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無病和沈盈雙雙走進就會大廳的時候,就看到了達成了金字塔形狀的高腳杯平臺,上面的一層中有人正在將酒水倒進去,如同瀑布一般沿着四方落下,很快整個高塔中就充滿了橙紅色的液體。
不少人看到沈盈走進來之後,都紛紛向她打招呼,同時都有些瞭然於心地看着跟着她一塊兒走進來的範無病,紛紛點頭不已,顯然,由於範無病和範亨長得很像的緣故,使得白酒行業的老總們對他也是格外關注。
據不完全統計,不包括完全是家庭作坊式的生產,國內現有白酒企業三萬多家,其中鄉以上讀力覈算的白酒企業約四千多家,每年產品銷售收人在五百萬元以上的國有和非國有企業去年爲一千三百多家。
截止去年的年底,白酒行業資產總計九百多億元,負債總計五百億元左右,應收帳款淨額一百億元,流動資產平均餘額四百八十多億元,流動資金週轉天數一百零七天。
以前,國內的白酒企業規模小,生產較分散,手工作坊多,經過多年的發展,通過市場競爭的大浪淘沙,部分企業的規模曰漸壯大,企業效益逐步提高,規模經濟、多元化發展態勢明顯體現。
在規模發展的同時,一些有資本、市場銷售好的名優白酒企業通過聯營、收購、兼併等方式,對外實行資本擴張,進行資產重組;對內進行技術改造,擴大生產能力,組建了各種形式的白酒企業集團或有限責任公司。
去年,全國白酒產量達萬噸的白酒企業近七十家,其中產量在兩萬噸以上的白酒企業有三十多家。這些白酒企業集團利用主廠的資金、技術、管理、品牌優勢,不斷拓寬經營領域,逐步向其他領域或高新技術產業滲透,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隨着機械化設備的運用,微機勾兌等技術的進人,白酒產品的質量不斷得到提高。白酒中多種成份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和合理的運用。爲了適應市場的競爭,白酒企業非常重視品牌的塑造和培養,名優酒的數量呈現了快速增長的態勢,新的品牌產品不斷出現,並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爲了提高效益、迴避行業風險,白酒業除了向低度酒、葡萄酒、果露酒方面擴展外,許多大型企業集團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始對房產、酒店、金融、印刷、飼料、醫藥等行業進行多元化經營,堅持以酒爲基礎,綜合發展的經營方針,並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兩個人進了大廳之後不久,就受到了舉辦方的盛情邀請,請他們到貴賓席那邊兒就坐,跟幾大名酒的老總們一塊兒座談。
沈盈跟範無病也沒有多做推辭,畢竟現在沈盈酒廠的產量已經突破了十萬噸,效益更是高的離譜兒,足以讓老牌兒的白酒廠商們感到眼紅不已。
事實上,這兩年來,白酒企業的曰子並不是非常好過,在座的各大企業的曰子也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中國白酒最高的年產銷量達到八百萬噸,但是從一九九八年開始,國內白酒業開始出現衰退,產銷量逐年下滑,整個白酒行業產量和效益均出現大幅度滑坡。
中國的酒水營銷,也面臨着種種矛盾,在廣告爭奪戰、網絡爭奪戰之後,商業模式的最後一個戰場發生在終端。由於狼多肉少,酒店成了上帝,酒廠淪爲燒香進貢的僕人。進店費、店慶費、開瓶費、包間費等名目繁多的收費樂壞了酒店老闆,苦了白酒廠商,毛利並不很高的啤酒也跟着倒黴。
從杭州興起的這股終端制勝熱大有席捲全國之勢,國內有八成以上的中高檔酒店還在不停地提高進店門檻,買店現象愈演愈烈,謝絕自帶酒水的標語在衆多酒店中隨處可見。白酒市場遊戲規則的制訂者不再是廠家和經銷商,更沒有消費者的份兒,而是店大欺客的酒店。消費者又一次被遊戲擊倒,他們之中有些人開始了對中國白酒的幾近殘酷的懲罰忍住酒癮,乾脆不喝。
終端之後怎麼辦?要麼比對手更快的創新,要麼比對手更早的規範,否則企業不可能贏得競爭優勢。與其在酒店裡看經營者的臉色去和競品白刃血戰,不如跳出來從根源着手抓住那些商批渠道多、信譽好的經銷商合作,整合其優勢資源以降低運作成本,給消費者真正實惠的價格平價。
大家談起了這些事情,難免都會產生許多感慨來,如今的市場難做,大家基本上都是競爭者,但是遇到的問題卻是相同的,交流之中當然會有很多共同的難題。
“現在白酒廠家招商確實困難,廠家必須承諾經銷商各種政策支持和品目繁多的費用支持,因爲要向業內看齊,要和競爭對手打拼,但經銷商並不買帳,一旦別的品牌比這個廠家的政策更優惠,經銷商立刻就會改弦易轍另覓新歡。招商難,做市場更難,往往一些短命品牌都是被經銷商拋棄了,而廠商之間都心照不宣地作好了一錘子買賣的準備,這樣的合作關係能長久嗎?”一位老總有些感慨地議論道。
“那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另一位老總也有些無奈地回答道,“廠家和經銷商都不好過啊。”
經銷商年年選新品年年都上當,噹噹上的都不一樣。被廠家的鉅額利潤空間吸引,又被巨大的市場推廣費吞掉,經銷商成了搬運工,搬不好還賠錢。經銷商一方面知道產品質量是第一位的,另一方面卻要求廠家投大量的廣告,儘管他們也知道,廣告打起來的品牌靠不住,但沒有廣告是萬萬不行的。
廠家投入鉅額的費用,然而市場並非像想象的那樣好做。鉅額費用的投入造成價格的虛高,使產品價格與價值嚴重脫節,消費者當然很難接受。廠家爲了不進一步掉進深淵,於是出現促銷活動費用,無法精確評估,返利就免談了,經銷商要工資、要報銷,廠方眼看要虧,以經銷商報銷費用不實爲由,拒絕報銷,廠商之間互相推委,最後成了一本爛帳,互相扯皮,最後不歡而散。
“杭州是進場費的發源地,並迅速蔓延到全國各地大大小小城市。進場費、贊助費的名目繁多,理由充分,酒樓、飯店收你沒商量——誰讓你們白酒品牌那麼多啊?廠家可不是那樣,我不掏錢,不等於別的廠家不掏錢啊,於是進場費越來越高,白酒企業的終端費用越來越貴。”另一位做高端酒水的老總心有慼慼地訴苦道,“開發酒店終端是酒業廠商長期以來的定式思維。回顧歷史,通過大力艹作酒店來拉動零售進而帶動商超和批發銷售成功的案例確實不少。廠商往往都把精力和發展籌碼壓在餐飲市場之中,形成市場的競爭焦點,總是把酒店開發作爲重中之重。剛入市即展開大規模的進店工作,在片面追求鋪市率、搶佔A類餐飲制高點的同時,付出了鉅額的進店費和名目繁多的雜費。酒店方卻隨時提出的諸如管理費、節慶費、裝修贊助、門頭燈箱等花樣繁多的各種要求。年終一算帳,不虧纔怪!”
現在,很多白酒企業都在探索多元化發展道路,但是多元化也不是那麼好搞的。
產業多元化,如今總是不少龍頭企業愛打的牌,似乎是做大做強的必由之路,然而這一條路似乎也遍佈荊棘坎坷,甚至灑滿了辛酸的血淚。
比如說五糧液,從九十年代就開始了它的多元化之路,忙於擴張,從主業瞬間跨越多個陌生行業,並在這條路上越走越快。
一九九七年,已經是白酒業老大的五糧液首次涉足多元化,五萬噸酒精生產線剛投產便告夭折,隨後五糧液精心打造的號稱亞洲一流的製藥集團似乎也無疾而終,在安培納絲亞洲威士忌項目則白白丟掉了幾千萬元,現已陷入停產,緊接着投資四億元的環球塑膠有限公司,由於當地電力無法滿足生產需求,致使生產時斷時續。
一九九八年五糧液入主華西證券,已與四川省國資局達成轉讓協議,卻在股權過戶前宣告終止,後來又打算進軍服裝業,也是無疾而終。
至於現在,就更加離譜兒了,業內一會兒盛傳五糧液要用一百億打進芯片行業,一會兒又傳出五糧液要與曰本公司合作生產汽車模具,一會兒又傳出五糧液打算投資電腦顯示器項目,一會兒又傳出五糧液計劃進軍柴油發動機項目,真真假假,確實讓人感到無所適從。
範無病看着這一羣衣冠楚楚的老總們,搖了搖酒杯裡面的紅酒,心裡面不無感慨,看上去杯子裡面是酒,實際上就是血淚啊!
此時範無病就覺得,未來幾年當中白酒業還要繼續面臨着整體下滑和市場萎縮,與其讓沈盈繼續在這個市場裡面受煎熬,倒還不如整體出讓,趁着自己的酒廠勢頭正好,套現之後,進軍網絡遊戲產業好一些。
至少,玩網遊的心態,要比釀苦酒好多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