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任性

“有糧就可以這麼任性嗎?有糧就可以無法無天嗎?”劉磐在臨湘城內大發脾氣。

原本以爲,只要他們後退一些,將戰線拉展開,同時將這支孤軍拖在荊州,以將軍府必須從五嶺之地經過的糧道,崩潰或者撤軍是遲早的事情……

畢竟臨走的時候,劉磐可是將桂陽的青苗都搶割了,各縣人力也透支了五倍——短時間內,對方除非進行更加破壞式的透支,否則休想在桂陽補充人力和補給!

劉磐甚至夢到過,在對方撤軍時自己識破了對方的減兵增竈,一路追擊大捷。

然而……就在劉磐盯着對方什麼時候撤的時候,將軍府用事實證明了——我就是這麼“肥”!

居然真的繼續在荊南增兵,而且一邊養着這支孤軍、一邊供應五溪人,卻絲毫也沒有招架不住的意思,彷彿揚州會下糧食雨一樣……

如果將軍府的工部、民部知道劉磐的想法,一定會一巴掌拍在他臉上。

揚州的糧食可不是從天而降,而是我們一點點努力提升的產量!

如果白圖知道劉磐的想法,一定會遺憾的告訴他,我們的產量還很低、還有待進步。

今年民部開始大力推廣神農精華、退蟲散,指導兩季耕種、以及合理的精耕細作,預計在目前基礎上可以再提高三成——也就是不下於清代畝產。

等再過幾年,完全推廣、適應合理兩季耕作之後,再提高三成,也就是比建安年之前,產量翻一倍出頭不成問題。

畢竟清朝時也只是因爲人均佔地不斷降低,總結出了更多的精耕細作規律,並沒有使用神農精華,完全有提升空間。

之後隨着神農精華的改良,畝產進入平穩提升階段,至於再之後還想大幅提升……就只能寄希望於工部的作物改良成果,或者黃金州的外來高產作物。

玉米畝產半噸,紅薯、土豆畝產兩三噸,即使這些不適合做日常主糧,後世的三代雜交水稻,畝產也有一噸,差不多相當於化肥種植後的四倍!

不過這就是後話。

即使是現在,將軍府也是不缺糧的,所以白圖、陳宮才能任性的,在五嶺之地開糧道……

只要五年內沒有太大的自然災害,揚州農業人口將自然而然的大幅壓縮,屆時僅靠官屯——也就是將軍府在鄱陽平原、震澤平原還有淮南平原,這些適合集團耕種的大農場,就足以充塞官用,糧價也將壓到工坊僱傭價的六七成、甚至一半。

將軍府的計劃,也是在建安十二年,實現貨幣復甦、實現商品交易不再依賴糧食。

東漢的商品經濟本就很弱,比西漢時萎縮了許多,尤其是黃巾之亂後,銅錢哪有能吃的糧食香?

哪怕是將軍府,也爲了糧食不外流,而沒有顧上貨幣的事情。

雖然如此一來,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但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因此在其他諸侯,羨慕將軍府有辦法貫徹“糧本位”,從天下取糧的時候,將軍府的努力方向,已經是爭取早日結束“糧本位”。

只要產量繼續增加,尤其是官屯還越來越便利、成本越來越低之後,等到只靠官屯就可以滿足官糧消耗、甚至可以仗着成本優勢,額外賣糧充塞其他物資的時候,自然就不需要再“糧本位”。

哪怕是現在,劉磐也驚異於將軍府居然真的敢將補給線拉過五嶺之地。

而魏延則是在一旁面露嘲諷,一副我不痛快、我也要氣死你,打我軍棍、我也要濺你一身血的架勢。

被劉磐發現之後,呵斥道:“魏延!之前都是你貽誤戰機,本太守還沒有說你……你……你該當何罪?”

“劉太守,卑職何時貽誤戰機?”魏延不服的辯駁道。

“還敢狡辯?我問你……將軍府從後方運糧,途徑五嶺之地,比你要困難多少?結果你運了多少糧、將軍府運了多少糧?”劉磐強行歸罪道。

魏延:……

合着你糧少,是讓我給運沒了?

“無話可說了吧?來人,給我打他五十軍棍!”劉磐隨手一揮道。

黃忠這時心裡嘆息一聲,不過還是站出來說道:“太守,文長的確有錯,但如今軍情緊急,不如許他戴罪立功。”

“我沒……”魏延正想要反駁,被黃忠扭頭一眼瞪了回去。

黃忠長於射術,雙目逼視時,精光也格外懾人。

“哼……那這次的五十軍棍,先記下來,將來再有閃失,一併處置!”劉磐順勢說道。

劉磐也知道自己沒有道理,火氣出來也就罷了。

然而魏延也是一樣的燥脾氣,是軟不吃硬,可以說是和劉磐剛好犯衝。

黃忠之後也將魏延一起帶到了容陵駐軍——容陵,是長沙南部,與張遼駐軍之地緊挨着的前部防禦線。

不過最近兩個月,張遼也沒有急於進攻,而是協助桂陽百姓恢復生產,以荊南的氣候,還趕得上夏種,至少今年能收上一茬糧食。

不指望能補貼軍用,但收上一茬,百姓至少是不用救濟的。

雖然民部官員無法立刻跟進,也就無法進行太多的指導,神農精華、退蟲散也用不上,但從運糧消耗的角度來說,桂陽產出一石糧食,價值相當於江東的三石半……

白圖準備陸續再荊南增兵兩萬,屆時再加上僱傭的五溪人,一年大概要消耗七十萬石糧草,而算上運輸消耗,將擴大到二百五十萬石,也就是二百萬畝、漢制四萬頃的畝產。

聽起來似乎不少,不過在將軍府的計劃中,鄱陽和震澤、江東這兩大平原,能開墾出的官屯就有一百五十萬頃,雖然現在水利還沒有徹底鋪開、荒地沒有徹底開墾,一些有主田地的置換也沒有完成,淮南的官屯還在準備階段……

但是……五十萬頃官屯還是有的,刨除徭役,以及耕牛、農具磨損、產糧運輸貯藏的成本,荊南的耗糧佔了官屯入庫的八分之一。

至於糧稅已經下調到了五稅一,還有部分恢復期的地區免稅,將軍府治下百萬戶百姓,糧稅收入才與官屯的納糧差不多,而且糧稅的徵收消耗,比官屯要大得多,最終入庫只有六七成。

算上鹽引等物“吸”來揚州的糧草,官屯納糧剛好佔了將軍府糧草入庫的一半,也就是說,荊南一地用兵,用去了總納糧的7%。

五稅一、部分免稅、7%……

這數字如果被劉磐知道,估計要直接先敲魏延五百軍棍,問問他爲什麼荊南的糧食,怎麼就不能越運越多(魏延:???)。

不過最高也不能超過一成,白圖現在可是三線用兵,還有新兵訓練、招募山越等等開銷,一旦荊南的百姓也需要救濟,三倍半的消耗可不是說笑的!

第四百八十章 水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使者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魯降楚第三百五十一章 南郡有變第七十一章 一斗孫伯符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導工作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三百一十章 奇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白虎祭第五百三十三章 楚國的反應第四百四十章 開荒軍團第一百三十六章 甘寧上任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八十三章 異姬第二百三十五章 背刺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氣驅動弩第五百一十八章 翁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壽春驚變第一百六十三章 夏侯涓的報仇(大章)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四百三十三章 隔鍋飯香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二百六十章 裝病第四百四十五章 漢中決議第四百一十五章 傻孩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六百零七章 官渡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八十四章 禮物第一百九十七章 醫學院第一百八十三章 名將第四百一十四章 鄧艾第三百二十章 強攻第九十四章 天書第二百五十三章 總督人選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五百九十五章司馬懿的籌碼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五百四十九章 漢中之危第一百八十五章 瘧疾第五百四十三章 彈弩第四百八十二章 楚外變遷第一百七十三章 珍寶第六百零六章 猛張飛第二百零四章 蛇勁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歲旦宴第三十四章 招攬第二百六十九章 荊南第五百九十四章 長安局勢(二合一)第十七章 理想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五百五十三章 神將之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雙第四章 建議第六十三章 陸遜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遠不服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五百零四章 立項第一百二十九章 榮譽與利益第六十七章 我當以國士報之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術第三百二十九章 徵西大將軍第五百六十一章 瓜葛第一百五十章 吾之勁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容陵勇將第三百零七章 理想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五百九十章 隴西兵變第四百八十章 水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徵西大將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匯合第三百九十三章 尚義任俠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三百九十七章 你爹還好吧第三百二十四章 東萊之議第二百一十六章 槓精東來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劇本(大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錯過吃雞套裝的司馬懿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一百七十五章 鹽引出世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蒼的明示第十章 容我想個字第四百四十五章 漢中決議第五百零六章 第二屆科舉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何面目第二十七章 家宴
第四百八十章 水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使者第五百五十七章 張魯降楚第三百五十一章 南郡有變第七十一章 一斗孫伯符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導工作第二百八十章 世上竟有如此忠義之人第一百七十四章 漁獲第七十六章 大愚若智第三百一十章 奇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白虎祭第五百三十三章 楚國的反應第四百四十章 開荒軍團第一百三十六章 甘寧上任第三百零九章 適合過年的話題第八十三章 異姬第二百三十五章 背刺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氣驅動弩第五百一十八章 翁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壽春驚變第一百六十三章 夏侯涓的報仇(大章)第四百五十三章?一銖錢第四百三十三章 隔鍋飯香第四百二十五章 差距第三百五十七章 輔漢七……六侯第二百七十一章 立旗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二百六十章 裝病第四百四十五章 漢中決議第四百一十五章 傻孩子第五百四十五章 對策第四百六十四章?騎兵的榮耀第六百零七章 官渡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八十四章 禮物第一百九十七章 醫學院第一百八十三章 名將第四百一十四章 鄧艾第三百二十章 強攻第九十四章 天書第二百五十三章 總督人選第二百九十章 隨和的甘寧第二百四十四章 金陵異聞第五百九十五章司馬懿的籌碼第六百一十二章 蜀地動作第五百四十九章 漢中之危第一百八十五章 瘧疾第五百四十三章 彈弩第四百八十二章 楚外變遷第一百七十三章 珍寶第六百零六章 猛張飛第二百零四章 蛇勁第一百四十三章 皖城無戰事第四百四十二章 歲旦宴第三十四章 招攬第二百六十九章 荊南第五百九十四章 長安局勢(二合一)第十七章 理想第二十四章 義父第五百五十三章 神將之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雙第四章 建議第六十三章 陸遜第四百二十一章 哼第二百八十九章 恃遠不服第五百二十章 追寇第五百零四章 立項第一百二十九章 榮譽與利益第六十七章 我當以國士報之第三百八十八章 戰術第三百二十九章 徵西大將軍第五百六十一章 瓜葛第一百五十章 吾之勁敵第三百一十八章 容陵勇將第三百零七章 理想第三百三十三章 條件第五百九十章 隴西兵變第四百八十章 水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徵西大將軍第三百三十五章 匯合第三百九十三章 尚義任俠第二百六十一章 缺陷第三百九十七章 你爹還好吧第三百二十四章 東萊之議第二百一十六章 槓精東來第四百八十一章 楚國的“缺陷”第二百五十二章 爭論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有劇本(大章)第五百九十九章 錯過吃雞套裝的司馬懿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條鐵路第四百三十四章 金銀宴第一百七十五章 鹽引出世第二百七十九章 上蒼的明示第十章 容我想個字第四百四十五章 漢中決議第五百零六章 第二屆科舉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何面目第二十七章 家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