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兩道聖旨

皇上如此震驚也在長生意料之中,因爲張善與自己不同,張善生性高傲,不苟言笑,更不屑表功,但皇上深居皇宮,消息閉塞,這件事情若是不與他說,他永遠也不會知道。

爲了拿下洛陽,龍虎山一衆道人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沉重的代價,此事必須讓皇上知道,不然對龍虎山衆人不公平。

“確有此事,”長生點頭說道,“張真人向來敏於行而訥於言,他不向皇上奏稟此事,想必是不想您爲此憂心,實則三日之前的那場大雨便是張真人率領一衆道友聯手作法所致,道士習練法術旨在降妖除魔,滌盪乾坤,是不可以用之於凡人的,但水淹洛陽殃及城中百姓,爲此張真人直接折損陽壽一紀。”

“十二年?”皇上愕然瞠目。

長生緩緩點頭。

得到長生肯定答覆,皇上無比震驚,許久不曾回神,伸手端拿茶杯,由於渾身發抖,端起茶杯之後杯蓋碰觸茶杯叮噹作響。

眼見不得平穩端拿,皇上只得放下茶杯,緊張的看向長生,“可有彌補之法?”

長生皺眉搖頭。

見長生搖頭,皇上唉聲長嘆,轉而以手撫額,默然低頭。

長生雖然沒有與皇上朝夕相處,對他也多有了解,皇上爲張善難過是真,但這並不是主要的,皇上心情低落的主要原因是後悔當初不該無端多疑,兵分三路以此互相牽制,間接削弱張善的實力,如果一開始就將三十萬大軍全部交到張善手裡,戰事絕不至於打的如此艱難,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沒有遇到機會,而是機會就在眼前,卻被自己生生錯過了。

即便猜到皇上心中所想,長生也只能裝作不知道,“皇上無需太過悲傷,保重龍體爲上,我等身受皇恩,理應實心用事,忠君體國。”

皇上聞聲擡頭,心裡本就難過,再見長生消瘦臉龐,心中愧疚更深,在生死麪前,名利權情無不相形見絀,長生和張善爲了江山社稷已然將生死置之度外,此等天賜良臣,自己當真不該多疑猜忌,還有遠走西域的倪倬,也是被自己逼走的,上天分明給了自己一手好牌,卻被自己打的一塌糊塗。

沉默過後,皇上突然開口,“周順。”

聽得皇上召喚,內門外的周公公立刻快步上前,“奴才在。”

“傳旨三省六部,即刻準備,寡人要出宮南巡,往龍虎山祭天。”皇上正色說道。

皇上登基之後從未出巡,事發突然,周公公不明所以,便不曾立刻應是,而是用眼角餘光偷瞄長生。

“皇上,萬萬使不得,”長生急忙離座起身,“眼下南方疫情頗爲嚴重,而且龍虎山距長安足有三千多裡,您乃九五之尊,萬金之體,民心所繫,絕不能有半點差池。”

“你不要勸朕,龍虎山朕是一定要去的。”皇上語氣異常堅決。

周公公原本還在猶豫,聽皇上這般說,便不敢再遲疑,只能應是後退。

“等等。”長生急忙喊住周公公,轉而衝皇上說道,“啓稟皇上,龍虎山一衆道友眼下還在洛陽,您如果非要出巡,不妨往洛陽一行,眼下我們雖然拿下了洛陽,但戰事尚未結束,皇上親往勞軍,定能助長聲威,振奮士氣。”

皇上思慮過後緩緩點頭,“也好。”

見皇上改變了主意,長生暗暗鬆了口氣,皇上出巡遭殃的是各地官府,走到哪兒哪裡的官府就得迎接款待,倘若真去龍虎山,這一趟走下來無疑是給地方官府添亂,而洛陽離長安只有一千里,途經的州縣較少,而且往返也用不了多長時間。

周公公出去宣旨,長生重新落座,“微臣還有一事要向皇上啓奏,微臣不在的這段時間,楊開等四位欽封大將軍並未放鬆懈怠,一直在四處奔走,阻擊倭寇,保護大唐的龍脈地支,不過倭寇人數衆多,他們難能分身兼顧,東南和正南方向的四個地支已被倭寇毀去。”

長生之所以提及楊開等人,是爲了讓皇上知道楊開等人不但聽命於自己,同時也效力於朝廷,在誤以爲自己已經戰死之後,四人並未伸腿兒撂挑子,而是繼續幫朝廷保護地支。

這是個不折不扣的壞消息,皇上聞言面色鉅變,“地支被毀,有何後果?”

長生說道,,“皇上無需擔心,大唐龍脈發乎崑崙乾陽金龍,十二地支皆爲對應龍氣的坤陰,缺失幾個對金龍不會有太大影響。”

“此事非同小可,你萬不能避重就輕,隱瞞淡化。”皇上說道。

“皇上放心,”長生說道,“倭寇之所以攻擊地支,乃是因爲地支可以感應龍氣,倭寇想要染指龍脈,就必須先將地支除去,只要地支尚在,金龍就是不壞金身,無懈可擊。”

“可是眼下地支已經失去了四個。”皇上憂慮。

“不怕,”長生說道,“十二地支只要還有一半,倭寇便傷不得乾陽金龍,不過倭寇眼下正在往嶺南姑婆山聚集,試圖開山破土,毀掉那裡的地支未羊。”

事關龍脈,皇上多有緊張,急切發問,“何以應對?”

長生說道,“據微臣估算,眼下潛伏在中土的倭寇至少也有三千人以上,這些人都有靈氣修爲,實力不容小覷,此前敵暗我明,我們便是有心與之決戰也尋他們不到,而今他們知道我已經平安歸來,也料定微臣會趕去阻止他們傷及未羊,故此微臣猜測,倭寇接下來很可能將所有兵馬調往姑婆山,以求將我等五人盡數殲滅。”

長生說到此處略做停頓,皇上知道長生話沒說完,便不曾接話。

長生繼續說道,“機會難得,微臣有心將計就計,召請幫手反殺倭寇,奈何微臣平日裡與江湖中人少有往來,一時之間也請不到太多的高手,故此微臣想要向皇上求一道聖旨,趕赴少林寺請一衆高僧出山相助。”

“同塵所在的少林寺?”皇上隨口問道。

“對。”長生點頭。

“他們能行嗎?”皇上多有顧慮,同塵先前統領的東路兵馬連吃敗仗,令得皇上對他們信心全無。

長生點頭說道,“能行,少林僧人本性淳樸,少有詭詐,行伍作戰是他們的短板,但江湖爭鬥卻是他們的強項,而且少林寺乃禪宗祖庭,人數衆多,高手如雲。”

長生說到此處見皇上眉頭微皺,多有顧慮,便繼續說道,“眼下除了少林寺,微臣想不出還有哪個門派有如此之多的紫氣高手。”

“只要你想做的事情,朕都會支持你,”皇上言罷,側身自龍榻右側的几案上拿過一卷黃軸,鋪開之後取出玉璽親自加蓋,轉而遞向長生,“你斟酌言辭,自行填寫。”

“萬萬使不得,還是由內吏書寫較爲妥當。”長生連連擺手,並不接拿。

皇上將那捲軸塞到長生手裡,“如朕親臨的天子金牌朕都能給你,區區一道聖旨又算得了什麼。”

皇上雖然這麼說,但長生還是將聖旨放於龍榻一側,轉而開口說道,“啓稟皇上,大將軍釋玄明跟隨微臣保護地支多有功勞,他本是少林弟子,因爲行事過於豪放,被少林寺……”

皇上知道長生要說什麼,不等其說完就側身又拿過一張聖旨,加蓋玉璽印章。

長生接過聖旨鄭重道謝,隨後又將聖旨置於龍榻一側。

見長生非要避嫌,皇上乾脆自己動手,親筆書寫,實則所有的聖旨都是內吏按照皇上口諭書寫的,用的也都是黑墨,皇上親自書寫的朱字聖旨極爲罕見。

皇上每日批覆奏摺,寫得一手好字,龍飛鳳舞,氣勢十足,寥寥數語,盡顯乾綱獨斷,一言九鼎的君王霸氣。

就在長生道謝過後端詳內文之時,外面突然傳來了巴圖魯的聲音,“老五,你在哪兒?快出來。”

巴圖魯的聲音是自高處傳來的,由此可見他並沒有擅闖皇宮,而是騎乘火麒麟飛在皇宮上空。

皇上可不知道巴圖魯口中的老五就是長生,察覺有人自皇宮上空大呼小叫,立刻不悅皺眉。

長生見狀急忙出言解釋,“啓稟皇上,此人乃微臣的大師兄,兒時發熱傷了腦子,行事渾噩,少有禮數……”

不等長生說完,,巴圖魯的喊聲再度傳來,“老五,快出來,老二老三出事兒了……”

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堂之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監察考官第三百五十章 悠然閒賦第二百九十七章 黑鱗巨蛇第三百六十七章 動身離京第一百二十章 聖旨皇榜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平道人第六十四章 往何處去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足鼎立第五十四章 沿江而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五百三十九章 回返中土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現生機第四百二十章 東海仙露第三百二十九章 返鄉省親第二十七章 又是雨夜第五百一十四章 辜負錯付第二百九十章 臨行準備第三百四十九章 掛印辭官第一百八十章 強援來到第九十七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六十九章 鏖戰強敵第二百二十五章 平安無事第四百零六章 再入江淮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真亂假第六十六章 巧婦無米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離不棄第三百六十四章 後知後覺第三百四十九章 掛印辭官第四十八章 張冠李戴第五百零五章 地支丑牛第二百四十五章 神秘地圖第四百六十八章 至人無己第四百零三章 兵分兩路第三百一十三章 敗家之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得內丹第七十五章 隨行保護第九十三章 技驚四座第六十四章 往何處去第三百四十六章 裂土封王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驚無險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浪淘沙第一百六十二章 武舉正試第一百五十七章 罰沒充公第二百六十章 如實啓奏第四百九十九章 以少勝多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卿不我第三百零二章 倒黴透頂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平道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人心神第四百四十三章 朝廷生變第三十三章 五雷大法第八十五章 虛心求教第五百八十四章 嫁禍於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秉燭夜談第三百七十二章 生死與共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足鼎立第五百九十三章 集思廣益第四百六十一章 解圍救急第三百三十九章 處理善後第二百九十三章 離朝遠行第五百四十四章 力有窮時第五百零二章 背叛遺忘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二地支第五十七章 下毒救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回返長安第一百五十九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五十七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四十章 痛打女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兵貴神速第三百八十三章 除夕之夜第二百四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二百五十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劃準備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二百七十一章 酉金所化第一百三十章 靈氣耗盡第五百二十章 爭取時間第三百七十八章 代天巡狩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跡可循第九十九章 北上訪友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年古寺第三百三十六章 冥頑不靈第三百四十二章 虎穴龍潭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途奔襲第二百五十一章 早做準備第三百七十三章 正面對決第一百六十九章 氣度胸襟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人心神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擂臺第一百四十二章 觀戰選婿第三百六十五章 花天酒地第三百九十二章 縝密策劃第四百八十九章 默契無聲第三百一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零六章 大仇得報第一百九十六章 死裡逃生第三百二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二百九十三章 離朝遠行
第二百一十五章 朝堂之上第一百六十三章 監察考官第三百五十章 悠然閒賦第二百九十七章 黑鱗巨蛇第三百六十七章 動身離京第一百二十章 聖旨皇榜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平道人第六十四章 往何處去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足鼎立第五十四章 沿江而下第五百四十一章 中流砥柱第五百三十九章 回返中土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現生機第四百二十章 東海仙露第三百二十九章 返鄉省親第二十七章 又是雨夜第五百一十四章 辜負錯付第二百九十章 臨行準備第三百四十九章 掛印辭官第一百八十章 強援來到第九十七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六十九章 鏖戰強敵第二百二十五章 平安無事第四百零六章 再入江淮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真亂假第六十六章 巧婦無米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離不棄第三百六十四章 後知後覺第三百四十九章 掛印辭官第四十八章 張冠李戴第五百零五章 地支丑牛第二百四十五章 神秘地圖第四百六十八章 至人無己第四百零三章 兵分兩路第三百一十三章 敗家之子第五百一十一章 重得內丹第七十五章 隨行保護第九十三章 技驚四座第六十四章 往何處去第三百四十六章 裂土封王第四百六十六章 有驚無險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浪淘沙第一百六十二章 武舉正試第一百五十七章 罰沒充公第二百六十章 如實啓奏第四百九十九章 以少勝多第二百八十七章 不卿不我第三百零二章 倒黴透頂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平道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人心神第四百四十三章 朝廷生變第三十三章 五雷大法第八十五章 虛心求教第五百八十四章 嫁禍於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秉燭夜談第三百七十二章 生死與共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足鼎立第五百九十三章 集思廣益第四百六十一章 解圍救急第三百三十九章 處理善後第二百九十三章 離朝遠行第五百四十四章 力有窮時第五百零二章 背叛遺忘第二百三十六章 十二地支第五十七章 下毒救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回返長安第一百五十九章 推心置腹第二百五十七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四十章 痛打女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兵貴神速第三百八十三章 除夕之夜第二百四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一百一十九章 下定決心第二百五十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八十六章 謀劃準備第四十四章 舉步維艱第二百七十一章 酉金所化第一百三十章 靈氣耗盡第五百二十章 爭取時間第三百七十八章 代天巡狩第二百七十二章 有跡可循第九十九章 北上訪友第二百九十六章 千年古寺第三百三十六章 冥頑不靈第三百四十二章 虎穴龍潭第二百六十二章 長途奔襲第二百五十一章 早做準備第三百七十三章 正面對決第一百六十九章 氣度胸襟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人心神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擂臺第一百四十二章 觀戰選婿第三百六十五章 花天酒地第三百九十二章 縝密策劃第四百八十九章 默契無聲第三百一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零六章 大仇得報第一百九十六章 死裡逃生第三百二十八章 成人之美第二百九十三章 離朝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