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文本獻策

方文本捋着鬍鬚笑道:“最方便之法,便是與去年一般,求得天子一道命令,自人口稠密各道遷移些百姓到此。將軍聖眷正隆,一道奏章入了長安,一年之內此地便有數萬漢民。”

“若是不願重現往日去年之慘景,只需禁止老弱移民河中便可,老弱移民河中之慘狀長安已經知曉,陛下乃是聖明之君,定然是會顧惜百姓,不至於再強行驅趕老弱過蔥山。”

馬璘嘿然一笑,搖了搖頭道:“難說。天心難測,若是陛下再如去年般一道亂命下來,上萬老弱死於道路,某家這個奸相之名可就是要徹底坐實了。這個法子絕對不可,某家不敢冒險。”

方文本目光一閃,笑了笑道:“既是將軍顧惜百姓,不肯冒險上奏天子,那自然要尋別的法子。其一便是天下各道邊軍老卒的勳田,依舊只許來河中申領,這本是陛下答應過的,如今不過是舊事重提。這些人若能來到河中鎮守,對於河中之地得安定便是一大助力。”

馬璘點了點頭,等着方文本繼續說下去。

“這事若是在去年進行,本是極爲方便的,不過去年牽扯河中八軍數十萬百姓移民之事,是以耽擱了下來。如今雖是舊事重提,情形卻已是大不相同。”

方文本看着馬璘笑着說道:“將軍,你爲五鎮節度使,平盧節度副使李璟乃是你的部下。平盧方面的戰況不斷髮來,李璟如今在東北兵鋒極盛,亦是開拓了大量的疆土。奏請天子允許邊軍勳官在遼東遼西申領勳田。天子已然恩准,且準備仿效移民河中,大舉移民關中百姓去遼東遼西,只是由於張巡阻攔才暫時沒有實施。”

“將軍!李璟在東北大展拳腳,打開了膠着多年的局面,對於那些有功在身的邊軍老卒而言,申領勳田便多了一個去處。相比道路阻隔萬里之遙的河中。恐怕東北之地對老卒們更有吸引力。所以我說今年與去年又不相同,要讓這些百戰老卒移民河中。將軍還須往長安上一封奏章,讓天子禁止老卒們去東北申領勳田,只可來河中申領勳田。將軍簡在帝心,一封奏章便可解決這個麻煩。就看將軍願不願意了。”

馬璘抽了抽嘴角,苦笑了一聲。這還不是讓他來做惡人麼!

自天子開募兵以來,安西老卒們皆是長征健兒,退役後便是在四鎮安家,他們距離河中只隔一道蔥山,自不會去東北申領勳田;可是朔方、隴右、河東、范陽、平盧這些地方的邊軍老卒們,讓他們選擇東北和河中兩個地方申領勳田,會做什麼選擇自是可想而知。

李璟在遼東遼西對契丹人和奚人大打出手,接連不斷的取得勝利。對於大唐而言畢竟是一件好事,然而李璟的勝利對於他讓漢家兒郎永久佔據河中的計劃,卻是成爲了一個實實在在的障礙。

沒有李璟在東北的勝利。老卒們申領勳田便沒有別的選擇,只好來河中當地主。而如今李璟爲他們多提供了一個選擇,東北的黑土未必不如綠洲上的土地肥沃,而且距離鄉井更緊,顯然是更加的具有吸引力。

永久佔據河中之地,馬璘考慮的是漢家民族的將來。其實就現在這個時代而言,大唐疆域之內可以開發的地方還很多。劍南道、山南道、江南道、嶺南道皆是地廣人稀。大唐超過五千萬的丁口,遠遠沒有充滿疆域內的這些土地。土地兼併問題雖然嚴重,可是隻要這些地方得到充分的開發,安置關內京畿諸道的百姓根本不是問題。

移民河中,目的不是爲了解決關中的土地兼併問題,而是爲了阻止伊斯蘭文明向着大唐的傳統勢力範圍之內擴張的趨勢。

說到底這是他這個後世來人的私心,對於這個時代大唐疆域之內的百姓而言,河中之地的得與失其實根本沒那麼重要。

責怪李璟是沒有道理的,畢竟他也是在疆場之上一刀一槍,爲他身後的漢家民族開拓土地。東北之地終將併入漢家疆域之中,可也不會自動就得來。

然而李璟在東北戰線上的勝利,客觀上卻是阻止了各地邊軍老卒們移居河中的可能性。

至於要求天子下令只許老卒們在河中申領勳田,大唐李隆基肯定能做得出來這種事,他馬璘卻不可能上這樣的奏章。

老卒們爲國征戰,不欠他馬璘一絲一毫,軍功都是腦袋掛在腰帶上掙來的,勳田本是他們該得到的獎賞。在這件事情上刁難這些百戰餘生的漢家兒郎,他馬璘還做不出來這種事情。

所以各地老卒移民河中這件事情,自然是一句空話,說說而已,根本就沒有絲毫可能性。

……

方文本依舊是在笑着,顯然話還沒有說完。讀書人就這點兒不好,方文本這傢伙也未能免俗,有什麼話直接說完就好,偏要這般藏着掖着。

“這般爲難老卒的事情,某家還做不出來。先生,還有別的法子麼?”馬璘看着方文本,一副誠懇求教的樣子。

方文本笑着點了點頭:“有!”

“先生請講。”

方文本笑道:“河中八軍,便是八隻猛虎,將軍只願將它們置於籠中,卻不許它們嘯傲山林,是何道理?”

馬璘皺了皺眉頭道:“先生請明言。”

說實在的,他這時的確是聽得有些糊塗了,不知道這個傢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方文本笑道:“河中八軍數十萬百姓,將軍只想着讓他們耕田造屋,種植桑麻,安居樂業,實在是小看這些關中兒郎們了。以文本看來,這數十萬漢家百姓,足以統率數百萬異族!”

馬璘神色微動,靜靜地聽着。

方文本笑道:“人數較少之族羣統治人數較多之族羣,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就說突厥,那藍突厥貴族阿史那氏本在金山以西,後吞併丁零,破滅柔然,一統漠南漠北各部,始有突厥汗國。阿史那氏高鼻藍眼,人丁不過漠南漠北各部數十之一,於漠南漠北各部便是異族,卻能號令數十倍於己身的部落數百年!如今異姓突厥各部言語風俗皆是與阿史那氏混同,除了黑髮黑瞳依舊之外,風俗與阿史那氏已經一般無二。”

“這是近的,若說遠的,可說昭武九姓。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一支,後爲匈奴所破,遷居河中,遂成河中之主。九姓管轄之土著百姓,多於王族數十上百倍,依然是臣服於昭武九姓直至今日。”

“統治異族,開始時以武力制之,假以時日自可車同軌書同文。阿史那氏和昭武九姓能做到的事情,莫非將軍以爲我大唐百姓們就做不到麼?”

馬璘目光微微閃亮,點了點頭道:“先生說詳細些。便以這火尋一地爲例,如何讓關中百姓統治此地?”

方文本笑道:“這個簡單,不外是草原各部故智罷了,只看將軍能否看淡華夷之辨。”

“如今火尋人男丁已被突厥兵殺得差不多了,婦孺到處皆是。將軍可從安化軍中分出一部,分散至火尋各地,仿效突厥人的辦法,把這些婦孺皆是化爲奴隸。”

“這樣這些婦孺不至於餓死,而我大唐便多了幾萬百姓。以文本之見,三兩千人足以,不影響安化軍的根本。且安化軍中皆是貧戶,未娶親男丁極多,有了這些火尋女子,也是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馬璘想了一下,輕聲道:“若是未娶親男丁皆是娶了火尋女子,安化軍中漢家女子又該如何?”

方文本呵呵一笑道:“將軍,八軍遠來河中,路途遙遠前途未卜,,能夠嫁出去的都已經搶在官府清點人口前嫁出去了,現在哪裡還有多少年輕的漢家女子!帶過來的都是些捨不得送人的黃毛丫頭,年輕的沒出閣的女子十家也未必有一個。”

馬璘聽了,不由得苦笑一聲。原來還有這等事!看來漢家子娶粟特女子是必然的事情,不然的話便是會引起大麻煩。

“婦人和孩子需要依靠男子,這些人賜予漢家百姓爲奴,也算是給她們一條生路。這些人亦可種田紡織,於大唐也不是沒有用處,只是將來生下的孩子便是雜種。不過以文本之見,願右衽者皆是漢民,能漢語者皆是漢民,習禮儀者皆是漢民,未必就要多純正的血統。”

馬璘點了點頭,這一點上他同意方文本的看法。

漢民族本來就是在吞併周圍民族的過程中逐漸擴大的,東夷、西戎、南蠻、北狄,這些最早時期的蠻族,不都是成爲了大漢民族的一部分了。漢民族與其說是一個血統範疇,不如說是個文化範疇。

他自己就有一個漂亮可愛的混血兒子,他自然不會認爲漢民和粟特人的混血就是雜種。

“將軍,河中八軍皆是關中子弟,如今這般安置只是權宜之計,既是軍籍,哪能只是耕田造屋了事,擴張亦是他們則責任。”

“將來大軍每佔據一片土地,便可留下一部分婦孺,然後由八軍漢民分散一部進行統治。”

“學校,科舉,禮儀這些,慢慢一步步進行,縱然不再從蔥山以東移居百姓,河中八軍便可統轄數百萬的異族,百十年過去,血脈融合,便沒有異族,只有漢家子弟了。”

“而若是將軍在河中如此,蔥山以東之漢民未必就不願意移居此地,畢竟漢人到了這裡是來大爺的。”(。)

第306章 北庭事變(上)第511章 聖母第217章 藍田鎮第25章 野心第172章 萬民相送第506章 餘波第306章 北庭事變(上)第67章 中官論戰第363章 無題第83章 巧匠第516章 骨牌效應第311章 賊心不死第476章 無聊之日第230章 被陰了第120章 荒原血戰(下)第192章 木鹿屠城第20章 粟特王第20章 粟特王第221章 都護的演講第522章 說辭第485章 腐儒之見第145章 平步青雲第2章 馬璘的計劃第458章 潛移默化的改變第263章 大沙漠第30章 越蔥嶺第123章 象雄王的號召力第275章 滅族第490章 燈塔閃耀第427章 西歸第313章 巧舌如簧第500章 金盃共汝飲第14章 火攻第358章 波斯寺的反應第438章 幾件小事第175章 獨斷專行第167章 作壁上觀第413章 庭州一夜第455章 餘韻第32章 同宗第460章 救援第474章 毫不留情第438章 幾件小事第268章 蒲類第523章 封賞第463章 別離第282章 聯手第476章 無聊之日第204章 渡河第24章 英雄末路(下)第334章 反撲第422章 嘉德天子的煩惱第230章 被陰了第386章 夜遁第171章 邀請張巡第205章 精確打擊第444章 重逢第163章 大國賊第440章 重上羌塘(下)第504章 女帝受辱第333章 姐弟第338章 惻隱之心第170章 飛揚跋扈第463章 別離第104章 機遇第480章 好人卡第460章 救援第115章 達瑪部落第358章 波斯寺的反應第33章 意氣用事第29章 踏上歸途第109章 今是昨非第228章 火尋王子第233章 陌刀顯威第186章 出擊第42章 束縛第264章 出手第55章 北庭老將的遺憾第508章 地獄第330章 七月鷹飛第420章 剖明心跡第417章 河西,河西第292章 情難自已第47章 陌刀大將第399章 隨心所欲第278章 惱怒第116章 牛刀殺雞第57章 商標第454章 京觀第289章 湖畔立威第16章 輕取捕喝第61章 故人第205章 精確打擊第119章 荒原血戰(中)第405章 行行復行行第208章 戰馬第500章 金盃共汝飲第154章 夜談第20章 粟特王第181章 重返安西
第306章 北庭事變(上)第511章 聖母第217章 藍田鎮第25章 野心第172章 萬民相送第506章 餘波第306章 北庭事變(上)第67章 中官論戰第363章 無題第83章 巧匠第516章 骨牌效應第311章 賊心不死第476章 無聊之日第230章 被陰了第120章 荒原血戰(下)第192章 木鹿屠城第20章 粟特王第20章 粟特王第221章 都護的演講第522章 說辭第485章 腐儒之見第145章 平步青雲第2章 馬璘的計劃第458章 潛移默化的改變第263章 大沙漠第30章 越蔥嶺第123章 象雄王的號召力第275章 滅族第490章 燈塔閃耀第427章 西歸第313章 巧舌如簧第500章 金盃共汝飲第14章 火攻第358章 波斯寺的反應第438章 幾件小事第175章 獨斷專行第167章 作壁上觀第413章 庭州一夜第455章 餘韻第32章 同宗第460章 救援第474章 毫不留情第438章 幾件小事第268章 蒲類第523章 封賞第463章 別離第282章 聯手第476章 無聊之日第204章 渡河第24章 英雄末路(下)第334章 反撲第422章 嘉德天子的煩惱第230章 被陰了第386章 夜遁第171章 邀請張巡第205章 精確打擊第444章 重逢第163章 大國賊第440章 重上羌塘(下)第504章 女帝受辱第333章 姐弟第338章 惻隱之心第170章 飛揚跋扈第463章 別離第104章 機遇第480章 好人卡第460章 救援第115章 達瑪部落第358章 波斯寺的反應第33章 意氣用事第29章 踏上歸途第109章 今是昨非第228章 火尋王子第233章 陌刀顯威第186章 出擊第42章 束縛第264章 出手第55章 北庭老將的遺憾第508章 地獄第330章 七月鷹飛第420章 剖明心跡第417章 河西,河西第292章 情難自已第47章 陌刀大將第399章 隨心所欲第278章 惱怒第116章 牛刀殺雞第57章 商標第454章 京觀第289章 湖畔立威第16章 輕取捕喝第61章 故人第205章 精確打擊第119章 荒原血戰(中)第405章 行行復行行第208章 戰馬第500章 金盃共汝飲第154章 夜談第20章 粟特王第181章 重返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