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花天酒地

不過雖然有心補救,眼下卻也做不得什麼,那些御賜的丫鬟都被攆走了,總不能再將她們給召回來。而跟皇上再要一批也不現實,怎麼開口?

吃過夜宵躺臥在牀,思慮良久長生最終還是打消了給大頭等人牽線搭橋的念頭,很快衆人就要離開長安四處漂泊,有了女人不但徒增牽掛,還可能害了人家,因爲對手很可能會衝她們下手,以此要挾衆人。

次日清晨,知道長生回返,大頭等人先後前來問安,所謂問安實則就是過來看看長生有沒有什麼交代,如果有長生不知道的事情也順便兒跟他說一聲兒,在他離開的這幾日一切如常,沒有任何意外發生。

沒有意外不表示沒事兒,瑣事還是有幾件的,皇上前日派人送了些地方進貢的特產,再有就是戶部的吳雨生和御史臺的田鈺都來過,只道有公務請示。

對於皇上的賞賜以及吳雨生和田鈺的來訪長生並不感覺意外,因爲自己雖然已經卸任,卻終究住在長安,皇上給與賞賜,乃是爲了表達對他的關心,同時也表明了不會因爲他不在其位就冷淡疏遠的態度。

而吳雨生和田鈺過來請示也在情理之中,他雖然留下了官印,名義上仍是戶部和御史臺的主官,二人過來請示乃是出於禮數,表明自己擺的正位置。

長生沒有主動聯繫田鈺和吳雨生,只是給皇上上了道謝恩的摺子,順便兒將自己最近一段時間做了什麼衝皇上做了簡要說明。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事情發生,而這也正是長生所希望的,眼下衆人需要的就是平靜和安定,幼鷹和馬駒需要時間成長,法術武功需要時間演練,靈氣修爲也需要時間提升。

突然閒了下來,換成很多人都會不適應,但長生卻很喜歡目前的這種狀態,人生就應該有動有靜,不能一直忙的焦頭爛額,如果一味的匆匆前行,很容易迷失方向,背離初衷。每隔一段時間就應該停一停,靜一靜,想一想,只有靜思深遠的運籌帷幄,纔有一往無前的決勝千里。

每隔七天皇上就會賞賜一些衣食用物,長生照例上摺子謝恩。而吳雨生和田鈺也來過幾次,每次都是結伴同行,雖然長生從未見過他們,卻知道是吳雨生主動邀請田鈺一起過來拜訪的,而吳雨生之所以這麼做,無疑是爲了避嫌,吳雨生知道是他提攜的自己,也知道他不希望別人知道是他提攜了自己。

吳雨生也知道長生不會見自己,故此每次登門都會留下一份請示公文,所謂請示,並不是詢問他這件事情該如何處理,而是詢問他這件事情自己這麼辦行不行,吳雨生留下請示公文的目的也並不是真的向他請示什麼,而是通過請示公文告訴他近段時間朝廷的動向以及三路兵馬的戰況,當然吳雨生也不會明說,而是通過‘護國法師所領新軍攻江東受阻,請調攻城器械若干,另補軍糧五千石’這種方式來間接告訴他,而這麼做最大的好處就是即便有朝一日公文內容泄露,朝廷也不會認爲他們二人有公事之外的私交,如果明目張膽的直接說,就可能授人以柄,爲二人招災,這就是官場,步步驚心,兇險非常。

起初長生還在猜測日本人的動向,但是過了一個月也不見日本人有什麼動靜,他心裡也就有數了,此前佐佐木爲求活命,該說的不該說的全說了,這麼長時間日本人都沒動靜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派人回日本去拿龍脈圖譜的影本了,而那壇骨灰日本人估計也放棄了,在確定他無論如何也不會交出聖骨之後,日本人很可能另闢蹊徑,那壇骨灰應該是日本皇帝老爹的,搞不好他們回去將日本皇帝老孃或是日本皇帝爺爺奶奶的骨灰給拿了過來,這種作法看似不可能,實則也是有可能的,因爲按照陰陽學說,先人千古之所會影響三代人的氣數,說白了就是除了老爹,爺爺奶奶和老孃的墳墓也會對子孫後代的氣數產生影響。

秋冬時節是老百姓最好過的季節,該收的穀物都收了,不管夠不夠一年所需,至少眼下不用捱餓,而這段時間也是朝廷最好過的時間,各地的賦稅都收上來了,國庫越發充盈,加上百姓手裡也都有錢,長安城中一片太平繁榮的景象。

長生等人也沒有一直窩在王府,隔三差五就會帶衆人出去暢遊吃喝,風月場所偶爾也會去,倒不是去褻妓嫖宿,而是去聽歌看舞,俯覽風月,之所以是俯覽風月而不是感受風月,乃是因爲俯覽是居高臨下,冷眼旁觀,而感受則是深陷其中,茫然迷失。耍猴兒其實也挺有意思的,不過只能當看客,不能耍猴兒,也不能被猴兒耍,更不能去睡猴兒。

大部分人都有個通病,那就是放不開也收不住。該放鬆時緊張拘謹,端拿造作。而該專注時卻又蠢蠢欲動,心猿意馬。說白了就是動不得登天,靜不得入地,只能在中間轉悠蹦躂。

長生可不是如此,最近一段時間倪家留在長安的產業幾乎都被變賣折現了,太平客棧那些不能帶走的珍稀貨物也換成了現銀,足足得銀三千萬兩,這些錢眼下都在長生的掌控之下,短短一個月就花去現銀十萬兩,喜歡吃的珍饈果品吃個夠,喜歡聽的琴歌瑟曲聽個夠,喜歡看的善舞長袖看個夠,不喜歡有人叨擾就直接包場清人,想感受一番葡萄美酒夜光杯就直接買下整車的西域葡萄請宴賓樓的釀酒師傅專門釀製。

這種事情如果是別人做的,大頭等人定然憂慮擔心,但他們相信長生,知道他收的住,也就跟着他俯覽風月,享受奢華。

長生知道很多地方的黎民百姓還缺衣少食,也知道自己一頓飯花去的銀兩可能夠饑民幾年的衣食用度,但他並不是一味的委屈自己,奉獻他人的聖人心性,人生在世有三碗飯,一碗給家人,一碗給路人,還有一碗得給自己,這三碗飯該給誰就給誰,自己不能去吃家人和路人的那碗飯,家人也不能去吃自己和路人的那碗飯,而路人更不能吃自己和家人的那碗飯,通俗說來就是既不能虧待家人,也不能虧待路人,同時也不能虧待自己。

實則長生如此花費也不完全是爲了自己,也是爲了大頭和楊開等人,爲官一任,絞盡腦汁,操心勞力,接下來還要四處漂泊風餐露宿,面對無盡的兇險,五人眼下還好端端的在一起,但是誰也不知道最後還能剩下幾人,所謂的榮華富貴得讓他們見識一番,即便有朝一日真的戰死沙場,心中也能少些遺憾。

大頭等人無疑猜到了長生的用意,故此在其揮金如土之時誰也沒有勸諫阻止,更不會說什麼還有人在捱餓,不該如此大手大腳這種喪氣話來道德綁架他,實則他們也知道自己跟隨長生極爲危險,不過幾人都有心理準備,他們雖然不是道士,卻也知道有得有失的道理,當他們喝下幾萬兩一副的補氣靈藥,騎上幾十萬兩一匹的汗血寶馬時,他們就已經想到自己揹負着多大的責任,也猜到有朝一日自己可能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宋財此前曾經說過,收拾東西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宋財估算的很是準確,一個月後,宋家衆人收拾妥當,前來告知。

長生直接命他們將一千萬兩運往內務府,並於當日給皇上上了一道摺子,只道倪倬留在長安的從人要遠赴西域尋主,臨行之前將變賣家產所得一千萬兩送與皇上自用。

雖然皇上是天下共主,但戶部的錢皇上是不能隨便用的,內務府的錢皇上才能隨便花銷,皇上等同得了一千萬兩的私房錢,這可是一筆天大的鉅款。

世人往往計較得失,不捨得饋贈給與,殊不知誰也不會白拿人家的好處,連皇上都不能例外,倪家送了這麼一份大禮,皇上肯定得有點兒表示,而皇上也猜到長生想要什麼,直接派出兩千羽林軍護衛宋財等人去往西域,途中可以爲車隊保駕護航,去到地頭兒也能震懾外族,爲倪倬長臉增威。

看着浩浩蕩蕩的車隊在羽林軍的護送之下出城西去,長生心中多有失落,同時也多有輕鬆,離開有時候並不是失去,而是保全,又一批人離開了這艘風雨飄搖的大船。

宋財等人此去除了大量器物和貴重物品,還帶走了一千萬兩現銀,實則按照長生的想法,是讓他們將剩下的兩千萬兩全部帶走,但宋財等人執意留下一千萬兩,他們知道這些錢長生暫時用不到,但他們也知道這些錢長生以後一定用得到。

接下來一段時間依舊平安無事,但表面上平安無事不表示真的沒事兒發生,日本人長時間的銷聲匿跡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他們在等待派回去的人拿回龍脈圖譜和骨灰。

最令長生擔心的是他不知道日本人的進度,有可能他們已經拿回了需要的東西並暗中開始了行動……

第四章 背井離鄉第七十三章 萬全準備第五百四十八章 降雨積洪第五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四十五章 回返京師第一百三十二章 全家出迎第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二百五十章 緩兵之計第十三章 除惡務盡第一百一十七章 比武招親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二百零五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七十九章 學習日語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逢大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閹黨掣肘第四百三十九章 設法脫身第二百三十章 正大光明第一百五十八章 暗藏隱患第三百六十二章 年少輕狂第四百六十三章 無需多言第五百章 無一漏網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擂臺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命之恩第六章 三教功法第二百五十章 緩兵之計第五百三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十八章 五件神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四十一章 兵貴神速第二百七十七章 木秀於林第三百七十九章 終去心病第六十章 不負所托第三百六十五章 花天酒地第五百四十七章 殫精竭力第三百七十章 默契聯手第三百一十六章 南國煙雨第一百七十八章 盡施所能第四百零三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零四章 慈悲爲懷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人心神第三百五十九章 真假虛實第一百七十二章 鬥法開始第五百六十章 設宴送別第八十章 調頭南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地尋寶第六十四章 往何處去第二百八十九章 授予兵符第二百八十九章 授予兵符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朝奏事第一百四十章 痛打女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朝奏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氣度胸襟第二百二十五章 平安無事第四十三章 今朝相遇第八十四章 厚積薄發第三百零四章 黃毛猴子第十七章 五粒藥丸第二百九十七章 黑鱗巨蛇第二百五十八章 妖龍逆鱗第三百四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二百三十七章 亂世重典第四百六十四章 略做喘息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根髮簪第三百七十四章 正是此時第二百九十一章 縝密計劃第三百六十七章 動身離京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臣武將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朝奏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後患無窮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五百二十七章 血灑異域第七章 墓中古籍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差上門第二百一十四章 主政戶部第四百七十一章 重燃鬥志第五百二十章 爭取時間第八十章 調頭南下第五百零三章 危機四伏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朝奏事第五百六十九章 詭異琴聲第十章 何來猴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符紙聖諭第四百七十五章 迎戰先鋒第二百七十章 白光異類第五百零六章 了無生趣第十九章 兩枚紅杏第一百一十章 再回長安第四百零三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控局面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切如常第三百三十八章 栽贓嫁禍第一百三十三章 合縱連橫第十七章 五粒藥丸第一百七十三章 強援在後第三百一十九章 傷敵自傷
第四章 背井離鄉第七十三章 萬全準備第五百四十八章 降雨積洪第五百一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四十五章 回返京師第一百三十二章 全家出迎第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四百五十二章 如何善後第二百五十章 緩兵之計第十三章 除惡務盡第一百一十七章 比武招親第二百一十三章 憂國憂民第二百零五章 帝王心術第二百七十九章 學習日語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逢大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閹黨掣肘第四百三十九章 設法脫身第二百三十章 正大光明第一百五十八章 暗藏隱患第三百六十二章 年少輕狂第四百六十三章 無需多言第五百章 無一漏網第一百七十六章 再上擂臺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命之恩第六章 三教功法第二百五十章 緩兵之計第五百三十四章 再生變故第十八章 五件神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四十一章 兵貴神速第二百七十七章 木秀於林第三百七十九章 終去心病第六十章 不負所托第三百六十五章 花天酒地第五百四十七章 殫精竭力第三百七十章 默契聯手第三百一十六章 南國煙雨第一百七十八章 盡施所能第四百零三章 兵分兩路第二百五十四章 爾虞我詐第四百零四章 慈悲爲懷第一百四十三章 亂人心神第三百五十九章 真假虛實第一百七十二章 鬥法開始第五百六十章 設宴送別第八十章 調頭南下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地尋寶第六十四章 往何處去第二百八十九章 授予兵符第二百八十九章 授予兵符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朝奏事第一百四十章 痛打女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二百二十九章 公子歸來第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朝奏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氣度胸襟第二百二十五章 平安無事第四十三章 今朝相遇第八十四章 厚積薄發第三百零四章 黃毛猴子第十七章 五粒藥丸第二百九十七章 黑鱗巨蛇第二百五十八章 妖龍逆鱗第三百四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二百三十七章 亂世重典第四百六十四章 略做喘息第二百四十四章 一根髮簪第三百七十四章 正是此時第二百九十一章 縝密計劃第三百六十七章 動身離京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臣武將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朝奏事第三百七十六章 後患無窮第一百五十五章 公報私仇第五百二十七章 血灑異域第七章 墓中古籍第一百一十二章 官差上門第二百一十四章 主政戶部第四百七十一章 重燃鬥志第五百二十章 爭取時間第八十章 調頭南下第五百零三章 危機四伏第五百六十二章 上朝奏事第五百六十九章 詭異琴聲第十章 何來猴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符紙聖諭第四百七十五章 迎戰先鋒第二百七十章 白光異類第五百零六章 了無生趣第十九章 兩枚紅杏第一百一十章 再回長安第四百零三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九十五章 強控局面第二百二十四章 一切如常第三百三十八章 栽贓嫁禍第一百三十三章 合縱連橫第十七章 五粒藥丸第一百七十三章 強援在後第三百一十九章 傷敵自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