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六章 天下譁然

盛宣懷這麼一走,青弦和玉瓶上前來伺候沈從雲,見沈從雲臉色蒼白的厲害,稍微大一點的玉瓶不由心疼的拿着毛巾把子給沈從雲擦了一把臉,然後低聲勸道:“老爺,國家大事妾身是不知道的,可是老爺光着急也沒用啊,把身子傷了是自己的。”

“姐姐說的是啊,老爺。妾身姐妹在大老爺家裡帶了不少日子,曉得大老爺待人一向寬厚的,想必不會害老爺,再說大老爺還救過老爺的命,您就聽盛老爺的吧?”青弦上前幫腔,沈從雲聽的眉頭一皺,臉色鐵青,兩個丫頭嚇的臉色都變了,急忙齊齊跪下道:“老爺,別生氣,妾身再也不說了。”

二人臉上一派惶恐之色,臉上淚痕猶未散去,沈從雲看着不由心頭一軟,想起來這兩位被自己也涼了一年多了,正常人家的女孩子,好多這麼大的孩子都抱在懷裡餵奶了。

“都起來吧,軍國大事,婦孺之輩豈可妄言?你們是爲我好,可是我不能眼睜睜的看着這個民族就這樣下去,已經落後捱打了四十年了,如今機會難得,我說什麼都要爲自己爲這個民族爭一個機會下來的。”沈從雲話裡沒提到大清朝,也不屑去提。清朝至今,已經是爛泥扶不上牆的玩意了。

見沈從雲語氣緩和下來,姐妹倆倒也激靈的一起應聲下來道:“是,我們知道了,以後決不多言。”

沈從雲這才露出一絲笑容道:“你們怎麼在這?”

青弦上前扶着沈從雲坐好,加了個枕頭當墊子,輕聲道:“老爺進京面聖,大老爺見老爺身邊也沒個人伺候的,便使人接我們姐妹倆來天津候着老爺回來,大老爺還讓把上海的房子賣了,得了銀子三萬兩,妾身等也帶回來了,回頭就交給老爺。”

姐妹倆到也默契,青弦伺候沈從雲靠好的時候,玉瓶轉身出去,端了盆水進來,拖了張椅子把盆子放在椅子上,坐到牀前抱起沈從雲的雙腳,給靠着的沈從雲洗腳。青弦則靠牆上,坐到沈從雲身後,讓沈從雲把腦袋枕在胸前,雙手給沈從雲一下一下的在腦袋上揉着。

兩個丫頭做這一切,即熟練又自然,顯然是已經把自身當沈從雲的人了,沈從雲這纔想起當初離開時許下的諾言,再看看二人一年一來又成熟了幾分,臉上生澀稚嫩之氣也漸漸淡去。

“回頭我去求盛大哥,讓他幫忙操持一番,等和談結束,我們把事情辦了,你們兩個日後就跟着我別離開了。”沈從雲笑着說,心裡的意思是這兩個女孩子,一起帶到越南去就是了。青弦和玉瓶聽了齊齊露出喜色,念及就要爲人婦時,臉上都飄起兩朵紅霞來,再怎麼說這兩位還未經人事,如何有不害羞之理?

“全憑老爺吩咐。”兩人又一次齊聲應道,手上的動作不停,只是更溫柔了。此刻氣氛變的幾多旖ni,沈從雲不是聖人,心中自然意動,奈何暈倒纔起來的,想做點事情偏偏有心無力,加上這一段日子來,一直處在變幻莫測的環境下,心力消耗甚大,兩個丫頭這麼一弄,沈從雲漸漸的疲勞感冒了起來,眼皮開始打架,沒一會便睡了過去。

次日,上海、香港兩地的幾家外資背景的中英文報紙,幾乎同時在頭版頭條發佈了這樣一條消息《不勝而勝》,揭露了清政府委託赫德、金登幹秘密代爲和法國政府在巴黎談判的情況,報紙一處全國爲之譁然。《申報》更是用大號的字加粗了標題,最後還附了一句評論道“國朝奸佞蔽上,前方將士浴血奮戰之勝果,付之東流。”

《上海新報》是一家英國報紙,在這條新聞後面也加了一條評論道“中法之戰雖中方小勝,然兩國實力差距太大,中國應理智的利用這一勝利,爲和談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條評論帶來的結果是,當夜報館遭“歹徒”襲擊,玻璃窗被砸的個乾淨不說,門口還讓人倒了一地的大糞。

這條新聞帶來效果可想而知,當天張之洞、左宗棠的急電就到了軍機處,異口同聲的大罵朝中佞臣誤國,妄顧前方將士流血之戰果,令人痛心疾首,如真如新聞上所言,大清將留下千古笑柄。這兩位的矛頭,自然是直指李鴻章,吃了豹子膽纔敢說慈禧不是?

朝中清流的反應最爲強烈,御史臺的奏摺雪片一般的飛到兩宮的書桌上,衆口一詞,大罵奸佞誤國賣國,要求兩宮徹查具體操辦巴黎秘密和談的奸臣。北京城裡的讀書人,有上百人齊聚在西華門登聞鼓前,把鼓敲的震天響,遞上了一份血書,稱巴黎和談爲千古奇冤,要求嚴懲誤國佞臣。

不過一週的時間,消息傳到各省,各地的讀書人又是一通鬧騰,痛心疾首者有之,捶胸頓足痛哭流涕者有之,手捧柬書各處衙門奔走者有之。後有人著書稱“11年中法之事,於儒者間反應之劇烈,國朝以來從未有之。”

天津,李鴻章對外稱病了,病的很嚴重。欽差副使沈從雲也病了,據說要修養幾日,才能出席談判。這兩人的病,一真一假,直接導致談判暫時擱淺,兩宮被全國上下的讀書人鬧的頭都大了,一時也沒心思催促談判進程。

連續一週以內,各省官員的奏摺在軍機處堆積如山,有的是官員上奏,更多是轉奏地方上的讀書人的聲音的摺子。

消息傳到西方,西洋各國爲之驚訝,尤其以德國反應最爲強烈,一些報紙直接戲稱,“如真有其事,估計法國人做夢都能笑的醒。”

這麼一個大環境下,事發一週後,朝廷終於下了聖喻,緊急將駐法公使李鳳苞調回國,李鴻章轉而於伊藤博文伯爵就朝鮮事務進行磋商,沈從雲的欽差副使扶正,主持中法談判之事。至於巴黎秘密和談之事,軍機處稱,“乃從未有之事也,一國之運,如何能交於一洋人之手乎?此乃李鳳苞越權專擅之舉。”

李鳳苞還沒回國,命運就註定了,替罪羊的幹活。

……………………

北京,乾清宮!

世鐸、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帝師翁同龢戰戰兢兢的跪在地上,小皇帝光緒則縮着脖子坐着,當中的慈禧一臉陰沉,面前的桌子上擺放着厚厚的一垛報紙。

“查出來了麼?消息是怎麼走漏的?”慈禧陰沉的聲音,猶如三九寒冬刮來的刺骨的寒風,在場的每一位心裡都清楚的很,面前的這個高高在上的女人的可怕,真的要殺人的時候,對任何人都絕對不會手軟的。

負責總理衙門對外事務的奕劻,一向深得慈禧的寵信,這一次的事情正好是他負責的,自然要出來解釋清楚。

“啓奏太后!臣等仔細查探,消息似乎不是國內走漏的,倒像是從法國那邊走漏的,最早發該消息的是洋人辦的《上海新報》還有香港的一些報紙。洋人不必國內,有所謂的新聞自由,他們的報紙發消息是爲了多賺錢。所以,奴才等以爲,此事定是那赫德與金登幹,見密約簽署完畢,得意失態,不慎走漏了口風,被洋人的記者知道了,便大作文章。”奕劻這番話,是和士鐸、奕譞私下商量後訂下的。這時候,事情只能往洋人身上推,國內唯一有嫌疑有實力做這事情的,只有李鴻章了,可是李鴻章沒少給奕劻塞銀子,奕劻又領着海軍衙門的事情。事情推到李鴻章身上,軍機處和總理衙門都脫不開干係,可謂一損俱損,不如直接推到洋人身上,大家都沒啥大事。

慈禧依舊臉色陰沉,冷眼道:“和李鴻章沒關係?”

奕劻嚇的一哆嗦,急忙回答到:“確實和李鴻章沒關係,巴黎遠在萬里,赫德那邊我們也一直是秘密聯繫的,李鴻章就算聽見點風聲,也不可能知道具體內容。”

慈禧這才臉色微微好轉,憤憤道:“洋人輕佻,喜歡參加什麼酒會、舞會,想必是赫德、金登幹見密約已成,便以爲大事已畢,無意間在某個酒會上露了口風。所以說,洋人最靠不住。以後大家都長點記性。”

“喳!”幾個人這一次答應的很整齊。

“回去擬一道旨,和談的事情,不能由着沈從雲那個後生小子胡鬧,奕劻你走一趟,給他壓一壓場子。”

第五部第二章 雙煞第五部第五十八章 進攻戰略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五部第四十八章 兩難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六部 第二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二部 第十三章 敲打第六部第四十二章第五部第五十八章 進攻戰略第三部第十四章 合作談判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搶人第四部第三十章 變起第六部 第十七章 《中俄互不侵犯條約》第五部第四十五章 突圍第六部 第十五章 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問題第二部 第二十三章 洗腦的重要性第五部第十二章 賭徒第二部 第十一章 李蓮英第二部 第三十四章 從今天開始第三部第二十六章 接任第四部第三十四章 條件第五部第四十八章 兩難第四部第六章 送到嘴邊的肥肉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一部 第十六章 大戰在即第六部 第七章第一部 第四章 揚州瘦馬第二部 第十七章 搭夥第六部 第十六章 吏治第五部第三章 兵臨城下第五部第二十章第三部第四章 “提親”第四部第十二章 維新的呼聲第二部 第二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五部第三十三章 傷亡過半第六部第四十九章 時間第三部 第二章 興奮的計劃第五部第三十六章 雜牌軍的冒險第五部第四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搶人第六部 第十三章 利益推手第五部第十九章 三大軍區第一部 第三十三章 襲擾(求推薦)第四部第二十七章 北伐第一槍第五部第三十八章第三部第十五章 亂起第三部第三十章 財神VS錢王第四部第三十二章 沒有最無恥第五部第二十五章 豐收第二部 第三十四章 從今天開始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靜啊第四部第十一章 爲什麼?第六部第十章 霞飛第三部第二十章 堅實的邁進第六部 第十三章 利益推手第三部 第一章 回來了第五部第五十九章 大膽的構想第五部第八章 怒火第四部第三十章 逼着表態第四部第二十八章 新、老北洋第二部 第三章 出事了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二部 第九章 泡茶第六部第十一章 聯合公報第六部第四十二章第六部第四十章第四部第三十章 變起第四部第十三章 求見第四部第二章 對比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五部第四十六章 遼東大捷第三部第三十一章 綠營改制第六部 第三十三章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大捷(暈推薦不熱烈啊)第二部 第十三章 敲打第三部第十章 深造的想法第一部 第十三章 許諾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二部 第九章 泡茶第四部 第一章 豐島海戰第六部第三十七章第一部 第二十二章 遲滯(求推薦)第五部第五十五章 雞冠山上的意外第六部第十一章 聯合公報第三部第十八章 問題第二部掙扎第一章 洗塵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一部 第三十八章 進京第二部 第二十二章 談判第五部第三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五部第五十四章 第二次總攻第五部第六十四章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二部 第三十八章 猶太商人第六部第五十一章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二部 第三十五章 紹興師爺
第五部第二章 雙煞第五部第五十八章 進攻戰略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五部第四十八章 兩難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六部 第二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二部 第十三章 敲打第六部第四十二章第五部第五十八章 進攻戰略第三部第十四章 合作談判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搶人第四部第三十章 變起第六部 第十七章 《中俄互不侵犯條約》第五部第四十五章 突圍第六部 第十五章 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第五部第二十六章 理想問題第二部 第二十三章 洗腦的重要性第五部第十二章 賭徒第二部 第十一章 李蓮英第二部 第三十四章 從今天開始第三部第二十六章 接任第四部第三十四章 條件第五部第四十八章 兩難第四部第六章 送到嘴邊的肥肉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一部 第十六章 大戰在即第六部 第七章第一部 第四章 揚州瘦馬第二部 第十七章 搭夥第六部 第十六章 吏治第五部第三章 兵臨城下第五部第二十章第三部第四章 “提親”第四部第十二章 維新的呼聲第二部 第二十六章 偷樑換柱第五部第三十三章 傷亡過半第六部第四十九章 時間第三部 第二章 興奮的計劃第五部第三十六章 雜牌軍的冒險第五部第四十七章 一觸即發第六部 第二十六章 搶人第六部 第十三章 利益推手第五部第十九章 三大軍區第一部 第三十三章 襲擾(求推薦)第四部第二十七章 北伐第一槍第五部第三十八章第三部第十五章 亂起第三部第三十章 財神VS錢王第四部第三十二章 沒有最無恥第五部第二十五章 豐收第二部 第三十四章 從今天開始第五部第四十三章 真安靜啊第四部第十一章 爲什麼?第六部第十章 霞飛第三部第二十章 堅實的邁進第六部 第十三章 利益推手第三部 第一章 回來了第五部第五十九章 大膽的構想第五部第八章 怒火第四部第三十章 逼着表態第四部第二十八章 新、老北洋第二部 第三章 出事了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二部 第九章 泡茶第六部第十一章 聯合公報第六部第四十二章第六部第四十章第四部第三十章 變起第四部第十三章 求見第四部第二章 對比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五部第四十六章 遼東大捷第三部第三十一章 綠營改制第六部 第三十三章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大捷(暈推薦不熱烈啊)第二部 第十三章 敲打第三部第十章 深造的想法第一部 第十三章 許諾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二部 第九章 泡茶第四部 第一章 豐島海戰第六部第三十七章第一部 第二十二章 遲滯(求推薦)第五部第五十五章 雞冠山上的意外第六部第十一章 聯合公報第三部第十八章 問題第二部掙扎第一章 洗塵第六部 第二十一章 密使第一部 第三十八章 進京第二部 第二十二章 談判第五部第三十二章 終於來了第五部第五十四章 第二次總攻第五部第六十四章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第一部 第二十七章 反攻第二部 第三十八章 猶太商人第六部第五十一章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二部 第十二章第二部 第三十五章 紹興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