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風動長安

自從馬府衆人拘捕開始,他和陳玄禮已經確定會有不測之事發生,所以一直都在儘量的做着準備。心中早已把馬璘看作是亂臣賊子了,然而接到這樣的一封奏章,張巡依然是覺得極爲憤怒。

就算是認定了馬璘要造反,他也沒有想到會出這樣的事情。太上皇居然真的在庭州,居然是遭了馬璘的毒手。

馬仁杰,他當真敢弒君!

這些日子以來,他爲了穩住局勢已經是費盡了心力,所做的事情,早已超越了右相的權限,甚至可以說是大逆不道。帶兵攻入漠南草原的安思順、哥舒翰、郭子儀和李嗣業原本都已經在回師的路上,皆已脫離了親兵正遵照諭旨趕往長安論功,他已經命使者帶着密旨離開長安,命令四位大將即刻返回各自軍中,安思順哥舒翰皆是返回原來駐地,郭子儀李嗣業帶兵前往朔方駐紮。

這些安排,自然是爲了應對可能發生的不測局勢的。雖然知道根本不夠,然而他也只能如此了。而使者們帶走的密旨是以至德天子李亨的名義發出的,至德天子卻依然是在昏迷之中,每日只能無意識的吃下一些流食,說到底他其實是在矯詔,這樣的行爲將來追查起來,同樣可以說是大逆不道,不比馬仁杰的罪過小多少,史冊上留下罵名也是少不了的。

然而也只能如此,天子剛剛登基,卻又陷入昏迷之中,這個時候重新擁戴一位天子,未免太過兒戲。身爲右相,他只能是獨自支撐。

隱瞞天子狀況,矯詔調兵,這些都是死罪,張巡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其實已經不在乎這些了。

然而今日信使帶來的這個消息,則是給了他新的重重一擊,令他幾乎要崩潰了。

張巡心中極爲憤怒。然而他本就是一位孤臣,這些事情根本沒人可以分擔,只能是獨自承受。

原本爲戶部尚書之時,尚書府不過是個尋常的小院。新皇登基他成了右相,天子覺得他的府邸太過寒磣,便賜下這一座大宅給他,侍女童僕一應俱全,不過沒有家人。他又不習慣別人服侍,後宅裡便極爲冷清。

花園極大,寂靜無人,倒是讓他有個發泄的地方。然而發泄完畢之後,該做事還是要去做事的。興慶宮中,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還在等着他。

最近每日裡都會吐血,吐了一口血之後,心口的煩悶便好了許多。張巡伸手拭去嘴角的血絲,正了正衣冠之後快速出了右相府,在一幫龍武軍騎士的護衛之下快速前往興慶宮而去。

興慶宮中。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眉頭緊鎖,神色極爲凝重,見到張巡走了進來,猛然轉身沉聲道:“先皇駕崩的消息,不能隱瞞!”

張巡點了點頭:“明日廷議,我便把這個消息告知諸位大臣。”

陳玄禮又道:“先皇靈柩,尚在磧西那小賊手裡,我不管那小賊作何打算,須要先把先皇靈柩迎回來纔是。”

“老將軍,這件事情——”

“張相。這件事情不必多說,我跟從先皇四十餘年,不能看着先皇靈柩就放在庭州苦寒之地!”陳玄禮猛一擺手,斬釘截鐵地道。“我是禁軍大將,也不用遵從張相之令。明日我就親帶麾下兵馬,去磧西迎接先皇靈柩,我倒要看看馬仁杰有何面目見我,敢在我面前生什麼事!”

張巡搖了搖頭道:“老將軍,此事不可。”

“爲何不可?”陳玄禮怒聲喝道。“難道就這般看着先皇靈柩放在庭州不成?張相,某家告訴你,辦不到!你再阻攔某家,某家就要問一問你是何居心了!”

張巡深吸了口氣,低聲道:“老將軍,迎回先皇靈柩是必然之事,此爲人臣之道,這件事情一定要做。不過卻不能是將軍出面,而應該是陛下!——老將軍,你明白了麼?”

陳玄禮微微一怔,扭頭看向了不遠處的地方。至德天子李亨顰着眉頭躺在那裡,看上去已經消瘦了不少。

一瞬之間,他也明白了張巡的意思。

陛下素來有仁孝的名聲,而如今發生了先皇駕崩在外的大事,無論如何,是該陛下親自前往迎接靈柩的。然而如今陛下這個樣子,又如何能夠去磧西迎接先皇靈柩?

若陛下不親自去磧西迎接靈柩,便是不孝,必然會引起議論。然而陛下自己尚在昏迷之中,又怎麼能去磧西迎接靈柩?

“老將軍,馬仁杰不臣之心,已是昭然若揭。便是陛下身體安好,亦是不可去磧西迎接先皇靈柩,若是去了,那便是羊入虎口。”

張巡看着神色凝重的陳玄禮,這位老將的雙眼通紅,顯然是已經哭過了。他從先皇在潛邸時便追隨左右,對於先皇感情極深,張巡根本不敢對他說出馬仁杰弒君這件事情,若是讓老將軍知道了,只怕立馬就會失控。

他更在意的是這個帝國,是整個大唐,是漢家天下的安穩,先皇對他有知遇之恩,他知道消息亦曾流淚,更多的卻是震驚與憤怒,對於馬仁杰大逆不道的痛恨。

“如今陛下自己是這個樣子,自然無法親自去迎接靈柩。然而陛下昏迷之事,此時又不能傳揚出去,不然長安城立馬就成了一個爛泥潭,那就什麼都完了。”

“所以……老將軍,爲了安定人心,陛下須要離開長安,做出迎接先皇靈柩的姿態,然而又不能真的去。所以這件事情——老將軍,你明白麼?”

“不明白!”陳玄禮擺了擺手,“張相,某家現在方寸已亂,你就說該當如何吧,不要在這裡繞彎子了。你要說的有道理,某家就再聽你一次。若是沒有道理,某家自己再想法子。”

“那好,我就直說了。”張巡點了點頭,“老將軍,這件事情須得如此……”

……

至德元年八月二十三日。

一個驚人的消息從興慶宮中傳開,震動了整個城市。

消失了近一年的太上皇終於有音訊傳來,一些流言終於被坐實。

太上皇當真是去了庭州。

太上皇駕崩了!

消息便如同是晴天霹靂一般,每個人都極爲震驚。相比這個消息,夾在其中的左相楊國忠病死庭州的消息,則是基本上沒人注意。

李隆基執掌這個帝國四十餘年,長安城的人們對於這位天子的感情是真實的。聽聞這個消息之後,不知道有多少長安人流下了眼淚。

四十多年的太平天子,文治武功都是極爲顯赫,而在長安城的百姓印象裡,更多的卻是天子的仁慈。即便是謀逆的罪名,往往也只是只誅首惡,家人都可保全性命,四十多年的時間,已經讓李隆基在這個帝國積累下了足夠的人望,即便是平康坊這等煙花之地,美人們也多爲這位天子流下了淚水。

短短的時間之內,整個城市一片縞素,北衙禁軍皆是白衣白甲,神色極爲肅穆,長安萬年兩縣的衙役們也是一身白色,來去匆匆的大小官吏們自然亦是如此,每個人的神色都是極爲哀傷。

素色的白練向來爲人們所不喜,今日卻很快被搶購一空,不管是文人士子還是販夫走卒,能夠找到白練的都把渾身上下裹得嚴嚴實實,絲竹之聲不再在這個城市之內響起,整個城市變得極爲沉寂和哀傷,站在高處看的話,宛若是已經到了冬季。

天子爲了督戰北征去了庭州,功成之後壽終正寢含笑而逝,四十四年太平皇帝,亦是古之少有,雖說萬歲萬歲,又有哪個帝王真能千秋萬世,人們這樣相互安慰着,然而淚水卻依然是不免涌出來。

因爲一位天子的死,整個城市不知道有多少人流下了淚水。不知道天子下落之前,他們想要天子登基,是因爲需要一位新的天子來安定人心,而此時聽說了先皇駕崩的消息,他們的哀傷也是真實的。

沒過多久,興慶宮內又有新的消息傳來出來,卻是當今天子的旨意。

天子將親自前往磧西去迎接先皇靈柩,以全人子之道。右相張巡陪同前往,一衆大臣都將跟隨。同時爲了讓先皇靈柩儘快返回長安城,八百里加急傳旨給安西大都護馬璘,令他接到旨意之日起,自行護送先皇靈柩離開庭州,和天子在道中匯合。

旨意的內容,並不出人預料。陛下爲太子時便是以仁孝聞名,此時親自去庭州迎接先皇靈柩,亦是應有之義。而讓馬大將軍自行先護送先皇靈柩離開庭州,亦是可以接受的變通之法,畢竟磧西道路遙遠,先皇駕崩已經有些時日了,須要入土爲安,馬大將軍護送靈柩入長安,雙方在半道上匯合,亦是不失禮數。

有心之人聽到這個消息之後,特意去延康坊看了看,倒是還有大量的龍武軍士卒在扶風郡王府外,不過卻有很多工匠正在重新修建扶風郡王府的大門和圍牆,原來的扶風郡王府的牌子早已損壞,在扶風郡王府門口卻有了一塊新的牌子已經準備好了。

這個消息,自然亦是在長安城裡慢慢傳開了。對於悲傷的長安人來說,這倒是一個好消息,畢竟以馬大將軍的功績,誰也不想他當真落個兔死狗烹的下場。陛下能夠如此,亦是正確的抉擇,以後君臣相得,馬大將軍繼續爲大唐開疆拓土豈不甚好。有些人自然能猜到一些事情,卻也不好公然說出來。

至德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大唐天子李亨的車駕便離開了長安城,在兩萬龍武軍的護衛下浩浩蕩蕩的出了安遠門,踏上了前往磧西的路途。(。)

第527章 再次分兵第462章 二月第23章 英雄末路(中)第254章 葉緋魚第157章 教訓第341章 被俘第371章 交待第157章 教訓第154章 夜談第74章 借刀第269章 杜懷光第113章 偏師第507章 四境第277章 準備第329章 割裂第513章 舊話重提第276章 北海道行軍第104章 機遇第317章 大局已定第336章 倒卷珠簾第273章 蒲類血戰(下)第85章 黑衣細作第262章 條件第46章 至龜茲第466章 康胖子的身份第116章 牛刀殺雞第314章 回身迎戰第420章 剖明心跡第338章 惻隱之心第330章 七月鷹飛第140章 大移民(上)第80章 封侯第144章 朝天子第82章 馬璘的堅持第125章 大兵壓境第104章 機遇第81章 殺機第474章 毫不留情第186章 出擊第147章 朕全允了!第239章 鐵壁第209章 地圖開疆第91章 設伏第405章 行行復行行第422章 嘉德天子的煩惱第395章 蛟龍入海第174章 花開堪折第278章 惱怒第244章 重生的靜塞軍第177章 河中集團(上)第444章 重逢第354章 池魚第159章 犯言直諫第297章 兵發漠北第108章 妖精第481章 幼孃的疑惑第111章 萬事俱備第18章 定計第144章 朝天子第354章 池魚第185章 待機而動第438章 幾件小事第440章 重上羌塘(下)第500章 金盃共汝飲第380章 鞠躬盡瘁第466章 康胖子的身份第306章 北庭事變(上)第9章 亂戰(上)第149章 遇刺第155章 被冤枉的滋味第196章 分歧第89章 李岫第275章 滅族第333章 姐弟第87章 金刀亂唐第372章 君臣第259章 希臘火第116章 牛刀殺雞第117章 赤松德贊,達扎路恭第37章 封二的軟肋第332章 入轂第340章 天幸第69章 夜襲第5章 狹路相逢第450章 幼孃的建議第231章 追擊第401章 小馬叔的交待第51章 田園(上)第488章 殘忍第81章 殺機第54章 宣旨第402章 佔領第458章 潛移默化的改變第396章 兵臨城下第159章 犯言直諫第436章 安閒時光第397章 望風而降第116章 牛刀殺雞第471章 殺戮再起第161章 射鵰手
第527章 再次分兵第462章 二月第23章 英雄末路(中)第254章 葉緋魚第157章 教訓第341章 被俘第371章 交待第157章 教訓第154章 夜談第74章 借刀第269章 杜懷光第113章 偏師第507章 四境第277章 準備第329章 割裂第513章 舊話重提第276章 北海道行軍第104章 機遇第317章 大局已定第336章 倒卷珠簾第273章 蒲類血戰(下)第85章 黑衣細作第262章 條件第46章 至龜茲第466章 康胖子的身份第116章 牛刀殺雞第314章 回身迎戰第420章 剖明心跡第338章 惻隱之心第330章 七月鷹飛第140章 大移民(上)第80章 封侯第144章 朝天子第82章 馬璘的堅持第125章 大兵壓境第104章 機遇第81章 殺機第474章 毫不留情第186章 出擊第147章 朕全允了!第239章 鐵壁第209章 地圖開疆第91章 設伏第405章 行行復行行第422章 嘉德天子的煩惱第395章 蛟龍入海第174章 花開堪折第278章 惱怒第244章 重生的靜塞軍第177章 河中集團(上)第444章 重逢第354章 池魚第159章 犯言直諫第297章 兵發漠北第108章 妖精第481章 幼孃的疑惑第111章 萬事俱備第18章 定計第144章 朝天子第354章 池魚第185章 待機而動第438章 幾件小事第440章 重上羌塘(下)第500章 金盃共汝飲第380章 鞠躬盡瘁第466章 康胖子的身份第306章 北庭事變(上)第9章 亂戰(上)第149章 遇刺第155章 被冤枉的滋味第196章 分歧第89章 李岫第275章 滅族第333章 姐弟第87章 金刀亂唐第372章 君臣第259章 希臘火第116章 牛刀殺雞第117章 赤松德贊,達扎路恭第37章 封二的軟肋第332章 入轂第340章 天幸第69章 夜襲第5章 狹路相逢第450章 幼孃的建議第231章 追擊第401章 小馬叔的交待第51章 田園(上)第488章 殘忍第81章 殺機第54章 宣旨第402章 佔領第458章 潛移默化的改變第396章 兵臨城下第159章 犯言直諫第436章 安閒時光第397章 望風而降第116章 牛刀殺雞第471章 殺戮再起第161章 射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