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第九章 山東半島

面對爲登陸日軍掩護的戰艦,劉永福非常之無奈,消滅日軍的最佳時機,其實是在日軍實施登陸的時候。可惜,沈從雲多次請求,光緒多次下旨,李鴻章三番五次的嚴令下,丁汝昌的提督北洋水師,依舊藏在軍港裡面當烏龜。

沒有北洋水師的配合,沒有堅固的炮臺和要塞炮,在龍鬚島這個地方想阻擋日軍的登陸,也不是辦不到,但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因爲海面上日軍的艦炮,隨時可以覆蓋岸上的一切。

有困難不等於要放棄這麼一個良好的殺敵機會。劉永福利用半個月時間挖出的戰壕,不是用來當擺設的。

以島上的幾個小炮臺爲誘餌,引誘日軍艦隊的攻擊,真實的殺傷性武器是射程爲兩千米的輕重炮擊跑,而且還是藏在戰壕裡面的。

小火輪拖着小舢板裝着日軍步兵開始登陸了,島上的山東清軍四哨人馬,被無恥的劉永福推在了前面當炮灰,清軍用75毫米火炮轟沉了兩艘舢板後,立刻遭到日本聯合艦隊25艘戰艦的炮火報復。

四哨清軍頓時潰散,潰散的速度讓劉永福多少有點哭笑不得。日軍繼續登陸,並開始在灘頭完成一千多人的集結時,災難降臨了。

兩百門迫擊炮同時向事先標定的諸元射擊時,場面也是非常壯觀的,千餘日軍幾乎沒有什麼時間作出規避的反應,就讓炮彈炸的找不着北了。

三發速射後,迫擊炮兵抗起炮管,順着挖好的戰壕就跑,溜到第二線的預定陣地上,前端只留下觀察哨。

日艦報復性的射擊將龍鬚島的一線陣地都翻了一遍後,陣地上非常的安靜,通過望遠鏡,伊東佑亨甚至還能看見正在逃竄的清軍。

登陸繼續,這一次日軍小心多了,謹慎的成散開隊形,慢慢的往上靠,總算是站在清軍的陣地上,看見滿地挖的亂七八糟的壕溝時,日本兵實在搞不動這是中國人搞的什麼名堂,八卦陣麼?

按照事先的計劃,日軍一部兩千餘人,在幾門野炮的掩護下,開始氣勢洶洶的朝榮成撲來了,可是剛走出不到兩地地,空中一陣尖銳的呼嘯聲鋪天蓋地的下來了。

日軍擡頭看時,已經有末日來臨的感覺了。整整一個日軍聯隊,報銷了一半。山東作戰軍司令大山岩,實在搞不動清軍的炮火怎麼能打的怎麼準?這還是朝鮮戰場上一觸即潰的清軍麼?又或者說情報部門搞錯了,山東不僅僅只有李秉衡的兩萬多雜牌軍?

按照這炮火的密集程度,當面的清軍應該不少於五萬人吧?可是怎麼就輕易的放棄了一線陣地逃跑了呢?大山岩和一干幕僚們,打破腦袋都想不明白,只好按照事前制定的作戰計劃,繼續以一個聯隊的兵力,攻擊榮成。

榮成,閻得勝最近覺得自己非常的倒黴,帶着四個營的兵力來榮成守備,結果剛進城就讓人個繳了械,一打聽是沈從雲的新軍一個鎮的兵力在這藏着呢。

閻得勝對於被繳械的事情雖然很不滿,不過還是覺得這也不是一件壞事,至少不需要面對日本人的大炮了,可以請求離開嘛。結果很失望,劉永福只是給全城的百姓每家每戶發了點銀元,讓大家都離開榮成避難,還是昨天晚上的時候才放百姓離開的。老百姓走了個精光了,閻得勝和手下都還都留着呢。

今天一大早起來,劉永福把閻得勝叫出了,提出發還裝備,讓他留守榮成,劉永福則率領本部人馬上第一線去頂住。

這個決定讓閻得勝興奮不已,有人在前面頂着,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幸福的呢?閻得勝高興的沒口子的答應下來了,被人繳械的事情也暫時忘記到一邊去了。

上午的時候,海邊的大炮響的震天動地的,閻得勝還在自我慶幸的時候,沒曾想中午還沒到呢,午飯還在鍋裡煮的時候,城門口的哨兵來報告,日本並殺過來了。

“你奶奶的劉永福,居然算計老子。”罵歸罵,閻得勝畢竟身受守備榮成的使命,只好硬着頭皮來到陣前,遠遠看見一千多日軍上來的時候,閻得勝趕緊招呼兄弟們準備傢伙開打。沒曾想日本兵狡猾的很,上來就是一通大炮轟擊,閻得勝的四個營,兩千多人,讓一通大炮轟的立刻炸了營。

還好閻得勝騎馬跑的夠快,日本兵還在兩裡地外的時候,閻得勝就已經一馬當先衝出了城,朝着相反的方向狂奔而走。

清軍潰敗的速度,讓埋伏在五里以外的小村中的劉永福可謂瞠目結舌,居然前後不到十分鐘,就能把榮成丟了,兩千人啊,兩千頭豬也夠這一千日軍抓半天的。

日軍後續部隊陸續上岸了,開進榮成內進行短暫休整。劉永福以沈從雲的名義,派人給李秉衡請求派兵援助。結果李秉衡得知日軍兩萬多人已經在榮成登陸後,接口日軍還有可能趁機在南邊進行登陸爲理由,說下三十五個營的兵力就是按兵不動,只是派了總兵孫萬齡率領一千多人來增援,孫萬齡一路上還收容了一千多閻得勝的散兵,總算是有點樣子的來到了劉永福的跟前。

劉永福真的很難相信,那些包着頭巾,面色蒼白,還有不少人一直在打着哈欠,十足一副大煙鬼的架勢的士兵,能稱爲軍隊。

“孫總兵,帶上你的人去橋頭鎮,配合我工兵部隊修築工事去吧。”這些兵,劉永福實在不放心他們留在身邊,生怕帶壞手下的年輕人們。

劉永福的不客氣,讓孫萬齡多少有點不滿,可是看看人家兵強馬壯的,惹不起啊,只好乖乖的跟着劉永福的工兵部隊來到橋頭鎮,這裡是通往溫泉湯的必經之路,過了溫泉湯就是虎山,然後就能到威海了。孫萬齡是一個有血氣的中國軍人,雖然裝備不怎麼樣,可是敢和小日本拼命,就衝這一點,劉永福對他也算客氣的了,還給他補充了一千條毛瑟m1888,還有子彈十萬發。到達橋頭之後,知府戴宗騫率領兩營的綏軍來援,得知劉永福在榮成外集結了一萬多新軍,戴宗騫強烈要求前往增援,結果讓劉永福給拒絕了。

不是說劉永福看不上他們,而是劉永福並沒有打算在榮成和日軍決戰。根據總參的估計,日軍在榮成完成集結後,肯定要分兵兩路,一路走榮成、橋頭、溫泉湯、虎山、威海,一路走三官廟、崮山後、直撲南幫炮臺。

劉永福的計劃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在日軍登陸時,給予適當的殺傷,放日軍佔領榮成後,趁日軍立足未穩,發動一次蓄謀已久的攻擊,大量殺傷日軍後,立刻轉移。第二步,則是利用山東清軍,在橋頭、三官廟兩線阻擊日軍的機會,完成對日軍後路的保持,第三步,一旦日軍突破山東清軍的防線,開始進攻南幫炮臺和威海時,劉永福從背後發起猛烈的總攻。

爲了整個作戰計劃能順利完成,劉永福一再請求沈從雲,設法讓北洋水師出來,牽制日本艦隊對岸上日軍的火力支持。

“丟他老母的!”劉永福氣的把電報往火盆裡一丟,狗日的丁汝昌,真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要縮在港內不出來了。剛纔的電報就是威海方面發來的。

沒有北洋水師的幫助,沒有李秉衡山東清軍的配合,劉永福要想吃掉山東日軍,難得還真的不是一點半點的。

原計劃明天一早多榮成日軍發起反突擊的作戰計劃,因爲北洋水師的不肯出動,只好泡湯了。當然,劉永福還準備了另一套方案。

要說新軍之中,誰的部隊最善於打陣地戰,肯定沒有劉永福的份,要說到誰的陰謀詭計最多,打仗的時候花樣最多,那就當屬劉永福了。

夜晚,累了一天的日軍在榮成睡的正香的時候,突然被一連串的悶雷給炸醒了。

睜開眼睛的大山岩,衝出院子開發現,城內四處火光沖天,無數的炮彈正不停的往城內落,到處是日軍狼狽躲避的場面。

不要說,這是劉永福的第二套方案了,炮擊榮成。

劉永福把所有重炮都派上了,對準榮成足足轟擊了兩個小時。這一頓炮擊讓日軍山東作戰軍一夜提心吊膽不說,還不敢出城來迎戰,大山岩甚至還陷入了一種臆斷中,是不是主力被包圍了,連夜派出幾批通信兵,通知艦隊準備接應部隊撤退來着。

天亮的時候,大山岩總算是發現,清軍根本就沒有來攻城。昨夜猛烈的炮火,讓大山岩有點擔心了,會不會這一次山東作戰是個失誤呢?山東守軍是不是不像情報上說的那樣呢?

猶豫再三,又拉着聯合艦隊商量的一天,總算是決定,在大本營沒有下令退兵之前,繼續進攻威海。

安靜的一天過去後,大山岩多少有點放心了,炮擊造成的傷亡雖然有幾百人,並沒有傷筋動骨。

在榮成呆了兩天後,大山岩沒等來清軍的進攻,後續部隊到達之後,大山岩下令分兵兩路,進攻威海。

攻打橋頭的是日軍第二師團,守備橋頭的孫萬齡,在戴宗騫的兩營兵配合下,頑強抵抗。山東百姓對孫萬齡的抵抗給予了巨大的幫助,孫、戴兩軍在橋頭阻擊了兩天,日軍不能通過。孫萬齡知道劉永福在附近等待機會,所以早早派人回去給李秉衡報信,希望他早日派出援兵來,增援本部。結果孫萬齡不但沒有等來煙臺的援兵,反而得到消息,李秉衡得知日軍分兵兩路攻擊的時候,連夜帶着家小細軟逃往濟南去了。這一下戴宗騫不答應了,連夜就調走了自己的部隊,回威海去守備。

孫萬齡的孤軍只好獨自堅持,關鍵時刻劉永福派來一個團的援兵,總算是幫着孫萬齡守住了橋頭鎮。日軍這一路的攻擊受阻,另一路卻非常的順利,清軍望風披靡,日軍兵臨南幫炮臺之下。

這時候李鴻章也急了,連續的電報催促丁汝昌儘快殺出港口,不可坐以待斃。丁汝昌一再猶豫,拒不執行。

劉永福面對清軍如此之快的潰敗深感無奈,不過十天的時間,日軍幾乎沒有遭遇多少消耗,就殺到了南幫炮臺之下,要不是孫萬齡還比較能打,指揮一羣雜牌頂住了第二師團的猛攻,劉永福還真的不知道這殲滅仗該怎麼打。

29日夜,劉永福再次電告丁汝昌,告知丁汝昌,30日,將對日軍發起全面反攻,屆時希望北洋水師能出海牽制日本聯合艦隊。

同日,沈從雲急電李鴻章,務必使北洋水師出港,配合山東新軍的作戰。李鴻章用最眼嚴厲的措辭,給丁汝昌發了一封電報,其中有一句比較經典“一旦貽誤戰機,必將禍及子孫”。

如此嚴令之下,丁汝昌下令30日一早,全部戰艦生火起錨,殺上渤海,找小日本的聯合艦隊拼命去。

30日,日本山東作戰軍,以一部兵力牽制橋頭清軍,主力則猛攻南幫炮臺。幾乎是在日軍打響南幫炮臺進攻戰的同時,劉永福的所有部隊,全部運動到日軍側後,總反擊就要打響。

第四部第三十章 變起第一部 第六章 面見李鴻章第四部第十一章 爲什麼?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態度第六部 第二十五章 狼羣第四部第三十八章 落日餘暉下的北京第三部第二十九章 還是慈禧說了算第二部 第十八章 夜訪第四部第九章 山東半島第三部第十章 深造的想法第三部第十三章 股東會議第六部 第十八章 帝國主義的頭子第五部第二十二章 對滿人的最後一戰第三十一章第五部第十一章 文化影響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二部 第二十章 傳喚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財神入股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六部 第二十四章 中德奧同盟形成第三部第四章 “提親”第四部第七章 新軍!上刺刀第五部第十一章 文化影響第四部第二十六章 對策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搶人第四部第四十八章 政黨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一部 風華初露 第一章 時空變遷第五部第二十四章 橫掃第三部第六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三部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第五部第四十章第四部第十三章 求見第二部 第三十七章 軍規第一條第一部 第二十章 苦戰第四部第四十四章 割辮子第四部第三十七章 反伏擊第六部 第二十九章 “瘋狂的賭博 ”第三部第二十八章 比試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三部第五章 借兵第四部第七章 新軍!上刺刀第三部第十章 深造的想法第一部 第十二章 嘉獎第三部 第二章 興奮的計劃第一部 第十七章 馳援第四部第三十三章 炮灰第五部第二十八章 斷交宣戰第五部第二十七章 戰前準備第五部第三十九章 不計傷亡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訓第二部 第十六章 天下譁然第四部第二十五章 起兵!第四部第五章 連夜攻擊第六部第五十六章 瘋狂進攻第五部第四十四章 夢魘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四部第九章 山東半島第五部第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部 第二十章 傳喚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二部 第十六章 天下譁然第五部第五十一章 會師的寄望第五部第九章 用心第二部 第十五章 驚聞第三十一章第一部 第二十二章 遲滯(求推薦)第二部 第七章 熬第三部第五章 借兵第二部 第三十九章 密救第四部第五章 連夜攻擊第五部第四十五章 突圍第五部第四十二章 唯一的機會第六部 第十三章 利益推手第六部第四十一章第三部 第三章 工作會議第一部 第十一章 千秋柱石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四部第二十章 瓜分的開頭第六部第五十章第四部第十章 低估了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四部第四十六章 黃袍加身的誘惑第六部 第五章 豐收年第六部 第十二章 排華風潮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五部第二十四章 橫掃第四部第十六章 公車上書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第五部第九章 用心第一部 第二章 賣國和約第二部掙扎第一章 洗塵第三部第十二章 僞軍第四部第五章 連夜攻擊第三部第二十九章 還是慈禧說了算第五部第三十四章 光榮彈第四部第十八章 南洋水師
第四部第三十章 變起第一部 第六章 面見李鴻章第四部第十一章 爲什麼?第二部 第二十一章 奕匡的態度第六部 第二十五章 狼羣第四部第三十八章 落日餘暉下的北京第三部第二十九章 還是慈禧說了算第二部 第十八章 夜訪第四部第九章 山東半島第三部第十章 深造的想法第三部第十三章 股東會議第六部 第十八章 帝國主義的頭子第五部第二十二章 對滿人的最後一戰第三十一章第五部第十一章 文化影響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二部 第二十章 傳喚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財神入股第六部 第二十七章 全球戰略第六部 第二十四章 中德奧同盟形成第三部第四章 “提親”第四部第七章 新軍!上刺刀第五部第十一章 文化影響第四部第二十六章 對策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搶人第四部第四十八章 政黨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一部 風華初露 第一章 時空變遷第五部第二十四章 橫掃第三部第六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第三部第二十一章 第一次第五部第四十章第四部第十三章 求見第二部 第三十七章 軍規第一條第一部 第二十章 苦戰第四部第四十四章 割辮子第四部第三十七章 反伏擊第六部 第二十九章 “瘋狂的賭博 ”第三部第二十八章 比試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 臨時任命(2更)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三部第五章 借兵第四部第七章 新軍!上刺刀第三部第十章 深造的想法第一部 第十二章 嘉獎第三部 第二章 興奮的計劃第一部 第十七章 馳援第四部第三十三章 炮灰第五部第二十八章 斷交宣戰第五部第二十七章 戰前準備第五部第三十九章 不計傷亡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訓第二部 第十六章 天下譁然第四部第二十五章 起兵!第四部第五章 連夜攻擊第六部第五十六章 瘋狂進攻第五部第四十四章 夢魘第六部 第二十章 來客第四部第九章 山東半島第五部第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部 第二十章 傳喚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二部 第十六章 天下譁然第五部第五十一章 會師的寄望第五部第九章 用心第二部 第十五章 驚聞第三十一章第一部 第二十二章 遲滯(求推薦)第二部 第七章 熬第三部第五章 借兵第二部 第三十九章 密救第四部第五章 連夜攻擊第五部第四十五章 突圍第五部第四十二章 唯一的機會第六部 第十三章 利益推手第六部第四十一章第三部 第三章 工作會議第一部 第十一章 千秋柱石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四部第二十章 瓜分的開頭第六部第五十章第四部第十章 低估了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四部第四十六章 黃袍加身的誘惑第六部 第五章 豐收年第六部 第十二章 排華風潮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五部第二十四章 橫掃第四部第十六章 公車上書第六部 第三十一章 就指望空軍了第五部第九章 用心第一部 第二章 賣國和約第二部掙扎第一章 洗塵第三部第十二章 僞軍第四部第五章 連夜攻擊第三部第二十九章 還是慈禧說了算第五部第三十四章 光榮彈第四部第十八章 南洋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