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南北並進

左良玉的大軍被阻擋在了太平一線,雖然有着人數上的優勢。

但連左良玉也發現了一個點,那便是黃得功手下的皇衛營,戰鬥力,十分的強悍。

據說,那三千人是從京城那邊帶過來的部隊,經歷過年初的兩次大戰的洗禮。

已經從lv2升到了lv20的級別。

左良玉估摸着,哪怕是他的嫡系部隊,也難以在相同人數的情況下將其擊敗。

這三千人似乎只是北京軍系的冰山一角,據說新組建的皇衛營主力大部跟本沒有來到南方。

那些纔是新皇真正的力量。

一個黃得功帶領的三千人,已經表現的如此強勢,這也讓左良玉直觀的感受到,新皇帝爲什麼可以接二連三的取得一連串的大勝。

有這般的軍隊爲其效命,何愁國內匪亂不平?

假如新皇御駕親征,左良玉實在沒有信心能勝過那個在武功上已經撐破了天際的小皇帝。

如果當初知道會有這樣的結果,知道朝廷的京軍有如此的戰力,左良玉哪怕真的心向東林芳人,爲了自己的前途,也萬萬不敢和朝廷爲敵。

但是現在,已經不得不一條路走到黑。

……

左良玉入侵南京,乃是水路並近,假如陸地受阻,水軍也難以繼續東進。

在面對黃得功的勇衛營時,江面上的水軍,得到了左良玉的指令,開始登岸,增援地面部隊。

而在對於黃得功和李巖來說,他們之所以留下了謝芳,也是希望利用錦衣衛搞情報的能力,能夠洞悉左軍的一舉一動。

當時,通過謝芳的情報,得知左良玉軍正在登岸的黃得功,毫不猶豫的出擊,趁機又偷襲一波,吃點豆腐,趁着左軍登岸,再次將左良玉打的潰不成軍。

如果是其他的將領,或許早就會引起全方位的崩盤了。

但是,左良玉實在是個抗揍的主,部隊接連損失,傷亡不斷攀升的情況下,再次聚攏了殘部,整合了力量。

又重新站了起來。

面對着一個小強般的左良玉,黃得功都無語了,感覺除非將左良玉全盤殲滅,否則,想要靠着兵敗如山倒的常規慣性來打敗左良玉,似乎並不可能。

但是他們的人,畢竟人數少,可以打擊潰戰,卻根本打不了圍殲戰。

在這種雙方都無法根本性的碾壓對手的情況下,不得不在太平縣附近駐紮起來,相互對峙,來尋找機會削弱對手。

留守在南京的李巖,接到黃得功的軍報後。

則是與其他人商議着接下來的行動。

“好消息是,黃將軍頂住了左良玉,南京不用擔心兵禍,但是這樣的對峙不知道會堅持多久,畢竟黃將軍兵力劣勢太大,倘若掉以輕心,則難以維繫,玄着可有高見?該如何潰敵。”李巖作爲南京的總司令,還是有必要聽取其他人的意見。

這些大臣之中,李巖覺得比較有能力的是一個叫做張煌言的人,雖然很年輕,雖然只是個舉人,雖然官職也不高,但見識和膽略,相比於那些老油條要高上不少。

在某些方面,李巖覺得張煌言和自己很像。

假以時日,也必能成爲國之棟樑。

“聽督撫所言,太平之局,也就是一杆稱,兩者孰重孰輕,難判高下。”

“此時,只要在一方加上秤砣,則必將其壓垮。”

張煌言說的很虛,用了類比的修辭手法,李巖當然能夠明白其中的意思,繼而笑道。“玄着說的是援軍吧,但南京城中已無兵可派,城中雜兵京營之流也不堪大用,實難稱之爲秤砣。”

“督撫,怕是心中已有對策,只是調笑學生罷了。”張煌言見李巖的表情,並不像完全沒有主意的人,便沒有繼續說下去,兩個人都不是笨蛋,許多事情基本一點就透。

李巖也只是哈哈大笑了一聲。

李巖對聰明的張煌言,還是挺欣賞的,事實證明,他看人的眼光還是很獨到的。

當初和閻應元結爲把兄弟,結果那老閻還真是猛,在通州硬是守了一個月,防禦力簡直bug。

這一次,李巖覺得張煌言他日也必將成爲人中龍鳳。

潛力股,還是要好好結交的,只要有着共同的理想,和抱負。

“玄着言語甚合本官之意,不如你我結爲兄弟如何?”

“生死不棄!”張煌言並沒有拒絕的理由,李巖是北京強硬派的代表人物,聖上的心腹,早想着投筆從戎爲國效力的張煌言,缺少的只是機會。

“矢志不渝!”

“好!”

接下來就好弄了,拜過關二爺,喝過了血酒之後,李巖再次又有了一位異姓兄弟。

“巖兄!”

“言弟!”

當然,李巖還是比張煌言虛長几歲的,自然是兄長,不過在和張煌言結拜之前,李巖已經閻應元結拜過了。

所以李巖還是將這件事情告訴張煌言。

他們現在是兄弟三人。

閻應元老大,李巖次之,張煌言最小。

在張煌言聽說大哥竟然是那個在北京保衛戰中,戰功排名第一的閻應元時,雙眼還是很放光的。

這是敬仰,這也是膜拜。這是尋常人對於一個英雄最通常的表現。

“接下來,便是如何打破僵局,將左良玉徹底壓垮。”

……

南京和北京之間相隔還是很遠的。

但是,這之間的軍報,卻從沒有停止過。

基本上,最新的軍情,最慢最慢,十二天之內也能呈交道朱慈手中。

朱慈和李巖答問,也是在於,是否需要馳援。

李巖的回覆,是暫時不用。

既然用了李巖,也是對其的信任,所以朱慈並沒有懷疑,只是靜靜的等候着李巖給他帶來利好的消息。

朱慈實在不希望御駕親征,一來北京需要休養,二來還有許多事情要做,一來一回幾個月就浪費掉了。

哪怕南京平反的事情慢一些,都完全可以接受。

目前來說,最需要抓的兩件事情,一個是教育,一個是科研,刻不容緩。

教育發展的先期探索者方以智,已經有了些成果。

經過了不屑的努力之後,方以智向朱慈呈交了幾目教材的內容大綱。

再確認可行後,朱慈覺得可以開始對科舉制度下手了。

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之獬的陰謀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跳河的錢謙益第一百五十八章 做夢第三十四章 天下之牛耳(三)第二百三十章 扮豬吃虎閻傲天(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過失第五十五章 政事決議(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張獻忠的算計第一百九十五章 軍心崩潰第四十九章 穩定京師(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望眼欲穿第三百二十一章 殺手鐗第四百七十九章 有點難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州的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九章 遠遠不夠第三百六十七章 望眼欲穿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從天意第三十一章 至高的力量(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衝鴨,大明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革陣列第三百四十二章 鞭笞第三十八章 登基建元(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一十九章 遠遠不夠第一百六十四章 絞肉磨盤(油盡燈枯第三更3/4)第三百九十六章 利益至上第三十一章 至高的力量(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忐忑的王永吉第一百七十八章 似乎會發生有意思的事情第六十三章 練兵(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家門不幸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慈的回覆第四百零五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來點創新第一百三十七章 明骨第四百八十六章 受降第三百八十三章 絕不後退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從天意第二百八十六章 東林破滅第二百零一章 柳如是第八十五章 戰前之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取潼關第三百一十七章 抗精第二十一章 京城誅奸侫(十)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來點創新第三百二十四章 空白的歷史第三百零二章 有些迷茫的方以智第三百二十八章 西部消息第一百三十三章 嚶嚶嚶第三百五十章 袁承志和劉宗敏第三百四十二章 鞭笞第二百七十九章 需要的革新第三百七十一章 佯攻第三百八十二章 秦良玉的東線攻勢第三百八十八章 更多的力量第一百四十三章 閻應元第三百五十四章 難民沐天波第三百七十七章 雨與槍第三百七十章 等待第四百四十八章 抑鬱的孫之獬第三百七十八章 失落的李定國第四百八十六章 受降第三百八十一章 焦灼中的突破第二十四章 最後的清剿(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洞開瀋陽第一百三十六章 出征之前第一百零六章 斗轉星移第十二章 京城誅奸侫(一)第二百五十章 昭仁和寧槿第三百八十三章 絕不後退第三百八十章 被耍的葡萄牙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平陽府會談第十八章 京城誅奸侫(七)第二百零四章 醉人的芬芳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心思第二百四十一章 定策山東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心思第十四章 京城誅奸侫(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遼寧元年第三百九十四章 向着草原奔跑第一百八十九章 陷入絕境的北京城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牛耳(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難民沐天波第五十五章 政事決議(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危局第一百零四章 卍解第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賣隊友的濟爾哈朗第一百二十四章 順豐物流使命必達第五百零九章 兄妹(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來點創新第三百零五章 左良玉和李巖的對峙第二百八十五章 面對現實吧第四百三十四章 計取雲南(中)第四百五十四章 國論第一百四十九章 迅疾如風第一百九十九章 在歪脖子樹上搖曳生姿第三百五十八章 平陽府會談第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迅疾如風第六十章 全力生產(四)
第二百三十七章 孫之獬的陰謀第二百八十四章 想跳河的錢謙益第一百五十八章 做夢第三十四章 天下之牛耳(三)第二百三十章 扮豬吃虎閻傲天(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過失第五十五章 政事決議(三)第四百一十六章 張獻忠的算計第一百九十五章 軍心崩潰第四十九章 穩定京師(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望眼欲穿第三百二十一章 殺手鐗第四百七十九章 有點難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州的不速之客第一百一十九章 遠遠不夠第三百六十七章 望眼欲穿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從天意第三十一章 至高的力量(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衝鴨,大明第一百二十八章 變革陣列第三百四十二章 鞭笞第三十八章 登基建元(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何去何從第一百一十九章 遠遠不夠第一百六十四章 絞肉磨盤(油盡燈枯第三更3/4)第三百九十六章 利益至上第三十一章 至高的力量(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忐忑的王永吉第一百七十八章 似乎會發生有意思的事情第六十三章 練兵(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家門不幸第二百一十三章 朱慈的回覆第四百零五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來點創新第一百三十七章 明骨第四百八十六章 受降第三百八十三章 絕不後退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從天意第二百八十六章 東林破滅第二百零一章 柳如是第八十五章 戰前之議第三百六十二章 取潼關第三百一十七章 抗精第二十一章 京城誅奸侫(十)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來點創新第三百二十四章 空白的歷史第三百零二章 有些迷茫的方以智第三百二十八章 西部消息第一百三十三章 嚶嚶嚶第三百五十章 袁承志和劉宗敏第三百四十二章 鞭笞第二百七十九章 需要的革新第三百七十一章 佯攻第三百八十二章 秦良玉的東線攻勢第三百八十八章 更多的力量第一百四十三章 閻應元第三百五十四章 難民沐天波第三百七十七章 雨與槍第三百七十章 等待第四百四十八章 抑鬱的孫之獬第三百七十八章 失落的李定國第四百八十六章 受降第三百八十一章 焦灼中的突破第二十四章 最後的清剿(一)第一百九十七章 洞開瀋陽第一百三十六章 出征之前第一百零六章 斗轉星移第十二章 京城誅奸侫(一)第二百五十章 昭仁和寧槿第三百八十三章 絕不後退第三百八十章 被耍的葡萄牙人第三百五十八章 平陽府會談第十八章 京城誅奸侫(七)第二百零四章 醉人的芬芳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心思第二百四十一章 定策山東第一百八十五章 小心思第十四章 京城誅奸侫(三)第三百二十九章 遼寧元年第三百九十四章 向着草原奔跑第一百八十九章 陷入絕境的北京城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牛耳(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難民沐天波第五十五章 政事決議(三)第三百一十九章 危局第一百零四章 卍解第一百八十五章 準備賣隊友的濟爾哈朗第一百二十四章 順豐物流使命必達第五百零九章 兄妹(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可不可以來點創新第三百零五章 左良玉和李巖的對峙第二百八十五章 面對現實吧第四百三十四章 計取雲南(中)第四百五十四章 國論第一百四十九章 迅疾如風第一百九十九章 在歪脖子樹上搖曳生姿第三百五十八章 平陽府會談第十三章 京城誅奸侫(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迅疾如風第六十章 全力生產(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