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百密一疏

王府有三口井,西院兒就有一口,大頭說完便邁着小短腿兒晃向井邊,那裡放着一個裝滿井水的大木桶,裡面無疑就是幾人自嶺南帶回來的西瓜。

長生自樹下的石墩上坐了下來,轉而擡手示意衆人分別落座,待衆人坐下之後他的視線自幾人臉上逐一掃過,幾人自嶺南風塵僕僕的趕回來,雖然心中的喜悅沖淡了身上的疲憊,但他還是自幾人臉上看到了掩飾不住的心力交瘁,衆人經常出遠門兒,長途奔襲不足以令衆人如此憔悴,之所以有此等神情,無疑是最近一段時間與倭寇周旋頗爲吃力,而且先前餘一在書信中也提到過尋找地支的過程並不順利。

就在長生環視衆人之際,大頭自井邊高聲叫嚷,“快來幫忙啊。”

聽得大頭叫嚷,衆人轉頭看向井邊,只見大頭正墊着腳尖自木桶裡往外撈西瓜,奈何木桶太高,西瓜太大,大頭手短腳短,竟然抓不上來。

釋玄明見狀急忙過去幫忙,一手一個託回來兩個大西瓜,待釋玄明放下西瓜,大頭又扯着嗓子喊來下人,命他們去拿切刀,衆人的兵器都是見過血的兇器,自然不能用來切瓜。

切刀拿來,大頭操刀切瓜,第一塊兒自然給長生,不過長生接過之後反手就遞給了黃四郎,王府是衆人的家,黃四郎是客人,理應禮讓。

黃四郎幾番推辭無果,只能道謝接了,實則它並不喜歡吃水果,奈何長生盛情難卻。

此時西瓜在中土並不常見,不過長生之前吃過不止一次,龍虎山的大忠真人就喜歡種這東西,大忠真人種的西瓜雖然沒有幾人自嶺南帶回來的個頭兒大,卻比衆人帶回來的更甜。

大頭是個急性子,分完西瓜便急切的詢問長生當日是如何死裡逃生的。

長生照例意簡言賅,三言兩語講說了事情的經過。

衆人跟隨長生的時間也不短了,知道他不喜歡被人同情,也知道真實的情況遠比長生講述的要殘酷兇險,但長生既然輕描淡寫,他們也不便追問細節。

長生說完自己的遭遇,大頭便開始講說他失蹤之後的事情,當日幾人只當他被倭寇給炸的粉身碎骨,由於當時正在下雨,戰場一片泥濘,他的氣味與倭寇的氣味混雜在了一起,便是黃四郎嗅覺異常靈敏,也無法自一地的殘肢斷臂中分辨出哪些是他的,再加上衆人還自現場找到了斷裂的龍威以及他破碎的衣物和另外一隻裝有親王金印的腰囊,故此衆人便錯誤的判斷他已經陣亡。

也正是因爲誤差誤判,便導致他們事後沒有四處尋找,而是將滿腔的怒火一股腦的撒向了剩下的那些倭寇,待得給他立下衣冠冢之後,五人便開始攻擊剩下的那些倭寇。

此前楊開等人端了七大家族的營地,既是遠征,七大家族自然不會帶上老弱婦孺,但他們卻帶上了不少擅長造物的工匠和庖廚大夫,這些人被殺令他們氣急敗壞,再加上七大家族的族長盡數陣亡,剩下的那些倭寇也是憋了一肚子火兒,面對五人的進攻直接採用了硬碰硬,一通惡戰下來,己方衆人要麼受傷要麼中毒,而倭寇一方則死傷了五十多人,剩下那些被打的再無鬥志,紛紛隱入密林,逃往東南。

七大家族當初是自新羅東南方向的海邊登陸的,乘坐的船隻就停靠在東南沿海,這些逃跑的倭寇無疑是想逃到海邊坐船離開,但他們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船隻已經被大頭給燒掉了。

大頭知道敵方停靠船隻的位置,那時候己方衆人只當他已經陣亡,而所有參與圍攻他的倭寇手上都沾了他的血,爲了給他報仇,幾人便趕到了倭寇停靠船隻的海邊,居高臨下,守株待兔,倭寇來一個他們就殺一個,直至趕盡殺絕,無一漏網。

爲他報完仇,衆人又重回原地,試圖與地支寅虎進行接觸,地支所在區域都是固定的,不難尋找。

雖然地支都是女子形象,但它既不是人也不是異類,而是由五行靈氣化生的一息靈識,對於附近發生的事情它都瞭如指掌,也知道己方與倭寇爆發血戰是爲了保護它,但寅虎對大頭等人卻很是冷淡,一副愛答不理的嘴臉,用大頭的話說就像欠它很多錢一樣。

人家不領情,己方衆人只能沮喪離開,趕回中土報喪,他們先是找到了張善和張墨,將他陣亡一事告知了二人,隨後請求二人作法招魂,因爲他陣亡的太過突然,他們想確定他有沒有什麼未了的心願。

龍虎山的確有招魂的法術,不過召喚一個人的魂魄需要知道對方的生辰八字,但他是個孤兒,誰也不知道他具體的生辰八字,也就無法作法召喚。

他是衆人的頭領,老大死了,而他們幾個卻活的好好的,這令大頭等人頗爲慚愧,無顏面對張善和張墨,於是便沒有自軍營久留,短暫的逗留之後便匆匆離去。

回到長安,幾人一起去見的皇上,得知他隕落新羅,皇上‘面如死灰’‘痛哭出聲’,由於沒有屍身,也就無法入殮出殯,只能按照國葬之禮輟朝七日並公告天下。

尋找並保護地支是他生前一直在做的事情,爲了告慰他的在天之靈,衆人便秉承他的遺志,繼續他不曾做完的事情,由於他陣亡之前將那個裝有青龍逆鱗和迴天銀丹以及龍脈圖譜等物的腰囊委託黃四郎交給了楊開,故此衆人便循着龍脈衍續圖譜繼續奔走尋找。

衆人先前是自不鹹山趕往新羅的,故此幾人商議過後,決定反向尋找,先去尋找子鼠。

子鼠五行屬水,遠在極北寒冰之地,要趕去那裡需要一路北上,就在衆人自漠北草原最北面的科林沁城補充給養,準備進入茫茫北境雪林之時,突然受到了倭寇的暗算。

己方衆人誰也沒想到會在如此偏遠的地方受到倭寇的暗算,好在他在世時留下了一些解毒藥物,而黃四郎也懂得一些藥理,衆人這才得以死裡逃生。

倭寇沒想到黃四郎也懂得一些日語,黃四郎在無意之間聽到了倭寇的談話,得知倭寇之所以自這裡設伏是因爲倭寇手裡也有一份龍脈地圖,知道他們接下來可能去哪裡,而暗算他們的目的則是爲了奪回當日被他搶走的上古法器天機棒。

雖然天機棒這個名字長生是第一次聽說,卻知道大頭所說的天機棒是什麼,當日他在瀋州遇到了幾個冒充他們的倭寇,其中冒充大頭的那個倭寇是老相識佐佐木,這些倭寇是趕往不鹹山與三菱森會合的,其中領頭的倭寇名叫池田,在殺掉此人之後,餘一自此人的馬鞍裡找到一個銅棒,當時他並不知道這個奇怪的銅棒有什麼用,直待後來自不鹹山殺掉了三菱森等人,隨後自其中一個女倭寇的日記裡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由此才得知那個銅棒是一件上古法器,可以用來擊殺地支,大頭所說的天機棒,無疑就是這東西。

雖然逃過了倭寇的暗算,但己方的目的地已經被倭寇預知,這羣倭寇一直陰魂不散的尾隨騒擾,搞的己方衆人日夜提防,不勝其煩。

不過己方衆人雖然需要時刻防範倭寇的偷襲,心裡也是有底的,因爲知道對方想要得到自己手裡的天機棒,而今八大家族盡數陣亡,只要天機棒還在己方手裡,倭寇一方就無法傷害剩下的那些地支。

也正因爲有了這種想法,衆人趕路之時便沒有隻爭朝夕的急切,先是趕往極北寒冰之地尋到子鼠,說明來意之後,子鼠倒是很熱情的招待了他們,地支雖然都是五行靈氣所化,但性情卻不相同,有些孤僻陰鬱,有些自傲高冷,而有些則相對和善。

告知子鼠危險的存在之後,己方衆人便趕往西北大漠,那裡是地支亥豬所在區域,亥豬五行屬木,所在區域是一片位於大漠之中的綠洲。

一路上倭寇仍然會不停的出現並進行騒擾,雙方也曾多次動手,好在己方衆人多有防範,倭寇每次偷襲都會無功而返。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己方衆人都是在漫長的趕路以及與倭寇頻繁的交手中度過的,就在不久之前,楊開突然讓大頭趕往未羊所在的嶺南姑婆山以及午馬和巳蛇所在區域查探情況,大頭當時不明所以,楊開只道己方衆人很可能上當了,倭寇之所以頻繁的騒擾並不是爲了搶奪天機棒,而是爲了拖住他們,以便於倭寇主力能夠對付其他地支。

當時大頭只當楊開多疑,不曾想楊開的一席話卻令他倒吸了一口涼氣,十二地支最虛弱的時候分別是自己所屬的月日和時辰,而一年之中四月爲巳,五月爲午,六月爲未,如果倭寇要對付地支,四五六這三個月分別是巳蛇,午馬,未羊最虛弱的時候。

而己方衆人先前受到了倭寇的誤導,自認爲天機棒只要在自己手裡,倭寇就沒辦法對付其他地支,故此疏忽了地支最虛弱的月份和時辰。

當大頭急三火四的趕到姑婆山時,直接傻眼了,楊開猜的果然沒錯,姑婆山周圍被挖出了一圈兒很深的壕溝,壕溝裡插滿了槐樹柳樹等陰性樹木的樹幹,五行之中木克土,倭寇此舉無疑是爲了減弱未羊的土屬靈氣。

由於壕溝不曾徹底合攏,大頭便去往巳蛇和午馬所在區域進行探查,與姑婆山一樣,午馬所在的火雲山周圍也被挖出了一條壕溝並引水漫灌,午馬五行屬火,五行之中水克火,火雲山已是一片死寂,毫無疑問,地氣被破,午馬已死。

再去巳蛇所在的煙雲嶺,亦是如此,引水漫灌破其火屬靈氣。

探查的結果令大頭亡魂大冒,急忙以黃四郎的靈氣信物通知己方衆人趕去姑婆山,餘一是在衆人去到姑婆山之後回長安進行探視的,那時己方衆人正在計劃如何動手,並未驚動那裡的倭寇。

大頭說完,己方衆人面露慚愧,沮喪低頭,唉聲嘆氣……

第一百七十章 投桃報李第五百三十二章 任人擺佈第四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四百七十四章 壓力巨大第九十一章 展露鋒芒第四百四十七章 事態惡化第五百五十四章 調兵遣將第四百一十二章 敵軍在前第五十九章 最後一程第四百二十四章 借用肉身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唐才子第三百六十章 危機四伏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途奔襲第一百四十一章 進士及第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個交代第五百六十七章 驪山皇陵第四章 背井離鄉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身救援第二百八十一章 吉王李保第一百四十一章 進士及第第一百一十章 再回長安第五百八十五章 老僧夜訪第三百零七章 餘一同門第一百零九章 留下後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商賈作風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主憲臺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除餘黨第二百五十九章 挑撥離間第五十九章 最後一程第三百零六章 勇者無畏第五百五十八章 百密一疏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浪淘沙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的女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宮中告急第五百七十一章 物極必反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三百六十章 危機四伏第三百七十章 默契聯手第四百零八章 揚帆出海第十五章 時不我待第三百三十七章 恩怨分明第四百零八章 揚帆出海第二百五十三章 氣息有異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事慘烈第一百六十三章 監察考官第二百九十二章 永不輕敵第三百九十一章 償還人情第一百零四章 報仇雪恨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情世故第五百零三章 危機四伏第四百三十二章 千古奇書第五百五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三百二十章 刑訊逼供第五百四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九十九章 月夜尋經第四百九十九章 以少勝多第一百八十二章 義薄雲天第三百一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三十九章 處理善後第六十四章 往何處去第四百六十四章 略做喘息第四百九十八章 山中古城第一章 暗夜天雷第六十八章 不生不死第二百九十二章 永不輕敵第三百五十五章 召喚毛驢第七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二百一十二章 妖孽四起第七十七章 天師庇護第七十二章 混元心法第三百九十一章 償還人情第一百五十九章 推心置腹第五百二十七章 血灑異域第九十一章 展露鋒芒第二百零六章 長者智慧第四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聖第八十二章 來之安之第一百四十二章 觀戰選婿第五百四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八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三十三章 五雷大法第二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六十二章 飛蛾撲火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三百二十四章 善待百姓第四百二十四章 借用肉身第五百六十三章 君臣秘議第五百二十二章 只爭毫釐第三百五十章 悠然閒賦第二百九十九章 月夜尋經第五百八十章 烏鴉蛤蟆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修宮觀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五百一十章 千年狐妖第五百六十四章 兩道聖旨第四百四十五章 回返京師第二百七十一章 酉金所化第二百四十九章 贗品地圖
第一百七十章 投桃報李第五百三十二章 任人擺佈第四百五十五章 亡羊補牢第四百七十四章 壓力巨大第九十一章 展露鋒芒第四百四十七章 事態惡化第五百五十四章 調兵遣將第四百一十二章 敵軍在前第五十九章 最後一程第四百二十四章 借用肉身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唐才子第三百六十章 危機四伏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途奔襲第一百四十一章 進士及第第三百二十七章 一個交代第五百六十七章 驪山皇陵第四章 背井離鄉第一百八十八章 孤身救援第二百八十一章 吉王李保第一百四十一章 進士及第第一百一十章 再回長安第五百八十五章 老僧夜訪第三百零七章 餘一同門第一百零九章 留下後路第一百二十四章 商賈作風第一百五十一章 入主憲臺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除餘黨第二百五十九章 挑撥離間第五十九章 最後一程第三百零六章 勇者無畏第五百五十八章 百密一疏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浪淘沙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的女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宮中告急第五百七十一章 物極必反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三百六十章 危機四伏第三百七十章 默契聯手第四百零八章 揚帆出海第十五章 時不我待第三百三十七章 恩怨分明第四百零八章 揚帆出海第二百五十三章 氣息有異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事慘烈第一百六十三章 監察考官第二百九十二章 永不輕敵第三百九十一章 償還人情第一百零四章 報仇雪恨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情世故第五百零三章 危機四伏第四百三十二章 千古奇書第五百五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三百二十章 刑訊逼供第五百四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二百九十九章 月夜尋經第四百九十九章 以少勝多第一百八十二章 義薄雲天第三百一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三百三十九章 處理善後第六十四章 往何處去第四百六十四章 略做喘息第四百九十八章 山中古城第一章 暗夜天雷第六十八章 不生不死第二百九十二章 永不輕敵第三百五十五章 召喚毛驢第七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二百一十二章 妖孽四起第七十七章 天師庇護第七十二章 混元心法第三百九十一章 償還人情第一百五十九章 推心置腹第五百二十七章 血灑異域第九十一章 展露鋒芒第二百零六章 長者智慧第四百四十八章 進宮面聖第八十二章 來之安之第一百四十二章 觀戰選婿第五百四十二章 雪上加霜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足鼎立第三百八十九章 死裡逃生第三十三章 五雷大法第二十六章 雪上加霜第六十二章 飛蛾撲火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三百二十四章 善待百姓第四百二十四章 借用肉身第五百六十三章 君臣秘議第五百二十二章 只爭毫釐第三百五十章 悠然閒賦第二百九十九章 月夜尋經第五百八十章 烏鴉蛤蟆第四百九十二章 重修宮觀第四百五十七章 爲臣之道第五百一十章 千年狐妖第五百六十四章 兩道聖旨第四百四十五章 回返京師第二百七十一章 酉金所化第二百四十九章 贗品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