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山中迷宮?

當張壽從山下藏海下院匆匆趕到馬騮山上時,他就得到了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消息。朱瑩說做就做,朱宜根本就沒有攔住她,人早就已經帶着呆頭呆腦的觀濤小和尚,以及一個望海寺中據說有過鑽地洞經驗的惠法和尚,再加上朱宜,一行四個人一塊下去了。

親自守在一個地道口的望海寺主持德安,是個年過五旬的老僧,一見張壽過來,他就先一絲不苟地轉述了朱宜那無可奈何的傳話。

“大小姐說,她之前在滄州市井轉悠時,聽到有傳言說馬騮山中密道中藏着太祖遺物,所以她一定要親自下去看看。”

張壽簡直是極度無語了。朱瑩沒對他說過這事啊!而且,就算真有這樣的傳言,那就和什麼大山大河裡埋着寶藏是一個道理,以訛傳訛,騙人的可能性居多。還是說,他低估了朱瑩那對於太祖遺物的熱情?可他從老鹹魚那得來的幾塊碑石碎片,也沒見大小姐去琢磨啊!

看着那黑漆漆的地道入口,他忍不住擦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但緊跟着,聽到德安老和尚說出來的話,他就稍稍舒了一口氣。

“這馬騮山地底下的地道,那些容易坍塌的地方,望海寺早早就已經探明的,就命人一一封堵了,畢竟,從前也有香客小孩兒下到其中,險些迷失,可最後終究是平安找到了人。至於地圖,雖然沒有十分詳盡的,但也有草圖,當嚮導的惠法就是曾經下去找孩子的人。”

德安既然在傳言中公正明允,此時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那自然是態度極其誠懇,讓人半點毛病都挑不出來。

“雖說望海寺有的是僧人,就算跟十幾個下去也不打緊,但是,大小姐執意不肯,再者寺中也擔心下去的人太多,萬一有哪個僧人舉止失當,惹她誤會,所以我就沒有派更多人跟着。還請張博士儘管放寬心,大小姐理應也就是一時起意,等發現無趣的時候就會上來的。”

“本來大小姐身邊那位小哥還建議她在手臂上綁一條繩子再進去,如此可以儘可能防止迷路,但得知馬騮山中地道總長度足有數裡,最終還是打消了這念頭。”

聽到這裡,張壽心想無趣這兩個字,還確實是評述得很貼切。

地道這玩意,看影像很有趣,親自下去時就會很無趣,他曾經去看過冀中平原上那赫赫有名的某遺址,那是能直立行走的,但真正的地道……看影像就知道,大多數是不能直立的。更何況,即便有再多的通風口,仍然難免空氣渾濁……

真不知道大小姐是哪來的興致!

相形之下,京城張園的地道,那簡直是豪華配置!真的就和影視劇裡頭一樣,無論密室還是地道,全都用青磚和巨木加固過的,地下高度別說可以供人直立行走了,甚至還能讓三個人疊羅漢才能夠得着頂……

然而,理智固然告訴他,此時不必下去鑽地洞,朱瑩應該安然無恙,不一會兒就會憋不住退出來,但是,思來想去,他最終還是對望海寺主持德安說道:“能不能勞煩請人給我帶個路?我得下去看看。她是胡鬧也好,是其他也好,我既然帶她出來,總得平安帶她回去。”

剛剛親自飛奔去藏海下院通知了張壽的朱宏,直到聽見這話,這才微微鬆了一口氣。

他一向覺得,自家大小姐自從遇到張壽之後,那就完全忘了什麼叫做千金大小姐的矜持,不顧一切地淪陷了進去,也不知道付出了多少真心實意。所以。當大公子當初找他過去,隱晦地表示了這同樣一重擔憂之後,他就時時刻刻豎起耳朵睜大眼睛。

好在張壽並不需要他盯着,因爲張壽對功名利祿明顯比一般人要恬淡,從來就看不出什麼一心一意謀劃前途的跡象,至於美人投懷送抱……大概是因爲人根本就很少上外頭閒逛,別人根本抓不到這個機會,更何況,張壽對永平公主這樣難得的絕色才女的也態度尋常。

他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張壽對朱瑩不過是無奈縱容,實則並沒有付出多少真心。

可此時此刻,看到張壽要來了一個和尚當嚮導,等人進了地道帶路之後,立刻毫不猶豫地搶在阿六前頭跟了上去,他慌忙追上去的時候,卻忍不住在心裡想道,也許大公子也好,他也好,全都是在白擔心……否則就憑家裡太夫人和夫人那脾性,怎會聽之任之?

雖然很不願意當鑽地洞的土撥鼠,但是既然下來了,張壽就撇開了那亂七八糟的心情,專心致志地預備找人。然而,彎腰順着那地道前進了一陣子,他覺得腰和脖子有點酸的同時,突然就發現了一個問題。

爲了節約寶貴的氧氣,四個人只點着一盞燈,然而,等到真正下來,眼睛漸漸熟悉了這昏暗,他卻覺得,這裡竟然並不像他想得那麼黑。每隔不多遠,就有開在高處或側面的氣孔射來一束束在黑暗中很顯眼的光線,而四周空氣雖說談不上清新,但至少不算特別憋悶。

而扶着土牆前進的他,很快又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地道並不像是開鑿了上千年,而後就因爲時代變遷而被廢棄的古老工程。

想想當年戰國七雄時齊國的人力和生產力,雖說確實在六國之中算得上富裕,可就算是在這一望無際的平原中唯一的制高點上大興土木,眼前這地道是不是誇張了點?

從前的地道不是用於藏兵和運兵,就是用於戰時貯藏糧秣軍械,又或者是攻城的時候作爲引爆城牆的利器——這最後一種可能還是宋元之後火藥使用頻繁方纔興起的。

這又不是戰國版地道戰,在這小小的馬騮山不存在打游擊戰的可能,挖大規模迷宮幹什麼?一旦敵人真的打到了山上,你就算把整座山底下全部挖空,那在戰略上也已經輸定了!

想到這裡,張壽微微皺了皺眉。可就在這時候,他依稀聽到不遠處似乎有聲響傳來。的他立刻拍手示意衆人停下,隨即方纔轉身拍了拍阿六的肩膀,見後方的少年看着自己,他就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耳朵。

眼見阿六心領神會地點點頭,隨即立時凝神側耳傾聽,張壽卻也沒有放棄,自己也同樣用心傾聽着前方動靜,很快就再次捕捉到了一點微弱的聲響。只不過,那聲響彷彿很有些遠,即便他集中注意力,也沒辦法分辨清楚到底是說話還是其他什麼動靜。

但很快,他身邊那個耳力很好的少年就已然有了判斷:“聲音的來處彷彿是在前方偏左面,我聽到了大小姐的聲音。聽起來她應該沒什麼危險,反而還好像很高興?”

居然還很高興?好吧,大小姐的興趣,真是和常人絕不相同。

張壽在心裡打了個問號,而阿六趁機和前頭那個嚮導和尚耳語了幾句。下一刻,那個身材精瘦的和尚就回過頭低聲說道:“如果是前方左邊的話,應該到前頭岔路走第二個路口……但岔路太多,雖說望海寺探路畫過地圖,但地圖並不是很全,因爲無法確認是否還有密道。”

似乎是覺察到了密道兩個字很容易引起歧義,他連忙補充道:“如果很遠,我們也只能慢慢向前找,不能急,惠法師兄是很謹慎的人,也許在路上給我們留了記號。”

張壽並不打算隨便給人施加壓力,當下不假思索地說:“好,聽你的,你盡心帶路就是。”

落在最後的朱宏同樣在一面走一面摸索四周是否留下了記號,心中甚至想過朱瑩是否會留下隨身攜帶的什麼東西,比如金簪、銀錢、金瓜子之類的東西來指路,然而,當聽到阿六說聽到了朱瑩的聲音,人還很高興的時候,他就有些無言了。

在這種他一個大男人走着都有些膽戰心驚,生怕頂上的土層突然坍塌的地方,朱瑩居然非但不害怕,反而……很高興?

當前後轉過三四條岔道之後,因爲常常還七拐八繞,又是在昏暗的地底,暗自記路的朱宏已然沒了方向,只能踉踉蹌蹌跟在前頭人的身後走。今年已經二十的他身量極高,往日這一直都是他很自豪的一點,可如今卻覺得極其不便。

而他再看看前頭那三個人,引路的惠明和尚個頭不高,年僅十七歲的張壽身量也尚未長成,至於阿六……脾氣古怪的少年比張壽還要再矮半個頭,所以前頭三人在這地道中只需要稍微低頭弓身就能前進,他卻幾乎要把整個腰佝僂下來。

好在就在他腰膝痠軟的時候,前頭那說話聲陡然之間清晰了不少,而那赫然是朱瑩的聲音。儘管聽聲音好像還隔着一段距離,可他一顆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了。

“這塊碑當然要帶回去,否則我不是白鑽了這麼久的地洞?坊間那傳聞,我最初當然只是當故事似的隨便聽聽,什麼太祖皇帝重修過馬騮山的地道……可你們算算這一趟走了多久?齊國就算是扼守馬騮山,在山上挖地道固守以防燕趙,這是不是也挖得太長了?”

“當然,這塊碑是有可能不是古物,而是故意放在這兒,然後有人故意傳言給我聽。可那又怎麼樣?我就算看不懂,阿壽總是懂的!”

地底深處一個偌大的地廳之內,朱瑩手按中央一塊古樸的碑石,一副不容置疑的口吻。可就在這時候,她突然聽到了朱宜的聲音:“有人來了!”

雖說不知道來的是誰,但朱瑩還是第一時間閉上了嘴,臉上露出了警惕的表情,但緊跟着,她就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瑩瑩,你就算下來找什麼東西,也可以等我一起,你這麼先斬後奏地下來,就不怕我回去被朱大哥興師問罪追殺嗎?”

“你怎麼下來了!”朱瑩心裡頓時說不出的高興,可眼看惠明、張壽、阿六一一出現,最後一個則是朱宏,她方纔口不對心地遷怒道,“朱宏,你幹嘛小題大做逼着阿壽下來找我?”

朱宏只覺得自己比竇娥還冤,唯有苦笑道:“是壽公子不放心,自己要下來找人的。”

當然,他也沒有費神去阻攔,因爲他巴不得張壽能更關心自家大小姐一點……

朱瑩這才面色微紅,然而,在昏暗的燈火之下,她這點神態變化被很好地掩蓋了起來。她撥了撥耳畔那一縷頭髮,旋即就微嗔道:“阿壽你應該留在外頭的,這樣也好有個照應,你就是這樣,只想着別人,一點都不顧惜自己!”

張壽頓時啞然。大小姐你有資格這麼說別人麼?想歸這麼想,他到底只是咳嗽了一聲,隨即就言歸正傳道:“好了,這地道里人太多,回頭空氣不暢就麻煩了,不要在這裡多停留,你們前我們後,快走吧。”

朱瑩這纔不好意思地小聲嘟囔道:“要走容易,但這裡有一塊碑石,我看上頭字跡和之前老鹹魚他送給你的碎碑相似,就想帶回去。但朱宜這個沒用的居然說扛不動。”

“我是扛不動啊……這至少數百斤的東西,怎麼弄出去?”朱宜簡直哭笑不得。

他索性直接把難題丟在了張壽麪前,隨即又斜睨了阿六一眼。別說其他人了,就算再厲害如阿六,就算把深藏不露的老鹹魚和那個藏海胖和尚一塊拉來,誰說能把這碑扛出去?

果然,下一刻,他就只聽阿六開口說道:“我不行。”

張壽目測了一下那碑石的長寬高,再隨便乘一下普通岩石的密度,而且還是往小了算,他就知道他們這些人全都加一塊都不可能,當下乾脆接過惠明手中的燈,到石碑前上下這麼一照。見果然是一大堆如同天書似的字母,他就凝神細看了一會兒,隨即便暗自哂然。

他們進來的時候,沒有發現石碑運送進來時那理應非常沉重的印跡,足可見東西在這兒已經有些年頭了。但是,有些年頭的古物,並不代表是真的。

就那些不成字詞的字母,糊弄誰也糊弄不了他啊!

於是,張壽索性一錘定音地說:“搬不出去就回頭再派人來,先拓印了字跡,然後再看看能不能搬動這石碑好了。反正這麼一大塊東西跑不了,我們先上去再說!”

第二十三章 拿錢砸懵你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二章 童養……婿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變老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時光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頭通達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好爲人師第七百二十章 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奇心害死貓第四百零一章 逞強就灌安息湯第六百六十八章 藏書和借書第兩百二十三章 一文錢難死英雄漢第八百零六章 兄弟第六百零七章 沒錢沒勢,思路清奇第三十七章 葛……葛……葛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視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八十一章 就爲了買綢緞?第七百九十八章 最佳捧哏第八百二十五章 踐行第五百一十九章 蹭課的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羅網的陸尚書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二百九十七章 騎牛和農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魔音,兄弟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六百五十五章 太子的三道題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第七百九十六章 來自佛羅倫薩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六十章 葛府堵門事件第三百六十七章 無影腳第一百二十一章 放手做,別要錢!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第一百九十五章 被“請”來的客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題發揮和算經館第七百八十四章 信之不疑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詞奪理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五百六十章 器量,突發第六百五十三章 病急亂投醫第六十一章 我只是路過……第四十二章 裝睡原是裝糊塗第三百二十五章 久違的味道第三百一十一章 駭人聽聞第兩百一十六章 小家子氣第三百二十九章 託之以家業妻兒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胃王,拉客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撒潑遇鐵板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家親第四百四十三章 樓上吃飯不要錢第四十九章 賞樂做題,饕客惡客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四百九十三章 別多一分錢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錯能改陸尚書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一百四十八章 揭幕第二百六十一章 從不甩鍋王大頭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有道理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八百零二章 不輕狂,枉少年第六百四十章 婚禮賀客忙第二百八十三章 嚇唬還是忽悠第二百九十五章 葡萄架子倒了第四十六章 跑還是打第一百七十二章 戲到一半亂紛紛第三百六十八章 死有萬千難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農第五十章 反派死於話多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爲人子第三百一十章 鮎魚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騙婚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七百零四章 領命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二百九十章 舉一反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搶先報喜訊第七十五章 葛氏語錄新編(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七百八十七章 荒謬推演第四十二章 裝睡原是裝糊塗第八百零八章 回宮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婦隨第三百三十五章 心累……第八十七章 當滷煮開始掉書袋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園本是大觀園第五百三十五章 嫁給我吧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哥歸來
第二十三章 拿錢砸懵你第六十八章 授課和鬧事第二章 童養……婿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三百三十章 和你一起變老第四百五十九章 好時光第七十章 負荊請罪第一百五十四章 念頭通達第五百四十一章 九章第五百八十七章 好爲人師第七百二十章 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奇心害死貓第四百零一章 逞強就灌安息湯第六百六十八章 藏書和借書第兩百二十三章 一文錢難死英雄漢第八百零六章 兄弟第六百零七章 沒錢沒勢,思路清奇第三十七章 葛……葛……葛第六百七十九章 探視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三百八十一章 就爲了買綢緞?第七百九十八章 最佳捧哏第八百二十五章 踐行第五百一十九章 蹭課的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一百零四章 自投羅網的陸尚書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二百九十七章 騎牛和農事第五百一十五章 魔音,兄弟第六百五十二章 職責所在第六百五十五章 太子的三道題第八百三十九章 一物降一物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第七百九十六章 來自佛羅倫薩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六十章 葛府堵門事件第三百六十七章 無影腳第一百二十一章 放手做,別要錢!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第一百九十五章 被“請”來的客人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題發揮和算經館第七百八十四章 信之不疑第六百二十六章 強詞奪理第六百九十七章 吃苦教育第五百六十章 器量,突發第六百五十三章 病急亂投醫第六十一章 我只是路過……第四十二章 裝睡原是裝糊塗第三百二十五章 久違的味道第三百一十一章 駭人聽聞第兩百一十六章 小家子氣第三百二十九章 託之以家業妻兒第四百一十八章 大胃王,拉客人第八百二十七章 撒潑遇鐵板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家親第四百四十三章 樓上吃飯不要錢第四十九章 賞樂做題,饕客惡客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四百九十三章 別多一分錢第二百八十五章 知錯能改陸尚書第七百一十四章 相似卻不同第四百零六章 民以食爲天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一百四十八章 揭幕第二百六十一章 從不甩鍋王大頭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有道理第一百三十五章 殺雞用牛刀第八百零二章 不輕狂,枉少年第六百四十章 婚禮賀客忙第二百八十三章 嚇唬還是忽悠第二百九十五章 葡萄架子倒了第四十六章 跑還是打第一百七十二章 戲到一半亂紛紛第三百六十八章 死有萬千難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農第五十章 反派死於話多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爲人子第三百一十章 鮎魚第二百四十九章 拜年和騙婚第四百一十四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七百零四章 領命第四百八十四章 鄭鎔和齋長第二百九十章 舉一反三第五百四十九章 搶先報喜訊第七十五章 葛氏語錄新編(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扯平和故事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七百八十七章 荒謬推演第四十二章 裝睡原是裝糊塗第八百零八章 回宮第三百二十八章 夫唱婦隨第三百三十五章 心累……第八十七章 當滷煮開始掉書袋第七百六十五章 夜行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園本是大觀園第五百三十五章 嫁給我吧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哥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