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待敵自潰

荊南四郡,以長沙爲貴。

雖然和荊北的南陽郡、南郡比不了,但長沙郡在南四郡裡,還是出類拔萃的。

另外的零陵和桂陽,都屬於不毛之地,至於武陵……默認是鎮撫蠻族的地方。

歷史上劉備借荊南四郡,加上南郡南部,結果一借不還,雙方扯皮的時候,東吳也只提到零陵、桂陽和長沙三郡,不曾提到武陵郡。

武陵郡其實和益州的南部的南中地區是連着的,雖然分屬於益州和荊州,但實際上都是南中蠻、武陵蠻的活動範圍,就和山越和五溪人在章陵和桂陽一樣。

只有北部的幾個縣,還算繁華——之前荊州刺史的治所,就在武陵北部,這幾個縣就是駐兵應對南中蠻、或者說是武陵蠻的。

劉磐這荊南都督,名義上的官職,也正是長沙太守,和孫堅生前一樣。

而對於劉磐來說,真正重要的範圍,也是長沙和武陵北部。

既然將軍府是從南面繞過來的,那麼能夠禦敵於桂陽,就已經算是大成功。

然而……建安五年四月,沙摩柯初步整合了五溪人,率領五溪蠻軍進入了荊南戰場,象徵着劉磐在桂陽的防守徹底告終。

劉磐接受了韓玄的建議、或者說是“臺階”,將防線回縮到長沙。

如此一來,便造成了五溪人深入漢民郡縣的情況,一旦五溪人與當地的漢民產生什麼衝突,都將造成將軍府與五溪人之間的矛盾!

這招之前劉磐在平定荊南四郡叛亂時也在無意中用過……

當時劉磐在長沙與張氏爲首的荊南士族交戰,後者因爲實力不濟,引五溪蠻北上支援,結果卻因爲無法約束五溪蠻的行爲,桂陽、長沙不僅百姓苦不堪言,甚至幾個士族都深受其害,因此反水捅了張氏兩刀。

並且將軍府的軍隊,是從五嶺之地過來,即便將桂陽郡讓出來,對方的糧道也十分艱難,只要桂陽郡今年再產不出糧食,要麼將軍府在荊南的孤軍被拖死,要麼……將軍府爲了養這支孤軍被拖死!

荊北也在開戰,將軍府就真的有那麼多糧食可以浪費在從五嶺之地運糧上?

同樣一旦斷糧,也將會更加促進五溪蠻兵的不穩定性……

韓玄深諳此理,故而建議劉磐不爭一縣一地的得失,直接退回長沙。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也是……打不過。

有之前荊南叛亂的前車之鑑,桂陽沒拆城牆就不錯,自然不會再做加固。

荊南也歷來都是“望風而降”的多發地。

在沒有“白兔效應”(白圖效應)的歷史上,曹操南下時,荊南四郡和劉琮一起降了,曹操敗走之後,荊南四郡又一道降了劉備,呂蒙攻打荊州時,長沙和桂陽又是直接降了東吳……

原本以爲大將軍府兩萬人孤軍深入,只要能夠扛住幾輪,對方遲早後繼無力,怎料五溪人這時居然橫插一腳。

五溪人在平地上的戰鬥力,雖然比不上漢軍,但是卻填充了將軍府的兵力空虛,通俗點說……當炮灰至少是能勝任的!

如此一來,劉磐也接受了韓玄的“臺階”,北歸長沙郡,準備守住長沙和武陵北部的幾個縣。

臨走時也不忘了急割青苗……

這才四月份,就算是以荊南的氣候,稻子也還沒有成熟,至少要再等一兩月才行,然而反正今年也不可能打回來,人不吃餵馬、馬不吃燒火,也不能給將軍府的軍隊留下!

至於百姓?

自然交給將軍府救濟。

因爲之前荊南四郡士族叛亂,被劉表沉重打擊過,故而民間世家豪族對荊州府的反抗力量也很小。

南郡士族與劉表合作,正是爲了收割荊州其他各郡的利益,而南陽郡與荊州一向格格不入,最初還是袁術的老巢,故而荊南四郡是他們的主要目標。

劉磐帶人連吃帶拿的離開桂陽,和袁術相比好些的是,劉磐在透支人力時沒有做絕,更沒有入城劫掠。

一來是劉磐要臉,二來也是將軍府對袁氏遺部的追殺,起到了震懾作用。

張遼帶來的兵力只有兩萬,打打傷傷現在還有一萬五,又不敢讓五溪人入駐城防,要控制桂陽和零陵的二十幾個縣都很勉強,也無力進圖長沙。

沙摩柯率領的白虎部,以及其他附庸各部,總計三萬蠻兵,始終與張遼的五千主力,以及高順的三千陷陣營駐紮在同一座縣城。

沙摩柯雖然自認是漢鎮南將軍、將軍府南中安撫使,但是……軍紀這東西,也不是一天一日就能歸置的,指望這些蠻兵不擾民容易,指望他們在沒人看着的情況下,還能自覺不擾民……那就有些要求過高。

張遼和陳宮的目的,也已經達到——有桂陽郡、零陵郡作爲“終點”的休息站,將軍府可以源源不斷的派兵過來。

只是從五嶺之地行軍,效率別想有多高,而且長途跋涉的作戰,還無法就食當地,軍糧的消耗也十分恐怖。

別看從章陵繞路五嶺之地到桂陽,距離來說還沒有章陵去金陵遠,但因爲盡是山地、丘陵、山林,軍糧消耗三四倍以計——三萬多石軍糧,運到桂陽郡,刨除了消耗之後,只能到一萬石!

這還是有黃月英改良的山地推車,否則消耗會更高。

此間道理,的確和韓玄、劉磐所預料和期待的一般無二。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

將軍府還真的不缺糧食,如今揚州不僅畝產比五年前,提高了近三成,而且耕地面積也不減反增,尤其是軍屯、官屯的田地開闢了許多,這部分畝產都是全部充塞軍資的。

同時有江東鹽和白糖、軟琉璃、江東錦等利器,還能夠虹吸其他地區的糧食入揚州。

以揚州的糧產量,如果不加控制,糧價怕是早就已經跌落回黃巾之亂前的水平。

到時士族糧商自然不會腦洞大開的去外地買糧食運回來,每石糧從中原運到揚州,至少虧個幾百錢,圖什麼?

畢竟其他地區,糧價都是上漲的,反而應該從揚州倒騰糧食出去纔對!

不過架不住鹽引和官坊出產的白糖、冰糖,還有甘氏的江東錦等等,都是糧本位,而且的確揚州的養殖業更發達、需要更多的飼料,增加了糧食的消耗,強行穩住了糧價,尤其是鹽引,還有“進口糧”優惠價,更是大大令揚州彷彿吸糧機一樣運作。

隨着商品經濟的復甦,白圖也早就想令貨幣重新“硬”起來,奈何現在還放不開糧食,只好暫且先放一放,等到糧產量徹底穩得住,再扶持五銖錢……

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鄭之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陵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南郡有變第四百零三章 大型宮廷魔幻倫理戲第一百二十九章 榮譽與利益第一百六十三章 夏侯涓的報仇(大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奇襲第一百八十三章 名將第二百一十六章 槓精東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曬鹽法第二百零八章 我司馬朗一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甘寧上任第一百六十五章 辛苦你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義子與……嘔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病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狂?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糧(大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師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家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五百一十六章 交州入楚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第一百五十一章 攜民渡江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任(大章)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馬門事件第二百三十六章 弋陽軍情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場酒宴不同的人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鬆十分感動……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激第三百六十一章 儀式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六十五章 魯子敬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四百八十八章 黃天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動武第十九章 紫氣東來,大賢出世第四百五十章 糧價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國第九十八章 暴雨第五百七十章 新星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導工作第四百三十七章 夷州榜樣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的野生大金魚第三百三十四章 斬首!第四百三十五章 亶州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狂?第二百六十五章 五溪蠻第五百四十六章 鋼針鐵網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戰而屈人之禰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一百八十五章 瘧疾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五百零四章 立項第三百零六章 我于吉從不拍馬屁!第九十四章 天書第二百一十六章 槓精東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總督人選第四百九十一章 致仕第二百五十章 開化姬第五百三十六章 陽平關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狂?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人家第八十四章 禮物第三十七章 兩份大禮第五百七十八章 瘦死的駱駝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雙第四百九十九章 陸老的請求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二百七十八章 阻路異象第六百零三章 瓜分第五百六十六章 興順七年第三十六章 曲阿第二百五十七章 衆望所歸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選第二百四十章 七探盤蛇槍第一百六十五章 辛苦你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荊南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鄭之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試第三百一十四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一百零八章 隨和第三百五十一章 南郡有變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四百七十一章 奪城白帝第二百零四章 蛇勁第五百二十二章 益州的中間商困局第四百一十七章 共情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試第六十三章 陸遜第一百八十五章 瘧疾第八章 可悲的大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楚外變遷
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鄭之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江陵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南郡有變第四百零三章 大型宮廷魔幻倫理戲第一百二十九章 榮譽與利益第一百六十三章 夏侯涓的報仇(大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奇襲第一百八十三章 名將第二百一十六章 槓精東來第一百五十七章 曬鹽法第二百零八章 我司馬朗一生……第一百三十六章 甘寧上任第一百六十五章 辛苦你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義子與……嘔第二百一十三章 小病人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狂?第一百六十四章 送糧(大章)第五百三十八章 天師第二十六章 六親不認孔文舉第三百二十六章 延津大捷第二百二十七章 名家第四百八十五章 車船之爭第五百一十六章 交州入楚第一百一十四章 分歧第一百五十一章 攜民渡江第一百五十六章 重任(大章)第三百二十五章 司馬門事件第二百三十六章 弋陽軍情第二百三十四章 同一場酒宴不同的人心第三百七十一章 張鬆十分感動……第二百一十七章 反激第三百六十一章 儀式第五百零九章 楚歷五年第六十五章 魯子敬第一百零六章 拆分豫章第一百三十九章 呂布的金手指第四百八十八章 黃天第五百七十七章 曹魏動武第十九章 紫氣東來,大賢出世第四百五十章 糧價第三百五十三章 八策第四百三十六章 西犬國第九十八章 暴雨第五百七十章 新星第四百一十三章 指導工作第四百三十七章 夷州榜樣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的野生大金魚第三百三十四章 斬首!第四百三十五章 亶州第一百零五章 甘露寺三結義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狂?第二百六十五章 五溪蠻第五百四十六章 鋼針鐵網第二百二十八章 不戰而屈人之禰第三十八章 馬其頓第一百八十五章 瘧疾第四百四十六章 臨盆第五百零四章 立項第三百零六章 我于吉從不拍馬屁!第九十四章 天書第二百一十六章 槓精東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總督人選第四百九十一章 致仕第二百五十章 開化姬第五百三十六章 陽平關第五百四十一章 張狂?第三百一十七章 老人家第八十四章 禮物第三十七章 兩份大禮第五百七十八章 瘦死的駱駝第五百六十八章 楚國的底氣第三百四十二章 無雙第四百九十九章 陸老的請求第三百零八章 學霸第二百七十八章 阻路異象第六百零三章 瓜分第五百六十六章 興順七年第三十六章 曲阿第二百五十七章 衆望所歸第三百八十四章 水利人選第二百四十章 七探盤蛇槍第一百六十五章 辛苦你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荊南第五百二十六章 三家暗盟第五百五十五章 南鄭之戰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試第三百一十四章 今年過節不收禮第一百零八章 隨和第三百五十一章 南郡有變第二百八十八章 公孫氏第四百七十一章 奪城白帝第二百零四章 蛇勁第五百二十二章 益州的中間商困局第四百一十七章 共情第五百二十五章 陳宮的妙用第四百二十六章 殿試第六十三章 陸遜第一百八十五章 瘧疾第八章 可悲的大人第四百八十二章 楚外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