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之餘,幾個人還是該上課的上課,該教書的教書,都是蠻充實的。
先表那幾個女僕吧。
一段時間後,隨着對課程的熟悉,幾個人不同的閃光點逐漸展露出來。
“哎呦喂,這都是些個什麼課程啊,一件普普通通的T恤衫,非要疊出48種方法,真不知道課程設計的意義是什麼!”
小澤西子一邊嘴裡嘟嘟囔囔,一邊把手裡的衣服疊成了一把AK47的形狀。
另外三個姑娘則不同。
允兒一邊疊着手裡的衣服,一邊偶爾停下思考,48件“題目”已有一半疊好。
勿念不聲不響的已將全部48件衣服整整齊齊,規規矩矩的像一塊稻田一樣碼好,跟教材圖鑑上的一模一樣。
至於麗達嗎,也是已經全部完成。跟勿念不同的是,那48件疊好的衣服跟教材卻不都是完全相同的,甚至可以說很多是大不一樣。然而,按照教材和老師要求的三點——整齊,整潔,省地兒來講,麗達自創的那些疊法,倒真符合要求,或者應該說是創意十足,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顯然,這是一堂清潔的實踐課,課程是上節課佈置的任務,將教材圖鑑上的48種T恤衫疊法,記住,並能在脫書的情況下,依據腦海中的印象,復刻下來。
大部分學生都是按教材圖鑑上的疊衣方法,按部就班的弄着。
當然,大家做的質量和速度和都是不盡相同。
允兒四人算是優秀了,其餘有的才疊好幾件,有的還算不錯,能有半數完成。
個別的也有那麼一個兩個拖後腿的,但是也有像勿念和麗達一樣能夠完美通關的。
譬如,樸秋晨。
這個來自韓國的姑娘似乎在無論什麼課上都能遙遙領先,她個子不高,秀氣的臉上一雙動人的美目,玲瓏的曲線卻隱藏着一股屬於強者的力量。
接下來的是一堂烹飪的實踐課,練刀工。
每個姑娘面前都擺好了一個木菜墩,一把不鏽鋼菜刀,以及各種蔬菜。
麗達把玩着手裡的麪包茄子,又拿起一根頂花帶刺的黃瓜,嘴裡喃喃自語:“唉,非要對男朋友們下此毒手嗎?”
小澤西子斜眼笑了下,道“以麗達小姐的天資,難道還愁沒有男友,還用這等無聊的把戲?”
勿念人如其名,心如止水,好像真的沒有一絲雜念,拿起刀具和食材,認認真真的切了起來。
允兒身懷武藝,對刀並不陌生。但用菜刀把蔬菜切片,切絲,切丁卻顯笨拙,一隻土豆切的好似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而樸秋晨呢。
只見她微微閉目,一隻手按住待切的一段白藕,另一隻手將刀身一個旋轉,如連續不斷的閃電般落在藕身上,電光石火間,那白藕已變一長排藕片了。
接着,樸秋晨重複了一下剛剛的動作,藕片們又變成了絲。
整整齊齊,長寬高完全一致的藕絲。
而到了上文化課的時候,則又是一番景象。
這天上午,第一節是凱琳。卓勒的《世界女僕發展史》。
這堂課該講英國女僕裝的發展史的。而在前一天,凱琳教授佈置大家回去好好預習一下課程的內容。
其實教材本身並沒有太多實在的東西,所以,能夠對課程內容很好地掌握,良好的預習很重要。
預習的過程中通過廣泛的查閱資料,發現問題,並在老師授課的過程中解決問題,這樣,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這個道理適用於全年齡段的學生,當然,同樣適用凡間天使女僕進修學院的準女僕們。
上課鈴一響,凱琳教授邁着穩健的步伐踏上講臺。
銳利的目光投向在座的姑娘們,道:“有關英國女僕裝歷史,大家預習的怎樣啊?”
有幾名同學舉着手,躍躍欲試。
凱琳隨手點了一位,那女孩起身答到:“在英國上層社會的發展中,女僕的出現不可避免,而其服裝設計也是從當時的主流服裝一點一點向實用性靠攏。”
凱琳讚道:“雖然很簡潔,但還是道出了倆個關鍵,女僕出現的原因以及女僕裝歷史變化的特點。那麼,其他同學呢?”
接着,又有幾名學生表述了一些有關女僕裝的知識補充,凱琳雖然高興同學們都很認真的去完成任務,卻期待着能有一名“集大成者”的出現,能夠有條理,系統而全面的闡述一下英國女僕裝發展史。
而這時,一直沒有動靜的勿念,沉着的舉起了小手。
凱琳道:“好,請這位同學,談談不同看法。”
勿念張口說道:
““女僕”這一職業,相傳是在英國的維多利亞時代開始廣泛流行的。在工業革命和自由貿易的催化下,大英帝國當時有着非常雄厚的國力。另一方面,雖然產業是革新了,但人們的生活習慣和階級社會卻越發地守舊,有錢人們更加渴求提升自己階級地位,他們想要自己的生活更靠近上流社會,起碼要看起來是個上流社會,打腫臉充胖子的事情那個時候的人可做不少,不過他們想成爲的是“紳士”。
當時紳士的標配之一,就是僱傭僕人。擁有僕人是權力和身份的象徵,一流的貴族都會僱傭很多的僕人。在維多利亞時期之前,一般都是僱傭男僕,也就是執事和管家之類的。但是對於一般的有錢人們來說,僱傭男僕實在太貴了,所以他們退而求其次,轉而僱傭女僕,畢竟女僕的價錢是男僕的一半都不到啊。因此,當時的女僕的僱傭率達到了峰值,也是因爲這樣,維多利亞時期的女僕服飾被公認爲傳統的女僕服飾。
爲了在和貴婦人一起出去的時候不搶風頭,早期的女僕制服都以黑色、灰色和藏青色等低調又耐髒的顏色爲主,由於英國人崇尚優雅有序,女僕裝一般是長裙,再加上白色的圍裙,就是最典型的維多利亞時期的女僕裝了。”
同學們在勿念不急不慢還捎帶點抑揚頓挫的敘述中,彷彿有種聽書的感覺。
一段完畢,班上隨即響起熱烈的掌聲。 шшш⊕ тt kΛn⊕ c○
凱琳教授也是甚感欣慰,班裡果然還是有與衆不同的人才存在。
誰知,沒人想到勿念的回答並沒有完畢。
勿念接着道:
“19世紀還有另外一個催生了女僕裝演化的時期,那就是美國鐵路建設時期。當時有大量的英國移民來到了美國,也把女僕裝帶到了美國。
跟英國一樣,美國也在工業化的浪潮之中,工業化的的急劇發展需要更多新鮮勞動力的加入,女性的工作機會隨之增多,耐髒而方便幹活的女僕裝被崇尚自由主義的美國人民改良成短裙後,成爲了工廠女工的制服。這也是現代女僕裝的雛型。
在改成短裙之後,在美國的女僕裝又衍生出了兩種分支。一種是在20世紀中期,家庭餐廳和咖啡店大幅擴張,在參考了歐洲民族服裝的元素後,女僕裝搖身一變成了女侍應生的制服。”
顯然,勿念的回答已經超過了凱琳教授問題的範圍,然而,凱琳卻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不忍心打斷,同學們也是聽得入了迷。
勿念沉浸在自己的脈絡中,繼續道:
“而現代日本的女僕熱潮是在2000年前後開始興起的,最早是cosplay咖啡店,cosplay也有分很多種不同的細分領域,其中就有女僕咖啡店。
真正使日本人們開始知曉女僕裝的,是當時在日本有空前人氣的電視劇《電車男》的熱播,在《電車男》中,男主角曾經去過女僕咖啡店。作爲拍攝場地的女僕咖啡店Cafe pinafore也因此走紅。”
大家怕後面還有內容,靜了幾秒,見勿念坐在座位上,確實回答完了,纔再次爆發熱烈的掌聲。
凱琳由衷讚道:“這位同學的回答堪稱完美,不僅將女僕裝的發展史描述清晰,更將背後的社會背景勾勒詳盡,洋洋灑灑講了小半節課,沒有一點猶豫,看來是真的將知識融在腦海裡了。你叫什麼名字?”
勿念此時卻顯出一點害羞,紅着臉道:“勿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