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34)

bookmark

對這個問題,賀財想也不想道:“將方子中辛味的遠志、鬱金去掉,再將甘味的天麻、鉤藤、酸棗仁去掉就可以了。”柳孜致問道:“爲什麼?”賀財道:“一句通俗的話就可以解釋。”柳孜致問道:“哪句話?”賀財道:“拳頭伸出去了還得收回來。”柳孜致不解地道:“哦?”賀財道:“方子中加了辛味的藥物,用酸苦以去辛,取意和解,實爲攻法,對嗎?”柳孜致點頭。賀財道:“那不就結了,既然酸苦攻不了辛,那麼就像伸出去的拳頭一樣,先收回來,只用酸苦。”柳孜致“哦”了一聲,雖然心中還有疑問,但不好讓病人久等,便按賀財的意思疏方。

等病人走後,柳孜致問道:“去掉甘辛而純取酸苦,這是什麼道理?”

賀財假裝遲疑地道:“這個……這個,小柳啊,這可是我壓箱底的絕招了,按過去的說法,師傅在帶徒弟時,往往要留一招不教的,免得弟子搶了師傅的飯碗。你看……”

柳孜致道:“去你的,什麼壓箱底的絕招?你不說我難道就想不出?只不過是懶得想罷了。”眼見賀財還要做戲,柳孜致先使出絕招了,走過去拿了賀財的手搖晃着,一邊嬌聲道:“師……傅,說嘛,快說嘛……”

賀財嘖嘖道:“噯,使美人計了,噯,我說你快別嗲了,我雞皮疙瘩都起來了。”

柳孜致道:“那你說不說?”

賀財道:“我說我說,噯,都說‘自古英雄難過嗲’,古人誠不欺我啊。”

柳孜致道:“師……傅……”

“好了好了,別嗲了。”賀財道:“這最後一招啊,就叫做鐵板橋。”

“鐵板橋?”

“對,鐵板橋。”

44.驚風·鐵板橋(2)

柳孜致很配合地來了句:“師傅說的可是金大師筆下的鐵板橋?”賀財點頭。柳孜致一副驚訝的表情:“可是難度絕高的空中鐵板橋?”賀財的臉面有些掛不住的樣子,乾咳兩下,道:“功夫還不那麼精純,還使不出那麼高難度的動作。”說罷,師徒相視而笑。

鐵板橋,武俠小說中的常見招式,一般是用以防守。在描述中,武者兩足立定,身子從膝之上卻以常人不可想象角度向後翻折成90°,用以閃避對手迎面而來的攻擊。

這樣的動作,兩足要負擔起全部倒向後方的體重,將重心穩定在一個不可能的位置,這在正常人中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也只能出現在武俠世界中。

印象中比較深刻的是金庸大師的《書劍恩仇錄》中所寫的,鬼見愁兄弟在空中遇襲時,在避無可避之處,卻匪夷所思地使出了最平凡的鐵板橋,名曰空中鐵板橋,這招式一出,迎面而來的暗器就不成問題了。這個動作之所以在腦海裡成爲經典,是因爲這鐵板橋的動作本就大違物理學常識,而在空中,人體處於絕對的無處借力的情況下,鬼見愁兄弟卻能用出絕無可能使用的招式。這較之另一武俠大師梁羽生的輕功“梯雲縱”或要更見高明吧。至少“梯雲縱”在使出來時還要“左腳尖在右足背輕點”,或是“右腳尖在左腳背輕點”,人便在絕無可能的情況下又拔升了若干高度。

不過,這都是題外話了。

兩人笑鬧一陣,賀財說道:“在‘辛傷肝’一類病機致病的病人治療中,用酸+苦+甘的組方確實能針對病因,其效果也能給病人立竿見影的感覺,但在按照‘五味互藏’的藥物加減法運用一段時間後,病人會反映用藥物後已沒有了開始時那種豁然感;甚至有些病人還會反饋一些意外的症狀,比如腰痛,手足肌肉痠軟;或者原本大爲緩解的那些‘風動’的症狀,比如面部蟻行感、肌肉動的症狀又有加重的趨勢,而病人的血壓下降的不那麼平穩,甚至又回覆初始的位置之類的,等等。”

對於方藥中的鐵板橋,柳孜致是持否定態度的。本來鐵板橋這樣的名詞也只出現在有着成人童話稱謂的武俠小說中,再怎麼着,在中醫這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中,應該不會有那種子虛烏有的招式的。這時見賀財侃侃而談,問題又引向自己剛碰上的難題,原本玩笑的心態便收了起來,換上一副嚴肅認真的表情。

賀財道:“這時,我們將酸+苦+甘的組方更爲酸+苦,或是酸+甘,或是單用酸味,這種狀況也難以得到改善。”

“這時,我們就會產生疑問:既然我們已確定是‘辛傷肝’的病機,而酸+苦+甘的組方又是最切合病機的組方,那怎麼用藥一段時間後,效果只會越來越好的卻變得停滯不前、甚至出現反彈現象呢?”

柳孜致大有感觸地點頭道:“是啊。”

賀財道:“先不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再回到前面,就是當我們在確定病機的情況下,已經用了酸+苦+甘、酸+苦之類的組方時,病人都難有好的療效,這時,我們只要將方子稍做改動,用上鹹+酸的組方,以酸味爲君。比如你那個高血壓病人,你給他開上益肝湯:烏梅、山茱萸、鱉甲、牡蠣、石決明,只這幾味藥,也不要多少,只要服上那麼一兩副,病人所苦及你所迷惑的,都能得到解決。”

“這時候,再換回前面用的酸+苦+甘的組方,就算藥物與之前用的一味不變,病人又會覺得:嗨,醫生,你這幾副藥效果真好。”

“這裡的鹹+酸的組方與酸+苦+甘的組方就起到了相輔相成的作用,這兩者之間,就起到了聯合運用的聯方效應。”

“而原本的酸+苦+甘、酸+苦,或是酸+甘的組合,都是以酸爲主,順着五行相生而來的組方卻變成以酸爲主的酸+鹹的逆相生組方,這與鐵板橋的招式有沒有什麼相通之處?”

不會吧?說了這麼一大通的武功招式,所要引喻的就是那折身動作與組方方式的更換?柳孜致有種啼笑皆非的感覺。這樣一來,柳孜致倒沒想到去責怪賀財對自己留了一手。之前賀財說過的降壓聯方中,可是用酸+苦+甘與鹹+酸+苦這兩個組方方式聯合的。不過,就算想去責怪,估計也不能理直氣壯吧。當時賀財可是隱約做出了提示的,而在病人服用湯藥後的反應也讓柳孜致產生了懷疑。現在的情況就明顯了,賀財當時所說的降壓聯方,明顯就是做了一個埋伏,其目的,就是讓柳孜致思考其合理性。

賀財有些不自在了,“這比喻是不是很爛?”

柳孜致心一軟,斟字酌句地道:“也不是很爛啦,至少這兩者的突然變化都讓人覺得很驚訝的。”

賀財道:“不只是驚訝,應該還有妙到毫巔、神來之筆的感覺,你不覺得嗎?”

“如果是說金大師的空中鐵板橋,那確實有點神來之筆的感覺,如果說是酸+鹹的組方,我暫時還沒覺出。”柳孜致實話實說。

“是嗎?”見柳孜致點頭,賀財一副失望的表情,道:“是不是這一招太過高深,以致你體會不出妙處來?”

“很高深嗎?我不覺得有多高深啊。”就好比兩個閒聊的好友,如果一個人在瞎吹牛,那麼另一個自然會在對方的話語中找出破綻,然後反駁之、打擊之。柳孜致的反應正是如此。“用酸+鹹的組方雖然有些出人意料,但還是可以理解的。”

“可以理解就好。”賀財不緊不慢地說道:“現在我就是那個驚風患兒的家長,懂中醫,我就近一階段的治療效果還算滿意:小孩面部抽搐與眨眼的動作都少了很多;現在我想問的是,爲什麼在抽搐與眨眼那麼頻繁那麼嚴重時不用石決明和牡蠣,而在大爲好轉了纔開始用呢?”

“如果您是那孩子的家長的話,因爲您沒有接觸過五味五藏的理論,對辛傷肝傷肺的病理轉歸沒有一個系統的認識,雖然您懂中醫,但要解釋清楚的話,還是比較複雜。”柳孜致有點遺憾地搖頭道:“我只能挑最簡單的告訴您:石決明、牡蠣功能平肝潛陽,而天麻、鉤藤則能息風止痙;其中,石決明、牡蠣是礦質藥,質重下沉,偏於鎮肝息風,藥力要猛一些,而天麻鉤藤則偏於養肝息風,藥力相對要緩和得多;像你孩子的病,病程較長,久病多虛,在治療時,就宜先養後鎮。這樣的養鎮相合,才能達到虛實並治的目的。

慢驚風一證的治療中,在補肝斂肺湯的酸+苦+甘的組方中,甘味用的是天麻、鉤藤,還用了少許紅參。從學院派的觀點來看,這一番解說頗爲通達,而人蔘大補元氣,這也合乎柳孜致關於久病多虛的說辭。這也是柳孜致的反應過人,幾乎在瞬間就組織了這麼一通說辭。不過,傳統的學院理論雖然能解決天麻、鉤藤與牡蠣、石決明的問題,但方子中用那麼多酸味的烏梅、山茱萸,這又做何解?對這一點,柳孜致也清楚,可是倉促之間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還好賀財沒有刻意爲難,道:“答得好,算你過關。”柳孜致道:“對就對,不對就不對,怎麼過關還有算不算的嗎?”賀財笑了笑,不與柳孜致糾纏,徑自道:“現在我就處在你的位置,剛好對五味五藏理論有一些瞭解,恰好知道辛傷肝要用酸+苦+甘的組方,但酸+鹹的組方能與酸+苦+甘的組方達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呢?”

柳孜致心裡“咯噔”一下,面上卻笑容不變,道:“那我就是賀財師傅了?”見賀財點頭,有心想讓賀財叫兩聲師傅聽聽的,不過終究不好太放肆,便見好就收地道:“嗯,這個問題嘛,鹹歸腎水,酸+鹹的組方能補益肝木,使肝木的化源穩固。”

賀財曾用水來比喻五行相生的關係。腎水爲肝之上源,補腎水從而使肝木得補益,這是無須再多加說明了。問題是,答案只這麼簡單嗎?柳孜致心下惴惴,但一時又想不出通達的說辭,便只得如此了。

果然,賀財道:“沒有了?”柳孜致硬着頭皮道:“沒有了。”賀財搖了搖頭,道:“在我看來,這個問題至少還有兩點需要闡述。”

竟然還有兩點?會有這麼多嗎?柳孜致腹誹不已。

賀財道:“你說的答案是從‘虛則補其母’來解釋的,從這個角度來理解探究,肯定也能得出酸+鹹的組方,但如果有些問題沒弄清楚的話,恐怕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難以解釋患者所闡述的症狀。”

患者在治療中出現新的症狀,比如腰痛、手足肌肉痠軟。腰痛,責之於腎,而現在知道了酸+鹹的組方對這個症狀能有很好的治療作用,那麼肌肉痠軟也好解釋了:腎乃作強之官,腎出了問題,作強不能,所以出現腰痛、肌肉痠軟了。而原本大爲緩解的那些‘風動’的症狀,比如面部蟻行感、肌肉動的症狀有加重的趨勢,則是腎出現了問題,致使生肝乏源,從而導致肝現虛象。問題是,腎出現的問題又從何而來?

這確實是個令人惱火的問題。柳孜致點頭。辛傷肝致肝虛的病人常見**一症。這一症狀是諸髒皆虛後出現的,由辛傷肝的病理轉歸可以瞭解,五臟虛損中,肺和腎是最後表露出虛象的,而在治療中,最能體現髒氣來複的恐怕也是腎臟,病人除了感覺怕冷一症大爲緩解外,就是覺得晨勃明顯。這類病人,在賀財所治療的**病中多見。而解釋起來,其原因爲,補肝斂肺湯中雖然未用一味補腎藥,但補肝斂肺湯補益了五臟中最虛損的臟器,由於五行相生的作用,肺氣與腎氣也得到部分補益,自然便出現了晨勃了,這就是所謂的一榮俱榮。那麼,既然腎氣得到了補益,又從何而來的虧損?

“這時的腎虛,有兩個可能的原因。一是酸+苦+甘的組方中,酸苦甘的分量搭配不太理想,導致一部分的苦味沒有在酸+苦+甘的組方中被利用上而克乏了腎氣。”苦味過重,除了前面說過的能瀉肝氣外,還有就是克伐腎水了。

一直以來,藥物的分量在中醫人眼中都佔據一個比較重要的位置,甚而提升到不傳之秘的地位。在補肝斂肺湯的組方中,酸+苦+甘的組方分量也很有講究。賀財曾道,對於肝氣虧損嚴重的,補肝斂肺湯中,酸味的分量一般是苦味分量的5~6倍,甚至更多,而甘味的分量略少於或是接近於苦味的分量。這樣組方用量的理由是,五行學說相當於中醫的一個數學模型。這個數學模型除了在五味互藏中得到運用,在用藥劑量上也有着指導意義。在五臟的生克中,隱約就有相剋臟腑能多消耗受克伐臟腑五倍的味,相生的臟腑達到被相生臟腑的味的五倍才能起到良好的相生作用,比如1克的苦味藥物,能清除過剩的辛味5克,而這1克苦味要達到清除5克的辛味的前提是,得有5克的酸味來做後盾。而對於那些髒氣虛損嚴重的情形,這樣的配比比例更得提高。比如:烏梅60克,山茱萸60克,黃芩5克,黃連5克,黃柏5克,知母5克,山藥10克,紅參6克。這個方子中的分量就是比較小心謹慎的分量。

但有時候由於我們錯誤地估計了肝氣虧損的程度,以至於方中的酸味藥物用量還是偏少,酸味藥物補益肝木本髒還嫌不足,其提供五行相生的部分自然不足,那麼多出來的苦味藥物,除了一部分補益了心火外,一部分可能就克伐其所勝的肺金以外,多出來的就克伐了腎水了。

“是的,我是說過,在絕對虛損的情況下,五味入胃後,其首先出現的是相生作用,克伐幾乎不存在;而在相生組方中,酸+苦的組合就好像一個定位儀,使苦定位於肺金;但這只是一個理想狀態,當服用這分量搭配不是很理想的方子比較長一段時間之後,其弊端自然就顯露了。”

另一個出現腎臟虛損的原因是,腎臟本來就是虛損的。

腎臟本來就是虛損的?柳孜致露出迷惑的神色。是的,在目前的病理狀況下,是五臟皆虛,而尤其以肝木爲甚——這又需要刻意去強調嗎?

第15章 (15)第45章 (45)第15章 (15)第11章 (11)第29章 (29)第45章 (45)第23章 (23)第1章 (1)第14章 (14)第5章 (5)第7章 (7)第8章 (8)第46章 (46)第36章 (36)第49章 (49)第29章 (29)第31章 (31)第7章 (7)第26章 (26)第9章 (9)第18章 (18)第29章 (29)第4章 (4)第4章 (4)第27章 (27)第52章 (52)第33章 (33)第45章 (45)第12章 (12)第4章 (4)第13章 (13)第33章 (33)第8章 (8)第33章 (33)第4章 (4)第13章 (13)第30章 (30)第4章 (4)第22章 (22)第25章 (25)第7章 (7)第20章 (20)第9章 (9)第37章 (37)第33章 (33)第11章 (11)第48章 (48)第48章 (48)第15章 (15)第38章 (38)第10章 (10)第43章 (43)第29章 (29)第46章 (46)第52章 (52)第1章 (1)第6章 (6)第48章 (48)第44章 (44)第44章 (44)第41章 (41)第12章 (12)第52章 (52)第36章 (36)第20章 (20)第18章 (18)第50章 (50)第10章 (10)第35章 (35)第52章 (52)第37章 (37)第21章 (21)第9章 (9)第21章 (21)第23章 (23)第18章 (18)第44章 (44)第27章 (27)第23章 (23)第40章 (40)第8章 (8)第35章 (35)第4章 (4)第31章 (31)第3章 (3)第42章 (42)第5章 (5)第15章 (15)第9章 (9)第23章 (23)第9章 (9)第23章 (23)第29章 (29)第33章 (33)第8章 (8)第5章 (5)第6章 (6)第35章 (35)第2章 (2)
第15章 (15)第45章 (45)第15章 (15)第11章 (11)第29章 (29)第45章 (45)第23章 (23)第1章 (1)第14章 (14)第5章 (5)第7章 (7)第8章 (8)第46章 (46)第36章 (36)第49章 (49)第29章 (29)第31章 (31)第7章 (7)第26章 (26)第9章 (9)第18章 (18)第29章 (29)第4章 (4)第4章 (4)第27章 (27)第52章 (52)第33章 (33)第45章 (45)第12章 (12)第4章 (4)第13章 (13)第33章 (33)第8章 (8)第33章 (33)第4章 (4)第13章 (13)第30章 (30)第4章 (4)第22章 (22)第25章 (25)第7章 (7)第20章 (20)第9章 (9)第37章 (37)第33章 (33)第11章 (11)第48章 (48)第48章 (48)第15章 (15)第38章 (38)第10章 (10)第43章 (43)第29章 (29)第46章 (46)第52章 (52)第1章 (1)第6章 (6)第48章 (48)第44章 (44)第44章 (44)第41章 (41)第12章 (12)第52章 (52)第36章 (36)第20章 (20)第18章 (18)第50章 (50)第10章 (10)第35章 (35)第52章 (52)第37章 (37)第21章 (21)第9章 (9)第21章 (21)第23章 (23)第18章 (18)第44章 (44)第27章 (27)第23章 (23)第40章 (40)第8章 (8)第35章 (35)第4章 (4)第31章 (31)第3章 (3)第42章 (42)第5章 (5)第15章 (15)第9章 (9)第23章 (23)第9章 (9)第23章 (23)第29章 (29)第33章 (33)第8章 (8)第5章 (5)第6章 (6)第35章 (35)第2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