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劉備借糧

劉璟對徐庶十分倚重,他率軍西征益州和漢中,荊州就完全交給了徐庶和賈詡,兩人將荊州治理的井井有條,賈詡主要負責屯田,而政務民生都是由徐庶全權掌控。.

雖然徐庶在軍事謀略方面不如賈詡和司馬懿,但在政務上卻做得非常出色,各種措施得當,使荊州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短短兩年時間,便重新恢復了因曹軍南下而破壞的民生經濟,這可是了不起的成就。

劉璟也回禮笑道:“應該是長史辛苦了。”

這時,孫乾上前跪下行一拜禮,“孫乾拜見州牧!”

劉璟微微一笑,“公祐,我們是老朋友了,不必行此大禮,請坐!”

他又向徐庶點點頭,徐庶也坐了下來,孫乾坐下,又欠身笑道:“先恭喜荊州軍成功奪取益州和漢中,也恭喜州牧成爲兩州之主。”

“多謝公祐,不知劉皇叔現在境況如何,交州那邊可順利?”

劉璟見孫乾似乎在準備措辭,便笑道:“公祐不必潤色,只管明說,我很想知道劉皇叔是怎麼攻下鬱林和蒼梧兩郡?”

孫乾不再隱瞞,坦率地笑道:“這次南下交州,就彷彿有天意一般,就在我們準備起兵之事,鬱林郡的賴恭和蒼梧郡的吳巨爆發了激戰。

兩人宿怨已久,但這次是爲爭奪兩郡邊界上的產糧大縣荔浦縣,結果賴恭三戰三敗,被逐出鬱林郡,他含恨在心,便找到了劉皇叔,將鬱林太守的印綬給了我們,願意讓出鬱林,條件就是要我們救出他的家眷。

我們由此得到了出兵的藉口,由諸葛軍師率領一萬軍以及關張二將南下,諸葛軍師用疑兵之計,用兩千人扮作主力和吳巨對峙,雲長則率八千人繞道去了蒼梧郡,端了吳巨的老巢,吳巨倉惶南撤,半路上遭到雲長回兵伏擊,一戰被擊潰,吳巨被俘投降,這樣我們便用最快的速度奪取了鬱林和蒼梧兩郡。”

“那交趾郡的士燮呢?”

劉璟又接着問道:“他又是什麼反應?”

“我們奪取蒼梧郡時,士燮也率一萬軍在一旁虎視眈眈,他也乘虛而入,但還是晚了一步,蒼梧郡治廣信縣被我們搶先佔領,諸葛軍師命張將軍劫了士燮後勤糧草,與此同時,諸葛軍師則堅壁清野,守城不戰,士燮難以支撐,只得撤軍回交趾了。”

劉璟點了點頭,“既然佔領了鬱林和蒼梧兩郡,糧草應該充足纔對,怎麼還要向我借糧?”

孫乾嘆息一聲道:“主要是賴恭和吳巨連年交戰,嚴重影響了農民耕作,今年的春耕就耽誤了,我們只得補種豆類糧食,今年肯定會出現饑荒,所以劉皇叔懇請州牧能借我們十萬石糧食,渡過今年的饑荒。”

“借糧沒有問題,只是你們怎麼還我?這一點我希望能先明確下來。”劉璟淡淡笑道。

孫乾脹滿臉通紅,他沒有想到劉璟會問這個問題,讓他一時難以回答,旁邊徐庶也有點尷尬,諸侯之間借糧是常事,但絕不會當面提出還糧的事情,就連普通人家借米,也不會這麼直截了當問人何時還?這樣會傷感情。

不過徐庶也知道,劉璟這樣問必有深意,他也在一旁保持沉默,並不出面打圓場。

半晌,孫乾嘆了口氣道:“坦率地說,我們確實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把糧食還給荊州,因爲我們還不瞭解糧食出產情況,但我們可以保證,一定會把糧食還給荊州。”

劉璟搖搖頭,“二十年後償還也是信守承諾,這樣可不行,倒不是我爲難你們,而是我覺得應該雙方商議一下,簽訂一個協議,把一些事情明確下來,比如一年後償還怎麼樣?若一年不行,三年後還又怎麼樣,如果實在還不了,又用什麼來抵償?畢竟是十萬石糧食,不是小數目,公祐覺得呢?”

孫乾呆了一下,他忽然明白過來了,不是劉璟要逼他們還糧,而是劉璟不想白白借糧給他們,需要有條件,只是他不肯明說,要自己主動提出來。

孫乾心中苦笑一聲,對劉璟欠身道:“是我想得太簡單了,確實需要籤一個協議,就不知州牧在借糧給我們的同時,需要我們提供什麼擔保呢?”

劉璟笑了起來,這個孫乾很聰明,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他想了想便笑咪咪道:“其實我不需要什麼物資擔保,十萬石糧食我可以提供,但我需要劉皇叔給我一份書面承諾,在這十萬石糧食償還之前,我不准他的軍隊有一兵一卒踏進荊州境內。”

孫權默默點頭,他明白劉璟的意思,荊南必然不會駐紮多少荊州軍,但劉璟又擔心皇叔的軍隊會趁機殺回荊南,所以他要用這十萬石糧食作爲一個約束,要皇叔做出承諾,但這又只是單方面的承諾。

好處當然也有,就是劉璟不再催債了,五年還糧、十年還糧都可以,這裡面有利也有弊,但不是他孫乾能做主。

想到這,孫乾說道:“既然如此,我必須回去請示皇叔,或者州牧派人與我一同回去,這樣就不用反覆奔跑了。”

“可以!”

劉璟欣然答應,“作爲表達誠意,我會派船走靈渠先送二萬石糧食到蒼梧郡,其餘八萬糧食在劉皇叔拿出書面承諾後,我會一次姓將糧食全部送去。”

孫乾點頭答應了,他沉默又問道:“州牧真的相信一份協議約束嗎?”

劉璟搖了搖頭,“坦率地說,我其實並不相信,但總是要做點什麼,雙方面子上也有一個交代。”

“我明白了!”

孫乾笑了笑又問道:“不知州牧還有什麼問題需要我回答?”

劉璟想了想,笑問道:“還有就是我很想知道,你們準備怎樣對付交趾士燮?”

按理這種軍事策略問題不能輕易泄露,尤其劉璟若告訴了士燮,後果會很嚴重,不過孫乾也知道,以劉璟的身份,不會做這種兩面三刀之事,他便坦然相告了。

“我們下一步是奪取合浦、高涼和朱涯三郡,截斷南海郡和西面交趾郡的聯繫,皇叔的意圖是先攻下南海郡,以番禹爲州治,然後與士燮和談,穩定一兩年後,再向西進攻士燮,最終統一交州。”

“不錯,這個策略非常好,穩步發展,我唯一的建議就是士燮在交趾經營已久,民心歸附,皇叔若要攻打他,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先取得軍事優勢,比如要選對季節,再比如可走海路先攻佔交趾南面的曰南郡,南北夾擊,以最快的速度擊潰士燮,一但戰爭拖延下去,就對皇叔不利了。”

“多謝州牧的金玉良言,我會轉告皇叔,若沒有其他事,孫乾告辭了。”

劉璟點點頭,“今天再休息一天,明天我讓廖立與你一同前往交州,你們可以跟隨糧船前往蒼梧,這樣旅途就不會勞累了。”

孫乾告辭退下了,劉璟又命人去請廖立,這時,徐庶笑道:“我感覺州牧對劉備似乎有點矛盾,一方面希望他能統一交州,另一方面又想限制他的發展,這是爲何?”

劉璟嘆了口氣說:“從荊州的戰略來說,我是希望劉備和士燮對立,在交州保持兩個敵對的勢力,這樣劉備就無暇北顧,但從一箇中央帝國的長遠利益來看,我又希望劉備能儘快統一交州,在交州推廣漢文化,使交州能儘快像荊州一樣發展起來,爲中央帝國能夠長久統治交州打下基礎,所以我心裡頗爲矛盾,其實這也是我放劉備去交州的主要目的。”

徐庶點了點頭,由衷地嘆息道:“州牧不愧是雄才偉略之人,這等眼光和心胸,確實是常人難及啊!”

這時,廖立的聲音從外屋傳來,“啓稟州牧,微臣來了。”

“請進!”

廖立也是劉璟的謀士,出任參軍之職,他屬於二級謀士,略遜於賈詡、司馬懿等人,象董允、馬良、尹黙、劉敏、伊籍、李孚、李嚴、周不疑、蔣琬,以及巴蜀的彭羕、李異、鄧芝等等,這些人都屬於二級謀士。

二級謀士不能參與重大的軍國決策,但他們會負責一些小規模的戰役,或者負責一些具體事務,如屯田、巡查、監軍、礦監、錢監、糧監等等。

象廖立就是負責鑄錢和造船監查,在鑄錢所和造船所巡視,劉璟之所以讓廖立出使交州,主要因爲他本人是荊南人,其次廖立爲人老辣,心細如髮,觀察力很強,讓他去交州,是最適合的人選。

廖立走了進來,深施一禮,“參見州牧!”

“廖參軍請坐!”

廖立坐下,劉璟笑問道:“鑄錢近況如何?”

“啓稟州牧,我們已經開設了三十座鑄錢爐,最大的問題就是銅料不足,但十天前,從巴蜀運來了百萬斤銅料,這樣就徹底緩解了銅料不足的問題,另外一兩的金錠和銀錠已經開始鑄造了,倉庫裡已有成品,只是還沒有公開發行。”

劉璟點點頭,又對徐庶道:“下面的重要事情就是要把荊州、益州和漢中的錢幣統一,我已經下令將益州及漢中官府的錢幣全部運回襄陽,將它們熔解後重新鑄錢,兩地市面上流通的錢幣也要慢慢收回,換成楚錢,這件事要抓緊。”

徐庶欠身道:“微臣記住了。”

劉璟這纔對廖立淡淡一笑道:“我打算讓你爲我的使者,出使交州,替我瞭解一下劉備的情況。”

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852章 激戰區水(下)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390章 黃忠的忠告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625章 江東失英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224章 議婚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941章 將計就計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359章 蘄春風雲(七)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63章 深夜急令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223章 有才至遠方來第624章 千里救援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565章 烈火焚城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832章 魏國來使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76章 孫權野望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28章 初臨武昌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423章 夜謀巴蜀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736章 身陷泥潭第950章 曹軍東撤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1011章 難言之喜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212章 隔牆有耳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640章 江北血戰(上)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96章 欲迎還拒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364章 雲夢之路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11章 舌戰蔡瑁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789章 事非簡單308章 激戰隆中
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766章 江東風雲(十)第852章 激戰區水(下)第302章 江夏備戰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390章 黃忠的忠告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862章 戰爭到來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625章 江東失英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569章 連夜追擊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224章 議婚第836章 談判初成第585章 終進劉府第157章 撿軟的捏第294章 兄妹之爭第272章 後院起火第941章 將計就計第299章 急返江夏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359章 蘄春風雲(七)第1101章 太后伏氏第776章 江東風雲(二十)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504章 威逼利誘第436章 振奮軍心第506章 風吹草動第829章 黑熊原狩獵第1097章 許昌危機第63章 深夜急令第1010章 山莊避暑第223章 有才至遠方來第624章 千里救援第824章 痛擊烏桓第557章 走投無路(下)第565章 烈火焚城第291章 危情逼吳第887章 家人到來第26章 荊襄第二世家第279章 諸葛亮與賈詡第1064章 兔死狗烹第206章 神秘客人第1121章 驚天之變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340章 四面楚歌第874章 東援高奴第1029章 大堂對質第832章 魏國來使第254章 初戰樊城第76章 孫權野望第141章 第二次血戰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180章 周瑜之謀第28章 初臨武昌第373章 張機赴曹營第423章 夜謀巴蜀第837章 騎射募兵第119章 叔侄夜談第715章 草原屠胡第371章 君願爲帝否第736章 身陷泥潭第950章 曹軍東撤第85章 火燒博望坡第1011章 難言之喜第966章 王者之謀第1041章 長安新相第1032章 同室操戈第212章 隔牆有耳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1091章 進軍函谷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1024章 雷霆出擊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640章 江北血戰(上)第641章 江北血戰(下)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368章 疫病初現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96章 欲迎還拒第176章 我幾時上任第580章 荀彧建言第364章 雲夢之路第286章 魯肅弔唁第854章 匈奴使者第238章 書房秘謀第11章 舌戰蔡瑁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789章 事非簡單308章 激戰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