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世子進京 2

“最近咱家可能會有一些動作,需要你忙點兒忙。”

“公公有事請儘管吩咐,紀剛萬死不辭!”

“呵,收起你這副嘴臉來。”徐如意拿起桌上的一個羊脂玉鎮紙隨手把玩着,看也不看紀剛:“萬死不辭這種表忠心的話,鄭峰也聽了不少了吧?如今他墳頭草估計得有幾寸長了吧?有沒有去給他多少幾張紙錢?”

“那。。。那只是個意外。小人也不想的。”紀剛訥訥的解釋道。雙目眯起,因爲他怕面前的那個太監看到他眼中的殺意。

“意不意外的咱家並不在意,你開心就好了。”徐如意冷笑道:“總之一句話,接下來的十日內,我要你錦衣衛對任何事情,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不管看到任何事,聽到什麼傳聞,都不要到處亂說。”徐如意終於擡眼將目光看向了紀剛:“明白?”

“那皇上那邊若是問起。。。”紀剛猶豫道。

“嗖”

一道寒芒閃過,紀剛下意識的想要躲避,身子晃了一下,但最後還是憑藉驚人的理智保持不動。

玉石鎮紙打在頭上,隨後落在地上,碎成兩半。額角青紫一片,但沒有出血。疼痛讓紀剛將接下來的疑問全部咽回了肚子。

“不要,到處,亂說。”徐如意重複了一遍,兩道歷光直射紀剛的雙眼:“聽明白了?”

“小人明白。”

“明白就好。”徐如意滿意的點點頭,起身來到紀剛的面前,伸手輕輕拍了拍他泛着油光的大臉:“有野心是件好事,但也要有自知之明。至少現在,你還惹不起咱家。你要忍耐。”

。。。。。。

一路無驚無險的進了京師,朱高熾三兄弟在燕王府行在安頓下來。飯也沒吃一口,便換上了郡王的朝服,匆匆趕往宮中覲見天子。

不管怎麼樣,朱允炆和他們也是堂兄弟的關係,所以朱允炆的臉上掛着笑意。

“本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見外,快快請起。”朱允炆進走幾步,上前躬身將自己的三位堂弟攙扶了起來:“走,英華殿以佈置好了家宴,三位堂弟一路風塵僕僕,朕與三位堂弟接風洗塵。”

親近、熱切的態度,在外人看來真是好一副兄友弟恭的和諧畫面,溫情滿滿。朱高熾三兄弟對視一眼,彼此眼中都有些疑惑,難道他們這個皇帝堂兄對他們並沒有什麼惡意?

“傳菜!”待四人按主次做好,劉喜高聲宣喝。

緊接着,十數個宮娥列隊而出,手裡端着各色菜餚,按照一定的序列花式擺放在長桌上。皇帝一人吃飯,三十六個菜。這次加上了三個郡王,按理應該準備更多。不過說了是家宴,朱允炆特意吩咐,準備個圓桌,十幾個菜也就夠了。

有些事情可以隨意,但有些規矩就不能免去了。宮娥放下菜餚之後便陸續退去。與此同時,那邊的帷幕後,樂師們也調好了弦瑟,見劉喜點頭便開始彈唱了起來。

再然後,便是銀針試菜,太監嘗毒的過程,菜多,廢的時間也稍微長了些。

待一切都準備好了,朱允炆端起酒杯,笑道:“來,素酒一杯,朕爲三位堂弟洗塵。”

“謝陛下。”三人也趕忙端杯起身。

其實各自的心裡都明白,雙方的關係是敵非友。所謂的親情,在皇權的面前簡直不值一提。但表面上畢竟還沒到撕破臉的程度,所以四人的臉上還是帶着親熱的微笑,天南海北的熱烈的交談着。

朱允炆引着話頭,天南海北的講着,朱高熾不時的迴應幾句,朱高熙偶爾故作憨態的爽朗大笑,講講塞外的風情與沙場的殘酷。而朱高燧呢,優雅的吃着菜,喝着酒,興致來了便插上幾句,賦詩一首,盡顯文人風雅。

劉喜在一旁伺候着,見誰的酒杯空了,便給斟滿。見誰的筷子落了,便再拿上一雙新的。雖然他沒有摻和進四人的談論,但他們話中的深意卻是聽懂了。

朱允炆說的是天下在朝廷的治理下四海昌盛,朱高熾的迴應中則暗示這與藩王們的治理也是密不可分的。朱高熙笑聲中暗含着“古來征戰幾人回”的悲傷,至於朱高燧,則展示了北平文風昌盛。

總而言之,朱允炆說朝廷將天下治理的很好,朱高熾這邊則說藩王們治理的也不賴。

酒過三巡,羅圈話說了一籮筐,朱允炆的眼中似乎有了些醉意。不知何時,忽然開口問道:“朝野上下,多有傳聞,說四皇叔有不臣之心。這留言甚是惡毒,離析我天家血脈親情,真是可恨。”

酒桌上的氣氛一下子冷了下來,就好像被人話上了一個休止符,霎時間鴉雀無聲。三人臉上的笑容也一時間僵住了,不知該如何迴應。

朱允炆的話看似無意,實則大有學問。首先,他將朱棣的野心用傳言的方式說了出來,同時又表示自己是不相信的,左右都與他無關,只看朱高熾如何迴應。

朱高熾沉吟片刻,開口笑道:“陛下,您也說了,都是些惡毒小人的傳言,不足爲信。而且。。。”朱高熾頓了頓,又說道:“臣在北平也聽到些傳言,說陛下有削藩,改祖制之心。臣的父王和微臣三兄弟也是一字不信的。

不過今日陛下提起,北平和南京都有人散播謠言,可見是有人暗中想要興風作浪,欲要對設計不利,還請陛下嚴查纔是。”

一番話,軟中帶硬,鈍刀子殺人,中間還給朱允炆扣上了一個改祖制的大帽子,不得不說在朱高熾身上“人不可貌相”這句話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這裡,順便提一句,大明朝近三百年風雨坎坷,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應該落在朱元璋身上。世事變遷,滄海桑田。變法才能圖強,適應這個世界,纔不會被這個世界所摒棄。朱元璋顯然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爲自己的子孫制定了詳盡的規矩和法度,還下旨說後世帝王不得更改。簡直就是給自己的子孫們強行套上一個緊箍咒。

你要削藩?那你就是更改祖制。

這頂帽子,就算是朱允炆也戴不起。

見朱允炆臉色陰沉,朱高熾又說道:“其實陛下何必擔憂呢?朝中有曹國公、武英侯幾位大將在,天下何人能壞我朱家江山?”

。。。。。。

“天下何人能壞我朱家江山?”口中呢喃着這句朱高熾的疑問,朱允炆目光深邃。

宴席已經散去,朱高熾三兄弟也已經出了宮門,雖然天色還早,但他們也要早些休息。畢竟明天一大早便要去孝陵弔唁朱元璋。

朱允炆雖然喝了不少的酒,但此刻他眼中的醉意已經全然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少年天子的清明。

“何人能壞我朱家的江山朕不知道,但你們的爹想壞朕的江山。當朕不知道嗎?”朱允炆冷哼一聲。

“如意。”

“奴婢在。”

“可想到辦法怎麼將朕的這三個堂弟留下來了嗎?”朱允炆問道。

“沒有。”徐如意撒了謊,但面上卻做出憂愁的樣子來:“陛下,燕王敢讓他的三個兒子齊赴京師,其實就是篤定了朝廷沒有理由不會扣留他們,所以有恃無恐。不然,單說那朱高熾的體格,說一聲不能遠行也不是不可行。”

“唉。”朱允炆揉了揉兩鬢的太陽穴:“再想想,再想想。朕最多能留他們半個月。這半個月裡咱們使使勁,一定能想到辦法的。”

“辦法已經有了,而且已經在做了,明天便能見了分曉。只是不能和你說罷了。”徐如意心中暗笑,但面上卻還是不露聲色的點了點頭。

“陛下。”劉喜手裡捧着厚厚的一摞奏章從殿外走了進來,身後還跟着兩個小太監,也是一般模樣。

“批完了?”朱允炆隨口問道。

劉喜和小太監們將手中的奏章小心的放在桌上,恭聲道:“都批完了。今天就只有這些了。”又從懷中掏出一本摺子單獨放在朱允炆的面前:“這本摺子方大人和解大人說不知如何決斷,請陛下親自御批。”

朱允炆伸手拿起面前的摺子看了起來,嘴裡笑道:“還別說,你給朕出的這個主意還真是不錯。昨天的摺子朕看了一遍,一字未改,便全都蓋了印發了下去。”

徐如意開口奉承道:“方學士和解學士大才,也是陛下知人善任之故。”

“還是你的主意好。”

說話間,朱允炆將奏摺瀏覽了一遍,隨後笑道:“嗨,我當是什麼大事。離得不遠的便運進京師,離得遠的便發回當地便是了。也值當由朕親批。”提起桌上的硃筆便刷刷點點的寫了起來。

卻原來,奏摺上說的是各地稅賦押運的問題。

眼下還沒到收稅的時候,不過之前幾年各地積欠的一些礦稅鹽稅之類的今年收上來了一些。正在押往京師的途中。只不過因爲朱允炆新皇登基時曾下旨免除歷年積欠的稅賦,所以戶部對於這些已經在押運途中的錢糧如何處理有些猶豫。

“着戶部發文各司,凡已在途中,距京師千里之內者,繼續押運。餘者押運返鄉。”朱允炆一年喃喃的念着,一邊在奏章的末尾寫到。寫完,剛要將奏章合上,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揚州若有鹽稅在途,則不予返還。”

聽到這裡,徐如意明白了過來,笑道:“陛下,聽說揚州稅吏今年收上來了不少鹽稅銀子?”

“你也知道了?”朱允炆笑答道:“前一陣子朕記得揚州知府陸知禮上本說過,好像追繳了四十萬兩銀子之巨,這銀子上來,今年朝中官員的俸祿可就解決了大半,可不能就這麼還給他們了。”

大明朝的賦稅之中,農鹽礦三者算是佔了大頭。其中鹽稅礦稅甚至還要重於農稅,而且也可以算是朝廷真正能收上來的真金白銀。原因無它,按照朱元璋制定的稅法,農夫繳稅不一定需要繳納銀錢,等值的糧肉作物亦可。什麼意思呢?舉個例子來說,一個農夫需要交一兩銀子的稅錢,如果他有本事,拎一筐價值一兩銀子的雞蛋也是可以的。甚至於在南方沿海之地,有的漁夫還用鹹魚來完稅。

朝廷以及各地官府衙門對這些東西也是有些無奈,有時候沒辦法了,甚至將魚肉米蛋等物也當俸祿下發,讓官員差役們自己去市場上變賣。

地方衙門可以這麼幹,朝廷顧及體面,就不行了。

想象一下,吏部尚書,兵部侍郎等大員拎着一串鹹魚上街叫賣也實在是不像話。一開始朱元璋決定給他們發放無限印製的寶鈔。只是這東西實在是貶值的厲害,一年不如一年,一天不如一天。所以後來默許之下,改爲了銀六鈔四發放。

而這其中,官員們所領到的銀六,絕大多數都來自於鹽礦稅負。所以,朱允炆纔會特地指出,鹽稅不免。

提起銀子,朱允炆不知怎麼,又想起件事來,開口問道:“對了,之前茹瑺和齊泰都提起了開武舉之事,你怎麼看?”

“陛下,”徐如意苦笑道:“先帝嚴旨,內官不得干政,您這可真是爲難奴婢了。”

“少來這套。”朱允炆指着徐如意笑罵道:“皇爺爺還在的時候你就敢議論藩王之策,現在說個武舉你又和我來這套,鬧呢?”

“嘿嘿。。。”徐如意臉上一紅,隨後有些尷尬的笑道:“也是先帝看我年幼,又是一片忠心,所以不與我計較罷了。”

“朕也不與你計較,你該說什麼就說什麼好了。”

“嗯。。。”徐如意沉吟片刻,說道:“相關規制,奴婢是真的不知道,不過相信兩位大人心中應該已有定計,陛下問問便是。奴婢只是覺得,這武舉的舉辦,還是應該交給茹瑺大人,畢竟是兵部尚書,地位高些,也能顯出朝廷對武舉的重視。

只是有一點,武舉結束之後,陛下準備如何安排那些武舉人?”

“這個。。。”朱允炆一愣,顯然之前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而茹瑺和齊泰的奏章中也沒有提到。

第七十八章 不能放棄第六十二章 武林大會2第三百六十章 血蔘第二百八十九章 血滿京華 6第九十六章 放牛皇帝(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無星、滿月第四十五章 風起雲涌9第四十九章 興亡皆苦第一百四十八章 偷天換日 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蠱惑建莊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籤第一百三十九章 劉三吾第三百三十二章 紅竹筒 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破裂第三百八十章 推第三百七十九章 敵作友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師第六十二章 武林大會2第九十三章 騎虎難下第三百一十章 火上澆油 3第一百八十二章 山下山上第三百二十章 黑城中的閒人閒事 7第一百零四章 月下重逢第一百九十八章 僧魔會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宴與走狗4第三百一十五章 黑城中的閒人閒事 2第三百一十章 火上澆油 3第一百七十五章 應驗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璽,丟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登門第五十二章 山崎兄弟第二百零一章 快活林第二百九十三章 徐夫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宴與走狗4第二百零三章 樓蘭四衛之黃沙卷第一百三十章 內秀第三百一十七章 黑城中的閒人閒事 4第七十章 武林大會10第三百七十三章 去勢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火 4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與火之歌 5第一百一十九章 廷議東廠 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爛柯寺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人?真人! 3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門第三百二十七章 頂上之戰 2第十二章 好戲開鑼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下糜糜第三百二十八章 頂上之戰 3第二百一十三章 狗字紋身第二百四十五章 藏身龍門第二百九十七章 困獸猶鬥 2第三百零二章 建武元年初 2第一百八十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八十三章 談第三百二十一章 鬧劇之始第六十八章 武林大會8第二百六十七章 黃沙之下 1第一百零七章 廷杖1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頭塔第八十七章 江行佣第一百五十六章 莊中軼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案第一百零六章 論閹宦2第六十七章 武林大會7第二十五章 聯手自保第三十一章 有個少爺第五十三章 雲龍九現第八十七章 江行佣第一百八十四章 三去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勾連?第八十四章 八百里急遞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明的騙子第三百零六章 建武元年初 6第二十四章 林中再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人心不可見第一百一十一章 茶館兒第八章 雲崢的夢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罪第二百七十一章 絃斷,佛臨,一念魔生 2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案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入龍門第三百零二章 建武元年初 2第二百七十章 絃斷,佛臨,一念魔生 1第三百六十七章 肉食者鄙第二百一十七章 珠花第二百一十章 微雨裹驚雷第一百九十七章 養蠱第七十九章 勉力爲之第一百五十九章 十七年蟬第一百三十章 內秀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璽,丟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宴罷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截舌、一隻耳第二百一十一章 黑心衛第五十六章 迴風舞柳第一百零一章 你爲廠公2第一百章 你爲廠公1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與火之歌2第一百四十八章 偷天換日 中
第七十八章 不能放棄第六十二章 武林大會2第三百六十章 血蔘第二百八十九章 血滿京華 6第九十六章 放牛皇帝(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無星、滿月第四十五章 風起雲涌9第四十九章 興亡皆苦第一百四十八章 偷天換日 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蠱惑建莊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籤第一百三十九章 劉三吾第三百三十二章 紅竹筒 上第三百五十八章 破裂第三百八十章 推第三百七十九章 敵作友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師第六十二章 武林大會2第九十三章 騎虎難下第三百一十章 火上澆油 3第一百八十二章 山下山上第三百二十章 黑城中的閒人閒事 7第一百零四章 月下重逢第一百九十八章 僧魔會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宴與走狗4第三百一十五章 黑城中的閒人閒事 2第三百一十章 火上澆油 3第一百七十五章 應驗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璽,丟了?第三百五十一章 登門第五十二章 山崎兄弟第二百零一章 快活林第二百九十三章 徐夫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開宴與走狗4第二百零三章 樓蘭四衛之黃沙卷第一百三十章 內秀第三百一十七章 黑城中的閒人閒事 4第七十章 武林大會10第三百七十三章 去勢第二百六十五章 風火 4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與火之歌 5第一百一十九章 廷議東廠 下第三百六十三章 爛柯寺第二百七十八章 真人?真人! 3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門第三百二十七章 頂上之戰 2第十二章 好戲開鑼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下糜糜第三百二十八章 頂上之戰 3第二百一十三章 狗字紋身第二百四十五章 藏身龍門第二百九十七章 困獸猶鬥 2第三百零二章 建武元年初 2第一百八十章 合縱連橫第一百八十三章 談第三百二十一章 鬧劇之始第六十八章 武林大會8第二百六十七章 黃沙之下 1第一百零七章 廷杖1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頭塔第八十七章 江行佣第一百五十六章 莊中軼事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案第一百零六章 論閹宦2第六十七章 武林大會7第二十五章 聯手自保第三十一章 有個少爺第五十三章 雲龍九現第八十七章 江行佣第一百八十四章 三去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勾連?第八十四章 八百里急遞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明的騙子第三百零六章 建武元年初 6第二十四章 林中再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人心不可見第一百一十一章 茶館兒第八章 雲崢的夢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罪第二百七十一章 絃斷,佛臨,一念魔生 2第一百三十六章 結案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入龍門第三百零二章 建武元年初 2第二百七十章 絃斷,佛臨,一念魔生 1第三百六十七章 肉食者鄙第二百一十七章 珠花第二百一十章 微雨裹驚雷第一百九十七章 養蠱第七十九章 勉力爲之第一百五十九章 十七年蟬第一百三十章 內秀第一百一十五章 國璽,丟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宴罷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截舌、一隻耳第二百一十一章 黑心衛第五十六章 迴風舞柳第一百零一章 你爲廠公2第一百章 你爲廠公1第一百二十四章 血與火之歌2第一百四十八章 偷天換日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