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第一章 豐島海戰

德國,伏爾鏗造船廠。兩艘新式的前戰列艦級鉅艦,緩緩的離開了碼頭。令很多德國人不明白的是,威武的新式戰艦,爲什麼要掛滿一些亂七八糟的條幅。

“嗨,斯蒂芬,上面寫着什麼?”

“中文的意思是,中越人民友好,中越人民骨肉相連,越南人民無條件支持中國!等等。”

“我還以爲中國人就很奇怪了,原來越南人也這麼奇怪!”

是啊,是很奇怪!斯蒂芬也搞不懂沈從雲來電到底要表達什麼意思?兩艘以越南王室爲加強江防艦隊購買的前戰列艦(君權級),爲什麼要掛滿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然後還在電報上說,慢慢走,越南距離德國很遠,記得要有個一年半載的。

中日之間不是要開戰了麼?沈從雲這到底是搞的什麼名堂?這可是仿製英國新式的戰列艦啊,兩艘耗資七百萬兩,排水量爲一萬一千頓,口徑320毫米的主炮4門,10門152毫米口徑的速射炮,12-16門小口徑速射炮,7具406毫米魚類發射管,如此強大火力的兩艘戰艦,爲什麼不盡快歸國參戰,枉費了斯蒂芬大量的心機,催促德國趕在開戰之前提前交貨。斯蒂芬不明白,德國人也不明白,日本人心驚肉跳!

就這兩艘戰艦,恐怕整個日本聯合艦隊的火力加起來,也無法撼動。歐洲的日本情報人員瘋了,幾乎是在尾隨這兩艘戰列艦的行蹤,可是這兩艘戰列艦走的實在是太慢了,一點沒有着急回去打仗的意思。日本情報部門頭髮都熬白了,也想不通爲什麼,最後判斷爲這兩艘戰列艦,應該真的是歸屬越南政府的江防艦隊的。

斯蒂芬要是知道日本人的結論,肯定會氣的發瘋道:“江防艦隊?誰他媽的見過萬噸級的戰艦在紅河的那條水溝裡開過?該死的紅河連千噸級的船舶都未必能行駛。”

……………………

7月24日劉公島!濃煙陣陣!北洋水師在接到李鴻章的備戰電後,總算是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備戰。漢納根的心情不錯,站在定遠的甲板上,看着一箱子一箱子的榴彈被運上船來,這個半年前還爲了不能湊足打上幾個小時炮彈的外國人,總算是鬆了一口氣。

劉步蟬和丁汝昌,這時候也並列站在定遠的艦橋下。

“軍門!您說沈從雲這是啥意思?錢多了沒地方花麼?花上百萬的銀子給水師送來炮彈?”劉步蟬笑呵呵的打趣道,從表情上沒看出取笑的意思。

“沈從雲是懂海軍,曉得日本戰艦裝甲薄,榴彈的效果比穿甲彈要好。要不是這批榴彈來的及時,你我現在能笑的出來麼?”丁汝昌輕輕地一聲嘆息,無奈的搖了搖頭。

“新年之後,沈從雲居然連優質的燃煤都送來一千噸,不知道張士衍知道了會作何感想?李中堂又作何感想?”劉步蟬言語裡的不滿,這時候丁汝昌已經聽出來了,回頭掃了一眼劉步蟬道:“這些事情,不是你我該操心的。沒準沈從雲的這些動作,都是李中堂的意思也不一定,戶部對北洋水師的壓制,你也不是不知道。”

“是啊,時下中堂對日本步步退讓,朝野討伐之聲甚囂塵上,唯有戮力死戰,以正我北洋水師之名。”劉步蟬苦笑着,指着遠處的致遠道:“軍門,鄧世昌發來信號,他已經準備好了。”

“鎮遠、經遠、來遠也發來旗號,準備完畢。”

“丁軍門!中堂急電!”

丁汝昌快步迎上去,接過電報一看,臉色頓時爲之黯然道:“下令熄火吧,增援行動取消。”

“爲什麼?眼下日本人在朝鮮聚集了吉野等多艘戰艦,一旦日本開戰,濟遠處境堪憂啊,軍門。”劉步蟬急了,一把搶過電文。

丁汝昌無奈的閉上眼睛,搖搖頭道:“執行吧!”

信號發出!致遠、鎮遠、經遠、來遠等艦,先後發來旗語,問訊爲何取消行動。丁汝昌正在下令解釋這是李中堂的意思是,劉步蟬指着海面上一艘小船苦笑道:“丁軍門,鄧世昌來了。”

“丁軍門,爲什麼要取消行動?濟遠、威遠、廣乙三艦危在旦夕,怎麼能取消行動?廣乙來電,日本人已經佔據漢城,挾持朝王,不可不防啊。”鄧世昌龍行虎步,趕到跟前大聲問道

“鄧世昌!你放肆!這是中堂的命令,執行吧!”

“丁軍門!,英國人羅仕哲也說,日本艦隊要對濟遠他們下手的,可否讓致遠等幾艘快速巡洋艦組成一個小編隊前往增援,以防不測?”劉步蟬低聲建議道,丁汝昌搖了搖頭道:“軍令如山啊!”

遭到斥責的鄧世昌站在原地,狠狠的一拳砸在船舷上。一直沒有說話的漢納根走到鄧世昌跟前,輕輕的拍了拍鄧世昌的肩膀道:“鄧!冷靜點,你是一個出色的軍人。”

7月25日,濟遠在前,廣乙在後,由牙山出海返回,7時30分左右,豐島海面,突然南面出現三艘軍艦,經辨認爲日本第一遊擊隊之吉野、秋津洲、浪速三艘快速巡洋艦。

此時,日艦在中國艦隊的南方向北航進。由於豐島附近海面南寬北窄,對日艦的迴旋運動不利。爲了佔據有利位置,日艦故意向右十六度變換針路,轉舵向東行駛,以便待中國軍艦駛至豐島南僻海面寬闊處,再行轉輪攻擊。濟遠、廣乙見日艦轉輪東去,以爲日艦不致挑釁,繼續向前航行。當駛至豐島南側海面時,日艦突然轉輪西下,然後掉頭向北,以單縱陣向濟遠、廣乙迎面撲來,截住中國軍艦去路。7時52分,雙方軍艦相距三千米時,日本第一遊擊隊旗艦吉野,突然“以左舷炮火向濟遠轟擊。接着,秋津洲在(7時)55分,浪逮在56分,也用左舷炮火向濟遠猛射。”中國軍艦濟遠、廣乙被迫應戰,進行自衛還擊。霎時間,炮聲震天,硝煙蔽海,甲午中日戰爭的序幕——豐島海戰開始了。

“方大人!”濟遠大副沈壽昌,見日戰艦開火,不見方伯謙出來指揮,便衝到艙房內來找。沈壽昌找了一圈,總算是在一個鐵甲最厚的船艙中找到了方伯謙。

“大人,請等望臺指揮!”

“出去,下令火速轉舵撤離戰場!”方伯謙臉色蒼白,滿頭大汗的顫抖着說。

沈壽昌鄙夷的看了方伯謙一眼,冷笑着轉身離開,義無反顧的登上望臺。

“給廣乙發信號,保持隊形,集中火力先打吉野!前主炮!對準吉野,開炮!後主炮,給我瞄準浪速號!”

戰鬥一開始,日方三艦依仗其速度快、速射炮多的優勢條件,以吉野居先,成魚貫縱陣,用一舷齊射的火力,向中國軍艦猛烈開火。首先,集中炮火,“聚攻濟遠,密如雨。”

三對二,豐島海面上,中日雙方五艘戰艦在相聚2-300米的距離上,展開廝殺!

首先開炮的吉野,速射炮落在濟遠四周,掀起水花陣陣。浪速緊緊跟上,不等其開炮,一發跑當呼嘯着落在“浪速”號上,在其艦首二十米處落下,彈片紛飛,“浪速”號的信號索被炸斷!

敵強我弱,和日艦的速射炮比起來,濟遠的主炮射速太慢了。一發炮彈落在望臺之上,望臺上的沈壽昌搖晃了一下,轟然載到。二副守備柯建章見狀,立刻衝上望臺,之間沈壽昌頭部爲彈片所傷,血流不止,當場壯烈犧牲。

“前主炮!對準吉野!”柯建章嘶啞的吶喊聲,在望臺之上響了起來。濟遠前主炮呼嘯而出,遠處吉野前身中彈,濃煙頓起。

廣乙艦,管帶林國祥一面指揮用炮火還擊,一面命令加速,靠近日艦吉野。吉野擔心廣乙來撞,急忙轉舵繞行。上午7時58分許,廣乙出現在秋津洲側翼600米處,林國祥正準備用魚雷攻擊秋津洲,不幸中彈,魚雷發射管被毀。旋又飛來一榴彈,落在廣乙甲板上,死傷二十餘人,廣乙仍死戰不退,發炮命中浪速號左舷。

濟遠艦上,柯建章接替指揮不久,濟遠前主炮中彈,柯建章、學生守備黃承勳、六品軍功王錫山、管旗頭目劉鯤中彈身亡,前主炮被毀。濟遠各級將士死十三人,傷四十欲人,猶不肯退,以後主炮據敵。

激戰一個小時之久,濟遠、廣乙多處中彈,炮火不濟,遂且戰且退。

日艦見兩艦退走,瘋狂追擊,欲擊沉兩艦而後快!

其時,西南方向兩船並來,不能辨認國籍,第一遊記隊司令官坪井航三下令,各艦自由行動,秋津洲追廣乙,浪速追濟遠。

西南兩船漸漸接近,一爲操江炮艦,一爲英國商船高升號。吉野發出信號,命令浪速擄獲高升,送至羣山浦交與聯合艦隊司令官處置。由吉野繼續追擊濟遠,並令秋津洲舍廣乙而截擊操江。當時,濟遠已駛離吉野七裡之遙,但吉野時速較濟遠快八里,轉瞬即可追及。吉野開足馬力,以最高速度追趕。12時38分,當吉野與濟遠相距二千五百米時,以右舷炮火向濟遠猛烈攻擊。濟遠管帶方伯謙見敵艦即將追及,驚駭萬狀。竟無恥地下令掛白旗。接着,又掛起日本旗。但吉野仍窮追不捨。愛國士兵王國成激於民族義憤,奮起自衛還擊。他問大家:誰能助我運炮彈?水手李仕茂挺身願助。二人協力髮尾炮攻擊敵艦,連發四炮,命中三炮。第一炮擊中吉野桅樓,第二炮也命中。第三炮走線未中。第四炮命中吉野要害,船頭立即低俯。吉野受創,不敢繼續追擊,於12時43分,轉輪遲走。當吉野負傷退走時,濟遠如能立即轉舵以艦首主炮轟擊敵艦,有可能取得更大勝利。甚至可解除操江、高升之困。可惜濟遠管帶方伯謙是個毫無鬥志的貪生怕死之徒,逃命猶恐不及,自然不會冒此風險。竟置操江、高升於不顧,開足馬力,匆匆向旅順奔逃而去。

濟遠即走,操江接濟遠旗號西走,高升號以自己爲英國商船,日本人不敢開炮,繼續前進。吉野旗號令高升停船,高升被迫停下,浪速號艦長東鄉平八郎派人登船“臨檢”後,要求高升號隨其走,清軍將領拒絕,浪速發魚雷命中高升。隨後兩弦炮擊高升。

高升號被攻擊後,船上清軍奮力反擊,沒有大炮,就用步槍!

高升號漸漸的沉下去了,海面一名士兵抱着一塊浮木,頑強的操步槍向對面的浪速號發出最後一彈!

日艦待高升沉沒後,見海面上有清軍,遂放小船,一一擊殺之,唯留英國船長。

當日艦浪速、吉野追擊濟遠時,廣乙負傷,向朝鮮西海岸方向撤退。管帶林國祥檢點船舷均已毀壞,不能任戰。勉強駛至朝鮮西海岸十八島擱淺。林國祥等將艦上未毀的大小炮數尊,自行擊毀。並鑿壞鍋爐,遺火自焚,以免資敵。然後,率殘卒七十餘人,登岸赴牙山葉志超軍營。及至,則營壘已空,葉志超已於兩日前退守公州。一行人準備搭乘英國軍艦回國,又被日艦截留。林國祥以下官兵被迫簽署以後永不參加中日戰事保結,才被釋放歸國。

操江號爲木製小火輪,不及走遠,爲秋津洲所追上,管帶王永發下令燒燬所有文件,沉餉銀二十萬兩,遂被迫投降。

豐島海戰落下帷幕!

高升號被擊沉後,英國一輪洶洶,態度強硬。不過輿論這種沒有絲毫約束力的東西,在日本政府的一番狡辯下,在英國政府從利用日本節制沙俄在遠東發展的國策下,國際公法這種玩意,很快淹沒在強權既是公理的帝國主義時代中。輿論唯一留下的後遺症,就是讓李鴻章對國際勢力的干涉保有更大的幻想,僅此而已。

第五部第十七章 六省聯保第四部第三十三章 炮灰第二部 第二十八章 祖制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第四部第二十六章 對策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大捷(暈推薦不熱烈啊)第五部第五十五章 雞冠山上的意外第四部第十章 低估了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第五部第十章第六部 第十四章 遠景第六部 第十四章 遠景第四部第六章 送到嘴邊的肥肉第一部 第十三章 許諾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提前的俄國革命第三部第十二章 僞軍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六部 第三十三章第三部第三十一章 綠營改制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五部第三十四章 光榮彈第一部 第三十九章 傳信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四部第二十六章 對策第五部第五十四章 第二次總攻第五部第三十六章 雜牌軍的冒險第四部第三十六章 帝師第六部第四十三章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五部 第一章 干涉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第五部第三十八章第六部 第二十四章 中德奧同盟形成關於潘鼎新此人第五部第五十七章 劉步蟬病危第二部 第六章 緊箍咒第六部第四十二章第一部 第四章 揚州瘦馬第五部第二十七章 戰前準備第五部第四十八章 兩難第五部第四十六章 遼東大捷第五部第七章 刺殺第五部第六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一部 第三十四章 阻擊(2更求推薦)第二部 第十八章 夜訪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財神入股第五部第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三部第十章 深造的想法第一部 第十四章萬里赴戎機第五部第六十四章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第二部 第十二章關於潘鼎新此人第二部 第八章 恭迎格格第六部第三十八章第三部 第三章 工作會議第三部第十九章 總參謀長第一部 第二十九章 活捉波里也第五部第六章 滄海殘陽第二部 第三十九章 密救第五部 第一章 干涉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五部第五十章 死死糾纏第三部 第三章 工作會議第二部 第十四章 密談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第一部 第四章 揚州瘦馬第二部 第十七章 搭夥第四部第六章 送到嘴邊的肥肉第五部第三十四章 光榮彈第五部第四十一章第一部 第十九章 偷襲第三部 第一章 回來了第一部 第十九章 偷襲第六部 第十七章 《中俄互不侵犯條約》第六部第十一章 聯合公報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戰模式第六部第五十章第三部第十二章 僞軍第四部第四十九章 整風!第四部第十三章 求見第四部第三十章 變起第五部第二章 雙煞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五部第十九章 三大軍區第五部第十二章 賭徒第六部第五十二章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訓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二部 第十七章 搭夥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五部第二十四章 橫掃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財神入股第五部第十八章 妥協的代價第六部第三十八章第五部第四十章第六部 第十六章 吏治第四部第十五章 談談打打第四部第六章 送到嘴邊的肥肉第三部第五章 借兵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
第五部第十七章 六省聯保第四部第三十三章 炮灰第二部 第二十八章 祖制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第四部第二十六章 對策第一部 第二十六章大捷(暈推薦不熱烈啊)第五部第五十五章 雞冠山上的意外第四部第十章 低估了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第五部第十章第六部 第十四章 遠景第六部 第十四章 遠景第四部第六章 送到嘴邊的肥肉第一部 第十三章 許諾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提前的俄國革命第三部第十二章 僞軍第六部 第九章 坑人第六部 第三十三章第三部第三十一章 綠營改制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五部第三十四章 光榮彈第一部 第三十九章 傳信第一部 第三章 進言書第四部第二十六章 對策第五部第五十四章 第二次總攻第五部第三十六章 雜牌軍的冒險第四部第三十六章 帝師第六部第四十三章第六部 第三章 談判前夕第五部 第一章 干涉第三部第三十二章 一切爲了甲午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第五部第三十八章第六部 第二十四章 中德奧同盟形成關於潘鼎新此人第五部第五十七章 劉步蟬病危第二部 第六章 緊箍咒第六部第四十二章第一部 第四章 揚州瘦馬第五部第二十七章 戰前準備第五部第四十八章 兩難第五部第四十六章 遼東大捷第五部第七章 刺殺第五部第六十三章 圍點打援第一部 第三十四章 阻擊(2更求推薦)第二部 第十八章 夜訪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財神入股第五部第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三部第十章 深造的想法第一部 第十四章萬里赴戎機第五部第六十四章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第二部 第十二章關於潘鼎新此人第二部 第八章 恭迎格格第六部第三十八章第三部 第三章 工作會議第三部第十九章 總參謀長第一部 第二十九章 活捉波里也第五部第六章 滄海殘陽第二部 第三十九章 密救第五部 第一章 干涉第六部 第十九章第五部第五十章 死死糾纏第三部 第三章 工作會議第二部 第十四章 密談第四部第二十四章 呼之欲出第一部 第四章 揚州瘦馬第二部 第十七章 搭夥第四部第六章 送到嘴邊的肥肉第五部第三十四章 光榮彈第五部第四十一章第一部 第十九章 偷襲第三部 第一章 回來了第一部 第十九章 偷襲第六部 第十七章 《中俄互不侵犯條約》第六部第十一章 聯合公報第六部 第二十二章 新的海戰模式第六部第五十章第三部第十二章 僞軍第四部第四十九章 整風!第四部第十三章 求見第四部第三十章 變起第五部第二章 雙煞第一部 第三十六章 投降的傳統第五部第十九章 三大軍區第五部第十二章 賭徒第六部第五十二章第四部第四十一章 反訓第五部第六十一章 決定性的戰役第二部 第十七章 搭夥第六部第四十八章第五部第二十四章 橫掃第三部第二十四章 財神入股第五部第十八章 妥協的代價第六部第三十八章第五部第四十章第六部 第十六章 吏治第四部第十五章 談談打打第四部第六章 送到嘴邊的肥肉第三部第五章 借兵第一部 第十八章 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