱蔽,開槍時候敵軍並沒有發現鐵柱的位置,有些慌亂。
發現自己並沒有被日本兵發現,鐵柱膽子變得大了起來,再一次的小心翼翼的槍露出來,這一次他緩緩的趴在地上。
剛剛鐵柱開槍的時候發現自己因爲用瞄準鏡瞄準,手會有輕微的抖動,所以造成他開槍不準。
趴在地上的鐵柱慢慢的調整着自己的位置,不斷尋找最佳的射擊角度。
橋上的日本兵各自進入了防禦公事中間,小心翼翼的尋找着周圍的任何一個角落,想要解決煩人的蒼蠅。
槍口慢慢的移動,從橋頭開始挨個掃過,一直到橋尾,林清終於找到了一個合適的目標,一個肚子一個人躲在一顆大樹後的日本兵,側對着鐵柱,正在聚精會神的瞄着什麼地方。
“砰!”
緩緩的扣動扳機,一聲沉悶的槍聲響起,在混亂的戰場中依舊十分難以分辨。
這一次狙擊步槍準確的擊中日本兵的腦袋。
“額,打中了?”鐵柱有些不可置信的仔細的看了看,確認是擊中目標後才緩緩的鬆了一口氣,自己剛剛明明是瞄着日本兵的身子,結果子彈打中了腦袋,實在是萬幸。
日本兵被擊中後,緩緩的倒下,身旁沒有友軍,暫時沒有發現他陣亡,林清將槍收了回來,慢慢的退出蘆葦叢,準備逃進鎮內,這裡地形比較簡單,日本兵反應過來必死無疑,一個突兀般存在的蘆葦叢,十分的可疑,就算躲在水中也難逃一劫。
戰場上十分混亂,鐵柱從蘆葦叢中顯身迅速的往身後不遠的一個路口跑去。
正在尋找敵人的日本兵發現了鐵柱,子彈跟隨着鐵柱的腳步就射了過來,機槍,步槍。
鐵柱只感覺自己的周圍都是子彈飛快的劃過,因爲日本兵倉促射擊準確度並不是太高,只有一發子彈擦着鐵柱的胳膊劃過,留下一道血口。
“吸!”
鐵柱痛的吸了一口氣,但是整個人衝刺的速度沒有絲毫的減緩,十幾米的距離現在對於他來說如同天塹一般。
子彈如影隨形,不斷的在身邊劃過,帶起塵土和破空聲,鐵柱只感覺這幾秒鐘十分的漫長,拐角距離自己越來越遠。
感覺度過了一兩個世紀一般,鐵柱終於走到巷子拐角的位置,依靠着牆角喘着粗氣,這十幾米的距離讓鐵柱子整個人如同虛脫了一般,動都不想動一下。
“終於逃出來了!”
慢慢的從地上站起來,身旁的牆壁依舊有子彈射在牆上乒乓作響。
拐角的小巷子很窄比剛剛那條巷子還要窄許多,只能夠容下一個人走,如果有兩個人遭遇都要側身躲避。
將狙擊步槍背在背上,鐵柱端着順溜的步槍小心翼翼的往前走,剛走了幾步好像想到了什麼,從身上掏出一枚從日本兵身上繳獲的手榴彈,再拿出鐵盒,將裡面浸的水倒的乾乾淨淨,拿出透明的細線。
將細絲和手雷的拉環連在一起,將雷放在一旁的角落中,然後將細絲繫好記在另一邊,滿意的拍了拍手,撿起地上的武器,迅速的離開。
鐵柱剛剛走開沒一分鐘,三名日本兵慢慢的走了過來:“停下,你們兩個警戒,這裡有絆雷!”
領頭的日本士兵揮了揮手,慢慢的蹲下身子,在他腳前面不遠的地方,一根透明的白色細線橫在路中間:“狡猾的支那士兵,不過他的手段太粗糙了!”
日本士兵趴在地上,在巷子兩側找了找,在左邊角落裡發現了九七式手雷,從懷裡掏出一把小鉗子,將細絲一把剪斷了,從地上迅速的爬起來,滿意的拍了拍手,對於自己的眼神和技術十分的得意。
日本兵轉過頭剛想要跟同伴炫耀幾句,他以爲已經被排除的絆雷瞬間爆炸!
“怎麼會這樣?九七式手雷不是要磕一下才會爆炸嗎?”日本士兵在被爆炸吞噬的一瞬間,腦海還在想爲什麼,這種絆雷爲什麼剪斷了還會爆炸,爲什麼九七式手雷不用磕也會爆炸!
林清繳獲的手雷是日本狙擊手特別改進的手雷,這種手雷唯一解除辦法就是將保險插銷放回去,不然即使剪斷依舊會爆炸!
在小巷子慢慢前進的鐵柱,聽到身後傳來的爆炸聲後,嘴角露出了一絲絲笑容,腳下沒有絲毫停滯,繼續往前前進。
天空中開始出現了日本轟炸機,只有三架,不斷的在天空中盤旋着,時不時的丟下一枚炸彈,在空中給予國民黨軍無形的壓力!
“團座,我們換一個地方吧,你這個位置實在是太明顯了,要是被日軍發現了,目標太大了!”
許參謀看着天空中耀武揚威的日本轟炸機不由的嘆了一口氣,小日本實在是太囂張了,轟炸機居然在沒有戰鬥機掩護下就敢在戰場上亂串,要是現在有兩架國民黨的戰鬥機過來,肯定讓小鬼子吃吃苦頭!
老天爺可能聽到了許參謀的召喚,天空的另一側傳來了一陣轟鳴聲,兩架****戰鬥機出現在了他的視野之中。
“團座,團座!我的戰鬥機!”用望遠鏡觀察了下飛機上的標誌後,許參謀有些激動的拉着胡璉,用手指着空中的戰鬥機!
胡璉用望遠鏡看了看,確認飛機機身上噴塗的是青天白日旗後,嘴角露出了一絲微笑,自己的戰鬥機來了,日本人的轟炸機給予的壓力就會減輕。
日本四架戰鬥看見飛過來的國民黨戰鬥機後,並沒有第一時間選擇後退,四架戰鬥機擊中起來後,擺出戰鬥陣型,衝着兩架國民黨戰鬥機飛去。
戰場這一刻有些平靜,交戰雙方都紛紛的擡起頭看着空中的情況,期待着己方能夠獲勝。
這個時代的戰鬥機和轟炸機還沒有本質性的區別,轟炸機上也裝備着機槍,加上數量上的優勢,日本看見國民黨軍飛機接近後,選擇了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