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鳩摩智

晁蓋並不是天生的好學之人。他學武是因爲自己天生神力,很多武學上的道理自然而然就通了,不知不覺就成了一代高手,而這時,習武已經成了他生命中的愛好,再也放不下了,所以本身武藝更加精益求精。

所以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此理萬世不移。

出家崇聖寺後,因大理地近吐蕃,晁蓋又接觸到了藏經,這對爲尋找心靈上的寧靜,潛心佛學的他來說,是一個興趣開發的機會,於是晁蓋一頭扎進了崇聖寺的三塔藏經閣裡去,孜孜不倦,無以自拔。

崇聖寺裡的大和尚們吃飽了沒事幹,又不象其它地方那樣養女色以自娛,因此很多人都成了譯經的高手,晁蓋在這樣良好的學習氛圍裡,他的經文水準日新月異,能說一口流利的吐蕃話已經算不得甚麼了,晁蓋可以用吐蕃語參加寺裡舉行的辯經法會,而且頗見鋒芒,那才叫有了點兒小小的成就感。

今天,行走在吐蕃境內的晁蓋感受到了所在各部落對西門慶的疑慮,他知道,自己可以應該幫兄弟一把了。

吐蕃人篤信佛教,高僧輩出,這一代便有一位鳩摩智大師,其人廣譯天竺佛家經論爲藏文,弘揚佛法,渡人無數,是吐蕃人心目中聖賢一般的存在。

這位鳩摩智大師避地而居,不問俗事,只是潛心佛經譯著。這一日卻聽隨身的小喇嘛來報:“門外有一僧,生得相貌兇惡,自稱大理崇聖寺本識,特來求見。”

鳩摩智停下了手中的譯經工作,奇道:“大理崇聖寺本識?我與此人素不相識,他來見我怎的?我多少經文未譯,時間寶貴,哪裡有閒空支吾閒人?也罷!我書一偈與他,令其知難而退便是!”

說着,鳩摩智大筆一揮,用藏文寫了一段佛經的問難偈文,讓小喇嘛遞出去,然後自己又埋首譯經。誰知過不得半晌,小喇嘛又急匆匆地回來了,二話不說先奉上原先那張偈文:“師傅請看!”

鳩摩智接手一看,卻見上面墨跡淋漓,亦用藏文寫着一段回語,雖然筆跡醜拙,但見解獨到,足解人之茅塞。鳩摩智這一驚非同小可,急忙起身道:“那位本識大師何在?”

小喇嘛道:“便在屋前立候。”

鳩摩智“哎呀”一聲:“卻是我怠慢高賢了!”說着顧不得及履,急匆匆撲出屋外,向晁蓋合什爲禮:“不知師兄大德光降,卻是小僧之過也!”

晁蓋急忙還禮,二人入禪堂落座,言語數交,各逞機辯,幾個回合下來,二人均是暗暗佩服對方學識了得。只是鳩摩智底蘊深厚,晁蓋到底還是初學者,眼看三板斧將要使盡,萬幸那個小喇嘛送上茶來,得了緩衝的機會。二僧一笑,各合什一禮,就此住口。

鳩摩智舉杯奉客,歉然道:“茶薄無以待大德,望師兄諒之!”

晁蓋舉杯就口一品,果然茶味甚薄,不由得心中就是靈機一動,笑道:“佛門下弟子,四大皆空,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有白水一盞,便足所願,得茶水一杯,已是太奢了——貧僧何敢怨之?”

鳩摩智莊容道:“師兄教訓得是,是小僧着相了!”

晁蓋連忙道:“大師過謙了!我輩佛門弟子,只以弘揚佛法,普度世人爲務,口舌之享,並無計較之心。只不過——唉!”說着一聲長嘆。

鳩摩智奇道:“師兄之嘆,所爲何來?”

晁蓋便道:“只嘆吐蕃如今勢衰,民生凋敝,連大師這等高僧,亦只能喝這等薄茶,那些普通帳民又待如何?一念至此,不由人不廢然長嘆!”

吐蕃人以肉、青稞等物爲食,其肉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所以吐薔人無論責賤,飲食皆以茶爲主。“不可一日無茶以生”,在中原是文人名士的風雅,在吐蕃卻是上到豪酋、下到帳民日不可缺的必需品。

只是自吐蕃衰微之後,國破人賤,茶葉的來源渠道不暢,茶馬交易中吃盡苦頭,以次充好,強買強賣的現象屢有發生,吐蕃部族首領喝的茶都盡是下品,普通帳民能弄來些茶渣茶末,已經算不錯的了。

晁蓋這一嘆,正嘆到了吐蕃人的苦處。旁邊侍奉的小喇嘛聽着,早已滴下淚來,鳩摩智亦是聳然動容,良久方嘆道:“國之立,國之覆,俱爲空幻。只是風雲變幻之間,可憐了隨波逐流的那些蒼生百姓。”

晁蓋便下說辭道:“衆生皆苦,大師眼見耳聞之餘,何能在此廬中安然高坐?若不出世奔走四方,振臂一呼,蕃中衆生休矣!”

鳩摩智搖頭道:“縱有渡世之心,卻無回天之力,奈何?倒不如枯坐室中,以譯經爲務,留待身後之日,渡化人心吧!”

晁蓋道:“卻不然!今日間蕃中有大事將發生,大師竟不知否?”

鳩摩智道:“吾閉門譯經,已有年矣!偶有大德高士來訪,方略一啓戶,平時凡夫俗子,皆閉門不納,因此竟不聞門外時局變化——卻不知有何大事將生?”

晁蓋便將西門慶欲召開民族議會之事說了一遍,最後道:“如今西門慶崛起,宋朝滅亡,西夏勢弱,束縛於吐蕃部族身上的兩道枷鎖皆無能爲焉!西門慶是除暴安良、抑強扶弱之人,其人倡議成立吐蕃自治區,此吐蕃復興之良機也!此議一成,萬民受益,垂功不朽——只可惜蕃中部族太多,各執異見,不能相容,將這樁好事耽擱了。大師是蕃中聖賢,若能出面玉成此事,功德無量,勝譯萬部經書!”

鳩摩智聽了躊躇沉吟道:“這個突如其來的西門慶竟然如此厲害?霸宋平夏,成就了這般大的功業,只怕天下又將多事矣!其人說民族議會?吐蕃自治區?雖然好聽,或許這又是西門慶控制西北民族的陰險手段,驅虎吞狼,引我吐蕃與西夏相鬥,他卻從中漁利,亦未可知啊!”

晁蓋心道:“這位鳩摩智大師,果然是智計過人,深謀遠慮。”當下慨然道:“貧僧自大理來,奉國書往見西門慶,以觀其爲人,視其行事,大師可願從某一遊?若西門慶之人爲真,其意爲誠,你我當助其成就此事;若其人不堪,內蓄陰謀,你我縱殺身殞命,也當揭其奸謀,使西北蒼生免遭大劫——卻不知大師意下如何?”

鳩摩智聽了,感慨萬千。他年輕時也是胸懷大志,一心想要振興吐蕃,只是受了大挫折,這才心灰意冷,以埋首譯經爲務,再不過問世事。今日晁蓋之言,重新激起了他心頭的熱血,當下從蒲團上立起,大聲道:“小僧之譯經,本是爲世立言;但今日有濟世之機,若只顧立言,不去立行,是捨本逐末矣!今日願隨師兄往見中原西門慶,或助其成事,或殞身圓寂,只消盡了本心,此生無憾!”

一聽鳩摩智願意出山,晁蓋大喜。當日二人便結伴而行,一路打聽路徑,往西門慶軍前來。

只是鳩摩智在蕃中何等的聲望?他不出關還則罷了,這一出關,沿路部族皆聞風而拜,消息不脛而走之下,正在集會討論要不要赴西門慶民族議會的吐蕃諸首領亦蜂擁而來,拜倒於法駕之下。

人心誠篤,鳩摩智欲置之不理亦不可得。於是只能放緩了行程,對來者好顏相待,曲意安撫。

這一下,鳩摩智想走也走不了啦!原來這一回吐蕃部族大集合,其中多有世仇者,大家存了冤冤相報之心,刀劍常思出鞘,哪裡有正經心思考慮西門慶民族議會、吐蕃自治區的提議?因此甚麼都耽擱了。

吐蕃習性最重複仇,這是部落之間由於長期積怨,結有世仇,因而產生的報復行動,乃是氏族社會時期表現氏族間相互對抗的一種形式,亦稱爲“血親復仇”,後世的彝、瑤、苗、壯等族中“打冤家”就是這種“血親復仇”的殘餘形式。

宋代吐蕃種族僅居住在秦、渭之間的部落就合十餘萬人,皆以仇怨不相伏屬。而吐蕃之性,重於復仇,計其思報之心未嘗一日或忘。再加上邊塞之俗,以不能報仇惡爲恥,於是吐蕃部落之間的自相仇劫不斷髮生。平時大家散漫居山川,無魁首統攝,小打小鬧,也就罷了;現在卻是屯聚在一起,摩擦日生,切齒之聲相聞,如此下去,那還了得?

吐蕃衆部落首領這些天來一個個焦頭爛額,皆對這些陳芝麻爛穀子帶來的世仇束手無策,就在他們各自心懷散意、不復從西門慶之議,以圖振興的時候,突然有鳩摩智法駕降臨!這一來,讓無數人重新生出了希望!

在吐蕃部族之間,解決這類仇殺糾紛的方法稱爲“和斷”,主持和斷者依古例有漢官,也有蕃官,總之皆是官吏——但今日如果能請高貴的鳩摩智大師來給衆部族做“和斷”,再就更是錦上添花,更有說服力了!

這一來,鳩摩智已是義不容辭,吐蕃好不容易有了復興的機會,絕不容因兄弟手足自相殘殺半途而廢!因此鳩摩智和晁蓋當機立斷——鳩摩智和斷於蕃部之中,而晁蓋則先行一步,來見西門慶。這正是:

方以慷慨驚佛子,又把慈悲動仁心。卻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057章 何計定郎蹤?第127章 完顏宗用的逆襲第018章 名掛百姓牙鉤第147章 神將對飛石第157章 突圍第034章 收董平第136章 麒麟會神將第111章 蘆歌第066章 議救唐牛兒第05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095章 太師府第007章 虎臣揚武第137章 曾頭市來人第038章 羣辯第088章 提起刀來第035章 計陷張叔夜第157章 突圍第077章 覆滅第068章 前往祝家莊第075章 解疑第093章 廷議第038章 風波定第026章 韜略巧第076章 又一條好漢第003章 月下強人第177章 志向第014章 憂悠往事第018章 君不可憤而興兵第025章 秋寒裡的春意第011章 林啼熊虎(一)第105章 狴犴牢中開生路(三)第040章 由西轉北第038章 奸佞初顯時第028章 貪腐無膝第061章 歌中去第070章 初現原形第039章 白蛇傳+畫皮第022章 總是玉關情第047章 定論第156章 屠戮第068章 前往祝家莊第080章 玉人來第084章 陰謀第011章 煩惱姻緣第055章 西門慶出馬第032章 遷移第058章 醉裡疏狂笑從容第055章 西門慶出馬第056章 飛壯思第045章 冷夜無情人偷換第006章 寶島第080章 埋伏第034章 豪傑生嗔怒第028章 鳩摩智第152章 說勝說敗第071章 醋海揚波第034章 五罪第084章 告別大名府第045章 臨時工第097章 性命交關?第019章 跋扈今來何處?第101章 美人計第124章 母馬計第008章 武松心亂第053章 官軍的奮起第004章 錦豹上梁山第092章 再生一計第055章 聯邦大會第022章 星官聚會第007章 合夥第043章 錢第030章 男兒豪情女兒舞第030章 西門慶禳星第035章 計陷張叔夜第034章 聯邦那些事兒第030章 男兒豪情女兒舞第103章 遜位第080章 此間好熱鬧第009章 興兵卻向何處去?第060章 最後的覆滅第089章 漸進的殺意第102章 金山第102章 西門慶千里走單騎第093章 一封書信第089章 爭議第030章 公子挫雙英第033章 高俅掛帥第159章 夢前塵第045章 陣第136章 夜襲第034章 何必論危安第017章 救兵第025章 貪官俯首日第144章 馬鳴動青州第039章 村叟氣概低第054章 車絞陣第056章 娶鬼第005章 兵發高唐第042章 黃文炳歸心第023章 兵是鐵,飯是鋼
第057章 何計定郎蹤?第127章 完顏宗用的逆襲第018章 名掛百姓牙鉤第147章 神將對飛石第157章 突圍第034章 收董平第136章 麒麟會神將第111章 蘆歌第066章 議救唐牛兒第05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095章 太師府第007章 虎臣揚武第137章 曾頭市來人第038章 羣辯第088章 提起刀來第035章 計陷張叔夜第157章 突圍第077章 覆滅第068章 前往祝家莊第075章 解疑第093章 廷議第038章 風波定第026章 韜略巧第076章 又一條好漢第003章 月下強人第177章 志向第014章 憂悠往事第018章 君不可憤而興兵第025章 秋寒裡的春意第011章 林啼熊虎(一)第105章 狴犴牢中開生路(三)第040章 由西轉北第038章 奸佞初顯時第028章 貪腐無膝第061章 歌中去第070章 初現原形第039章 白蛇傳+畫皮第022章 總是玉關情第047章 定論第156章 屠戮第068章 前往祝家莊第080章 玉人來第084章 陰謀第011章 煩惱姻緣第055章 西門慶出馬第032章 遷移第058章 醉裡疏狂笑從容第055章 西門慶出馬第056章 飛壯思第045章 冷夜無情人偷換第006章 寶島第080章 埋伏第034章 豪傑生嗔怒第028章 鳩摩智第152章 說勝說敗第071章 醋海揚波第034章 五罪第084章 告別大名府第045章 臨時工第097章 性命交關?第019章 跋扈今來何處?第101章 美人計第124章 母馬計第008章 武松心亂第053章 官軍的奮起第004章 錦豹上梁山第092章 再生一計第055章 聯邦大會第022章 星官聚會第007章 合夥第043章 錢第030章 男兒豪情女兒舞第030章 西門慶禳星第035章 計陷張叔夜第034章 聯邦那些事兒第030章 男兒豪情女兒舞第103章 遜位第080章 此間好熱鬧第009章 興兵卻向何處去?第060章 最後的覆滅第089章 漸進的殺意第102章 金山第102章 西門慶千里走單騎第093章 一封書信第089章 爭議第030章 公子挫雙英第033章 高俅掛帥第159章 夢前塵第045章 陣第136章 夜襲第034章 何必論危安第017章 救兵第025章 貪官俯首日第144章 馬鳴動青州第039章 村叟氣概低第054章 車絞陣第056章 娶鬼第005章 兵發高唐第042章 黃文炳歸心第023章 兵是鐵,飯是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