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一

後記(一)

經過幾番努力,這部軍評類的作品終於要接近尾聲了。

不多不少,這次戰爭離開我們已整整58年。原先彈坑遍佈、浮土累累的戰場早已鬱鬱蔥蔥,前輩們的鮮血也早已被雨露冰雪沖刷得乾乾淨淨,甚至連平壤那座僅有的志願軍烈士紀念碑在衆多突兀的建築面前也顯得低矮遜色了許多。

也許正戰爭離我們已久遠,這段充滿着血與火的的歷史才能重新進入人們的視線和關注。也許是因爲這場戰爭過於殘酷與苦澀,美國人一直是採取了冷處理的措施,對此避而不談,而在國內五六十年代處於政治意義而拍攝的有關此戰爭的影視對這段軍事歷史的刻畫少而不詳。

作爲後人,我們也許只能從戰爭中遺留下來的隻字片語和少得可憐的影像資料中去找尋戰爭的痕跡,品讀其戰略、戰役、戰術,感慨戰爭中的所特有的東西。

這一場戰爭,到底孰勝孰負?到底誰是真正的贏家?

對於這一問題,出於政治、經濟、外交等諸多方面綜合考慮,幾十年來一直爭論不休。有人說,朝鮮費盡心機,在軍事實力明顯優於韓方的條件下發起的這場戰爭,三年下來耗費了無數的人力和物力,結果又回到了原點,不能算是贏家。而中國因參與朝鮮戰爭,雖說爲東北的安全創造了一個“緩衝區”,可卻因此國內經濟建設受到延遲,臺灣問題永遠擱淺,也從此關閉了與西方社會交流大門幾十年,損失太大,也不能算是贏家。美國人是精於計算的,但在損失了十數萬美國軍人和上百萬的韓國軍人的生命之後,朝鮮半島沒有統一,歐洲形勢吃緊,美國這個國際警察的面子受損,它也不能算作贏家。更有人把贏家這一桂冠戴到了蘇聯人頭上,蘇聯通過這次戰爭佔大了便宜,這也是有目共睹的,但蘇聯顯然不是戰爭的主角。

在這裡,不談其他方面,就軍事而論,輸贏面可以這樣看:朝鮮戰勝韓國,是因爲朝鮮從三八線起,一個月之內將韓軍和前來支援的美軍擠壓到了釜山環形防禦區,差點將他們趕下了大海;而美國又戰勝朝鮮,以美軍爲首的聯合國軍從釜山防禦區一直將朝鮮人民軍趕到了鴨綠江邊,逼迫金日城要在中國組織流亡政府;中國又勝美國,以志願軍爲主要力量的中朝聯軍將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又重新趕回了三八線,中朝聯軍向南直線距離推進了幾乎300公里,基本恢復了戰爭開始前朝鮮的版圖。

此外,這次戰爭還是歷史上並不多見的東西方戰爭文化的碰撞。與東方人相比,西方人特別是美國人更注重的是士兵傷亡、物資耗費等數字化的理性分析,而不僅僅是勝利。

且看美國官方公佈的數字(個人認爲比較準):美軍陣亡33600餘人、戰傷103200餘人、失蹤和被俘5100餘人,共計142000餘人(這一數字尚未計入美軍編制中傷亡的韓國人,每個美軍師編有經嚴格挑選的韓軍2500餘人,並隨時補充)。而韓國國防部公佈的數字是韓軍陣亡227800餘人、戰傷717100餘人、失蹤被俘43000餘人,共988400餘人。再加上英法等其他國家軍隊損失29000餘人,聯合國軍共計傷亡1159400餘人。

志願軍和人民軍損失總數爲70萬餘人:其中志願軍陣亡18萬餘人、戰傷22萬餘人、失蹤和被俘萬餘人;人民軍損失人數朝鮮方面官方至今未做出結論,損失總數爲中國軍事研究專家估算統計。

這樣,雙方的損失比例約爲3:2,如果按志願軍方面單算,志願軍在2年零九個月的戰爭中,共斃傷俘對手71萬餘人,自身作戰減員42萬餘人,雙方損傷比約爲5:3,就算上中朝方面由於種種原因統計有些失真,那麼聯合國軍的損失大於中朝聯軍的損失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美國爲此戰爭開支戰費400億美元,消耗作戰物資7300餘萬噸,而中國開支戰費63億元人民幣,消耗作戰物資560餘萬噸,按當時美元與人民幣比率3:1兌算,兩方耗費比更是達到了19:1。

美國知名的政論著作家約瑟夫?格登,在它所著的《朝鮮戰爭――爲透露的內情》一書的引言中,開篇就說,“美國政壇老手艾夫里爾?哈里曼談到朝鮮戰爭中時,稱他是一場‘苦澀的戰爭’。”“在美國不甚愉快的經歷中,朝鮮戰爭算是其中的一個:當它結束的時候,大多數美國人都急於把它記憶中輕輕抹掉。出於某一原因,朝鮮戰爭是美國第一次沒有凱旋班師的戰爭。美國使朝鮮處於僵持狀態,同共產黨中國這個龐大而落後的亞洲國家打成了平手。”

再從以上數個視角縱觀整個朝鮮戰爭。

視角一:從戰略的層面上看,本該作爲旁觀者的倉促的美國和倉促的中國打了一場不太倉促的戰爭並在未分勝負的情況下倉促結束,這一結果對後來幾十年的歷史走向有何重大的意義和影響?

雖然在1950年6月25日之前有很多預兆,但作爲戰後世界警察的美國和與朝鮮毗鄰的中國都沒有準備好。

美國那個時候在忙什麼呢?在二次世界大戰中,依靠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偉大勝利的光環,美國是最大的贏家。經過二次世界大戰,原本富裕發達的歐洲被徹底打爛,有人甚至說,光清理柏林街道上的瓦礫就要二十年,原本就很窮很落後的亞洲則被打得更窮更落後。而美國人卻獨佔了世界黃金儲備的74%,世界經濟總量的二分之一,可謂是不折不扣的世界霸主。

在西方思維中,經濟決定着一切。面對正在崛起中的共產主義世界的挑戰,美國提出了馬歇爾援助計劃,選擇了首先振興歐洲,以抗衡迅捷發展起來的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社會又迅速重新回到了那歌舞昇平,紙醉金迷的和平社會。隨之而來是大規模解散軍隊和編制,只保留政客們認爲“夠用”的軍隊,而且這些爲數不多的部隊大部分駐紮在歐洲。那時在遠東,日本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的任何地方對於美國來說都是次要的,包括韓國,也包括臺灣。即使是在美國看來如此重要的日本,在此駐紮的陸軍也少得可憐。整個遠東的美軍雖有10萬餘人,可要維護廣大的太平洋西海岸的美國利益,這點兵力便顯得捉襟見肘了。

朝鮮戰事一開,韓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潰敗,美國當局者才認識到他手頭的兵力是如此的少。在歐洲的6個師已經到了維持其安全的底線,那是絲毫也不敢動的。在國內的6個師戰鬥力低微,跟民兵一樣,況且還要保證本土安全,也調動不了。唯一可以動用的部隊便是在日本駐紮的麥克阿瑟的部隊了。兵力捉襟見肘不說,在二戰中屢建奇功的許多部隊也已經撤掉,一時半會無法恢復(如專業狙擊手都在國內當了射擊館的教練等),其倉促狼狽程度可見一斑。

回看中國,情形也好不到哪裡去。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纔剛剛成立,那時全國各地政權還相當不穩定。大陸部分的大西南還沒有完全解放,南方解放區的國民黨殘餘部隊、特務分子還有上百萬之多。1950年,全國各地新建的政府機關被暗殺的幹部就有上萬人。東南沿海準備解放臺灣,西南準備進軍西藏,都在爲爲解放全中國而努力。全國內戰剛剛結束,百廢待興,工農業生產總值落入歷史的最低點。東北和西北各作戰兵團也已經開始成規模撤編,轉型成爲建設兵團,基層部隊手中的槍開始換成犁、鍬、鎬等農用墾荒工具。

朝鮮戰事一開始,中國不得不將在位於東北的幾個軍二十餘萬人調到了鴨綠江邊觀望。美軍一參與進來,中國便開始了全國總動員,高層則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打,還是不打?打仗是要靠實力的。軍事實力來源於經濟實力和科技實力,以及美軍在歷史上從來沒有敗績的自信。而中國軍隊的裝備雖然比抗日戰爭時期有了很大進步,但中美雙方武器裝備以及經濟實力方面的差距不言而喻,這讓中國方面很多百戰百勝的將軍元帥躊躇不前。連一貫具有決斷之風的毛澤東也是思考良久,顧慮頗多。但兩權相害取其輕,在得到了蘇聯人的口頭承諾後,毛澤東大手一揮,歷史則從此改變。中國的西北、東北、中原的兵力開始收攏,東南沿海轉入防禦,軍事力量開始向東北大幅度傾斜。可以這麼說,中國也是硬着頭皮開打的這一仗。

就這樣,兩個都很急促的對手終於在朝鮮那片貧瘠的戰場上相遇了,就像兩列疾馳的火車轟然相撞了。在兩者最初的差異過後,經過兩年零9個月的審視、試探、攻擊、較量,戰線又大致重新回到了初始的位置。

美軍雖然有點失掉面子,但它總歸沒有失敗,而且奪回了韓國這樣一個重要的基地。韓國不僅是亞洲大陸伸向太平洋的一個手指尖,而且也是美國亞洲戰略乃至全球包圍戰略的重要的一環。可以說,從後面的歷史看,因爲韓國的存在,亞洲多了一個維持美國人所謂地區平衡的陣地,世界多了一個制約共產主義的重要砝碼。

PT小偷

PT小偷

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戰術反擊第二階段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三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狙擊作戰詳細過程戰役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朝鮮內戰軍事品評一戰役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朝鮮內戰軍事品評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三志願軍出戰前的朝鮮戰況一雙方態勢發展全透視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朝鮮內戰軍事品評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三雙方態勢發展及戰前準備情況空中絞殺戰全過程三關於絞殺戰狙擊作戰詳細過程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三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一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場全角度鳥瞰之西線血與火的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役品評之多重視角一關於絞殺戰戰役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朝鮮內戰軍事品評一狙擊作戰之軍事品評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場全角度鳥瞰之西線血與火的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一朝鮮內戰軍事品評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空中絞殺戰全過程三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役詳情全角度鳥瞰二志願軍出戰前的朝鮮戰況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雙方態勢發展及戰前準備情況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役軍事品評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二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三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之東線難忘狙擊作戰之軍事品評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一後記一志願軍出戰前的朝鮮戰況一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四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二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三八線的軍事來歷和雙方的戰爭準備戰場全角度鳥瞰之西線血與火的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場全角度鳥瞰之西線血與火的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空中絞殺戰詳細進程二
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戰術反擊第二階段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三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狙擊作戰詳細過程戰役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朝鮮內戰軍事品評一戰役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朝鮮內戰軍事品評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三志願軍出戰前的朝鮮戰況一雙方態勢發展全透視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朝鮮內戰軍事品評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三雙方態勢發展及戰前準備情況空中絞殺戰全過程三關於絞殺戰狙擊作戰詳細過程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三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一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場全角度鳥瞰之西線血與火的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役品評之多重視角一關於絞殺戰戰役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朝鮮內戰軍事品評一狙擊作戰之軍事品評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場全角度鳥瞰之西線血與火的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一朝鮮內戰軍事品評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空中絞殺戰全過程三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役詳情全角度鳥瞰二志願軍出戰前的朝鮮戰況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雙方態勢發展及戰前準備情況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役軍事品評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二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三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之東線難忘狙擊作戰之軍事品評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一後記一志願軍出戰前的朝鮮戰況一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四戰場詳情全角度鳥瞰二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三八線的軍事來歷和雙方的戰爭準備戰場全角度鳥瞰之西線血與火的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場全角度鳥瞰之西線血與火的戰前雙方勢態發展全透視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二戰役軍事品評之多重視角一空中絞殺戰詳細進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