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 蒙古各部

天啓三年四月,金國遣使而來,抗議大梁上京道烏古部、敵烈部不時騷擾金國城池,請大梁管束各部。

當初兩國劃定邊界,晁勇爲了解決耶律延禧和以後的蒙古問題,便把上京道各部也劃到了大梁疆域。但是一場大雪加上糧草運輸問題,讓晁勇暫時收兵,上京道並沒有真正被大梁統治。

金國也知道這個情況,因此沒有提賠償的問題。完顏阿骨打此意無非是想讓大梁出兵對付上京道的耶律延禧,幫他們解決邊患,同時消耗大梁國力。

不過被上京道各部騷擾的並不只是金國,天啓二年,上京道遭了雪災,各部難以越冬,在侵犯金國的同時,也進犯了大梁寧夏、河東、河北三路。各路城池雖然沒有失陷,但是城外百姓卻多有遭難,因此大梁也早籌備着攻打遼國上京道之事。

金國使者入京第二天,大梁便以遼國侵犯河東、河北、寧夏路爲由,出兵五萬攻打遼國上京道。

四月十日,晁勇率五百親兵出發,將在黑山州匯合董平、楊志兩部和三萬党項附庸軍掃平上京道各部。

黑山州是大梁新設州府,北靠黑山,處在河套平原,土地肥沃,大梁往黑山州遷移了兩萬多百姓,天啓二年便開墾出了五千多頃土地。因爲是寧夏路最靠北的城池,董平率一萬騎兵駐守黑山州防備草原部落。

這次出征的雖然只有五萬人,但卻是彙集了寧夏路的精兵強將,西軍三將韓世忠、劉錡、姚平仲都編入了董平部。

因爲大梁兵制的改革,西軍已經消失,陝西各路青壯即使參軍也都是在東京統一操練,然後由兵部決定派駐的州府,並不一定回返陝西,自然也就沒有西軍了。

西軍消失。除去种師道、种師中、劉仲武等西軍出身的總兵,西軍中前途最看好的便是韓世忠、劉錡、姚平仲三人,因此西軍出身的將領把三人稱作西軍三將,緬懷西軍。

晁勇帳前除了不善馬戰的李逵留下,孫安、石寶、方傑三人都會隨晁勇北上,另外還從河東路、河北路各調了一員猛將,在帳前聽用,一人是張清麾下的首將岳飛,一人是劉唐麾下猛將楊再興。

岳飛在掃滅南宋時便建功升爲校尉,之後掃滅呂師囊、越李朝也有建功。不過還不足以升到將軍。

楊再興則是新兵,林沖率部掃滅王慶,劉唐升做將軍後,統率一萬新軍,楊再興纔到了劉唐麾下。攻打遼國時,因爲劉唐部是列陣迎敵,楊再興也沒有機會建功。但是劉唐部鎮守河東後,上京道阻卜部南下騷擾,楊再興便抓住了機會。一戰便槍挑了二十多個阻卜人,論功行賞升爲校尉,武勇震動河東。

晁勇對楊再興自然不會陌生,看到兵部文書便把楊再興名字記在心裡。

五百親兵一人三馬。半個月便行軍近兩千五百里,到達黑山州。

五萬騎兵早已彙集在黑山腳下,加上馱運糧草的戰馬,黑山腳下數十里匯聚了十數萬匹戰馬。

到的城門口。晁勇便見董平、楊志、穆弘等人全部來迎接,隊伍中還有一些河東路的部落首領。

晁勇征戰四方,每到一處。必有官民出城迎接,而且還有很多六七十歲的老者,進城的十里路比他平時行軍二十里都要困難。

爲了減少麻煩,晁勇索性定下規矩,所有官員只能在城門口迎接,不得驚動地方百姓。

河東路原遼國西京道的各部嚐到了和大梁正規軍並肩作戰的甜頭,聽說大梁要發兵攻打上京道後就巴巴的趕來,想要出兵相助,好瓜分上京道各部的人口。

雖然黑山州官員沒敢驚動百姓,但是看到太子進城,城中百姓還是紛紛夾道歡呼,膜拜大梁唯一的真神。

滅教後,大梁禁止供奉所有神佛,晁勇的雕像就更暢銷了,習慣供奉什麼東西的人,沒了宗教就像精神沒了寄託,原本就有人供奉的晁勇雕像很快就填補了滅教留下的空白。

現在大梁境內幾乎戶戶都有晁勇雕像,晁勇的地位就和後世某太祖一樣完全被神話,成了大梁唯一的真神。

在百姓山呼海嘯的膜拜聲中,一行人進的城中軍營。

董平早已擺下酒宴,衆人落座。

吃了幾杯酒,白達旦汪古部首領牀古兒便迫不及待的道:“我已經調集了五千部落勇士,請允許我們爲太子出力。”

陰山室韋部首領謨葛失也道:“我部也調集了三千勇士,願意跟隨太子征戰。”

其他小部落也紛紛出言請戰,或千人,或幾百,都是想來分一杯羹的。

寧夏路党項各部都已落籍管理,一部分學漢人耕種,一部分在劃定的草場放牧,還有一部分習慣了靠刀槍吃飯,加入了大梁軍隊,整編了十萬党項附庸軍。

河東路的各部因爲剛剛歸順,加上上京道各部不時騷擾,大梁還沒來得及整編,各部仍舊按照以前的生活方式生活。

晁勇看着衆首領道:“一旦加入大軍,各部就要遵守大梁軍規,聞鼓則進,鳴金則退,不聽號令者殺無赦。如果整部敗逃,部落所有人全部貶爲奴隸。你們還願意參戰嗎”

各部首領聽得太子這般說,不由都面面相覷起來。

以前他們和寧夏路兵馬配合都是寧夏路主攻,他們從旁協助,打不過了就逃,並不用執行大梁軍規。大梁的人口數也數不清,但是各部人口最多的汪古部也不過幾萬人,其他小部落不過幾千人,如果損耗太大的話,很可能就會被其他部落吞併。

他們也都知道上京道各部的兇殘,上京道各部常年都在不斷廝殺中,雖然很多部落都是室韋部落的分支,但是南邊室韋部落的兇殘卻是不能和北邊室韋部落相比。而且上京道乃蠻部粘八葛部、克烈部阻卜、蒙古部、烏古部、敵烈部都是大部落,河東也只有汪古部的人口和這幾部差不多,謨葛失的陰山室韋都要小一些。

晁勇看各部首領不說話了,就道:“好了,你們退下吧。掃滅上京道有五萬兵馬足矣。”

已經有了退意的各部首領看晁勇這般說,也就紛紛退回座位上了。

奴隸雖然吸引人,但還是無法讓他們冒着實力大損的危險和上京道各部死拼。

汪古部也是大部落,但卻一直做着大國忠犬,先是爲遼國屬部,遼國沒落後,還不斷爲耶律延禧和耶律大石提供馬、羊、駝。後來金國滅了遼國,又爲金國守衛邊疆,防備北邊的蒙古、克烈、乃蠻等部。鐵木真滅了克烈部,乃蠻部約汪古部一起對抗蒙古時。汪古部又出賣了乃蠻部,出兵幫助蒙古部滅了乃蠻部,成了蒙古部的忠犬。部落首領在元朝世代襲爵趙王。

謨葛失的陰山室韋部還不如汪古部,金國追擊耶律延禧到了西京道,謨葛失同時派人向兩國送去馬、駝、羊。或許是金國野人瞧不起室韋部吧,總之後來謨葛失又出兵幫助耶律延禧,結果被金國打敗,兒子陀古也被金國活捉。當然謨葛失不會因爲一個兒子屈服,也或者是金國把謨葛失侮辱的厲害。總之謨葛失繼續效忠耶律延禧。

後來晁勇帶兵北上,逼退了金國兵馬,在夾山召見西京道各部,耶律延禧已經逃竄到上京道了。謨葛失逃不了,大梁兵馬又已經逼近部落,這才歸附了大梁。

晁勇並不準備讓各部按照原來的生活方式生活,而是要分化他們。各部生活的很多地方也適合耕種,晁勇要讓他們學會耕種,不能耕種的地方則發展畜牧業。讓他們加入中原的毛紡行業中。

雖然各部可以從中受益,但是卻要削弱各部首領的權力,有可能遭到各部的反抗,或者讓他們逃往上京道投奔耶律延禧,所以大梁把整編河東各部的時間放到掃滅上京道各部之後,斷絕河東各部的退路。

既然要整編各部,晁勇自然就不能讓各部繼續擴張實力。上京道各部總有幾十萬人,如果把他們送給河東各部做奴隸的話,河東各部很可能出現一個可以一統蒙古草原的大部落,晁勇自然不會允許出現這種情況。

即使沒有他們的助力,晁勇也有十足的把握對付上京道各部。上京道大小部落幾百個都不止,乃蠻部、克烈部、蒙古部這些大部落下面都有很多小部落,數百年來,這些部落一直在互相仇殺,想把他們擰成一股繩,不是耶律延禧這樣的人能做到的。

遼國從未真正征服過這些部落,耶律延禧到了上京後,剿滅了幾個小部落,只是讓原本就被遼國打的實力大減的克烈各部臣服。東邊的蒙古部,西邊的乃蠻部,北邊的蔑兒乞惕部仍然是桀驁不馴,不時劫掠克烈部,遼國騎兵對上這些兇悍的草原林地部落也是勝少敗多。

耶律延禧率兵進入,並沒讓蒙古草原的廝殺結束,而是被攪入了各部的廝殺中,他只能帶着征服的克烈部和其他部落廝殺。

晁勇在黑山州休整了一日便誓師出征,十幾萬戰馬聚集在黑山腳下,黑山的草都要被啃光了。

遼國的西北路招討司設在可敦城,在今天的外蒙古首都烏蘭巴托西邊,距離黑山州一千五百里左右。

從黑山州北上要穿過數百里的沙漠、戈壁區,才能進入草原地帶。

黑山州集結兵馬也沒有瞞過坐鎮克烈部的耶律延禧,耶律延禧得了消息後,便召集效忠他的各部。除去已經征服的克烈部,烏古部節度使糺哲、敵烈部統軍撻不也都率部衆來投,加上週邊一些小部落,耶律延禧很快便又聚起了五萬兵馬。

當然,耶律延禧只是下個旨,具體事情自然有蕭特烈、特母哥、耶律大石等人做。耶律延禧有更重要的任務,到了上京後,耶律延禧又喜歡上了獵殺黃羊、野狼。

耶律延禧一張嘴就行,蕭特烈等人卻是要跑斷腿。克烈部周圍的乃蠻部、蔑兒乞惕部、蒙古部都沒降服,他們要集結兵馬,還得提防這三部趁機劫掠克烈部婦孺,如果克烈部婦孺都被劫去,克烈部兵馬毫無疑問馬上就會奔潰。

所以他們只能讓克烈部婦孺全部遷移到鎮州、維州、招州、防州附近。這四處城池互相間的距離都只有幾十裡,遭到草原部落襲擊的話,可以互相支援。遼國的西北路招討司、阻卜大王府就設在鎮州、招州。

磨古斯造反後,遼國派兵剿殺阻卜各部長達八年,現在克烈各部阻卜總人口也不過十來萬,各部也怕被大梁軍隊或者其他部落偷襲,因此很快便聚集到城池附近了。但是各部聚集起來以後,糧食、木材便又成了問題。當然這些問題都是蕭特烈等人頭疼的,耶律延禧考慮的是每天可以獵到多少黃羊、野狼。

等到大梁兵馬離防州不足三百里時,耶律延禧才結束遊獵。召集各部人商議對策。

前番蕭特烈在石輦鐸號召諸軍死戰,雖然因爲耶律延禧登高觀陣,被完顏宗望直擊耶律延禧,嚇得耶律延禧敗逃,導致大軍潰散。但是蕭特烈卻因這一戰從副統軍升爲統軍,深得耶律延禧信賴。

衆人到齊,蕭特烈便道:“樑國兵馬不過五萬,還有兩萬漢人騎兵,漢人幾百年沒見過馬了。他們敢讓戰馬跑起來嗎”

一衆遼國將領聞言,不由都大笑起來。

“漢人騎驢應該是好手,騎馬還不得被嚇得尿褲子啊。”

耶律大石皺眉道:“寧夏路的漢人騎兵也操練了快兩年了,三萬党項騎兵戰力更是不輸我大遼鐵騎。不可輕敵。”

蕭特烈正是得志的時候,哪容得耶律大石這等背時之人質疑,嘲笑道:“大石林牙恐怕是被樑國太子嚇出病來了吧,你棄了南京道。難道我們還能再棄了上京道不成。”

“漢人騎兵騎了兩年馬,我們從小就騎在馬背上,馬戰都贏不了漢人的話。我們也不用想着光復大遼了。”

耶律延禧雖然沒有殺耶律大石,但是也不再信任耶律大石,把耶律大石帶來的五千多兵馬分了大半給衆人,只給耶律大石留了一千兵馬。這帳中可以說他帶的兵馬最少,若不是他是契丹族唯一的狀元,遼國衆人覺得他聰明,這裡也沒有他的位子。

耶律大石耐着性子道:“我也覺得可以擊敗樑隊,樑國兵馬遠道而來,必然是人困馬乏,我們只要迎上去,一場決戰就能打的樑隊敗退,甚至可以追殺他們幾百裡。只是當全力以赴,不可輕敵。”

克烈部首領道:“如果出動所有兵馬,只怕乃蠻人、蔑兒乞人、蒙古人來劫我們的營地。”

耶律大石道:“各部人口不是都撤到附近城池了嗎我們出征的話,就讓所有人都進城,那些蠻人想要偷襲,也很難打破城池。”

耶律延禧笑道:“林牙說的是,我們就全力出擊,朕御駕親征,會會那大梁太子。前番在河北,敗給他事先埋得火藥,來了這廣袤的草原,他的火藥沒了用武之地,也該讓他嚐嚐敗北的滋味了。”

耶律大石聽到耶律延禧又要親征,忙道:“皇上身系大遼國祚,不可輕身犯險,微臣斗膽請皇上坐鎮鎮州,讓蕭特烈將軍率兵去防州擊潰樑國兵馬可也。”

遼國的衰亡史可以說就是耶律延禧的逃跑史,只要耶律延禧親臨戰場,第一個逃跑的一定是他,然後整個大軍都會被他一人帶着潰逃。

耶律大石深知這一點,所有不惜向蕭特烈賣好,想阻止耶律延禧親征。

蕭特烈怎會不清楚這一點,當日在石輦鐸,遼兵十倍於金兵,因此他纔想鼓舞將士們死戰,擊潰金兵前鋒,鼓舞士氣。金兵看到遼兵列陣後,也不敢衝陣。

沒想到耶律延禧也覺得可以戰勝金軍前鋒,就帶着嬪妃登高觀陣,結果完顏宗望發現了耶律延禧所在,帶着幾百金兵直撲耶律延禧所在的山崗,嚇得耶律延禧落荒而逃,他們只能帶兵追上去護駕,大軍也隨即潰散。

如果耶律延禧不登高,那一戰他們即使捉不到完顏宗望,也絕對可以嚇退他,但是最後結果卻是大敗。

有了前面的教訓,蕭特烈同樣不希望耶律延禧親臨戰場,也附和道:“此戰易如反掌,皇上就在鎮州等我們捷報就是。末將一定把樑國太子捉來獻給皇上。”

耶律延禧聽得兩人都說可以戰勝樑國,卻是更加心動了,他逃了這麼多次,怎麼也要勝一次,否則死了別人都要叫他逃跑皇帝了。

“好了,不用說了,朕意已決,你們都去點起兵馬,我們這就去防州。”

耶律延禧說完,便轉身往外走去。

蕭特烈等人看耶律延禧這般說,也只好各自去點兵。

“皇上”

耶律大石叫了一聲,但是耶律延禧卻是頭也沒回直接出去了。

耶律大石看無人陪他勸諫,嘆了口氣,也只好去集結麾下兵馬。。。

第二十二章 官兵捉拿第四百九十六章 息武興學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度三娘第三百七十四章 百花之死第二百九十四章 文人弱點第四十章 淫婦毒計第三百零四章 神機軍師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二孃幻想第二百二十六章 鬱保四第四百零六章 反覆無常第四百三十章 仁多保忠第二百二十九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貴族學院第八十三章 奇女百花第三百四十六章 白溝河第一百八十七章 小七戲高俅第五百章 郭藥師來降第四百六十四章 東京新軍第三百七十九章 種家將第五百一十七章 女真兇殘第三百一十九章 晁勇回京第三百二十章 對付文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林沖對關勝第七十五章 宋江刺配第二百六十三章 暗探軍紀第一百九十九章 史文恭用計第五百零四章 野狐嶺第一百章 人肉傳說第五百零二章 兵逼金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征服準備第四百三十四章 輕取鹽州請假兩天第四百六十七章 萬教殉葬第二百四十五章 鐵方樑死第一百零五章 快意恩仇第一百零八章 鐵打的武松第四百七十七章 千里眼第四百八十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七十章 太子宴第七十五章 宋江刺配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逵奪門第一百九十八章 吳用吃癟第九十九章 菜園子張青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遷投書第六章 阮氏三雄(中)第九十二章 陰溝翻船三江感言第二百八十二章 各有算計第十四章 武松還鄉第一百一十九章 屎還是死第一百六十章 關勝設計第四百五十章 忠義葉清第三百五十章 地下長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李處溫父子第二百零九章 周侗門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西進第十五章 路遇時遷第一百七十章 英雄大會第三十六章 梁山整軍第七十五章 宋江刺配第四百三十章 仁多保忠第一百六十一章 花榮對宣贊(繼續求月票)第四百六十二章 太子回京第一百六十八章 活捉關勝第二百五十七章 兄弟有難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方傑第二百零七章 浪子燕青第一百零一章 夫妻二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李仁愛第二百六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盤大棋第一百二十章 侯健薛永第一百七十章 英雄大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二百八十七章 鬧海龍駒第七十六章 收混江龍第三百六十九章 改良軍營第四百三十三章 穿越瀚海第四百九十一章 戰象踏城第三百二十三章 未來太子第四百零五章 破釜一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女真兇殘第一百六十九章 方臘來使第四十二章 張網以待第三十五章 情挑三娘第三百九十八章 趙良嗣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人感應第四百五十九章 田虎應對第三百九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軍凱旋第四十一章 宋江入彀第四百四十六章 同化党項人第二百八十章 昏君奸臣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夏連敗第五百零九章 騎兵會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夜賺關勝第三百六十九章 改良軍營第四十六章 樊樓花酒(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草原路
第二十二章 官兵捉拿第四百九十六章 息武興學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度三娘第三百七十四章 百花之死第二百九十四章 文人弱點第四十章 淫婦毒計第三百零四章 神機軍師第二百四十八章第二百三十三章 二孃幻想第二百二十六章 鬱保四第四百零六章 反覆無常第四百三十章 仁多保忠第二百二十九章第四百八十五章 貴族學院第八十三章 奇女百花第三百四十六章 白溝河第一百八十七章 小七戲高俅第五百章 郭藥師來降第四百六十四章 東京新軍第三百七十九章 種家將第五百一十七章 女真兇殘第三百一十九章 晁勇回京第三百二十章 對付文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林沖對關勝第七十五章 宋江刺配第二百六十三章 暗探軍紀第一百九十九章 史文恭用計第五百零四章 野狐嶺第一百章 人肉傳說第五百零二章 兵逼金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征服準備第四百三十四章 輕取鹽州請假兩天第四百六十七章 萬教殉葬第二百四十五章 鐵方樑死第一百零五章 快意恩仇第一百零八章 鐵打的武松第四百七十七章 千里眼第四百八十章 大軍南下第四百七十章 太子宴第七十五章 宋江刺配第一百二十五章 李逵奪門第一百九十八章 吳用吃癟第九十九章 菜園子張青第一百三十八章 時遷投書第六章 阮氏三雄(中)第九十二章 陰溝翻船三江感言第二百八十二章 各有算計第十四章 武松還鄉第一百一十九章 屎還是死第一百六十章 關勝設計第四百五十章 忠義葉清第三百五十章 地下長城第四百九十九章 李處溫父子第二百零九章 周侗門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軍西進第十五章 路遇時遷第一百七十章 英雄大會第三十六章 梁山整軍第七十五章 宋江刺配第四百三十章 仁多保忠第一百六十一章 花榮對宣贊(繼續求月票)第四百六十二章 太子回京第一百六十八章 活捉關勝第二百五十七章 兄弟有難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方傑第二百零七章 浪子燕青第一百零一章 夫妻二人第四百二十九章 李仁愛第二百六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三百八十三章 下盤大棋第一百二十章 侯健薛永第一百七十章 英雄大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二百八十七章 鬧海龍駒第七十六章 收混江龍第三百六十九章 改良軍營第四百三十三章 穿越瀚海第四百九十一章 戰象踏城第三百二十三章 未來太子第四百零五章 破釜一戰第五百一十七章 女真兇殘第一百六十九章 方臘來使第四十二章 張網以待第三十五章 情挑三娘第三百九十八章 趙良嗣第四百七十八章 天人感應第四百五十九章 田虎應對第三百九十六章 耀武揚威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軍凱旋第四十一章 宋江入彀第四百四十六章 同化党項人第二百八十章 昏君奸臣第三百九十三章 西夏連敗第五百零九章 騎兵會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夜賺關勝第三百六十九章 改良軍營第四十六章 樊樓花酒(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草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