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最後的戰役

原本王永吉還心存僥倖心想冒充遼東漢人,免得讓遼寧皇帝知道自己的降臣的身份,那他幾條命都不夠這暴君懟的。

現在當天子突然提起高郵,王永吉心道他徹底涼了,高郵可不是亂說的。

他王永吉就是高郵人。

這不明擺着把他的僞裝硬生生的戳破,老臉都沒地方掛了。

臉要不要無所謂,他都投降韃子了,最不要的就是臉,怎麼樣活命纔是王道。

想到了西市街口經常進行的凌遲大刑,王永吉當時就嚇哭了。

他不知道遼寧皇帝會如何對待他,內心中還存留着想要活下來的想法。

王永吉跪着朝朱慈爬去,不過很快便被親兵阻攔了下來,對於一個降臣怎麼可能讓他靠近?

王永吉並不介意,他可沒那個膽子刺殺。

只是邊哭邊大聲道。“臣有罪,臣有罪,臣爲薊遼總督,卻至山海關拱手讓於韃子,但是當時臣也被迫無奈啊,吳三桂早有不臣之心,和韃子素有書信來往,他要降韃子,臣卻無可奈何,只得暫時委身於韃子,以圖之後脫身報效朝廷的知遇之恩。”

王永吉取勝慾望強烈,說的好不煽情。

“聖上明查,明查啊。”

“真是好一個暫時委身。”朱慈別有意味的看着王永吉的洋相,嘖嘖稱奇。

明末的文臣不要臉是出了名的,當然更不要臉的是那些投降了滿清的漢臣。

一方面舉起屠刀對着自己人毫不手軟。

一方面又恬不知恥的聲稱他們的投降是爲了替救主報仇而已。

所以說,既然出賣了自己的國家和民族,這樣的人根本不知道同情和原諒。

“你知道,因爲這次韃子入關的,京畿有多少百姓慘死於韃子之手,又有多少將士在遼東浴血奮戰客死他鄉!”

“想當初,成祖之時,四海微服,四方諸夷皆以我大明爲尊,時至今日,堂堂華夏,竟然被區區未開化捕魚野人入關略城?誰之責?!”

“便是你等恬不知恥之輩,不顧祖宗威德,不顧中華顏面,認賊作父,屈服於夷狄之下,你等之人,有何面目自稱漢人!”

朱慈盛怒之下,王永吉噤若寒蟬,顫抖的道。“聖上……聖上!罪臣知錯了,請準罪臣戴罪立功,衛戍大明江山啊。”

“你能有什麼用?”

“臣……臣以爲,清虜雖然勢大,卻有退心,只要聖上願意與其和談,必能成功,不費一兵一卒保卻京畿諸地,保我大明江山。”

王永吉還沒說完,就被朱慈一刀鞘呼倒在地上,和談?

和個屁的談,這局面,到底是誰應該主動找誰和談,他們似乎還沒搞明白。

況且,作爲有史以來,最愛面子的朝代,他朱慈的下限就根本不可能有和敵人和談的退路。

即使和談,也是應當是敵人被迫主動和談,主動要求籤訂不平等條約,不然根本沒得談。

多爾袞派這麼個貨色是來噁心自己的麼。

“這傢伙讓朕找韃清和談,你們覺得呢?”朱慈問向周圍的人。

“我天朝上國怎能與韃虜和談,豈不有損大國尊嚴?”袁樞主是主戰派,即刻說道。

“清虜不過徒有其表而已,雖然勢大,又怎敵聖上天軍,臣覺得不需和談。”戚宗明道,他也是主戰派。

其他將校也紛紛表示,不要慫,就他媽的幹,誰他媽的想和談誰孫子。

就是這樣,王永吉看到的是清一色的主戰派,沒有一個試圖退縮求和的人。

這在王永吉眼裡,他們都瘋了啊,他們真要硬擼清軍!

當然,遼寧皇帝瘋不瘋他不關心,他只關心自己還能不能活着出去。

只是當他看到遼寧皇帝拔出了刀走到他面前的時候,那心頭徹底涼了。“不……聖上不能殺臣,聖上還需要臣去傳話給清虜吧,是吧……”

王永吉吸着鼻涕醜態百出。

“沒錯,這麼說起來,你還是有些用的。”朱慈玩味的笑着。

王永吉好像看到希望,沒錯,這就是他一個人來到出使的原因,遼寧皇帝就算再想殺他,也不得不考慮是不是還要用到他完成答覆多爾袞的目的。

看起來……還有活命的可能。

不過,爲何遼寧皇帝笑的那樣詭異莫測?

……

七月九日。

清軍在其駐地外的山坡上,收到了特別的禮物。

一堆碎肉,以及一整塊人皮,人皮之上有火烙過的痕跡,湊成了幾個不太規則的漢字。

“朕來了。”

沒有其他多餘的話。

而從這些屍塊周圍發現的衣物和印信等諸多細節,可以輕易的推斷出,死者正是多爾袞所派去王永吉。

被遼寧皇帝毫不猶豫的幹掉。

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這還真是遼寧皇帝的性格。”多爾袞最後一點希冀破滅,看來已經沒有其他更多的迴旋餘地。

和談可以和談,但其他人不會接受他們驕傲的八旗軍主動向明軍和談。

尤其是遼寧皇帝殺使,以及遣送屍體的行爲,無疑更加激怒於八旗衆軍。

而漢軍旗中的孔有德,尚可喜等人,以及關寧軍的吳三桂,則是人心惶惶,遼寧皇帝對於投降韃清漢臣的毫不妥協的行爲,也無疑讓他們沒有任何退路的爲韃清賣命,更沒有重新迴歸明朝的可能。

“蠻子皇帝辱我太甚!這口氣實難嚥下!”

“蠻子皇帝不過帶了幾萬人罷了,只要將其包圍,不怕他不束手就擒。”

八旗的將領們紛紛表達了想要幹遼寧皇帝的慾望。

這慾望太強烈,多爾袞也知道這個時候,妄圖以和談的形式結束這場已經失去意義的戰爭是沒有任何可能。

那麼接下來,只能一戰。

如果在虛下去,即使拿回來了順治,他在清廷中樹立的威信,也將徹底蕩然無存。

“朱慈烺啊,明明可以安穩的返回京城做你的皇帝,但你卻偏偏如此……”

……

朱慈的不妥協,不願意主動和談,帶來的是整個韃清八旗軍的怒火。

無論在質量上,還是數量上都遠遠佔據優勢的八旗軍,帶着怒火,迎向遼寧皇帝的主力。

第六十章 全力生產(四)第三百零九章 大殿上的一條狗第四百三十七章 攪屎棍第十二章 京城誅奸侫(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東林破滅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慈的回覆第四百一十三章 閉上的雙眼第一百八十六章 在黃太吉的墳頭蹦迪第五十四章 政事決議(二)第三百零九章 大殿上的一條狗第二百六十四章 被支配的恐懼第一百七十四章 複雜的倫理關係第九十七章 廣渠門事變第三百一十六章 蓄勢待發第四百三十六章 張煌言又不安分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思密達的水軍第十九章 京城誅奸侫(八)第五百一十一章 兄妹(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被滅殺的二十萬降軍。第九十章 沙河大捷第一百三十章 吳三桂的最終決定!第十五章 京城誅奸侫(四)第二十九章 最後的清剿(六)第二百八十章 南京第一百九十九章 在歪脖子樹上搖曳生姿第二百五十六章 明軍動靜第三百三十五章 小公主第二十一章 京城誅奸侫(十)第四十三章 收民心(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垂死掙扎第四百六十一章 駙馬第二百三十九章 登陸,山東第七十七章 決戰前的寧靜第二百一十六章 對毛文龍的平反第二百六十二章 和談第七章 逼迫二臣第四百七十七章 準備開團第三百零二章 有些迷茫的方以智第二百九十六章 妹妹即正義第四百零九章 石柱保衛戰(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李自成逃跑記第一百三十九章 或是一別第四百二十八章 我又來了第一百零三章 朱各亮第六十章 全力生產(四)第二百二十章 苦盡甘來的鰲拜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方域第二百零一章 追妹第九十八章 三月十八第一百三十四章 決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三百二十九章 遼寧元年第八十二章 薛義成小傳第三十六章 天下之牛耳(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忠犬第三百零五章 左良玉和李巖的對峙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來點創新第三百四十章 張煌言殺降計(中)第四百四十章 絕望的副將第一百三十九章 或是一別第八十六章 毫無素質的皇帝第三百四十五章 煎熬的等候第二百零八章 敵我不明思密達第四百六十二章 甄選第五百一十章 兄妹(中)第十四章 京城誅奸侫(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六十七章 望眼欲穿第四百七十六章 內鬥第四百三十二章 石柱民生第五十章 穩定京師(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雨與槍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來點創新第三百五十八章 平陽府會談第二百六十六章 條約的執行第二百三十章 扮豬吃虎閻傲天(中)第四百三十章 錦州危急第四百一十二章 頭疼的錦衣衛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陣(首更試水,求首訂)第二百九十九章 放飛自我的武將第四百零七章 生死存亡的石柱第一百一十章 燎原第二百二十六章 給朝鮮挖的坑第四百五十一章 出龍第一百六十八章 賞口飯吃吧大爺第一百零五章 更爲強大的敵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京的盤算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尾第二百一十八章 鎮江城內第一百零九章 吃雞第三百七十七章 雨與槍第二百九十七章 家門不幸第一百零八章 回宮第二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的想法第三百三十八章 有傷天和第二百一十六章 對毛文龍的平反第二百六十七章 忠烈第三百零四章 理工男的冬天第二百四十五章 戰機已至第三百九十六章 利益至上
第六十章 全力生產(四)第三百零九章 大殿上的一條狗第四百三十七章 攪屎棍第十二章 京城誅奸侫(一)第二百八十六章 東林破滅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慈的回覆第四百一十三章 閉上的雙眼第一百八十六章 在黃太吉的墳頭蹦迪第五十四章 政事決議(二)第三百零九章 大殿上的一條狗第二百六十四章 被支配的恐懼第一百七十四章 複雜的倫理關係第九十七章 廣渠門事變第三百一十六章 蓄勢待發第四百三十六章 張煌言又不安分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思密達的水軍第十九章 京城誅奸侫(八)第五百一十一章 兄妹(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被滅殺的二十萬降軍。第九十章 沙河大捷第一百三十章 吳三桂的最終決定!第十五章 京城誅奸侫(四)第二十九章 最後的清剿(六)第二百八十章 南京第一百九十九章 在歪脖子樹上搖曳生姿第二百五十六章 明軍動靜第三百三十五章 小公主第二十一章 京城誅奸侫(十)第四十三章 收民心(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垂死掙扎第四百六十一章 駙馬第二百三十九章 登陸,山東第七十七章 決戰前的寧靜第二百一十六章 對毛文龍的平反第二百六十二章 和談第七章 逼迫二臣第四百七十七章 準備開團第三百零二章 有些迷茫的方以智第二百九十六章 妹妹即正義第四百零九章 石柱保衛戰(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李自成逃跑記第一百三十九章 或是一別第四百二十八章 我又來了第一百零三章 朱各亮第六十章 全力生產(四)第二百二十章 苦盡甘來的鰲拜第二百七十四章 侯方域第二百零一章 追妹第九十八章 三月十八第一百三十四章 決議第四百八十五章 身在曹營心在漢第三百二十九章 遼寧元年第八十二章 薛義成小傳第三十六章 天下之牛耳(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忠犬第三百零五章 左良玉和李巖的對峙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來點創新第三百四十章 張煌言殺降計(中)第四百四十章 絕望的副將第一百三十九章 或是一別第八十六章 毫無素質的皇帝第三百四十五章 煎熬的等候第二百零八章 敵我不明思密達第四百六十二章 甄選第五百一十章 兄妹(中)第十四章 京城誅奸侫(三)第四百四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三百六十七章 望眼欲穿第四百七十六章 內鬥第四百三十二章 石柱民生第五十章 穩定京師(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雨與槍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來點創新第三百五十八章 平陽府會談第二百六十六章 條約的執行第二百三十章 扮豬吃虎閻傲天(中)第四百三十章 錦州危急第四百一十二章 頭疼的錦衣衛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陣(首更試水,求首訂)第二百九十九章 放飛自我的武將第四百零七章 生死存亡的石柱第一百一十章 燎原第二百二十六章 給朝鮮挖的坑第四百五十一章 出龍第一百六十八章 賞口飯吃吧大爺第一百零五章 更爲強大的敵人第二百三十四章 南京的盤算第四百九十四章 收尾第二百一十八章 鎮江城內第一百零九章 吃雞第三百七十七章 雨與槍第二百九十七章 家門不幸第一百零八章 回宮第二百五十三章 多爾袞的想法第三百三十八章 有傷天和第二百一十六章 對毛文龍的平反第二百六十七章 忠烈第三百零四章 理工男的冬天第二百四十五章 戰機已至第三百九十六章 利益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