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歧黃之術

千金翼方分爲上下兩卷,長生用了七天時間將上卷辨症施治的內容盡收腦海。

能夠做到過目不忘固然難得,但最難的還是舉一反三,做不到舉一反三就不能活學活用,不能活學活用就是死搬教條,照本宣科,遲早會闖下大禍。

人之所以會生病,根源就是體內的五行出現了盈缺失衡,以不同的藥石進行扶正糾偏就是施治,但這看似簡單的辨症施治卻蘊含着無窮的變數,以風寒爲例,同樣的症狀,男女下藥就不一樣,男子爲陽性,下藥時陽性藥物就要略減。

同樣是男子,不同的年紀下藥也不相同,壯年男子比老幼男子陽氣要重,下藥時陽性藥物還要再減幾分。

可不能小看減少這幾分,一張藥方由幾種乃至幾十種藥物組成,牽一髮而動全身,一種藥物份量的減少,其他藥物都需要作出調整,有的要減幾分,有的則要加幾錢。

此外,書裡記載有幾千種藥物,搭配組合複雜而微妙,這種感覺很難用言語描述,就像手下有幾千個不同的士兵,在敵人來襲時要根據敵人的不同自兵營裡挑出能夠戰勝敵人的士兵出城迎戰,在挑選士兵時不但要權衡這些士兵能否打敗敵人,還得考慮到派出去的這些士兵會不會自相殘殺,窩裡鬥。

推研學習的同時,長生腦海裡經常會浮現出一個奇怪的想法,那就是殺人比救人容易,世人常說是藥三分毒,這話不假,一張藥方裡通常只有一到兩味主藥,其他的全是輔藥,輔藥的作用有時候只是剋制主藥的弊端,並沒有治病的效果。

如果只考慮藥物對病人有利的一面而不考慮其副作用,那開出的藥方就可能害死病人。

悟性低的人紙上談兵,悟性高的人觸類旁通,在記憶推研藥方的同時長生還發現了另外一個規律,那就是藥理與道理其實是相通的,任何事情都有陰陽兩面,遇到一件事情時不但要考慮到好的一面,還得考慮到它不利的一面。

以大補氣血的人蔘爲例,肥胖之人不宜,失眠夜驚之人不宜,脾胃虛寒之人不宜,如果下藥時只想到人蔘的好處而沒有考慮到它的弊端,開出的藥方就可能加重病症,氣血兩虧的病人本來就需要靜養休息,結果服藥之後不化飲食,夜不能寐,那等同把病人給害死了。

這個藥理若是用作人生道理,那就是看似很好的東西不一定適合所有人,要給別人一樣東西,首先要看別人需要什麼,別人需要的東西纔是好東西,別人不需要的東西,給予者非要一片好心的強加給別人,很可能會害了人家。

一個好大夫可能不精通人情世故,卻一定明白陰陽道理。

長生隨身帶了很多幹糧,他飯量也不大,一天半個火燒足夠了,天氣乾燥寒冷,火燒也不容易腐壞。

再加上他自山村長大,可以自林中尋找可吃的草根,最常見的就是杏葉沙蔘和桔梗,前者俗稱老母雞肉,後者俗稱光棍頭,根莖肥大,可以食用,入口也沒什麼異味。

除此之外他還會釣魚捉蝦,他身上有個擦石火折,還有半袋鹽巴,生計沒什麼問題,不過他很少生火,因爲擔心煙氣會暴露自己的行蹤,只是偶爾在中午時分生堆篝火,選用的也都是乾柴,儘量減少煙霧。

換做旁人,離家日久免不得想家,但他一直孑然一身,只有老黃與他作伴,老黃死後他再無牽掛,獨居山野也不感覺寂寞,只是偶爾會爲巴圖魯等人擔心,不知他們身在何處,境遇如何。

確定將上卷完全記住,長生將其付之一炬,這些東西若是被別人看到,會暴露他的身份併爲其帶來災禍。

下卷長生看的很慢,上卷他是抱着推研學習的心態,但下卷他是將其當做驗證和考驗的,削了一方木片將書頁遮住,只看右側症狀,不看左側藥方,根據症狀自腦海裡斟酌配比,開出藥方,認真推敲之後挪移木片,再看孫真人所開藥方,然後兩相比對。

最初幾頁他想出的藥方與孫真人的藥方差別很大,孫真人乃是神醫,開的藥方肯定不會有問題,有所不同自然是自己開的藥方有瑕疵,抱着這種心態推敲斟酌,查找差距,不惜耗時費腦也要想明白孫真人爲什麼這麼下藥。

這個法子是最耗費心血的法子,也是進步最快的法子,歧黃之術的提升可謂一日千里。

欣喜之餘長生亦有感觸,之所以進步神速有兩個原因,一是自己聰明用心,二是得益於藥王孫真人無聲的提攜,孫真人是真正的岐黃聖手,有這樣的先生他才能進步神速。

五頁的第二例,長生開出的藥方竟然與書中的藥方大致相同,只是其中幾味輔藥差了幾錢,這令他欣喜若狂,開出這個成功的藥方並不只是一個病症一個藥方的正確,而是意味着他能在幾千個士兵中很精準的挑出十幾個可以出城迎敵的士兵。

此後每一頁長生都能在十幾個病例中配對幾個藥方,正確的次數越來越多,藥物的劑量也越來越精準,從最初的差幾錢,到最後甚至一分不差。

到得下卷還有一半時,長生已經能夠做到十發九中,不很精準的一次也沒有大問題,只是輔藥用的不同,他用的是三錢甘草,而孫真人用的是二錢黃芩。

黃芩和甘草都是清熱解毒的,功效差不多,用誰作爲主藥的輔弼差別不大。

如果換做旁人,一定會就此略過,不做深究,但長生不肯,此時的他對歧黃之術已經多有了解,瞭解的越深,越是心存敬畏,用藥就是下毒,馬虎不得,他必須弄清楚孫真人爲什麼用黃芩而不用甘草。

推敲良久,始終搞不明白這兩者的區別,黃芩和甘草都可補脾益氣,清熱解毒,藥效極爲相似。

思考推敲是最累人的,想到最後長生甚至胸悶頭暈,即便如此他仍未放棄,人命不是兒戲,必須做到精益求精。

苦思良久,終於恍然大悟,經絡歸屬,黃芩主走肺經,而甘草主走心經,黃芩比甘草多了一樣功效,止血,久咳之下肺臟必然受損,清熱解毒的同時輔以止血很有必要。

想明白了其中緣由,長生對孫真人佩服的五體投地,高手就是高手,不服不行,信手拈來,面面俱到,無懈可擊。

待得下卷還剩下三頁時,長生已經能夠做到十發十中,配藥劑量毫釐不差。

具體自山中待了多久他已經記不得了,火燒早就吃完了,水潭裡的魚蝦也被他吃了個乾淨,原本光禿的樹枝也早已長出了綠葉。

到得這時,長生知道自己該走了,再不走山中的荊棘就會長出,雨水也會頻繁,蛇蟲也會更多。

最後三頁只有一個方子出了問題,也是極小的差別,照例還是進行推敲,不過心態不同了,久推不下之後他甚至懷疑孫真人是不是書寫之時出現了筆誤。

不過最終他還是發現是自己出了問題,孫真人之所以用了白茯苓而不是茯苓,乃是因爲這個方子只適合婦人使用,而白茯苓不但可以寧心安神,還可以美白肌膚。

想明緣由之後,長生擡手拍頭,所有在某一方面取得過人成就的人,必定有其過人之處,對於這些人必須心存敬畏。

將餘下的病症配出藥方之後,長生將千金翼方的下卷也付之一炬,實則千金翼方中所記載的病症和藥方並沒有涵蓋所有的病症和疑難雜症,不過對於那些書中沒有記載的病症他也不會束手無策,因爲歧黃之術觸類旁通,無非是辨症施治,酌情配比。

長生準備走了,不過動身之前他還有些事情要做,那套士兵的衣服自然不能穿了,得燒掉。

那個裝有迴天金丹的木盒也不能隨身攜帶,此前他曾經看過木盒裡的丹藥,裡面共有九枚由蠟封包裹着的丹藥,最下面一排是三枚解毒丹藥,都是綠色的,只不過顏色深淺有所差別,木盒隔板上有字,淺綠色的名爲解毒丹,綠色的名爲解毒靈丹,深綠色的名爲解毒金丹。

第二排是療傷丹藥,皆爲紅色,淺紅的名爲療傷丹,紅色的名爲療傷銀丹,赤紅的那枚則是療傷金丹。

最上面那排是三枚迴天續命的丹藥,淺黃色的那枚命爲迴天丹,白色的那枚爲迴天銀丹,金黃色的就是他必須送到閣皁山的迴天金丹。

沉吟過後,長生自木盒裡取出了四枚丹藥,分別爲解毒丹,療傷丹,迴天丹和迴天金丹,前三枚是他爲自己準備的,此去閣皁山路途遙遠,免不得遭遇各種意外,即便他深諳歧黃之術,遇險之後也來不及配藥自救,這三枚丹藥都是成藥,必須帶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

那柄寒月長刀也不能帶在身上,他不會武功,隱藏行蹤是最好的自保方式,帶了長刀在身邊弊大於利。

他有個習慣,暫時用不到的東西就會藏起來,他不捨得將長刀埋在土裡,便自附近找了棵死樹將長刀藏進了樹幹。

不過藏好之後他又改變了主意,不能藏在死樹裡,萬一被鄉人砍了,長刀豈不丟了,得藏在活着的樹裡,寒月長刀鋒利異常,割開樹幹輕而易舉。

除了長刀木盒,他身上還有一根笛子,這是武田真弓送給他的,眼下也不能帶在身上,與長刀木盒一併藏進樹裡。

藏好東西,長生自石洞裡睡了最後一晚,拂曉時分,動身上路……

第三十七章 孑然一身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大誤會第三百六十二章 年少輕狂第七十二章 混元心法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鈞重擔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四百章 武功法術第四百八十章 決戰開始第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三十六章 亡命阻擊第四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聖第二百八十一章 吉王李保第二百三十五章 審問妖孽第三百五十五章 召喚毛驢第三百四十二章 虎穴龍潭第四百一十七章 滯留海島第二百九十二章 永不輕敵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三百九十九章 盡力而爲第二十三章 打劫驛站第五百零四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五十八章 百密一疏第二百九十一章 縝密計劃第二百四十三章 深夜探監第二百七十六章 周詳準備第一百零二章 你來晚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合縱連橫第四百七十一章 重燃鬥志第一百七十九章 形勢危急第八十章 調頭南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擎天保駕第三百八十三章 除夕之夜第五百六十一章 謀而後動第五百二十三章 後撤受阻第二百四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三百九十章 劍走偏鋒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五章 渡劫天雷第五百三十二章 任人擺佈第二百九十五章 打臉揭短第五十一章 多吉法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虎穴龍潭第一百三十一章 連勝奪魁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切如常第一百六十八章 上清法術第四百一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三百一十八章 東瀛高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形勢危急第五百五十七章 故友重逢第四百九十八章 山中古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恩怨分明第五百七十八章 暫作休整第一百一十七章 比武招親第三百一十九章 傷敵自傷第二百六十四章 其位其威第三百七十八章 代天巡狩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務繁重第五百一十四章 辜負錯付第五十章 佛骨舍利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鈞重擔第七十四章 練氣入門第二百三十一章 南下濟州第六十六章 巧婦無米第三百零五章 棋如人生第五百二十六章 以寡敵衆第三百二十章 刑訊逼供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心善待第三百二十三章 蒼天有眼第五百三十二章 任人擺佈第四百二十一章 陰氣屏障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二十二章 亂世重典第三十章 遺言遺訓第三百七十七章 如朕親臨第五百零一章 三個紅圈第二百五十八章 妖龍逆鱗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身救援第二百五十八章 妖龍逆鱗第二百九十三章 離朝遠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半個時辰第一百八十二章 義薄雲天第四百一十二章 敵軍在前第一百七十五章 血戰擂臺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蘇州第三百九十章 劍走偏鋒第一百八十五章 豪賭一場第八十八章 兄弟重逢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年古寺第三百七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四百二十六章 受人之託第三百四十七章 急流勇退第二十九章 封閉七竅第二百八十九章 授予兵符第二百三十一章 南下濟州第九十七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三十三章 好個霪賊第三百一十五章 忠人之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趕赴少林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差上門
第三十七章 孑然一身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大誤會第三百六十二章 年少輕狂第七十二章 混元心法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鈞重擔第四百六十章 感召邀請第四百章 武功法術第四百八十章 決戰開始第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三十六章 亡命阻擊第四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聖第二百八十一章 吉王李保第二百三十五章 審問妖孽第三百五十五章 召喚毛驢第三百四十二章 虎穴龍潭第四百一十七章 滯留海島第二百九十二章 永不輕敵第二百七十八章 爲官日常第三百九十九章 盡力而爲第二十三章 打劫驛站第五百零四章 抽絲剝繭第五百五十八章 百密一疏第二百九十一章 縝密計劃第二百四十三章 深夜探監第二百七十六章 周詳準備第一百零二章 你來晚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合縱連橫第四百七十一章 重燃鬥志第一百七十九章 形勢危急第八十章 調頭南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擎天保駕第三百八十三章 除夕之夜第五百六十一章 謀而後動第五百二十三章 後撤受阻第二百四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三百九十章 劍走偏鋒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五章 渡劫天雷第五百三十二章 任人擺佈第二百九十五章 打臉揭短第五十一章 多吉法王第三百四十二章 虎穴龍潭第一百三十一章 連勝奪魁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切如常第一百六十八章 上清法術第四百一十五章 自食惡果第三百一十八章 東瀛高手第一百七十九章 形勢危急第五百五十七章 故友重逢第四百九十八章 山中古城第三百三十七章 恩怨分明第五百七十八章 暫作休整第一百一十七章 比武招親第三百一十九章 傷敵自傷第二百六十四章 其位其威第三百七十八章 代天巡狩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務繁重第五百一十四章 辜負錯付第五十章 佛骨舍利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鈞重擔第七十四章 練氣入門第二百三十一章 南下濟州第六十六章 巧婦無米第三百零五章 棋如人生第五百二十六章 以寡敵衆第三百二十章 刑訊逼供第四百三十一章 真心善待第三百二十三章 蒼天有眼第五百三十二章 任人擺佈第四百二十一章 陰氣屏障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三百二十二章 亂世重典第三十章 遺言遺訓第三百七十七章 如朕親臨第五百零一章 三個紅圈第二百五十八章 妖龍逆鱗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身救援第二百五十八章 妖龍逆鱗第二百九十三章 離朝遠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半個時辰第一百八十二章 義薄雲天第四百一十二章 敵軍在前第一百七十五章 血戰擂臺第三百八十章 前往蘇州第三百九十章 劍走偏鋒第一百八十五章 豪賭一場第八十八章 兄弟重逢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年古寺第三百七十一章 高手對決第四百二十六章 受人之託第三百四十七章 急流勇退第二十九章 封閉七竅第二百八十九章 授予兵符第二百三十一章 南下濟州第九十七章 主動出擊第四百三十三章 好個霪賊第三百一十五章 忠人之事第五百七十九章 趕赴少林第二百二十八章 身不由己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差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