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宮內宮外

出了武英殿,輕風一吹,徐如意渾身一涼,才感到全身都已經被汗水溼透了。

回頭望望武英殿的大門,一步之間,恍如隔世。

擡起手擦了擦額頭鬢角的汗,徐如意邁步向自己的小院走去。皇命在身,還掃個屁的御花園啊。

一直回到自己的小屋,關上房門,徐如意才感到了一絲絲安全感。

伸手拎起桌上的茶壺,嘴對着嘴,咕嘟嘟的喝了好一陣子,才放下茶壺,長出一口氣。

“嚇着了?”一個陰森森的聲音在徐如意的身後響起。

“我%amp;amp;amp;*¥¥@#¥”徐如意只覺得寒毛都立起來了,猛地回頭,一拳打去。

“嘭”的一聲悶響,正打在了一個矮胖老頭的肚皮上。‘是人。。。’一拳落在了實處,徐如意纔算放下了心。

擡頭看看,捱了打的老頭笑眯眯的看着他“小門主?把拳頭放下吧,舉着不累嗎?”

“額。。。”徐如意訕訕地把手放下,退後一步。伸手撓了撓頭“你是?”

“震字堂堂主李彩娛見過小門主”胖老頭拱了拱手,臉上還是笑眯眯的。

“你。。。”徐如意張了張嘴,不知道說些什麼。

“小門主不必緊張,還是聽我老人家慢慢說吧”

“恩,好,那就麻煩您了”徐如意點點頭。

李彩娛微微想了想,開口說道:“天門傳承,源遠流長,也不知老門主和你說了多少。但想來以他老人家的性子也不會和你一個小童說的太多。咱家就和你說些你該知道的。”

頓了一下,李彩娛緩緩說道“天門的根在宮裡,但在朝中,在江湖上也有自己的勢力。只是二十多年前元末天下大亂,這些勢力所剩不多而已,暫時也沒必要和你細說。天門之下,共有八堂,十六星:八堂分爲乾坤巽(xun)震艮(gen)離坤兌,總領宮內一切事物處理;十六星分別爲北斗七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瑤光,南斗六星:天府星、天樑星、天機星、天同星、天相星、七殺星,十三星君總掌江湖事物;最後還有福祿壽三星君入朝爲官,主理朝中事務”

聽到這裡,徐如意的眼睛亮了起來,這麼大的勢力,自己和皇帝也差不到哪裡去了。

李彩娛看看徐如意的表情,哪裡還不知道他想的什麼。

輕笑一聲,張口說道“別想了,不是和你說了嗎,元末大戰,天門勢力所剩不多了。現在大明已過二十五載,也就是江湖上還有點實力,朝中和宮中實力極微,不堪大用。若說耳目通明是可以,若要辦什麼大事那是不可能的了。再說天門勢力隱於暗中,你出去打聽都不會有人理你。”

這番話如一盆冷水澆在徐如意的頭上。

想想也是,朱元璋殺人可不是論個殺得,動一次手殺得少於一萬睡覺都不舒服。宮內宮外殺得人頭滾滾,哪還有機會發展什麼勢力。

“咳咳”李彩娛清了清嗓子“你目前做的一切,我們宮裡的哥幾個覺得還不錯,你剛剛又能從朱元璋手底下活着出來,老劉覺着可以幫你一把,就把咱家叫來了。”

“我進殿前的那個聲音是你口中的什麼老劉嗎?”徐如意問道。

李彩娛搖搖頭“不該你知道的不要問。”

“哦,那我現在該知道什麼?”徐如意反問“你知道朱元璋讓我去找。。。。”

“知道,處理丁斌嘛”李彩娛開口打斷了徐如意的問話“我來其實主要就是做兩件事”

李彩娛伸手打懷裡掏出一個小包裹遞給徐如意,看徐如意接住了,他才又開口道“包裡是五十兩銀子和五百貫寶鈔,足夠你辦事用了。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我們想了想,暫時不能給你任何人手幫助,以免暴露,不過可以告訴你一些情報。”

徐如意想了想,點點頭,確沒說話,該知道的李彩娛自然會說。

“丁斌是李存義的親信,按制上個月該去大同屯邊,卻被李存義走後門留了下來,皇上藉機將他拿入了大牢。李存義是李善長的弟弟,也是之前死的胡惟庸的兒女親家。你該知道的基本就是這些了”李彩娛說完,又擡頭想了想“哦,還有,皇上給你的金牌可以隨意出入親軍都尉府,同時也是你來自宮中的證明,沒有任何的實權,就這些。”

簡單的幾句話說完,也不等徐如意的反應,轉身就走出了房門,身子一晃,消失不見。

‘噝。。。好快的速度’徐如意暗自咂舌。

再次關上房門,徐如意四下檢查了下,確認沒有人了,才坐了下來,靜靜地沉思。

說起丁斌和李存義,這二人不過是小人物。後世基本沒睡人知道。但胡惟庸和李善長可是大名鼎鼎,家喻戶曉。胡惟庸是中國歷史上理論上最後一位宰相,之後被朱元璋藉故處死,並藉機廢除了宰相制。當年,朱元璋以結黨的藉口,從胡惟庸開始殺起,一共殺了一萬多人。這個案子發生在洪武十三年,此案同時也是洪武四大案之一。

一萬人是什麼概念?徐如意不知道,他就知道他小學全校一共四百多人往操場上一站,看着就不少了。

再說李善長,當年陪朱元璋一起打天下。大明創立之後的六國公之首。從朱元璋給的排名上來說,地位甚至凌駕于徐達,常遇春,劉伯溫等人。可惜之後牽連到了胡惟庸案,漸漸淡出了朝堂,實權沒了,可爵位尤在,對朝中的影響力也還在。

說來有趣。胡惟庸案發生在洪武十三年,從那一年開始,凡是與胡惟庸能扯上點關係的人基本都被砍了。但李存義這個胡惟庸的兒女親家還活着,李存義的哥哥李善長自然也活着,直到今日。。。。。

徐如意思來想去,覺得這事有點難辦。‘可以確定的是,朱元璋的意思是想讓我處理掉李善長。但他一沒給我任何實權,二沒給我任何兵丁。這讓我怎麼處理?暗殺肯定是不行,他可不信李善長的府上會沒有任何防衛。怎麼辦呢。。。。。’

徐如意漸漸地陷入了沉思。

同一時間,李善長的府上。

曾經燈火輝煌的李府如今還是依舊,景色未變,仍然還是京中第一府邸。如果硬要說有什麼不同,那大概只有生活在府裡的人知道那個答案:生機。

原來的李府,每日裡來往的賓客絡繹不絕,如今卻是門可羅雀。府裡的下人們說話做事都輕悄悄的,似乎是怕驚動了誰。

李善長的書房正中,此刻擺着一個小桌,桌邊坐着兩個老人,年紀要在七十上下。二人都是一席素雅儒袍,其中一人頭上插着一支木簪,年歲雖大,卻面如冠玉,臉上有些微的褶皺,顯得飽經滄桑。另一人頭上插着一支玉簪,身材發福,臉上皺紋不是很多,只是愁眉不展,似有什麼擔憂。二人長相細看倒有六七分相似,正就着桌上的小菜靜靜地吃酒。桌上的才並不繁複,只有一盤醬肉,一盤鹽水煮的黃豆。

古時候的書房可是有規矩的,吃食酒菜可不能進書房,否則是對先賢的不敬。李善長的書房規矩更是繁多,看二人面上有些醉意,顯然喝了有一會了。

“哥哥,”那頭戴玉簪的人當先開口“弟弟是不是又給你惹禍了?”

“唉。。。”那頭戴木簪子的人長嘆一聲,放下手中的筷子,“存義,不怪你。那丁斌是你的親信,你捨不得他倒也正常,若在以往,這事倒也不大。”

這二人正是李善長和他弟弟李存義。

李善長嘴裡說着勸慰的話,但李存義的面色並沒有變好“哥哥,我。。。。”

“誒”李善長擺擺手,一捋鬍子“那朱元璋已經變了,自馬皇后去了,他就變得尤其多疑偏激。當年胡惟庸也確有反義,他沒殺你我二人一是念着當年我們打天下的交情,二是時機不成熟,畢竟胡惟庸黨羽衆多。如今胡惟庸的黨羽門生都處理的差不多了,想來也輪到我李善長了。你的事不過是個由頭罷了。”

李善長端起酒杯,一飲而盡“如今想來,也沒什麼。一死而已,只是連累了飛兒,唉。。。”

“哥哥。。”李存義嘆了一聲,也端起了酒杯,送入了嘴中。上好的美酒品來如苦澀的黃連一般。

二人口中的飛兒,說的是李善長的兒子李飛。也是李家唯一的子嗣。。。

古人眼中,不孝有三,無後爲大。李家千傾地一根苗,就李飛這麼一個後人,今年剛剛二十,他死了,李家也就算是了斷了。李善長早也想過將李飛送出去避難,奈何李府內外具是眼線。每次將李飛送到城門口,就被兵丁以種種藉口堵了回來。李善長也是無計可施。

千言萬語化作愁,二人復又舉起酒杯。。。。。

時間往前推。

朱棣自打出了御花園,驚慌失措趕回了自己的府邸,一進府內就趕緊吩咐道“着道衍大師速來書房見我!”

朱棣一路走進書房,剛剛坐下,喘了口氣,就聽得門外傳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

伴着這聲佛號,一個和尚走入了書房,出現在朱棣的面前。

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從民間選拔十名僧人,分給自己的幾個兒子爲他們講經祈福。其中一人法號道衍,也就是此刻書房裡的這個和尚。

道衍十四歲出家爲僧,學富五車,天文地理無所不知,醫卜星象無所不曉,曉奇門知遁甲,明陰陽懂八卦,兵書戰冊,術數權謀,無不精通。按理說學了這些東西的人很難不展露頭角,但偏偏他是個和尚,事情就有些尷尬了。作爲一個和尚,他知道的再多,也不能走入朝堂。從本職來說和尚就是念經,學的再多也沒用。

但他並不氣餒,原因很簡單,道衍信命。當初有個人給他算了一掛,說他一雙三角眼,猶如病虎,生性好殺,將來必爲劉秉忠之流。

劉秉忠是元初的一個和尚,幫助忽必烈征戰天下,登基稱帝,可謂功不可沒。而這劉秉忠也是道衍心中的偶像。

道衍聽了算命的話很開心,他也堅信自己能夠一展抱負。直到洪武十八年,他以一句“我送大王白帽子”走到了朱棣的身邊。至今已七年有餘。道衍用這七年時間成爲了朱棣心中第一心腹謀士。

話說道衍本命姚廣孝,名字裡帶個孝字,劉秉忠名字裡有個忠字。兩個人的名字都不錯,結果都不好好唸經,全去參加天下爭霸。所以老話說的好:路線不對,知識越多越那啥,,,

此時此刻,朱棣看着自己身前的道衍,看着他那雙古井不波的三角眼,朱棣心裡漸漸地平靜下來。

沉默片刻,朱棣開口說道“大師,本王好像惹下禍事了。”

道衍並不搭話,朱棣不以爲意,好像已經習以爲常了。

其實往日的交流中也是如此,道衍口中很少有廢話。

朱棣接着說道“剛纔在御花園中。。。。”朱棣慢慢將剛纔發生的事細細的說了一遍。一直說到自己出宮回府。才收住話頭,閉口不言。

書房裡一下子安靜了,只剩道衍攆動佛珠的聲音。。。。。

一盞茶的功夫,道衍開口了“無妨,千歲從御花園一路走出宮中,時間不短,陛下沒有派人阻攔,說明此刻氣頭已經過去,此其一也;貧僧料定,皇上即將清洗軍中,且此舉勢在必行,此時此刻,皇上或許猶豫,但終究不會動千歲,此其二也;千歲歷來爲天下藩王魁首,皇上若處置千歲,必引得天下藩鎮不安,此其三也;再加上父子天性,貧僧相信,這些道理,皇上會想明白的。”

“呼”聽了道衍的一番話,朱棣長出了一口氣,一顆心算是放到了肚子裡。站起身,朱棣對道衍一躬到地“多謝大師開導,小王受益良多。”

道衍微微側身,淡淡的說道“王駕千歲嚴重了。”

看着朱棣直起身,道衍再度開口“此行京師,旨在拉攏勳貴,尤其是曹國公李景隆與中山王徐達次子徐增壽,千歲還需留心。”

朱棣沉穩的點了點頭“小王知曉了,大師放心”

“阿彌陀佛”道衍再宣佛號,轉身走出了書房。。。。。

第三章 命運無常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央第三百五十二章 契機第三百一十六章 黑城中的閒人閒事 3第一百九十七章 養蠱第六十二章 武林大會2第四十五章 風起雲涌9第一百五十九章 十七年蟬第二百零五章 月玲瓏第三百三十一章 頂上之戰 6第二百五十一章 東風將至第八十一章 邋遢道人第二十七章 一夜魚龍第一百四十章 如躍在淵第三百七十八章 惡趣味第三百四十九章 詔獄第三百零九章 火上澆油 2第二十一章 低調好難第二百七十九章 真人? 真人4第二百九十七章 困獸猶鬥 2第三十四章 客棧授拳第三百四十章 快嘴魚的幸福生活第三百三十二章 紅竹筒 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七殺破軍會貪狼 6第三十三章 莊主救美第七十一章 武林大會11第一百七十章 南宮彩雲第二十八章 佛母賽兒第七十六章 漁樵問答第二百零八章第二十二張 山頂一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珠花第二百九十四章 卑鄙與高尚第三百三十三章 紅竹筒 中第九十一章 疑團第一百五十八章 橋上、林中第四十三章風起雲涌7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 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洪武三十一年 中第一百零五章 論閹宦1第三百三十一章 頂上之戰 6第一百章 你爲廠公1第一百九十八章 僧魔會第二百九十而章 掙扎 下第二百八十章 蝶難留 1第十三章 奴婢本分第一百二十六章 血與火之歌 4第二百五十四章 七殺破軍會貪狼 3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山的路 3第一百二十三章 血與火之歌1第九十一章 疑團第一百零六章 論閹宦2第三百三十八章 如是我聞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火 2第三百五十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九十一章 京師亂第二百零四章 樓蘭四衛之白鹿鳴第五十一章 寨內論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與火之歌 5第四十五章 風起雲涌9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火 5第三百三十章 頂上之戰 5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頭塔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明的騙子第四十三章風起雲涌7第一百五十一章 洪武三十一年 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病將第一百一十九章 廷議東廠 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宴與走狗1第二百一十五章 初會第三百一十六章 黑城中的閒人閒事 3第六章 一場交易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入龍門第三百九十五章 剎那永恆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架鬥毆第九十章 無用的解釋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罪第一百九十章 晚晴第一百零一章 你爲廠公2第三百一十九章 黑城中的閒人閒事 6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截舌、一隻耳第二百八十七章 血滿京華 4第一百零二章 徐如意的東廠設想(感謝大家的評論支持)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山之路 1第七十六章 漁樵問答第二百八十二章 蝶難留 3第八十七章 江行佣第一百八十九章 京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莊中軼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病將第三百六十二章 賈文和第十六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一十二章 鬥第四十五章 風起雲涌9第十三章 奴婢本分第三百七十章 盜亦有道第三百八十九章 龍吟水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侯府第二百五十二章 七殺破軍會貪狼 1第二百八十五章 血滿京華 2
第三章 命運無常第三百七十二章 夜央第三百五十二章 契機第三百一十六章 黑城中的閒人閒事 3第一百九十七章 養蠱第六十二章 武林大會2第四十五章 風起雲涌9第一百五十九章 十七年蟬第二百零五章 月玲瓏第三百三十一章 頂上之戰 6第二百五十一章 東風將至第八十一章 邋遢道人第二十七章 一夜魚龍第一百四十章 如躍在淵第三百七十八章 惡趣味第三百四十九章 詔獄第三百零九章 火上澆油 2第二十一章 低調好難第二百七十九章 真人? 真人4第二百九十七章 困獸猶鬥 2第三十四章 客棧授拳第三百四十章 快嘴魚的幸福生活第三百三十二章 紅竹筒 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七殺破軍會貪狼 6第三十三章 莊主救美第七十一章 武林大會11第一百七十章 南宮彩雲第二十八章 佛母賽兒第七十六章 漁樵問答第二百零八章第二十二張 山頂一會第二百一十七章 珠花第二百九十四章 卑鄙與高尚第三百三十三章 紅竹筒 中第九十一章 疑團第一百五十八章 橋上、林中第四十三章風起雲涌7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 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洪武三十一年 中第一百零五章 論閹宦1第三百三十一章 頂上之戰 6第一百章 你爲廠公1第一百九十八章 僧魔會第二百九十而章 掙扎 下第二百八十章 蝶難留 1第十三章 奴婢本分第一百二十六章 血與火之歌 4第二百五十四章 七殺破軍會貪狼 3第三百二十四章 上山的路 3第一百二十三章 血與火之歌1第九十一章 疑團第一百零六章 論閹宦2第三百三十八章 如是我聞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火 2第三百五十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九十一章 京師亂第二百零四章 樓蘭四衛之白鹿鳴第五十一章 寨內論事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與火之歌 5第四十五章 風起雲涌9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火 5第三百三十章 頂上之戰 5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頭塔第二百二十一章 高明的騙子第四十三章風起雲涌7第一百五十一章 洪武三十一年 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病將第一百一十九章 廷議東廠 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宴與走狗1第二百一十五章 初會第三百一十六章 黑城中的閒人閒事 3第六章 一場交易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入龍門第三百九十五章 剎那永恆第一百三十八章 打架鬥毆第九十章 無用的解釋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罪第一百九十章 晚晴第一百零一章 你爲廠公2第三百一十九章 黑城中的閒人閒事 6第三百三十三章 一截舌、一隻耳第二百八十七章 血滿京華 4第一百零二章 徐如意的東廠設想(感謝大家的評論支持)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山之路 1第七十六章 漁樵問答第二百八十二章 蝶難留 3第八十七章 江行佣第一百八十九章 京中第一百五十六章 莊中軼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病將第三百六十二章 賈文和第十六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一十二章 鬥第四十五章 風起雲涌9第十三章 奴婢本分第三百七十章 盜亦有道第三百八十九章 龍吟水上第三百八十一章 侯府第二百五十二章 七殺破軍會貪狼 1第二百八十五章 血滿京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