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侄兒,四叔回來看你了

慶城郡主離開了揚州城,又來到了江邊,準備渡河。

她的侍女勸道:“郡主這兩日勞累多時,回京師還要半日,不如渡江在鎮江住一晚再回去。”

慶城郡主並未馬上回答,她下車後,目光看向岸邊,只見舳艫相銜,旌旗蔽空,數十萬大軍正忙着渡江。

“你看他們。”

慶城郡主手指遠處,“預備了大量火堆、火把,可見他們是要連夜備戰,不出兩日就要渡江,我豈能再耽擱?”

侍女看了看,滿臉驚訝:“燕軍從北平南下,走了一個月,前日剛到揚州,一天也不歇息就要渡江?!”

慶城郡主沉默半晌,才嘆說道:“聽說是太祖旨意,要他們一個月內圍應天府。”

她這些天一直對白溝橋太祖顯靈一事抱有懷疑。

但今日見到四弟,見到那位史官後,她信了一半。

如今再看到數十萬燕軍有如此旺盛士氣,心中再無疑惑。

李景隆、郭英等將領能率軍投降燕王,卻不能立馬讓底下士兵心甘情願的跟隨燕王南下。

不久後,她渡過江水,遠遠就看到三艘船隻前來迎接她。

她上岸後,江水南岸的守將幾乎都來了,小心的詢問郡主,燕王如何回答?

慶城郡主如實回答道:“燕王說,他是奉太祖旨意,與大將軍李景隆合軍南下,只圍應天府,未得太祖旨意,不會攻城!”

衆守將面面相覷。

“敢問郡主,太祖真的在白溝橋顯靈了?”

“我沒有親眼見到,不知真假,但百萬燕軍,從李景隆到普通兵卒,都說親眼見到了太祖之靈。”

百萬燕軍,就是包括原本屬於朝廷的李景隆大軍!

“燕軍圍應天府時,太祖還會出現?還是拖延的藉口?”

“唉……這一月來,燕軍所到之處,幾無人抵抗,都說什麼有太祖聖旨。”

“陳將軍,慎言,我等還要奉旨守江!”

“奉誰的旨?”

“郡主可見過太祖聖旨?”

“……”

慶城郡主好不容易纔辭別這些拉着她一直詢問的將領,從鎮江連夜趕回應天府。

她看得出,這些人根本沒有戰鬥的心思,甚至藉着來詢問她的機會,相互間默契的做了投降的決定,只等燕王渡江時,他們就舉兵叛降。

百萬大軍南下,即便沒有太祖聖旨,應天府守備也擋不住。

深夜時分,慶城郡主回到了應天府。

離京師北門還有兩裡地,一隊護衛舉着火把前來。

“奉谷王殿下之命,前來迎接慶城郡主!”

護衛們自報家門,並非朝廷派人來,而是谷王。

慶城郡主也看出了谷王的心思。

前不久,陛下命他帶着谷王府三千衛士協助守城,她與這位十九弟不常來往,今日卻來迎她,可知其心中是何打算。

果然,朱橞在城門處親自迎接,寒暄一番後,迫不及待詢問了她此行之事。

慶城郡主一一回答。

“郡主可曾回來?!”

外面傳來喊聲,朱橞生起氣來,朝侍衛罵着吩咐道:“將這姓方的趕出去!”

“讓他進來吧。”

慶城郡主聽到姓就知外頭是誰,如今已是深夜,他卻仍在等求和的消息,可嘆。

片刻後,方孝孺來至,行禮後急問:“郡主,燕賊可曾答應了割地求和?!”

朱橞一聽,再罵道:“什麼燕賊,我四哥奉父皇聖旨前來應天府,我看你,還有黃子澄齊泰他們,纔是朝中奸賊,若沒有你等腐儒,哪裡會惹得太祖在天上也不得安寧?!”

方孝孺被罵得臉色難看,卻先不理會,隻眼神急切的等郡主回答。

“燕王不從。”

慶城郡主答道,沒有去看方孝孺那驟變的臉色,繼續把這一次的談判結果告知,並說出了在江岸邊看到的一幕。

“四哥的兵馬連夜準備渡江?!”

朱橞被嚇了一跳,“四哥的兵都是鐵做的不成?一日都不曾休息……他們豈不是過幾日就要渡江?!”

慶城郡主再答:“他今日已祭告太祖,言明渡江之事,楚史官用史書告知天上的太祖,此後燕王又祭祀了大江之神。”

朱橞和方孝孺都聽得出,燕王三日內必定渡江!

朱橞徹底坐不住了,馬上讓人把方孝孺轟走,又連忙請求慶城郡主道:“老姐姐給弟弟指一條明路吧,四哥就要渡江了!”

慶城郡主反問:“你今晚來請我是爲何?”

朱橞大喜,作揖行禮笑道:“有老姐姐這句話,弟弟就放心了。請老姐姐在我這裡住下,恐城中這幾日會有危險!”

“尤其怕有人狗急跳牆!”朱橞再說道。

慶城郡主說道:“你有數千兵馬,又把守金川門,可否幫姐姐做一件事?”

“老姐姐儘管吩咐!”

“明日派人去告知城中百姓,就說太祖曾下旨,燕王只許領兵回師應天府,不得擅自進城,更不許襲擾城中百姓。如此,可免卻一些騷亂。”

朱橞聽了,再次驚疑,低聲復問:“老姐姐,太祖真的會再次顯靈?”

慶城郡主搖頭,只說道:“那位楚史官曾說,將在燕軍圍應天府時請太祖下界。”

“依姐姐所見,那位楚史官是何人?”

慶城郡主回憶一番,才答道:

“神人。”

朱橞爲之吃驚,不敢再問,只派人連夜去給各處報信。

應天府雖有宵禁,但朱橞管金川門,且如今城內人心惶惶,亂象頻出,宵禁形同虛設。

……

第二日,早朝。

衆官員分列各處,儀禮司官員悄悄看了一眼,卻見來朝的官員少了一半多。

他垂下眼簾,繼續按部就班的領衆官員跪拜迎接建文帝。

鼓樂聲中,身着明黃龍袍的朱允炆,坐到御座上。

第一句話就是問:“慶城郡主可在?傳她到華蓋殿,朕待會再召見她!”

身旁宦官正要傳話,儀禮司的一位官員就站出來啓奏道:“陛下,慶城郡主兩日勞頓,昨晚深夜時纔回到城中,因此累出病來,今早並未進宮。”

衆官員眼神對視。

慶城郡主病了?

有官員站出來啓奏:“陛下,方孝孺昨晚去問了郡主,可召他來詢問。”

“他爲何不來上朝?!”

朱允炆厲喝。

儀禮司忙遣人去找方孝孺。

太常寺卿黃子澄站出來稟告:“陛下,方孝孺昨夜急火攻心,也在病中。今早他遣人送來書信,讓我代爲奏報。”

“快說,那逆賊可有答應割地求和?!”

奉天殿內,衆官員都看到了皇帝此刻的急躁與慌亂。

實際上,他們中許多人昨晚就知道了議和失敗一事,也知道燕軍連夜備戰,太祖下旨不許燕軍進城等事情。

今日來上朝,僅是來走一遭。

不出幾日,燕軍就要圍應天府,到那時……

“陛下,急報!”

就在黃子澄陳述事情時,殿外急匆匆走進一位儀禮司官員,跪下磕頭,顫聲啓奏道:“逆賊已開始渡江!”

奉天殿內,百官無不側目。

“你說什麼!!?”

身着龍袍的朱允炆猛地從御座上站起,黃子澄齊泰二人臉色慘白。

燕賊稱一個月內圍應天府,竟一天都不休整,才備戰兩日,就迫不及待渡江!

殿外,衆官員齊齊騷動。

他們顧不得上朝禮儀,圍住了那前來稟告軍情的帶甲將領,迫不及待的詢問城外戰事。

奉天殿內外皆亂。

“陛下!!”

副都御史練子寧站起來大聲啓奏,壓住驚慌失措的衆人:“燕賊夥同妖人作亂,欺上瞞下,以一個月時限爲藉口匆忙渡江,其兵船定然散亂,我軍迎頭痛擊,定能將其擊潰,陛下速速派人前去督軍,出動城中兵馬……”

“報……”

練子寧話還未說完,外頭又有一位儀禮司官員,飛奔着進來跪拜奏報:“陛下,指揮使童俊等人叛降,應天府外江船悉數!”

練子寧驚得變了臉色。

齊泰怒斥道:“前一刻伱們纔來報燕軍渡江,如今又來報各處都叛降,怎會如此之快?!”

燕軍戰船排列百里,從鎮江到應天府城外沿岸都有,燕軍主力在揚州。

“這……”

儀禮司官員答不出來,齊泰讓那報信的人進來,衆人只聽他說道:

“陛下,燕軍纔剛揚帆,各船、各地守將就紛紛叛降,我見勢不妙搶了一匹馬逃出,方纔得以來報軍情!”

奉天殿內,百官駭然。

這是士氣全無,纔會敗得如此之快。

守江將士如此,守城禁軍又怎會拼死抵抗?

“如今,”

御座上,朱允炆聲音慘然,眼神森森的問衆臣:“你們還有何計策擋住燕賊?”

衆人垂首,不敢答。

哪裡還有什麼計策。

百萬大軍渡江,再有半日,燕王就能從鎮江率主力來到應天府。

到那時,城破只在頃刻之間。

“黃先生。”

朱允炆哀求似的看向黃子澄,“當日朕聽從先生之見,先削了周齊五王,留燕賊在後,如今燕賊勢大,豈非你害了朕?如今先生還有何計策能解京師之危?”

“我……!”

黃子澄喉嚨動了動,卻說不出半句話。

朱允炆再問身爲兵部尚書齊泰,亦無計可施。

奉天殿外,不知誰先提出,聚在一起商議的衆臣竟是散了大半。

騷亂傳到殿內,儀禮司的官員聽到,也看到外面情形,卻無可奈何,只是稟告了皇帝。

“陛下,臣請去城門督戰!”

有人啓奏道。

朱允炆準了,只是說話的語氣頗爲無力。

衆臣見狀,也紛紛以藉口離開。

奉天殿內只剩下十數人。

儀禮司唱禮散朝,這十多人出外一看,數百朝臣皆不見了蹤影。

殿內,唯有黃子澄、齊泰二人。

君臣相顧無言。

朱允炆面色如槁木死灰,許久,纔對身前宦官下令:“叫皇后帶朕的兩個兒子前來奉天殿,再取找火油來。”

幾人都大驚失色,宦官忙問:“陛下要火油做什麼?!”

“奉天殿不能給那逆賊!!”

朱允炆聲色俱厲。

“陛下!”黃子澄立刻勸道:“如今京師未失,陛下坐鎮皇宮,將士未必不會死戰……即便城破,陛下還可離京,召天下兵馬前來勤王,陛下……”

“閉嘴,朕有今日全都怪你!!”

朱允炆突然大罵,又痛哭起來:“皇爺爺交給朕的江山,朕…朕哪還有臉面見皇爺爺?”

黃齊二人跪下。

“去取火油來,快!!”

朱允炆又大叫起來。

宦官只能出到外邊,故意大聲對侍衛道:“陛下讓你等去取火油來燒了奉天殿,你等快去辦!”

說完,又低聲說:“拖着,誰也別去拿火油,你們去告訴你們的長官,說皇宮不得有失,否則太祖顯靈時看到宮殿起火,咱們誰也別想活!”

侍衛忙點頭應下,只派了幾人離開,並未真敢取火油來燒奉天殿。

一衆侍衛繼續站崗,時不時看向皇宮內,眼神帶着幾分憐憫。

如今大勢已去,應天府紫禁城即將爲燕王所據。

一個時辰後,有官員來報:“陛下,守金川門的谷王已打開城門,燕軍即將入城!”

“谷王……谷王。”

朱允炆喃喃着。

不久後,又有人來報,朝陽門、正陽門、通濟門皆大開,黃子澄所寄希望的二十萬禁軍,土崩瓦解,轉眼間盡數投降。

“陛下!”

有人進了奉天殿,勸道:“燕王殿下從鎮江趕來應天府中,申時即可到應天府,陛下不如早些出城迎接,將黃子澄齊泰二賊交付燕王殿下,或許……能使其退兵!”

燕王靖難打的是誅奸臣的口號,一直都是索求誅殺黃、齊二人。

“陛下!”

齊泰跪下流着淚道:“若能換得陛下一線生機,臣願一死!”

黃子澄同樣跪拜叩首。

“一線生機……哈哈哈哈,朕在這裡,燕王想篡位,就過來殺朕!!”

朱允炆在御座上狀若瘋癲。

不久後,又有官員來報:“應天府十三座城門,如今全部大開!”

“燕賊進城了?!”齊泰急忙問。

“陛下!!”

有大臣從外面匆匆趕回,剛好聽到齊泰的話,忙喘着氣說:“應天府城門大開,卻不見燕軍入城,真是怪事!”

“你說的是真的?”

“千真萬確,城門開了,外面的燕軍卻沒有進城,說什麼奉太祖旨意,只圍城,不得擅自入城!”

“太祖……太祖!!”

御座上,朱允炆猛地站起身,跑下來緊緊握住那人:“你說的都是真的?!這些話都是太祖的旨意?!”

“臣、臣再去打聽!”

“快去,你們也都去,快去打聽清楚,是不是太祖下旨讓那逆賊不許進城!”

朱允炆彷彿真的抓住了一線生機,臉上漲紅的下令,命黃子澄齊泰兩人也速去打探消息。

他們都走後,朱允炆在奉天殿內如熱鍋上的螞蟻,來回焦急的走。

也不知等了多久,催了幾回,纔有人匆忙來稟報:

“陛下,齊大人說,如今應天府城門大開,燕軍在外邊紮營,說不敢進城,讓城內百姓勿要驚慌,繼續正常出入城門!還命城中各官員維持城內秩序。”

“那逆賊呢?”

“陛下說的是燕王殿下?燕王殿下還未到,那位楚史官也沒到,大家都說,等楚史官到了,太祖就顯靈,百姓們現在都在等呢,都不敢出門!”

“楚史官……”

朱允炆口中喃喃,猛然間反應過來,下令道:“去準備祭祀用品,朕再去太廟等太祖顯靈!讓太祖給朕做主!”

這次宦官侍衛們沒有推辭,匆忙去準備,十來個太監擡着肩輿,從奉天殿出到午門,在午門上守衛的注視下,一路走到了太廟前。

“臣恭迎陛下。”

衆臣紛紛行禮。

朱允炆張了張嘴,神情滿是震驚,這些人竟都等在了太廟這兒!

以吏部尚書茹瑺爲首,右侍郎蹇義,戶部右侍郎,兵部侍郎劉俊,右侍郎古樸,工部,刑部,大理寺,翰林學士……

如此多的官員,散朝後都沒走,而是來到了太廟,全都等在了這兒!

竟無人來告訴他一聲!

君臣無言。

朱允炆進入太廟,舉行隆重的祭祀,再次懇請皇爺爺下界,爲他主持公道,下令大軍把燕逆抓拿問罪。

這些話,只有他身後的幾人能聽到。

兩個時辰過去。

君臣數百人都沒有離開太廟的意思,直到徐輝祖前來啓奏:“不如讓城中百姓、將士一起呼喚、祭拜,或許能驚動天上太祖之靈。”

而不必需要那位楚史官來召喚太祖顯靈。

“好,依你之見,速派人去告知城中百姓!”

朱允炆馬上下旨。

外面等候的忠臣也贊同了此辦法,紛紛跪下請太祖顯靈。

不多時,城內響起了潮起彼伏的呼喊聲。

等楚禎等人來到城外時,遠遠就聽到山呼海嘯般的聲音:

“請太祖顯靈!”

“請太祖顯靈!”

“……”

楚禎騎在馬上,回頭一看,朱棣,朱高煦,張玉等人也都一副無語且疑惑的表情。

雖然不知道什麼情況,但城內百姓和城外燕軍都驚人的一致,可見眼下情形,再不請朱元璋來,都對不起他們這樣盛大的歡迎儀式。

“行吧!”

楚禎召出了史書,看了一眼前邊打開的城門,就選擇了這裡。

召喚太祖朱元璋!

史書綻放光輝,剎那間,原本有些昏暗的傍晚天空中,出現一道七彩光柱,徐徐的從九天落下,降臨到大明應天府朝陽門外。

聲音止住,應天府內數十萬百姓目睹了這一幕,紛紛仰頭看去,神情震驚。

皇宮太廟內,有人大喊:“太祖顯靈了,在城外!!”

“什麼?!”

衆人紛紛擡頭,果然看到遠處出現的七彩光柱,貫徹天地,神異非凡。

朱允炆慌張跑出來,如遭雷擊,下意識說道:“皇爺爺爲什麼不來太廟這兒?!”

衆臣回答不了他。

但城外的燕軍,卻能回答這問題。

因爲他們又看到了楚史官,太祖的虛影,再次落到史官面前,慢慢才變爲了太祖的真實樣貌。

“父皇!”

“陛下!”

“皇爺爺!”

朱棣,朱高煦,張玉,李景隆,瞿能等人,在光柱出現前就已下馬,太祖出現後,他們紛紛跪拜行禮,面色激動。

一個月急行軍,他們總算完成了太祖的旨意。

“這是朝陽門?”

朱元璋先問楚禎。

“對。”

楚禎笑道:“剛纔城內不知爲什麼都在喊請太祖顯靈,大明百姓都太熱情了,沒辦法,只能在城外召喚你來。”

朱元璋很快弄清楚了眼下的情況,主要是見城門完好,河中也未見血水,不孝兒身邊的人也不像經歷大戰的樣子,可見是輕易拿下了應天府。

“起來,隨我進城!”

朱元璋吩咐他們。

朱棣這才起身。

“讓我對城中百姓和大臣說一句話,就說一句夠了。”朱元璋對楚禎說道。

楚禎點頭,花了些點數,讓他聲音傳遍四方。

朱棣等人恭敬站着聽。

片刻後,朱元璋緩緩開口,面朝應天府,說道:

“朕惟中原之君,上天眷命,得楚史官相助,使朕能再臨應天府,消弭災禍。

凡城內城外百姓、將士、羣臣聽旨:

百姓們在家裡待着,吃飯睡覺,明日再出門。

各指揮使約束兵卒,紮營起竈,勿要生亂。

京中各文武官員,往奉天殿上朝,禮儀一如大朝,無病不得告假。”

最後一句,朱元璋是說給皇宮內衆人聽的:“內宮各妃嬪、各監司局庫、侍衛,按往日舊規行事,看好各處宮殿樓閣,防止走水、偷盜。”

皇宮內,諸多宦官宮女都以震驚的神情看向天空那道光柱,這聲音果然是太祖,說話的口氣也如幾年前太祖,彷彿就是太祖當面跟他們所說!

應天府內,百姓們聽到聲音後,紛紛返回家中,只在家裡院子裡仰頭看着天空。

城外,各營士兵安下心來起竈做飯,等着明日軍令。

太廟內,衆臣紛紛請陛下前去迎接太祖降臨。

城中各官員紛紛走出家門,前去上朝。

“老姐姐!”

谷王朱橞跳了起來,滿臉不可思議:“真是我爹的聲音!!”

慶城郡主也激動的點頭:“是叔父的語氣,我們快進宮去。”

朱橞忙去準備馬車。

等楚禎進城時,路上已沒有了百姓,只有原本應該守城的禁軍,排列在道路兩側,恭迎太祖高皇帝進城。

見到這一幕,楚禎不禁笑了下。

朱元璋又完成了一次造反,此刻應天府內,衆人都得聽從他的旨意,朱棣也不例外。

一路來到承天門前,等候着的太監們一窩蜂上來,紛紛跪拜,請太祖上御輦。

再進了奉天門。

千餘位文武官員紛紛看過來,見有人騎着馬來到奉天殿,一時驚得不輕,仔細再看,發現是一個短髮的年輕男子,非是打進來的燕王殿下!

那年輕男子面帶微笑,騎在馬上與穿着鎧甲的燕王殿下說着什麼,燕王和衆多武將都是走路,唯獨他騎馬。

“他就是楚史官?”

有人猜出了他的身份。

衆人再看向史官,眼神都多出了幾分敬畏。

“皇爺爺!!”

奉天殿外,一位身穿明黃龍袍的年輕人,以哭腔匆忙迎出,並一眼看到了騎馬的人身邊的燕王朱棣,似乎被嚇了一跳,身形強行定住。

朱棣也看到了他,並笑着打招呼:“侄兒,四叔回來看你了!”

楚禎看到,穿龍袍的朱允炆,被穿鎧甲並佩戴寶劍的朱棣嚇得臉都白了。

“一衆逆賊好大的膽!!”

黃子澄怒斥朱棣:“進宮非但不解甲,還騎馬進來,你們真要謀逆不成?!”

衆大臣瞥了他一眼。

這黃子澄果然忠於建文帝,連太祖顯靈也不在乎。

“是咱允許史官騎馬。”

朱元璋走下御輦,淡淡的對黃子澄說了一句。

“太祖!”黃子澄作揖禮,並又說道:“依禮制,宮內不得騎馬奔馳,更不許穿甲帶劍,如今聖上在位,燕王卻帶人如此入宮,豈非損害聖上顏面?望太祖思之。”

楚禎看出來了,黃子澄只是忠於朱允炆。

但眼下形勢,又豈是三言兩語能改變的?

朱元璋朝他說道:“禮制還能大過咱定下的祖訓?祖訓你們都不聽,還跟咱談什麼禮制。”

這話聽得楚禎有些意外,他還以爲老朱進宮後會有一番雷霆盛怒,誰知反而很講道理,還讓百姓回家吃飯睡覺,讓將士安營起竈。

誰知,朱元璋殺招在後面:

“你說的禮制,是不是你們哄勸太孫給定下的規矩?”

這話一出,才真正是殺意四溢。

尤其是經歷藍玉案的衆多大臣,隔了數年後再次心中一顫。

朱橞本來也走出大殿準備迎接父皇,到聽到這話後,硬是不敢再往前走。

“皇爺爺息怒!”

朱允炆忙行禮,爲黃子澄求情。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邁步走進奉天殿。

朱棣猶豫片刻,還是選擇不解下鎧甲,跟着進了殿內,讓張玉等人在外等候,只帶着朱高煦進去。

楚禎也進了奉天殿,見朱允炆走得比朱元璋略快幾步,先走到了丹陛前,並指引着朱元璋坐在御座後的一張椅子上:

“皇爺爺,您坐這!”

殿內,衆大臣紛紛擡頭。

楚禎想到了一個詞:垂簾聽政。

沒錯,這張椅子就是太后垂簾聽政時坐的地方,皇帝坐御座,太后坐後面。

朱棣笑了起來:“侄兒,你還想坐這兒?”

楚禎也笑了,朱棣心裡話肯定是這樣:這位置該你四叔來坐了!

齊泰反駁:“陛下乃大明共主,不坐這裡坐哪兒?!”

“你坐上去試試?!”朱高煦亮出手中的劍,眼神兇狠,對着朱允炆冷笑。

衆大臣心中一緊,這不僅是一張椅子,而更是……

在衆人說話之時,朱元璋坐到了御座上。

面朝朱允炆,朱棣,黃子澄等,並慢條斯理的甩了下衣袖,問他們:

“朕剛纔沒聽清你們說什麼,再說一次。”

朱允炆呼吸都緊了。

他又一次感受到了當太孫時那強烈的窒息感,即使已經當了皇帝,他仍舊對皇爺爺有種刻骨的恐懼。

如今,這種恐懼越加強烈,他當年所擔心的事,正變成了現實。

“父皇!”

朱棣跪下來。

朱允炆也緩緩跪下了,聲音苦澀的喊:“皇爺爺……”

黃子澄,齊泰等人,同樣無可奈何的跪下。

在御座後設座,本是他們的主意,一來後座乃是皇帝長輩之位,理所應當,二來,也是告訴衆人,皇帝是誰,他們該忠於何人,如此有利於跟燕王爭位,使太祖重新向着太孫。

衆臣紛紛叩拜。

國無二主,如今卻出現了一位太祖,奪了皇帝的龍椅。

第376章 王熙鳳巧諷河東獅第22章 承天命李家二郎第327章 侄兒,四叔回來看你了第136章 扒灰(下)第220章 再一次四人聚會第93章 真巧,你也受了九錫之禮?第195章 給宋徽宗當頭一棒第98章 天下財富第253章 玄武前奏(下)第330章 歡迎來到後世華夏!第254章 朱棣,李世民第291章 北平燕王府第50章 我爲元帥,兄長請先回長安第267章 瀟湘館發電站第401章 宴席第188章 賈家家宴,楚神仙未婚第352章 赴宴第58章 華夏之大第70章 李密敗者有三第25章 勝利者書歷史第354章 吾願效仿世祖,再立大漢!第297章 冬日蔬菜宴第262章 見天子不拜第287章 朱棣:見過國瑞兄第105章 長安歲一年(下)第68章 士大夫第35章 秦王府第307章 永樂大典,三寶太監第126章 歷史博主:明太宗VS明成祖第136章 扒灰(下)第400章 清照黛玉遊長安(下)第378章 果脯宴第306章 十七弟,四哥來看你了第397章 慶中秋孽緣生孽情第100章 咱平常用的吃飯碗,也值錢?第366章 妙玉牌奶茶第105章 長安歲一年(下)第298章 勇晴雯甘當暖牀第258章 密謀第317章 你們頡利可汗,住哪兒的?第3章 奪地圖洪武大帝第351章 我姓楚,名禎第119章 削藩,北平第312章 黛玉:好小氣的神仙第349章 主公,請殺劉備(等待更新)第250章 請斬朱勔,傳首四方第364章 俏平兒巧語勸熙鳳第371章 倚門回首,卻把梅花嗅第359章 少女茶第394章 慶中秋團團圓圓第312章 黛玉:好小氣的神仙第192章 天下學問,不只有儒家第216章 白話文報紙第160章 芳齡一十有六,名清照是也~第129章 時空史官的私人展會第202章 大明國子監,孔廟第198章 大爺好俊的指法!第233章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第203章 大明科學院:音速光速,日食月食第239章 獵於上苑第9章 落筆改史第402章 改元貞觀第206章 林妹妹:我也不會休夫第120章 敗將尉遲恭第18章 喝酒打馬李易安,羞也羞死林妹妹第242章 楚禎老爺,黛玉太太第198章 大爺好俊的指法!第333章 皇權沒有永恆第176章 楚先生,請!第76章 朕養萬兵,不費姓一粒米第404章 櫳翠庵楚禎品茶第57章 望遠鏡,指南針第301章 朱高煦:我爹是太宗第404章 櫳翠庵楚禎品茶第288章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僅此而已第29章 李清照,《汴京城遊記》第297章 冬日蔬菜宴第380章 秦可卿傾心第334章 海城第二日第323章 國無二主第257章 太白復經天第262章 見天子不拜第75章 洪武帝彪炳古第238章 洛陽,天子旌旗第192章 天下學問,不只有儒家第315章 大觀園元宵盛宴(上)第375章 首先是人,纔是尼姑第393章 慶中秋趙姨娘心生計第256章 玄武門之變從玄武門起第41章 司禮太監,內閣首輔第336章 孔明醒來否?第232章 你宋軍什麼水平,也想北伐?第360章 壞了,我成臥龍了!第255章 昆明池殺秦王第306章 十七弟,四哥來看你了第100章 咱平常用的吃飯碗,也值錢?第329章 走,孔明上車第219章 賣報的第210章 劫數歷盡,塵心已了
第376章 王熙鳳巧諷河東獅第22章 承天命李家二郎第327章 侄兒,四叔回來看你了第136章 扒灰(下)第220章 再一次四人聚會第93章 真巧,你也受了九錫之禮?第195章 給宋徽宗當頭一棒第98章 天下財富第253章 玄武前奏(下)第330章 歡迎來到後世華夏!第254章 朱棣,李世民第291章 北平燕王府第50章 我爲元帥,兄長請先回長安第267章 瀟湘館發電站第401章 宴席第188章 賈家家宴,楚神仙未婚第352章 赴宴第58章 華夏之大第70章 李密敗者有三第25章 勝利者書歷史第354章 吾願效仿世祖,再立大漢!第297章 冬日蔬菜宴第262章 見天子不拜第287章 朱棣:見過國瑞兄第105章 長安歲一年(下)第68章 士大夫第35章 秦王府第307章 永樂大典,三寶太監第126章 歷史博主:明太宗VS明成祖第136章 扒灰(下)第400章 清照黛玉遊長安(下)第378章 果脯宴第306章 十七弟,四哥來看你了第397章 慶中秋孽緣生孽情第100章 咱平常用的吃飯碗,也值錢?第366章 妙玉牌奶茶第105章 長安歲一年(下)第298章 勇晴雯甘當暖牀第258章 密謀第317章 你們頡利可汗,住哪兒的?第3章 奪地圖洪武大帝第351章 我姓楚,名禎第119章 削藩,北平第312章 黛玉:好小氣的神仙第349章 主公,請殺劉備(等待更新)第250章 請斬朱勔,傳首四方第364章 俏平兒巧語勸熙鳳第371章 倚門回首,卻把梅花嗅第359章 少女茶第394章 慶中秋團團圓圓第312章 黛玉:好小氣的神仙第192章 天下學問,不只有儒家第216章 白話文報紙第160章 芳齡一十有六,名清照是也~第129章 時空史官的私人展會第202章 大明國子監,孔廟第198章 大爺好俊的指法!第233章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第203章 大明科學院:音速光速,日食月食第239章 獵於上苑第9章 落筆改史第402章 改元貞觀第206章 林妹妹:我也不會休夫第120章 敗將尉遲恭第18章 喝酒打馬李易安,羞也羞死林妹妹第242章 楚禎老爺,黛玉太太第198章 大爺好俊的指法!第333章 皇權沒有永恆第176章 楚先生,請!第76章 朕養萬兵,不費姓一粒米第404章 櫳翠庵楚禎品茶第57章 望遠鏡,指南針第301章 朱高煦:我爹是太宗第404章 櫳翠庵楚禎品茶第288章 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僅此而已第29章 李清照,《汴京城遊記》第297章 冬日蔬菜宴第380章 秦可卿傾心第334章 海城第二日第323章 國無二主第257章 太白復經天第262章 見天子不拜第75章 洪武帝彪炳古第238章 洛陽,天子旌旗第192章 天下學問,不只有儒家第315章 大觀園元宵盛宴(上)第375章 首先是人,纔是尼姑第393章 慶中秋趙姨娘心生計第256章 玄武門之變從玄武門起第41章 司禮太監,內閣首輔第336章 孔明醒來否?第232章 你宋軍什麼水平,也想北伐?第360章 壞了,我成臥龍了!第255章 昆明池殺秦王第306章 十七弟,四哥來看你了第100章 咱平常用的吃飯碗,也值錢?第329章 走,孔明上車第219章 賣報的第210章 劫數歷盡,塵心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