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士氏

楚王府內,士壹正與白圖辭行。

此時各方諸侯的使者,大多都已經走了,吳碩也在吳熊被遛了一圈之後,便灰溜溜的離去,甚至沒有再來見白圖一次。

“士太守放心,士氏庇護交州之地,不僅當地土族教化趨禮,而且處亂世而民不失其業,羈旅之徒,也皆蒙士氏之慶,這些本王都記在心上。士太守回去,莫忘了代本王向令兄致謝。”白圖對士壹熟絡的說道。

沒錯,士壹正是那位士燮的族弟。

此時的交州,也算是極少數沒有被牽扯到亂世中的漢土。

交州的面積不小,也是狹義上的嶺南之地,在亂世前治理的程度很低,畢竟……荊南和江東南部的治理程度都不高,何況是更往南、還有五嶺阻隔的嶺南?

也被稱爲百越之地、百蠻之地,也就是說,當地人不少習慣,還與漢朝人不同。

不過亂世一起,一來是當時作爲交趾太守的士燮夠穩,二來也是不少漢人逃難到了嶺南,令交州的人口不降反升。

當時的交州刺史,不知道是不是想趁着亂世進步一下,反而對交州施重稅,最終死於叛軍之手。

以交州的地理位置,如果再趕上野心勃勃之人,其實此時很容易分裂出去,就像是秦末的時候,趙佗就在此創立了南越國,漢武帝時才重新納入漢王朝版圖。

就像袁紹、曹操都對河套沒什麼想法一樣,交州此時如果分裂出去,多半也不會引來太多注意。

在天下大亂的時候,這種治理程度低、還有大量“異族”的地方,就屬於雞肋。

幸而士燮不僅有手腕糾合交州,並且沒有那麼多想法,或者說並不想舒服一會兒是一會兒……

“大王的謝意還有之前的建議,外臣一定帶到,家兄也一直敬佩大王,相信要不了多久,外臣或許還要叨擾。”士壹對白圖有些“侵權”的話,並沒有表示抗議。

雖說士氏趁着亂世雄踞一州,名副其實的割據軍閥,但並沒有像趙佗一樣自立,更沒有腦洞大開的衝出交州、爭霸天下。

而是趁着自己能在交州做主的機會,在這裡教化百蠻、修養民力,並且接納逃難到交州的百姓與人才,令這裡得以避開戰火。

相比於匈奴、鮮卑,這些要數到上古五帝、纔算是華夏之屬的北方民族,交州蠻族和漢人的親緣就更近,甚至廣義上來說也是漢人……現在所謂的漢人,也只是“漢王朝百姓”。

放在幾百年前的先秦時候,天下各國的文化都很迥異,哪怕同屬周王朝的分封國也是如此,畢竟還是部落到國家的過渡期。

這幾百年裡,從戰國時各國相繼改革加強集權、到秦漢的大一統,令王朝內部文化趨同,只是有些地方……趨的比較慢而已。

白圖對士壹的示好,也熱情滿滿的予以迴應,除了沒有對士壹本人使用太多彩虹之源之外,熱切程度更勝對蜀侯的使者!

在沒有白兔效應的歷史上,士燮在赤壁之戰後歸降東吳,派族人到東吳當人質,並且接受孫權委派的刺史、年年進獻,沒有任何起兵的想法……

唯一遺憾的是,士燮的後人有些膨脹,而孫權也真的夠狠。

士燮死後,士氏叛亂,不僅叛亂者被夷滅,連當時做人質的一批也被牽連。

白圖也正是知道士燮的想法,所以對士壹也另眼相看——人家是有可能直接歸順的,當然和其他使者的待遇不同!

的確士燮這次送來的禮也很重,除了交州的土特產,明珠、翡翠、玳瑁、琉璃等等珍品,還有不提倡的象牙、犀角,甚至包括特地快馬送來的香蕉、椰子、龍眼等水果……

對士氏的善意,白圖照單全收,並且也給了回禮,比如大量的人造琉璃、鹽、書籍、鐵器,還提出希望委派民部吏員,支援交州發展。

面對士壹,白圖一副已經將交州當成自己屬地的架勢,“感謝”士燮對交州的貢獻!

不過士壹也沒有因此而羞惱,反而客客氣氣的接下了這評價,甚至表示對白圖的建議,他回去會和兄長詳說,還強調士燮也很景仰白圖。

顯然這已經是到了眉來眼去,馬上就可以開始談價碼的階段……

畢竟士燮沒指望憑交州就能逐鹿天下,雖然有不少土特產,但是交州的整體開化程度低、人口少,絕大多數還是對漢王朝認同很低的百蠻。

這些蠻族固然敬佩士燮,未來士燮身後在嶺南的地位,直逼建立南越國的趙佗,但是……

用他們打天下?

還是別想做夢了。

至於割據一方……

士燮覺得自己這一輩應該沒問題,可是下一輩呢?

等中原重新統一之後,還能繼續割據?南越國最後是什麼下場沒看到嗎?

雖有軍閥之實,但士燮骨子裡還是世家思想,不想將子孫後代押上去……

如今楚國的聲勢,比剛剛赤壁之戰後的東吳,可要強出太多,之前在立國時,對劉琮、蔡夫人的封爵,也令士燮安心不少。

派弟弟士壹前來,本就是存了試探的心思——不是試探實力,而是試探歸降後的待遇!

等同於劉琮?

那可就差了些意思,士燮可不是想要個虛名侯位。

白圖也明白,士氏的確和蔡夫人不同,從出力上來說,蔡夫人那是藉着自己的地位,來了個直搗黃龍、直接控制了襄陽中樞,之後趁亂歸降,而士氏如果歸順,這可是實打實的歸順……

不過像是東吳那般,依舊以士氏治交州,甚至還給他造反的本錢,就等他們動手再重新清洗……也不是白圖想做的。

具體雙方要如何磨合,還有待商榷,現在只是相互帶着善意的在接觸。

士燮不着急,白圖也不着急,反正隨着五嶺之地的漸漸開發、山越與武陵蠻的漸漸歸化,交州距離楚國,只會越來越“近”。

“春華,你之後再去禮部一趟,給士太守帶回去的禮物翻倍。”白圖對一旁的張春華說道。

“謝大王厚愛……”士壹的稱呼也能看出一二,雖也自稱外臣,但卻並不是稱呼“楚王”,而是認同度更高的“大王”。

這可不是因爲順口,之前因爲這稱呼,士壹就不知道吃了吳碩多少怒視……

送走了士壹,張春華也去了禮部,只剩下白圖……和休假回來的呂玲綺時,後者面無表情的問道:“春華?什麼時候稱呼得這麼熱切?”

第二百零二章 呂蒙急智第六百零一章 真誠的法正第六百章 齊地亂局第七十五章 空城欺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搏一搏第三百零五章 于吉第一百二十三章 辦法很簡單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四百六十三章 版本大更新前的踟躕第一百零四章 霸王渡江第三百六十五章 滿堂青紫第二百零九章 打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望空與摩忽肯第七十七章 奪烏江,三鬥孫伯符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命玄鳥第三章 開會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訂單第五百五十六章 迎接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銜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軍第七十四章 二斗孫伯符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良大師第二百零一章 出使宛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五百八十二章 俘虜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三百零七章 理想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軍封推感言第五百四十三章 彈弩第三百二十七章 樂於助人甘興霸第二百八十五章 拜師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揚第一百五十一章 攜民渡江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姬之謎第二百六十章 裝病第二百七十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術指導第四百四十章 開荒軍團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陽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一百四十五章 使者第六百一十六章 冬季作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導工作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處置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五十七章 荊淮議和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一百六十一章 夏侯惇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六十七章 我當以國士報之第九十一章 活蹦亂跳陸季寧第五百六十一章 瓜葛第二十二章 揚州牧第八十五章 六部不是一天建成的第二百一十一章 九錫第二百二十四章 破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使者第四百四十二章 歲旦宴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二百八十五章 拜師第五章 原來你也是謀士?第一百九十六章 反噬第二百六十七章 望空與摩忽肯第二百零九章 打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嫡長子隱憂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九章 劉關張第五百六十三章 陽平關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公肉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務第三十一章 長江水賊第三百二十章 強攻第四百七十二章 詐城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劇本(大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五百二十三章 啓蒙第四百一十八章 泛真氣計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三百二十四章 東萊之議第一百四十七章 謠言與罪證第八十九章 臣擇君第三百零三章 南州士的算盤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真氣機第五百零七章 北方變故第一百四十四章 降壓器
第二百零二章 呂蒙急智第六百零一章 真誠的法正第六百章 齊地亂局第七十五章 空城欺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搏一搏第三百零五章 于吉第一百二十三章 辦法很簡單第一百七十六章 白馬之殤第四百六十三章 版本大更新前的踟躕第一百零四章 霸王渡江第三百六十五章 滿堂青紫第二百零九章 打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望空與摩忽肯第七十七章 奪烏江,三鬥孫伯符第一百三十八章 天命玄鳥第三章 開會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訂單第五百五十六章 迎接第二百三十七章 舌劍連擊第三百九十五章 職銜第四百九十八章 六坑之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軍第七十四章 二斗孫伯符第二百六十八章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四百二十四章 改良大師第二百零一章 出使宛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五百八十二章 俘虜第一百五十四章 互助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三百零七章 理想第二百一十四章 第三路軍封推感言第五百四十三章 彈弩第三百二十七章 樂於助人甘興霸第二百八十五章 拜師第二百五十九章 張揚第一百五十一章 攜民渡江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姬之謎第二百六十章 裝病第二百七十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九十四章 戰術指導第四百四十章 開荒軍團第三百五十八章 入襄陽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一百四十五章 使者第六百一十六章 冬季作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導工作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三百一十一章 演技第三百一十二章 不離之間第三百五十章 荊軍北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處置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的鎏金兵符歪了第五十七章 荊淮議和第五百六十章 最真實的楚學第一百六十一章 夏侯惇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六十七章 我當以國士報之第九十一章 活蹦亂跳陸季寧第五百六十一章 瓜葛第二十二章 揚州牧第八十五章 六部不是一天建成的第二百一十一章 九錫第二百二十四章 破城第三百六十九章 使者第四百四十二章 歲旦宴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二百八十五章 拜師第五章 原來你也是謀士?第一百九十六章 反噬第二百六十七章 望空與摩忽肯第二百零九章 打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嫡長子隱憂第三百三十七章 巴蛇姬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九章 劉關張第五百六十三章 陽平關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公肉第一百九十四章 還是要匡扶漢室的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手任務第三十一章 長江水賊第三百二十章 強攻第四百七十二章 詐城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劇本(大章)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五百二十三章 啓蒙第四百一十八章 泛真氣計劃第一百四十二章 勸降第三百二十四章 東萊之議第一百四十七章 謠言與罪證第八十九章 臣擇君第三百零三章 南州士的算盤第三百九十八章 體面人第三百三十章 袁氏相疑(二合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真氣機第五百零七章 北方變故第一百四十四章 降壓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