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第13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

“……嘶,廣東有三十六行專門與番商交易,若是在當地建作坊生產,再有總督迴護,確實可以日進斗金。如此下去,怕是要比礦稅更甚!”

沈鯉只是覺得皇帝有點不務正業,但聽在葉茂才耳朵裡卻是另一種味道。無錫產米,京杭大運河穿城而過,是重要的漕糧中轉站,南北客商雲集,形成了很大的米市。

無錫人藉着運河把米北運,回來的時候正好路過棉花產區,拿着賣米錢捎帶手進貨,回來紡紗織布轉手又賺一筆。

葉家就是這麼幹的,幾十張織機的作坊有好幾個,在當地雖然談不上豪強也屬於大戶人家,對於做買賣想陌生都沒機會,從小就得耳濡目染。

綿白糖、自鳴鐘、透明琉璃器等多種新穎商品,這幾年已經順着大運河傳到了江浙一帶,大戶人家無不爭相購買,價格不菲,利潤極大。當地的官僚士紳除了享受之外還看到了其龐大的商業價值,早就想染指其中。

怎奈這些物件的生產工藝極其複雜,沒有特別明白的人指點和詳細配方,從來沒人能仿造出來。這時聽到其出處立刻就想到了有可能的發展模式,然後就是深深的羨慕嫉妒和恨了。

“礦稅!此風不可長,我等應立刻上疏陛下取消皇莊作坊,停止與民爭利、爲害鄉里!”如果說葉茂才是有感而發,那楊漣就是捕風捉影,雖然都反對皇帝假借宦官之手斂財,出發點卻完全不同。

葉茂才反對是基於商業利益,眼看着別人發大財自己家卻蹭不到半點油星,站在階級立場上必須予以駁斥。批判的目的不是摧毀而是佔有,哪怕能加進去半股,態度立馬就得來個一百八十度轉變。

楊漣是湖北應山人,家境殷實卻很少接觸商業,剛剛獲得了官身,滿肚子全是理想抱負。皇莊生產自鳴鐘、透明琉璃器、綿白糖等物是不是與民爭利不重要,只要不符合自己的治國理念就是壞的,必須打倒!

“大洪且慢,李宏甫總督兩廣到底意欲如何現在下定論還爲時過早,皇莊之事也與礦稅不同。在推恩令中有明文記載,宗室待遇減半,無法自謀生路者皆可到皇莊任職。

如果拿不到真憑實據,僅憑你我的隻言片語直諫,怕是連內閣都通不過,陛下更看不到,傳出去還會白白得罪成千上萬皇族宗室。”

聽完了沈鯉的介紹和葉茂才、楊漣的表態,顧憲成已經大致上搞清楚了事情始末,手捋鬍鬚搖了搖頭,先否定了楊漣的衝動。

顧家和葉家一樣都是無錫縣人,買賣做得沒有葉家大,但也不是楊漣那樣的小門小戶,眼光必須更長遠,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周全才能做決定。

有的讀者隨便上網搜搜就發現顧憲成的家庭出身很貧寒,父親是個賣豆腐的,經常入不敷出,怎麼可能比書香門第的楊漣家境還殷實。由此就得出一個結論,作者不知從哪兒看了地攤文學或者乾脆瞎編。

怎麼說呢,這就是目前中國歷史的現狀。從網絡到實體書,滿眼全是假資料,包括很多教科書裡的內容也因爲某種目的,故意把白的說成黑的,讓人從小就被動接受謊言,從此認定爲事實。

顧憲成家裡貧寒不貧寒作者找不到史料記載,但在無錫張涇鎮元吉弄內有座顧憲成紀念館,作者在探望朋友的時候順路實地看過。

這座紀念館用的是顧家老宅,原名端居堂,是由顧憲成的父親顧學所建。南方宅院作者不太熟,到底屬於什麼檔次也說不準。

但從直觀上衡量,這座宅子相比京城的官員府邸一點不差。雕樑畫棟應有盡有,四面迴廊環繞,還有花園、亭臺水榭、假山,雅緻幽靜。

建這麼一座大宅院花了多少錢作者也查不到,但可以肯定絕不是小商販賣豆腐能掙下來的。保不齊顧學確實在年輕剛起步的時候賣過豆腐,掙到了第一桶金,然後就被有心人截取拿來定性爲貧寒家庭出身。

爲什麼會這樣呢?肯定不是疏忽,更不是大意,而是需求。寫這些資料的人比作者心裡明白的多,但爲了混口飯吃只能這樣寫,否則就叫XX不正確。 從葉茂才、顧憲成、顧允成、楊漣等人的家庭出身推算,東林黨的中堅力量也不會是出身貧寒的老百姓,道理很簡單,圈子。

後世里弄個羣啥的也有圈子,富二代們絕不會和屁民在一個羣裡整天嘰嘰歪歪談天說地,人家沒這個功夫也沒這個需求。如果真碰上了趁早退羣,或者捂緊口袋,有天大的便宜也一分錢不能掏。

那麼問題來了,像顧憲成、楊漣這類富二代爲何不在家裡享福,非得上躥下跳使勁兒折騰,最終還把小命都給搭上了呢?

聽着是挺不合理的,實際上卻是社會規律。縱觀歷史,幾乎每個朝代內帶頭反抗當權者的通常不是最底層百姓,以富二代和官二代居多。

原因很簡單,只有他們才能在吃飽飯之後多看書、四處瞎溜達、滿腦子理想,並有能力付諸實施。底層百姓連明天的午飯還沒着落,沒時間也沒精力胡思亂想,更沒能力去追求精神價值。

這麼講的話,東林黨應該屬於背叛了階級、立志改變舊傳統、大力革新的積極因素,閹黨和皇帝纔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保守勢力。按照後世大部人的習慣思維,前者是好人,後者是壞蛋!

但事實上並不如此,東林黨不是好人,閹黨也不是壞人,他們本質上全是一種人,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的那種人。

無論東林黨還是閹黨,包括皇帝在內,你來我往、你死我活的鬥得頭破血流不死不休,爭的不是誰的治國理念先進,而是誰能掌握權力,然後爲自己、家族牟利。

其實這種爭奪自古以來在歷朝歷代裡都有,激烈程度也不見得低多少,爲啥唯獨東林黨和皇帝閹黨最被後人所津津樂道呢。

原因只有一個,他們爭權奪利的時間點不對。如果暫時放下成見一致對外,哪怕只是面和心不和,別在外敵環伺、內部不穩的情況下不管不顧瞎折騰,大明帝國滅亡的責任就不會大部分扣在他們腦袋上。

準確的講東林黨不是清流,而是官僚資本代言人。與皇帝和閹黨相比,他們對國家的危害更大,甚至連臭名昭著的資本家也無法望其項背。

爲了保住所謂的既得利益,這些官二代和富二代可以無視一切法律道德,更不管國家民族興衰,只要自己合適就成。

後世裡也有這種人,還不少,比如玩金融資本的、玩房地產的、玩虛擬經濟的。這些領域小商小販基本擠不進去,普通資本家同樣沒戲,能得到入場券的必須加個前綴,官僚!

單純的資本家並不是貶義詞,剝削也不是貶義詞,只要是商業社會存在就離不開這個階層,總體還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主力。

但只要加上官僚當前綴,所有正面屬性立馬清零並接近負無限,剩下的全是人性中的惡,哪怕偶爾無意中幹了件好事,其結果也必定是壞的。

歷史書上爲啥把閹黨說成壞蛋,東林黨人反倒成了六君子、八君子呢?難道歷史書撒謊了?這個問題更好解釋,借用一句後世的名言,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明史當然也是由清朝寫的,清朝的官員同樣也是利益集團和官僚資本,往明朝官員身上潑髒水等於是在詆譭他們自己的名聲和正確。爲了維持統治,有些道理不能講得太明白,百姓們全通透了就不聽招呼了。

646.第646章 水土不服201.第201章 敲打328.第328章 敏感話題658.第658章 危機感209.第209章 瓊島化工229.第229章 遼東鉅變3281.第281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3208.第208章 以利誘之411.第411章 京城保衛戰6511.第511章 新政猛於虎308.第308章 南海匪患7158.第158章 御下之道2(白銀加更9)448.第448章 此銀行非彼銀行351.第351章 銀子一屋子343.第343章 海盜出發336.第336章 海商和工廠593.第593章 初生牛犢014 咱家的大院子445.第445章 日新月異5652.第652章 新時代的開啓276.第27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557.第557章 積極備戰577.第577章 最後的榮譽491.第491章 耳目衆多275.第27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11353.第353章 損失巨大053 忠臣374.第374章 圖上談兵2489.第489章 發展和污染201.第201章 敲打076 見不得光的手段554.第554章 出師無名463.第463章 種植園377.第377章 消失的營地300.第300章 軟硬不吃3590.第590章 徇私情094 初步解決方案第112章 會試和京察351.第351章 銀子一屋子497.第497章 鋼筆478.第478章 會試年165.第165章 三十六行2537.第537章 工廠和民風175.第175章 無奈的決定118.第118章 心裡全是生意197.第197章 加快步伐061 削藩2479.第479章 薈萃一堂250.第250章 纔不配位205.第205章 太髒356.第356章 人盡其才415.第415章 京城保衛戰10485.第485章 賣個破綻第105章 十王府3342.第342章 遭到拒絕028 好事多磨052 王承恩340.第340章 有錢大家賺460.第460章 新路2120.第120章 只武,不舉!610.第610章 陸軍初戰548.第548章 大魚361.第361章 喜訊連連509.第509章 御下之道307.第307章 南海匪患6036 精神力326.第326章 湖邊上課234.第234章 毒!2569.第569章 旁觀者清3247.第247章 算賬時間2095 把水攪渾608.第608章 錢景不錯157.第157章 御下之道575.第575章 又一個想不到134.第134章 揣摩聖意2(白銀盟加更1)620.第620章 盛世初現558.第558章 積極備戰2312.第312章 告狀的來了085 各懷鬼胎第108章 攤牌178.第178章 糧荒3289.第289章 艱難的選擇022 李之藻374.第374章 圖上談兵2658.第658章 危機感354.第354章 化腐朽爲神奇656.第656章 歷史很頑固418.第418章 三大營的覆滅3023 礦稅294.第294章 爲國取士382.第382章 看不見的戰線2436.第436章 總參謀部2203.第203章 以文御武148.第148章 天津衛遇襲552.第552章 百年大計和頑疾079 東林書院2621.第621章 開疆拓土183.第183章 舉起屠刀144.第144章 經濟賬374.第374章 圖上談兵2
646.第646章 水土不服201.第201章 敲打328.第328章 敏感話題658.第658章 危機感209.第209章 瓊島化工229.第229章 遼東鉅變3281.第281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3208.第208章 以利誘之411.第411章 京城保衛戰6511.第511章 新政猛於虎308.第308章 南海匪患7158.第158章 御下之道2(白銀加更9)448.第448章 此銀行非彼銀行351.第351章 銀子一屋子343.第343章 海盜出發336.第336章 海商和工廠593.第593章 初生牛犢014 咱家的大院子445.第445章 日新月異5652.第652章 新時代的開啓276.第276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557.第557章 積極備戰577.第577章 最後的榮譽491.第491章 耳目衆多275.第27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11353.第353章 損失巨大053 忠臣374.第374章 圖上談兵2489.第489章 發展和污染201.第201章 敲打076 見不得光的手段554.第554章 出師無名463.第463章 種植園377.第377章 消失的營地300.第300章 軟硬不吃3590.第590章 徇私情094 初步解決方案第112章 會試和京察351.第351章 銀子一屋子497.第497章 鋼筆478.第478章 會試年165.第165章 三十六行2537.第537章 工廠和民風175.第175章 無奈的決定118.第118章 心裡全是生意197.第197章 加快步伐061 削藩2479.第479章 薈萃一堂250.第250章 纔不配位205.第205章 太髒356.第356章 人盡其才415.第415章 京城保衛戰10485.第485章 賣個破綻第105章 十王府3342.第342章 遭到拒絕028 好事多磨052 王承恩340.第340章 有錢大家賺460.第460章 新路2120.第120章 只武,不舉!610.第610章 陸軍初戰548.第548章 大魚361.第361章 喜訊連連509.第509章 御下之道307.第307章 南海匪患6036 精神力326.第326章 湖邊上課234.第234章 毒!2569.第569章 旁觀者清3247.第247章 算賬時間2095 把水攪渾608.第608章 錢景不錯157.第157章 御下之道575.第575章 又一個想不到134.第134章 揣摩聖意2(白銀盟加更1)620.第620章 盛世初現558.第558章 積極備戰2312.第312章 告狀的來了085 各懷鬼胎第108章 攤牌178.第178章 糧荒3289.第289章 艱難的選擇022 李之藻374.第374章 圖上談兵2658.第658章 危機感354.第354章 化腐朽爲神奇656.第656章 歷史很頑固418.第418章 三大營的覆滅3023 礦稅294.第294章 爲國取士382.第382章 看不見的戰線2436.第436章 總參謀部2203.第203章 以文御武148.第148章 天津衛遇襲552.第552章 百年大計和頑疾079 東林書院2621.第621章 開疆拓土183.第183章 舉起屠刀144.第144章 經濟賬374.第374章 圖上談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