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不能對人言的隱衷

bookmark

事實上範無病的心裡面現在比較矛盾,一時之間難以取捨。

芯片產業是未來發展的重點,這是不需要質疑的,就以範氏投資集團旗下的芯片產業來講,範無病就在其中投注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以及金錢,纔打造出瞭如今的龐大產業規模,要說他對此不上心,那是不可能的。

只不過範無病也看到了另外一點,就是由於自己的異軍突起,導致內地晶圓業生產一支獨大,範氏佔據了穩穩地龍頭老大地位,而其他現有企業只能喝湯,此舉已經引起了諸多企業的眼紅。

在高速發展了十餘年之後,國內的一些大型企業,已經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有資金也有能力用閒錢來進軍利潤豐厚的高科技產業。

大規模進入晶圓製造業,實際上就是這些企業發出自己聲音的一條途徑,雖然沒有明言,但是挑戰範氏投資集團的意味已經不言而喻了。

實際上現在大陸晶圓廠從業者對於擴產的看法並不相同,其一是主張大舉擴充產能,二是認爲擴充過度將有礙產業發展。

經驗表明,大陸的很多產業都是一窩蜂式的發展,當業者相當看好市場時卻盲目擴產,將會使產業落入惡姓循環之中,最終導致大家都賺不到錢。

例如大陸前十大IC供貨商中,INTEL、三星電子、德州儀器等就囊括了近五成的市場,就連高通、博通這些大的設計公司都排不到前面,所以,究竟這些市場機會能否成功,轉化成爲大陸設計業者的商機,進一步支撐晶圓廠的產能,還是需要謹慎思考的。

至於大陸晶圓廠未來發展優勢與將面臨的挑戰,可從市場、資金、人才、技術等四個方面來看待。從市場來看,大陸IC市場到兩千一零年的需求預計將達到一千兩百億美元,但大陸業者的供給能力僅爲約一百三十億美元,中間有極大的落差,這顯然是一個很誘人的機會,而大陸在三年之後,三百多萬名大學畢業生中,有七成是理工背景,也足以提供龐大的科技人才資源。

不過,從資金面來說,如今的半導體市場也面臨着飽合,當技術走進先進製程,投資金額高,回收更不容易,因此,雖然說目前衆多晶圓製造廠商紛紛表示要進軍大陸市場,但是他們想要獲得國際資金的支持並不容易。

資本是趨利的不假,但是資本也要考慮風險的問題。

尤其是在互聯網市場遭遇寒流之後,國際金融資本已經變得非常敏感,因此範無病基本上可以猜到,目前各地政斧雖然都非常熱衷於引進晶圓製造業,但是無論是泰國正大集團也好,還是臺積電方面也好,都不會在大陸投入太多的資金,這一部分資金,估計更多地是從內地的銀行渠道中來取得。

事實上對於內地的一些當地政斧領導而言,並不是看不到這些不利的局面,也很清楚項目落地之後,這些資金都是從哪些渠道來取得,更明白芯片業雖然看起來很美,但是究竟能不能盈利,能不能帶領當地企業走出重圍,打造本地的芯片產業圈,成爲引領當地經濟和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龍頭,都無法得出一個很確定的答案。

興建數量如此之多的晶圓製造廠,能夠將歐美、臺灣同大陸晶圓廠之間的差距持續縮短?這是一個位置的問題。

從技術角度來看,目前籌建中的臺資投資大陸最大晶圓廠的研發金額,是臺積電的五分之一,是聯電的三分之一,投資確實有段兒很大的差距。

另一項數字是,以目前的十二英寸晶圓廠投資金額二十五億美元來看,單月產能三萬片計,至少一片要賣到兩千五百美元才能獲利。

新進的從業者難與競爭,這就是先行者已設好的進入障礙。

即便是內地合作者不用負擔建廠成本,只出人力管理的新競爭模式,但這些建廠成本由誰來買單,顯然是地方政斧,所以迴歸到最根本的問題,必須謹慎思考擴產計劃,同時尋找到新的特殊應用領域代工,並且壓低成本,即使是臺積電,也要想辦法填滿產能,纔有把握來大陸建廠投資。

各地方政斧之所以急於引進晶圓廠項目,不外乎就是爲了自己的政績着想,這同國家鼓勵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政策也有很大的關係。

因爲根據中央政斧所制定的產業政策,在二零一零年底以前,對集成電路生產企業包括封裝企業繳納企業所得稅後的利潤直接投資於本企業,增加註冊資本,經營期不少於五年的,按百分之四十的比例退還其再投資部分已繳納的所得稅稅款。

對國內外經濟組織在境內取得的利潤,向西部地區再投資於集成電路或軟件生產企業的部分,按百分之八十的比例退還其已繳納的所得稅稅款。

爲了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中央政斧同意設立風險投資基金,並積極吸引國內外資本。

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產的集成電路產品包括單晶硅片,二零一零年前,對實際稅負超過百分之三的部分即徵即退,由企業用於研究開發新的集成電路和擴大再生產。

年出口額超過五百萬美元的軟件企業和年出口額超過五千萬美元的集成電路企業進出口的貨物,可按有關規定提前通關、聯網報關、快速轉關、上門驗收、加急通關、擔保驗收等便捷的進出口通關程序。

同時,上述企業的貨物進出口可按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原則優先辦理檢驗檢疫,並適用便捷的檢驗檢疫程序。

對集成電路線寬小於零點八微米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自獲利年度起享受所得稅兩免三減半的優惠政策,其國內無法生產的自用生產姓原材料、消耗品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這樣的政策,顯然對於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是非常大的,對於地方政斧的吸引力也是非常大的。

如今衡量官員政績的一個主要標準,就是招商引資的能力,試想一下,任何一個晶圓廠落地,其投資都是以數億甚至數十億美元的數量級來衡量的,再加上其他的配套方向建設投資,對於當地GDP數字的拉動是非常大的。

而且還有一點,發展高科技同大興土木搞基建的意義是相當不同的,適應了國家總體政策的發展方向,更容易獲得上級領導的嘉許,得到提拔。

因此,儘快地讓晶圓製造業項目落地,在自己的任期內落地,是很多地方官員們最大的願望,至於今後的發展究竟如何,會不會造成爛尾工程?那就不是自己能夠預期,也不是自己應該關心的事情了,以後的事情自然有繼任者去頭疼,至少他們的仕途會因爲項目落地而變得一片光明。

正因爲這樣,範無病纔在這個問題上保持了低調,即便是他已經意識到在晶圓製造業出現了一窩蜂式的發展之後,國內的晶圓產業會變得一團兒糟,他也不便對這個問題表態,提出反對的意見,因爲這是會得罪一大批人的。

當一大羣渴望着藉此機會取得政績上位的官員們因爲範無病的一盆冷水澆下來,導致高層對於大陸的晶圓廠興建熱潮做出正確的反應之後,範無病很顯然就會成爲衆矢之的,而導致範亨在高層的位置和影響力也發生動搖,這是很不利的一個情況。

再過幾個月,就要召開[***]了,國內的一些情況都要進行調整,新的領導集體也會產生,而明年又是政斧換屆,到時候在人事上面肯定是會有很大力度的調整的。

作爲年齡纔到六十一歲的範亨來說,已經走到了正國級的位置上幾年了,他的年齡和身體狀況以及工作能力在同級別的領導人中,都是上乘之選,而且接手幾年的國企改革問題也已經順利落幕,可以說聲望正隆。

雖然範亨本人和範無病都沒有考慮過能夠讓範亨成爲一號人物或者接替朱老闆的位置,但是繼續留任常務副總理的位置,還是順理成章的,即便是新的領導集體,也需要一位心態沉穩壓得住場子的正國級領導人在政斧中作爲過渡時期的定海神針,這一點對於範亨而言是最合適不過了。

儘管範無病的心中不乏正義感,以及對於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責任感,但是從全局來考慮,從整體利益來考慮,現在的他實在不適合得罪太多人,以免影響到大局。

要知道如果順利的話,範亨完全可以在正國級領導人的位置上再幹兩屆,到了七十歲退休也不算晚,如果這個目標可以達到的話,他在任上所產生的綜合效益,可是要比現在制止一批晶圓廠的無序投產要大得多。

有了這個衡量之後,範無病就很難在這個問題上旗幟鮮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場了。

(未完待續)

第六百二十二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十八章 一件又一件第五百一十三章 華商的投資方向第十章 關於範亨同志一家的安置問題第一百三十七章 INTEL的新選擇第五十章 只可意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倒黴的投湖者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承北範第七十九章 忙於下海的人們第八十七章 有些公司要整頓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範無病的排場第六百九十三章 軍火商們的膽略第七百二十八章 監管的絕對不要第一百八十四章 事情大條了!第八十四章 原來是這個老東西第七十章 我們的事業在上升期第九百九十章 吃飯吃出來的機遇第六百七十三章 千萬不要做網絡作家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全部接手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巨頭達成的備忘錄第九百二十八章 省長算個球第八百七十八章 有點兒小意外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此樓必火!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加點兒價碼兒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浮出水面的技術貪腐第三百零六章 千里送糕點第一百七十七章 善舉有人先知第五十四章 醞釀中的怒火第三十八章 服裝生產線第七十三章 偷吃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國博弈第三十八章 這是爲毛呢?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四大當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立場問題第九百六十九章 淡馬錫第二百五十五章 銀雞案第六百七十一章 副省長的報復第四十三章 範無病的綢繆第七十六章 中南海保鏢第五百五十六章 朱老闆的賀禮第三百五十七章 打假問題第五百七十章 製造綁架案第一百四十八章 七嘴八舌第九百八十六章 贖人第九十章 量身定製+瘋狂盜版第三百八十一章 只是跺了跺腳而已第五十九章 事到臨頭須放手第一百五十四章 碰瓷兒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巨大的稅收漏洞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EP-3軍用偵察機上的好東西第七百九十四章 如果說我愛國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接受棒子第九百二十章 再打一次第六百八十四章 真相是很驚人的第八章 錢從何處來?自有人相送第一百章 磐石重工的復興第二百五十五章 銀雞案第二百八十三章 露一小手第五十章 只可意會第二百二十章 軍訓開始第三百零五章 大規模接收行動第三十二章 說情的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石破天也驚第九百九十七章 高考綜合症第五百三十八章 互猜和併購疑雲第二百七十一章 範無病的汽車工業第一千零八十章 多喜事之秋第八百七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六百零二章 權力取決於籌碼的份量第八十章 滯留臺北第八百九十七章 基因的問題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真實的原因第二百二十九章 範無病的決定第三百八十七章 汽車業發展方向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凡事都要靠自己第三百六十六章 做好兩手準備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個倒黴者第九十章 量身定製+瘋狂盜版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家都尷尬第三百三十九章 自有道理第一百三十八章 挖了別人的牆角第五百五十七章 做門戶網站的前景第六十二章 不二法門也會失手+第六十三章 那個是你家陽臺?第四百九十七章 失控的雅加達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瞻性話題第三百五十九章 任免令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軟肋第五百八十三章 熱起來的網絡第六十六章 我要留一顆衛星在家玩兒!第七百五十九章 發展方向第五百六十二章 倒黴的蔣略第四十七章 古怪的石頭們第一百七十七章 善舉有人先知第九百五十五章 悲劇的學歷第三十四章 軍轉民第三十一章 跳河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以進爲退第三十五章 重任在肩《聖誕快樂》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融戰爭!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數碼產品的時代前沿
第六百二十二章 兔子不吃窩邊草第十八章 一件又一件第五百一十三章 華商的投資方向第十章 關於範亨同志一家的安置問題第一百三十七章 INTEL的新選擇第五十章 只可意會第一百一十二章 倒黴的投湖者第一百二十二章 南承北範第七十九章 忙於下海的人們第八十七章 有些公司要整頓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範無病的排場第六百九十三章 軍火商們的膽略第七百二十八章 監管的絕對不要第一百八十四章 事情大條了!第八十四章 原來是這個老東西第七十章 我們的事業在上升期第九百九十章 吃飯吃出來的機遇第六百七十三章 千萬不要做網絡作家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全部接手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巨頭達成的備忘錄第九百二十八章 省長算個球第八百七十八章 有點兒小意外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此樓必火!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加點兒價碼兒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浮出水面的技術貪腐第三百零六章 千里送糕點第一百七十七章 善舉有人先知第五十四章 醞釀中的怒火第三十八章 服裝生產線第七十三章 偷吃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國博弈第三十八章 這是爲毛呢?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四大當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立場問題第九百六十九章 淡馬錫第二百五十五章 銀雞案第六百七十一章 副省長的報復第四十三章 範無病的綢繆第七十六章 中南海保鏢第五百五十六章 朱老闆的賀禮第三百五十七章 打假問題第五百七十章 製造綁架案第一百四十八章 七嘴八舌第九百八十六章 贖人第九十章 量身定製+瘋狂盜版第三百八十一章 只是跺了跺腳而已第五十九章 事到臨頭須放手第一百五十四章 碰瓷兒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巨大的稅收漏洞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EP-3軍用偵察機上的好東西第七百九十四章 如果說我愛國第七百六十四章 不接受棒子第九百二十章 再打一次第六百八十四章 真相是很驚人的第八章 錢從何處來?自有人相送第一百章 磐石重工的復興第二百五十五章 銀雞案第二百八十三章 露一小手第五十章 只可意會第二百二十章 軍訓開始第三百零五章 大規模接收行動第三十二章 說情的人第二百六十七章 石破天也驚第九百九十七章 高考綜合症第五百三十八章 互猜和併購疑雲第二百七十一章 範無病的汽車工業第一千零八十章 多喜事之秋第八百七十四章 鹿死誰手?第六百零二章 權力取決於籌碼的份量第八十章 滯留臺北第八百九十七章 基因的問題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真實的原因第二百二十九章 範無病的決定第三百八十七章 汽車業發展方向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凡事都要靠自己第三百六十六章 做好兩手準備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個倒黴者第九十章 量身定製+瘋狂盜版第八百三十四章 大家都尷尬第三百三十九章 自有道理第一百三十八章 挖了別人的牆角第五百五十七章 做門戶網站的前景第六十二章 不二法門也會失手+第六十三章 那個是你家陽臺?第四百九十七章 失控的雅加達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瞻性話題第三百五十九章 任免令第三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軟肋第五百八十三章 熱起來的網絡第六十六章 我要留一顆衛星在家玩兒!第七百五十九章 發展方向第五百六十二章 倒黴的蔣略第四十七章 古怪的石頭們第一百七十七章 善舉有人先知第九百五十五章 悲劇的學歷第三十四章 軍轉民第三十一章 跳河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以進爲退第三十五章 重任在肩《聖誕快樂》第四百五十三章 金融戰爭!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數碼產品的時代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