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智鬥

夏!間因爲邊哨十卒的衝突引起的戰爭講入了外交溝蜘州從,雙方動刀動槍的局面暫時停止了,而宋夏之間的戰爭卻活躍起來,雙方不斷進行試探性進攻。在雙方前沿,有一個小哨所,雙方各自駐紮有一個小隊約百人左右,因爲地形險峻,這裡不適合大部隊出入,軍事位置也不是很重要,所以雙方除了互射,從未發生過直接接觸。

在換防的時候,這個戰爭傷亡率爲零的小哨所先是悄然更換了守衛的隊長,緊接着這裡的士兵也一批批地進行了更換,本來就只有百十人的哨所。在十多天的時間裡來了一次徹底的大換血,所有的人都被換過了。緊接着,兩個哨所之間那道白雪覆蓋的山樑上出現了一行自宋營走向夏營的腳印,腳印很快就被飄零的雪花,和山風捲來的雪屑覆蓋了,但是很快,那裡又出現了兩行返行的腳印。

腳印越來越妾,越來越密集,山樑積雪上,漸漸踏出了一條堅實的小道,風雪再也不能掩蓋。宋遼之間的秘密接觸,在雙方發起的大大小小的戰事掩護下,就從這裡開始了。

經由這個哨所,送到夏州楊浩手上的第一封信,是由張泊執筆,盧多遜潤色的親筆書信。府州折氏,心向朝廷,我朝甫立,即入朝銳見,太祖欣然,綺爲心腹,故委以重任,詔令折氏世鎮雲中,自御部曲,以爲國家藩籬。太平興國七年,足下勾結雲中叛將赤忠,興兵奪取府州,折節度舉家逃亡,乞援於京師。

天子興兵討伐河西,實爲庇估折氏,懲戒不恭,豈有誅戳之意。

然足下冥頑不靈,不知今上有天地之造,悍然自立,以臣伐君,此大逆不道之舉。河西反叛,震動中外,聞者莫不憤慨,紛紛上言請旨發兵,請誅足下以集反逆。然天子以文武之德柔遠,常懷慈悲之心,故對左右言道:朝廷非不能以四海之力支其一方,唯念先帝垂愛足下之本意,又及足下開拓河西、招撫諸胡之功勞,不肯以一朝之失而驟絕,更不肯爲足下一人故,使河西萬千生靈塗炭。故雖命潘美興兵,仍切切諭之曰:“有征無戰,不殺無辜,王者之兵也”

聖上仁以治世,厚德載物,有古聖先賢之風,假有諸蕃首腦抗禮於足下時,足下豈有聖上如此含容之量乎?省初念終,天子何有一處曾負於足下,足下有行以報陛下?而今河西對峙,遼人趁機作亂,興兵豐臺,心懷叵測,所謀者,火中取粟矣。

盧多遜、張治,與足下同事朝廷,於天子則父母也,於足下則兄弟也。豈有孝於父母而不愛於兄弟哉?故爲足下一一陳之。自古道,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足下奉旨駐牧西土,縱然轄地萬里。統御百萬,亦當執守臣子之禮。安得與天子同?名豈正而言豈順哉?若執迷不悟,不知悔改,徒使瘡癮百姓,傷天地之仁,又爲胡虜所趁,親者痛而仇者快也。

足下但有愛民之意,忠君之心,便當除帝冠、去帝號,俯首貼耳,上表請罪,足下當初自立乃因爲衆請所,一時糊塗而誤入歧途。天子仁德,必不加罪,足下仍可復定難節度,河西隴右元帥之職,如此,失一尊號而保一方安靖,去一帝冠而保項上首級,何樂而不爲之,天下孰不稱讚足下賢哉!介時貢奉上國,不召天下之怨,不困天下之民,邊蕃之人復見大康矣。

足下幸聽之,則上下同其美利,邊民之患息矣。其若不聽,他日雖有請於朝廷,必有噬臍之悔。盧張今日之言,不獨利於大王,蓋以奉君親之,救生民之患,合天地之仁而已,唯足下擇焉。”

楊浩看了盧多遜、張泊這封文謅謅的書信,不禁開懷大笑,傳示與左右,說道:“曙光已現,朝廷不想深陷河西泥沼,已然有心議和了。你們看看,這是宋國宰相盧多遜和張泊的來信,信上說,只要我自去帝號,俯首稱臣,朝廷仍然承認我的定難節度使身份,着我領河西之地,御河西之民,率河西之兵呢,哈哈,河西本來就在我手中,趙官家這還真是慷他人之慨呢。”

丁承宗笑道:“咱們一番心思,總算沒有白費,既然宋國已經做出姿態,接下來就好辦了。不過這帝號可以削去,卻不可以接受複稱定難節度使的職務,聖上務必要保留一個王號。如此方可保持河西政體的完全獨立,關於這一點,宋廷怕是不會輕易答應的,看來要討價還價一番了

种放道:“宋廷已吞併了麟府兩州,如要議和,麟府兩州的歸屬,也該和他們好好談上一談,麟州早已歸聖上所有,如今咱們要向宋稱臣,仍奉宋國旗號,那麼這麟州,是不是該還給咱們了呢?還有府州那筆糊塗帳,赤忠已經死了,朝廷只管把屎盆子往他頭上扣,反正也是解說不清,可這罪名咱們是不能承認的。這個嘴仗,一定也得打個明白才成

楊浩笑了笑,若有所思地道:“去帝號而稱王、交還麟州,解汁爭端。這些。恐怕每一件都不是那麼容易讓他做出讓曲舊。尤其是麟府二州的歸屬,宋國在黑蛇嶺損兵折將,丟了臉面,聊可自慰的,就是佔據了麟府兩州,現在讓他們交出來?難!難啊,到了趙光義口中的肥肉,你想讓他吐出來,那可是難如登天。不過,”這個條件不妨提出來,漫天要價,就地還錢嘛。”

他瞧了眼种放和丁承宗,吩咐道:“趙光義讓盧多遜、張泊主持議和之事,咱們這邊,就由你們兩人牽頭吧。在事情未曾明朗之前,務須絕對保密,不得讓遼人掌握一點消息。”

种放和丁承宗齊齊應道:“臣遵旨。”

此後,楊浩便將議和之事全權交付於种放和丁承宗,二人與盧多遜、張泊鴻雁傳書,開始了秘密的談判,爲了掩人耳目,楊浩仍然時常出面宴請款待遼國使節,就宋遼之間的軍事衝突進行和平解決的嘗試,夏遼兩國在橫山一線也仍保持着對峙狀態。

而宋遼兩國的前鋒主將潘美和楊繼業,雖然知道雙方朝廷正在議和,但是爲了施放煙幕,進行掩護,雙方的衝突仍是從不間斷,當那條秘密的山間小道信使穿梭往來的時候,其他地方仍然是城頭變幻大王旗,你方唱罷我登場,打得歡實。

夏國的回信很快送回了汴梁,現在不是和宋廷撕破臉皮的時候,爲了這一天,當初楊浩自立的時候,就沒有把攻擊麟府兩州的罪名直接算到宋國頭上,而是假託王繼恩與赤忠勾結,爲了挑起戰爭,謀立戰功,造成了麟府之亂。

雖然宋廷賊喊捉賊,一直堅持說是楊浩勾結了赤忠,圖謀府州,眼下雙方有了合談的意思,楊浩反駁,自然不能把這罪名算回到宋國頭上,因此一股腦的推給那死鬼赤忠,仍然堅持說他是受權閹王繼恩盅惑,蓄意製造事端矇蔽了朝廷,楊浩本人當時正率大軍西征玉門,對此全不知情,也是一個受害者云云。當然,雙方孰對孰錯,這個已經不是重點了,雙方只是需要一個臺階下,不出所料的話,只要雙方能達成和解,挑起麟府之亂的罪責,勢必會在雙方的謀臣智士共同策剛下全部扣在那個無頭騎士赤忠將軍的身上,雙方目前和談的核心問題乃是議和的條件。

趙光義聽說楊浩要求朝廷交還麟府兩州,並且去除帝號後要稱王,果然一口回絕。雖然他現在已經確定了先平西川后謀西北的政策,但是即便不能議和,對河西暫時停止進攻,維持現狀還是可以辦到的。朝廷耗得起。小夏國未必耗得起。趙光義底氣十足,自然不肯輕易做出讓步。

然而朝廷議和的主要目的不僅僅是爲了可以騰出手來先平西川,更重要的原因是爲了防止夏國走投無路投靠遼國,分化夏宋的關係,爲將來北伐創造條件,朝廷奇襲麟府,以閃電戰奪取河西的軍事計劃已經徹底破產,在遼國虎視之下圖謀河西已成泡影,爲了羈靡河西,在未來北伐之戰中讓河西至少保能一下子就談崩了。

有鑑於此,盧多遜和張泊絞盡腦汁,想要找出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平衡點,最後由盧多遜執筆,回覆說楊浩圖謀麟府之舉,事後看來,確實疑點重重,朝廷對此會進行覈查。至於麟府兩州的歸屬問題。情形就十分複雜了。首先要說到府州,府州是雲中折氏的轄地,而折氏已舉家遷離府州,現在做了牛千衛上將軍,在京爲官,這樣的情形下,府州自然要由朝廷派駐流官,萬無交付給楊浩的道理。

至於麟州,其情形更加複雜。麟州本是府州折氏的轄地,火山王楊襄自立刺史的時候,因與折氏結親,故而受折氏委託,守禦麟州,折氏從未就此承認麟州爲楊氏所有,故而折氏入朝爲官,將府州交予朝廷治理,則麟州的歸屬不言自明,自然也要由朝廷直接管轄。

同時,對楊浩除帝號而稱王的要求,盧張二人也委婉地進行了拒絕,說如今朝廷只有一個異姓王,那就是吳越王錢俶,而錢俶得封郡王,是因爲他將吳越國獻與朝廷地,功高蓋世。如果楊浩請封王爵,那麼就得效仿錢俶,首先將河西十八州這地全部交給朝廷,赴汴梁定居,便可封他爲王。

楊浩當然不肯去,趙光義的名聲太臭了,他可不想像那些生日前後離奇暴斃的亡國之君一樣,每年過生日時。捧着趙光義賜的御酒。戰戰兢兢賭它一把。再者說,自己幾個娘子都是千嬌百媚,人間絕色,誰知道趙老二那個人妻控會不會起了邪心,將來傳出幾副,那自己的綠帽子不是要戴個千秋代,永垂不朽?所以也是毫不猶豫地一口回絕了。

因爲兩地路途遙遠,一來一回太耗功夫,楊浩回信之時建議雙方派駐全權特使,在橫山前沿直接進行談判,重大事宜再請示東京。於是張泊稱病告假,悄然趕赴橫山,和丁承宗直接住進了那進…樑兩側的邊防哨所。開始了更加密集的談判過

想讓朝廷交還麟府的可能性幾乎爲零,這塊硬骨頭丁承宗決定放到毒後再啃,雙方議和的第一個議題,重點放在了楊浩去除帝號後的定位上,夏國這邊堅持稱王,並且旁徵博引。從楊浩佔據的領土,統治的子民,駕御的軍隊性質上,進行了辯駁。

面對夏國態度強硬,決不肯再做讓步的這一條,張泊引經據典。居然找出了一個讓趙光義可以接受的辦法,告訴丁承宗說,河西乃諸胡雜居之地,丁承宗所言屬實。該地、該民、該軍與朝廷的關聯確實不大。因此朝廷可效漢唐故事,封楊浩爲河西單于或河西可汗,以此爲稽,今後以外臣身份貢奉上國,存中外體制。去帝號而就單于、可汗,倒的確是保持了政權的獨立性,丁承宗覺得這個辦法已經得到了實際利益,於虛名上不需要計較太多,於是馬上把這個進展向楊浩做了彙報,誰料种放卻是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陷阱,向楊浩指出,如此一來。楊浩就把自己也戈入了夷秋之族,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對河西數百萬漢民產生那麼大的號召力,而且從此將和中原涇渭分明,來日宋廷如果撕破臉皮再伐河西,簡直連藉口都不用找了,其內部阻力將微乎其微。

楊浩聽到丁承宗回信的時候,也未想到朝廷竟有如此險惡用心。不由驚出一身冷汗。連忙密令丁承宗予以拒絕,同時再度拋出一個強大的誘惑:貢奉戰馬。李光睿任定難節度使的時候,貢奉的戰馬極其有限,當年他的父親赴汴京朝覲時,所攜的貢馬也不過才五百匹,這還讓朝廷大喜過望,加官進爵,欽賜玉帶。如果朝廷能與夏國達成合議,夏國願意進貢一千匹馬,而且是每年一千匹馬。

這個條件傳到時東京,果然讓趙光義眼熱不已,不過趙光義麾下文武也不簡單,曹彬和薛居正馬上向皇帝指出。由於朝廷缺馬,故而宋軍的建制一直以步卒爲主,軍中必要的馬匹。通常通過民間和買就可以辦小到。朝廷與遼國交惡時,就從河西購買,與河西交惡時,就從遼國購買,遼國和河西皆與朝廷處於敵對狀態時,還可以從大理以及”西隴右的吐蕃人那裡得到補充,這樣一來,一則保持了戰馬的必要供給,而且其來源不會受到旁人的挾制。

現在,除非宋軍想組建大規模的騎兵隊伍,否則並不需要大量購買馬匹。然而大量組建騎兵,所需的不僅僅是戰馬,還有配套的諸多裝備和練問題,養一個騎兵至少可以養三個步兵,這樣巨大的投入之後,一旦真的建成了騎兵軍團,其戰馬的損失、老病,其補充之大。就不是以前所用的傳統手段可以解決的了,的必完全依賴於夏國,這樣一來,宋國的軍隊就等於撫在了夏國的手中,一旦夏國停止輸入,耗資巨大建成的騎兵軍團就成了廢物,這是把自己的軍隊操之以他人之手麼?

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進行這樣的戰略冒險,與其如此,還不如因地制宜,重點發展步兵。況且,宋國沒有養馬之地,真的大量進口戰馬,組建了騎兵軍團,飼養也大成問題。沒有養馬之地而培養騎兵軍團,和一咋,完全是內陸的國家花大力氣培養海軍有什麼區別?

趙光義恍然大悟,立即回旨張泊,曉以利害,張泊這才驚覺險些中了楊浩的圈套,於是客客氣氣地回書一封予以拒絕,信中說:“中原錦繡,富有四海。

對四夷諸藩,朝廷每歲必有物帛之厚賜。河西貧瘦,於戰馬之外別無所出,足下若臣服於朝廷,每歲進貢馬匹,財用或缺時,天子慷慨,豈有不予惠賜之禮?此禮尚往來之舉。豈可以之要挾朝廷?

楊浩本以爲戰馬供給這個條件一提出來,趙光義必然上鉤,沒想到戰馬這麼有誘惑力的東西,也爲朝廷所拒,不禁大爲意外,待聽張崇巍諸將言明其中緣故,楊浩這才明白過來,敢情自己以前想的太簡單了,一直以來只以爲宋國缺少戰馬,卻忘記了宋國爲什麼缺少戰馬,除非宋國自己擁有養馬之地,否則你真的無限制地供應戰馬,他也養不起。

如此一來,就只能動用傳國玉望這件秘密武器了。趙光義可以拒絕戰馬的誘惑,但是楊浩不信他能拒絕得了傳國玉壘的強大魅力。趙光義貴爲天子,高高在上,常人一生求之不得的一切,他都唾手可得。做爲一個帝王,他唯一的追求就只有功名,而傳國玉望的擁有者。這就是一個無比輝煌的功名。

於是,楊浩召回丁承有,在一番詳盡的謀劃之後,丁承宗帶着傳國玉奎這件大殺器的消息,親自趕赴東京汴梁去了”,

:腸胃不爭氣啊,今天買點腸欣衛調理一下,晚上呢,如果碼得快就補上一章,進入下旬了,

第310章 三人行第36章 換日第227章 物是人非第50章 小管事幼犢頂老儒第2章 小魚大鱷第8章 釣餌第199章 禮物第2章 交鋒第92章 擄人第167章 劉世軒說書第240章 另闢蹊徑第61章 轉機第24章 酒是短橈歌第43章 時來,自然運轉第183章 酒色財氣呂洞賓第31章 未雨綢繆第31章 授師五州第40章 離京第201章 赴會第7章 兵不血刃第135章 夜襲敵營第278章 當得姐妹第107章 突變第230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285章 依依不捨第143章 海市蜃樓第5章 各施計謀第66章 各有胸懷第266章 火了第5章 各施計謀第9章 加官晉爵第56章 豔豔炎炎第36章 禮佛第122章 我欲歸去誰人攔第7章 禮物第9章 金蟬脫殼第275章 集思廣益第5章 攤牌第130章 快意一刀第16章 蘆州來客第105章 收網第50章 小管事幼犢頂老儒第56章 豔豔炎炎第8章 建橋第47章 行刺第27章 陷城第24章 夜魅影第14章 大帥瘋了第132章 西行路上有僞娘第256章 宜將剩勇第64章 新的開始第12章 櫻桃落盡春歸去第26章 血腥瑪麗第79章 岐路第273章 小樓一夜春雨第317章 世情如霜第9章 金蟬脫殼第5章 當頭棒喝第11章 隨風潛入夜第317章 世情如霜第19章 衆叛親離第128章 難破的關第6章 曙光第75章 磨刀霍霍第16章 臨清尉記第32章 最後一班崗第84章 亂像欲生第243章 娛樂大亨第115章 私房話兒第30章 亂紛紜第86章 男人之間的靈犀第97章 原來如此第279章 我本凡人第5章 四十大盜第37章 山雨欲來第68章 佈局第113章 男兒第10章 黑材料第7章 兵不血刃第6章 英雄,應運而生第276章 虎打武掃第23章 暗戰第169章 唐家兄妹第165章 宴請第122章 千鈞一髮第74章 偷天在即!第20章 小人之道第223章 隨波逐流處處安第135章 夜襲敵營第234章 各西東第106章 醞釀第160章 萬歲第244章 陰差陽錯第279章 我本凡人第23章 歸義第129章 長安第91章 借勢而行的智者第269章 艱鉅任務第224章 風雪行人第8章 拓拔昊風
第310章 三人行第36章 換日第227章 物是人非第50章 小管事幼犢頂老儒第2章 小魚大鱷第8章 釣餌第199章 禮物第2章 交鋒第92章 擄人第167章 劉世軒說書第240章 另闢蹊徑第61章 轉機第24章 酒是短橈歌第43章 時來,自然運轉第183章 酒色財氣呂洞賓第31章 未雨綢繆第31章 授師五州第40章 離京第201章 赴會第7章 兵不血刃第135章 夜襲敵營第278章 當得姐妹第107章 突變第230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285章 依依不捨第143章 海市蜃樓第5章 各施計謀第66章 各有胸懷第266章 火了第5章 各施計謀第9章 加官晉爵第56章 豔豔炎炎第36章 禮佛第122章 我欲歸去誰人攔第7章 禮物第9章 金蟬脫殼第275章 集思廣益第5章 攤牌第130章 快意一刀第16章 蘆州來客第105章 收網第50章 小管事幼犢頂老儒第56章 豔豔炎炎第8章 建橋第47章 行刺第27章 陷城第24章 夜魅影第14章 大帥瘋了第132章 西行路上有僞娘第256章 宜將剩勇第64章 新的開始第12章 櫻桃落盡春歸去第26章 血腥瑪麗第79章 岐路第273章 小樓一夜春雨第317章 世情如霜第9章 金蟬脫殼第5章 當頭棒喝第11章 隨風潛入夜第317章 世情如霜第19章 衆叛親離第128章 難破的關第6章 曙光第75章 磨刀霍霍第16章 臨清尉記第32章 最後一班崗第84章 亂像欲生第243章 娛樂大亨第115章 私房話兒第30章 亂紛紜第86章 男人之間的靈犀第97章 原來如此第279章 我本凡人第5章 四十大盜第37章 山雨欲來第68章 佈局第113章 男兒第10章 黑材料第7章 兵不血刃第6章 英雄,應運而生第276章 虎打武掃第23章 暗戰第169章 唐家兄妹第165章 宴請第122章 千鈞一髮第74章 偷天在即!第20章 小人之道第223章 隨波逐流處處安第135章 夜襲敵營第234章 各西東第106章 醞釀第160章 萬歲第244章 陰差陽錯第279章 我本凡人第23章 歸義第129章 長安第91章 借勢而行的智者第269章 艱鉅任務第224章 風雪行人第8章 拓拔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