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瘧疾

曹操看着白圖的奏章,神色有些凝然。

首先,壽春爆發了瘧疾——容曹操小小的幸災樂禍一下。

果然愛民如父的白大聖人,這時的第一反應,就是班師回府,忙活壽春的亂子。

不過白圖之後的反應,卻令曹操有些難受……

弋陽七縣佔也就佔了,曹操也沒指望白圖會還,而且名義上……白圖是爲了賑災,繼續在七縣發放救濟糧,無論是不是這七縣的人,去了都能吃個飽飯。

但考慮到汝南諸縣,受災並沒有那麼嚴重,哪怕袁術殘暴一些、名聲差一些,但應該也不會有多少人,舍家撇業的去“蹭飯”。

設置弋陽郡、任命弋陽太守,這都是預料之中,而且雖然汝南被啃掉一些,曹操也很心疼,不過……邊邊角角而已。

真正令曹操的神色,有些不自然的是……

“清佞中郎將?這就是沒有野心的白公想出來的將號?”郭嘉諷刺道。

“咳咳,之前的確是我戒備不足……”荀彧有些尷尬的說道。

“我不是針對你,我是說……那傢伙就個騙子!”郭嘉強調道。

郭嘉很委屈,早知道壽春要出這事兒,他還費力使用“大勢所趨”做什麼?

對於一名《運書》的擁有者,最大的奢侈品就是壽命,稍微有些高度的運術,幾乎都要壽命作爲代償。

五年,郭嘉發動效果之後,已經摺壽五年,之後……白圖居然扭頭回去了?

還好不是一次性付清,得知消息之後,郭嘉也終止了“大勢所趨”的效果,及時止損——“大勢所趨”在同一時間,也只能對同一目標生效。

“結合之前發來的信函,看來這位白大將軍,是不希望我們接收袁術的遺部……諸位怎麼看?”曹操問道。

白圖之前不僅向朝廷,發表了對袁術罪行的聲討,而且以私人身份,給曹操傳信,希望他能夠“回頭是岸”,給予壽春之劫的參與者,一個公正的判決!

之後……又將坐鎮弋陽的武將,冊封爲“清佞中郎將”,這令曹操不得不聯想——是不是我接受那些人的話,你白圖就想要來“清君側”了?

這樣想的,顯然也不僅是曹操。

畢竟在手握朝廷、奉天子以令諸侯的情況下,對並不像袁術那般,與漢室斷絕關係的情況下,要對曹操用兵,唯一的理由就是“清君側”。

而且以白圖的聲望,在曹操接受袁術的降將之後,白圖要“清君側”的話,說不定還真會有人發自內心的相信……心照不宣式相信的那就更多了。

至於這個“側”是隻包括袁術的降將,還是曹操也算在內,那就只有白圖自己有最終解釋權。

劉曄這時建議,可以將惡首橋蕤等人處死,來消除白圖的藉口。

當然,這還只是設想,畢竟橋蕤現在還在汝南用兵的南線,還沒投降曹操呢!

不過就在這時,最近剛剛被“聘”入司空府的楊修,開口道:“豈能因爲番臣一句話,就是斷絕壯大自己的機會,令自己任賢用能的名聲受損?如果連投降的將領,都無法保全的話,又如何令其他降將安心?

更何況即使沒有了壽春之事做藉口,難道不能以徐州之事爲藉口嗎?與其去想如何在道義上令白公不會征討,不如在實力上,可以戰勝對方,否則主公難道能在仁德上勝過白公嗎?”

徐州之事……“難道”能在仁德得勝過……

曹操感覺的膝蓋中了一箭,而且是左右各一箭!

看着年輕氣盛的楊修,在那裡侃侃而談,不少人都難受的想捂臉……

恩,總的來說,楊修說的很有道理,分析的簡直鞭辟入裡,只是曹操怎麼感覺這麼難受呢?

楊修,正是楊彪之子,也就是之前被曹操尋了個與袁氏有姻親的藉口,擼了官職、下獄一頓毒打的那位老太尉的嫡子。

因爲士林驚詫的楊彪下獄事件,曹操也決定以聘用楊修的方式,來修復下與漢室舊貴世家的關係。

並且楊修也並非無能之人,曹操此時也的確對其有幾分器重,委以“主簿”之職——也就是自己的秘書,以楊修的年紀,這已經十分難得。

“咳咳,德祖所言也不算錯,若是被白公牽着走的話,今日要殺袁氏降將,明日再要求我等斬除元讓將軍、妙才將軍怎麼辦?”荀彧岔開了話題,並且用夏侯氏兩位大將舉了例子。

“不錯,主公切不可以己之短,攻敵之長。”楊修鄭重的總結了一下。

從大家對楊修的瞭解,他並不是故意刺激曹操,只是在“講道理”。

只是荀彧也不想接話了。

曹操:……

“德祖,聽說最近令堂逼你成親?”曹操忽然問道。

“小事、小事,不值得在這裡說。”楊修赧然道。

楊修也才十七八歲,在漢代算是晚婚,不過在世家貴子中,也不算太大齡。

之後曹操還真的沒有再提這事兒,令楊修莫名不已。

不過在決策上,曹操的確和楊修想到了一處——不能因爲忌憚白圖的進攻藉口,就放棄壯大自己的機會。

……

另一面,白圖率軍返回壽春時,發現城池已經完全戒嚴,患病的百姓,無論是城內居民、還是鄉間農戶,都被儘量集中在了甕城西門處一帶。

軍中自然缺不了帳篷,雖然已經有一絲秋意,但也不至於令患者感到寒冷。

這也是張仲景指揮壽春軍民的結果,老張不僅是東漢末年有名的“神醫”,而且相比於另一位神醫華佗,張仲景更擅長疫病這一塊。

“涅陽張機,拜見白公。”張仲景看到白圖時,還是比較尊敬的。

畢竟張仲景官最大的時候,也只是太守,和車騎將軍比不了,更重要的是……張仲景更敬佩白圖的仁德。

當然,說是拜見,但也只是拱拱手……

“張神醫不必多禮!幸好有您老在,否則壽春百姓還要在人禍之後,又遭天災啊!”白圖感慨的說道。

今年的壽春,也的確是流年不利,好不容易因爲袁術遷走,旱災眼看要過去,已經下了一小場雨,居然又來了瘟疫。

“不敢當神醫之名,只是醫者本分而已。”張仲景謙虛道。

不過張老先生的品德,也是無可置疑的——換成是一般人,誰敢哪有瘟疫往哪鑽?

別說是古代,現代預防措施完善的時候,敢去疫區的醫務工作者和救援工作者,都是頂呱呱、沒得說。

白圖也向張老先生問起了瘟疫的事情……

“先發冷、又發熱,最後體溫降低……的確是瘧疾沒錯了。”白圖暗自嘀咕道,東漢時就已經叫“瘧疾”。

“白公也懂醫術?”張仲景好奇的問道。

白圖之前問的,的確很有針對性,張仲景看得出他並不是故弄玄虛。

“稍微……看過一些,張老叫我硬盤就可以。張老對這壽春的瘧疾,有什麼看法?”白圖謙虛的說道,的確看過一些,就在回來之前。

張仲景聞言露出些難色,之後說道:“若是數人患病,老朽尚有醫方,只是……之前人禍不斷,未能及時發現,如今病疫蔓延,難辦、難辦。”

也沒有瞞着白圖,張仲景說了他的藥方,一是治療瘧疾蜀漆散,二是治療後遺症鱉甲煎丸。

後者只是補品,沒有也就沒有了,白圖確實找不到那麼多王八來熬鱉膠……

不過作爲治療藥品,前者卻是剛需!

但用藥卻有些……難受,蜀漆散主藥是蜀漆、龍骨還有云母,前兩者是植物,雲母是礦物,而且蜀漆……聽名字就知道,是巴蜀之地的一種植物,龍骨又名“三角霸王鞭”,是一種多肉,嶺南有產。

老張不愧是東漢神醫,即使碰到瘟疫,也不至於束手無策,只是……現在去益州、交州買蜀漆和龍骨?

一年都未必能弄來一城的份兒!

至於各個藥房的存量?東漢民間醫藥本就不發達,沒幾間藥方,而且蜀漆也夠冷門,一時哪裡湊得上來?

而且張仲景也不和白圖瞎吹,治療機率,也並不是很高。

論古代瘧疾,治療效果更好的還是金雞納霜,而且使用簡單——剝了金雞納樹的樹皮,嚼就對了!

但問題是……別看那玩意後世時候,在雲南、寶島都有,那可都是南美移植的,指望南美洲……還不如去益州、交州呢!

再晚個十幾二三十年,白圖倒是有希望弄到金雞納樹。

不過白圖也並非毫無辦法,只是……操作存在困難!

青蒿素,屠女士研究了幾十年,最終憑此獲得諾獎的物質,這就是瘧疾的剋星。

而且屠女士研究青蒿素的靈感,最初是來自《肘後備急方》,也就是說東晉時候,就已經有使用青蒿治療瘧疾的例子,只是可惜並不普遍,而且……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

之所以這部在一千多年前,就揭示了瘧疾剋星的藥方,沒能消滅瘧疾,還要屠女士在現代科技下研究幾十年,正是因爲一個最關鍵的問題——古方的濃度太低,效果很差。

《肘後備急方》的方法,就是將青蒿在水裡生榨,之後噸噸噸喝下去……

對於運氣好、體質好的人,的確有效,否則也不會流傳到後世,不過治癒率只能看命。

青蒿素的原料倒是好找——青蒿。

東漢時的“青蒿”,就是後世的“黃蒿”。

但提取卻是大問題,首先最簡單的蒸煮肯定不行,因爲青蒿素遇熱分解,煮開了還不如生榨。

這也是爲什麼青蒿素明明比奎寧好用,而且副作用小,但在原始技術下,金雞納樹卻比青蒿管用……

後世可以用乙醚、用汽油、用硅膠……但是這些冷萃技術,白圖一樣也沒有,讓龐統現場學習估計也來不及,畢竟很多都需要白圖計劃中的大後期科技配套!

不過現在事不宜遲,白圖準備先找個藉口,大量收集青蒿,之後馬上聯繫龐統,能有辦法最好,沒辦法的話,生榨青蒿也應付着。

想來東漢的瘧原蟲,也應該沒有後世的抗藥性那麼強纔對,至少比指望不上的蜀漆散來得靠譜……

第一百二十五章 誠實的迷惑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姬之謎第七十九章 項羽.冷漠.jpg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官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鬆十分感動……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一百章 大捷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脅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廷來使第五百四十九章 漢中之危第六十九章 軍民一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反噬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任(大章)第四百六十章?真氣槍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十五章 硬盤第八十章 遺甲擇主第二百三十章 授九錫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六百零二章 我,劉繼,齊侯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五百一十四章 龐統的精神力實驗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師府的困境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十四章 城姬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四十四章 忍耐的呂布第五百七十章 新星第一百零二章 重逢後的尷尬第五百零四章 立項第六十七章 我當以國士報之第六百一十八章 錘爆第一百二十章 陪你吃豬!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二百四十一章 鴛鴦陣第三百二十九章 徵西大將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士氏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五百八十八章 佔據第四百七十一章 奪城白帝第五百二十七章 無可避免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襲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四十章 水賊小將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王第一百四十九章 處置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港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三百四十章 兩軍陣前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家第四百八十章 水路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國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國第二百五十七章 衆望所歸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三百八十五章 掃蕩第三百六十四章 封官賜爵第一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二百一十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民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五百六十二章 是替身噠!(二合一大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是替身噠!(二合一大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荊南第八十二章 過江東第五百六十三章 陽平關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二百六十章 裝病第三百七十五章 此人甚是剛烈第四百一十章 憂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九錫第一百七十一章 “嘴”來了
第一百二十五章 誠實的迷惑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姬之謎第七十九章 項羽.冷漠.jpg第七十章 孫策叫陣第二百四十六章 女官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鬆十分感動……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制推行第九十七章 驚雷第一百四十八章 似曾相識第四百七十五章 山路第一百章 大捷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一百七十九章 威脅第三百四十八章 朝廷來使第五百四十九章 漢中之危第六十九章 軍民一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五百五十一章 時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反噬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任(大章)第四百六十章?真氣槍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十五章 硬盤第八十章 遺甲擇主第二百三十章 授九錫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六百零二章 我,劉繼,齊侯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第五百五十九章 安排第五百一十四章 龐統的精神力實驗第五百三十五章 天師府的困境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二百八十四章 兩摞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十四章 城姬第二百九十八章 容易第四十四章 忍耐的呂布第五百七十章 新星第一百零二章 重逢後的尷尬第五百零四章 立項第六十七章 我當以國士報之第六百一十八章 錘爆第一百二十章 陪你吃豬!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康發現事情並不簡單第二百四十一章 鴛鴦陣第三百二十九章 徵西大將軍第三百七十七章 士氏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五百八十八章 佔據第四百七十一章 奪城白帝第五百二十七章 無可避免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襲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四十章 水賊小將第二百九十五章 新的王第一百四十九章 處置第六百一十一章 道不同第三百九十二章 單福第二百三十一章 重器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港第四百二十二章 酒第三百四十章 兩軍陣前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家第四百八十章 水路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國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四百五十八章?楚炮!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國第二百五十七章 衆望所歸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第三百八十五章 掃蕩第三百六十四章 封官賜爵第一百五十九章 聯姻?第二百一十章 悠悠蒼天,何薄於民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五百六十二章 是替身噠!(二合一大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是替身噠!(二合一大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荊南第八十二章 過江東第五百六十三章 陽平關第四百九十二章 人選第二百六十章 裝病第三百七十五章 此人甚是剛烈第四百一十章 憂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二百一十一章 九錫第一百七十一章 “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