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借題發揮和算經館

拋開經筵暫停的十月初二這一天,永平二十七年的經筵,須臾就過去了五天。因爲皇帝有意煽風點火,推波助瀾,這五日的經筵可謂是讓人大開眼界,什麼脣槍舌劍,舌戰羣雄……五花八門的好戲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直叫人目瞪口呆。

而因爲三皇子這位未來太子全程旁聽的緣故,又有皇帝今年會藉此挑選東宮講讀官的傳言在外,也不知道多少人卯足了勁,拿出了平生最大的本事。

可是,傳聞中靦腆內向,在大皇子二皇子出事之前,從來都顯得默默無聞,無足輕重的三皇子,卻讓大多數人的蓄力一擊都彷彿打在了棉花團上。

因爲他自始至終只是靜靜地站在那裡,眼神中固然有好奇,面上也都是掛着笑意,可人更多的是和皇帝交頭接耳,很少開口說什麼。當然,張壽開講的那一天除外。但那一次三皇子開口,也是因爲張壽率先發問。

可如今換成其他人在經筵上講學,誰能像張壽這樣,用非常自然的口氣對三皇子提問?張壽畢竟做過三皇子實質性的老師,別人可沒有!

至於被無數人唸叨的張壽,經筵第一天露了個面,接下來第二天主持了陸三郎的冠禮,接下來幾日就沒有再出席經筵了。

雖說彈劾他狂妄、妖言惑衆、出身可疑等等的奏疏也在通政司堆了十幾份,但隨着皇帝突然下旨冊封其過世的生母張寡婦爲一品昭烈夫人,這種彈劾攻勢頓時啞火了。

而他把葉孟秋等四人帶到張園留住的消息,卻在同一時間倏忽間傳開了來。雖然也有人在外散佈流言,說他是嫉賢妒能,有意暗害算學同道云云,可是,當十月初六這一天,皇帝直接把張壽和葉孟秋等四人召到文華殿經筵的現場,這種謠言就立刻不攻自破了。

在皇帝到場之前,衆人就只見張壽和葉孟秋等四人談笑風生,那種融洽的氛圍只要不是瞎子,誰都能看得出來。若是放在從前,少不得有年輕氣盛的御史忍不住跳出來發難,可如今吃虧的人多了,朝臣們吃一塹長一智,縱使窩着滿心問題,卻也沒人開口。

這一日太后沒來,公主和各家千金們卻依舊來了不少。永平公主孤高依舊,冷眼旁觀朱瑩喜滋滋地對人炫耀自己的如意郎君——如果換成從前,她必定要譏笑朱瑩的淺薄,可如今她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

換成朱瑩之外的其他姑娘,有張壽這樣一個才貌雙全的未婚夫,那也必定是要炫耀的。沒看劉晴的未婚夫還是陸三郎那個從前被人嫌棄的小胖子,卻也照舊與人說小胖子的好嗎?

當皇帝帶着三皇子和四皇子再次駕臨時,看到的就是一團和氣的場面,在宣佈今日經筵開始之前,他突然看着張壽,饒有興致地呵呵一笑。

“九章,朕聽說那一日陸高遠冠禮,有人登門質疑,你卻非但不以爲忤,還把人請到了張園探討算科。你一向年輕銳意,九章堂更是大有新風,這一次行事卻大有古意,所以朕才把你家的這幾位客人都請了過來。”

皇帝這開場白頓時引來了人人側目——皇帝你要點臉嗎?

誰不知道那一日你白龍魚服直接跑到陸家看熱鬧去了,還在這睜着眼睛說什麼瞎話?聽說……皇帝你明明是親眼目睹好不好!

然而,皇帝對羣臣的這種詭異注視卻早就司空見慣了——從他當年當太子時逃掉某些討厭講讀官的課程,到沒親政時故意用出格的方式來戲耍某些大學士,再到親政以後不管三七二十一亂來一氣,他也不知道經受過多少責難和質疑的集體注目禮。

雖說如今做人成熟了,手段圓潤了,但皇帝還是動不動就毫無顧忌地睜着眼睛說瞎話。

此時,他只當成沒看見那些炯炯目光,只是笑眯眯地盯着張壽和他身邊的那四個人。終於,在他那神目如電的注視下,就只見那個圓臉少年面色發窘,其餘三人亦是臉上青白。尤其是那個不認得他卻曾經稱呼他爲“這位大人”的中年人,那更是恨不得找一條地縫鑽下去。

而這幾人尚未有所動作,張壽卻站了出來,從容一揖道:“皇上,我家老師曾經說過,志同道合者,縱有一時爭議,但終究會殊途同歸,而貌合神離者,縱使如膠似漆,但終究會分道揚鑣。”

話音剛落,就只見剛剛還盯着皇帝的羣臣齊刷刷轉移了目光的標的——那一道道或驚異或狐疑的目光,倏忽間落在了葛雍身上。

對此,葛老太師面色淡定,甚至連眼皮子都沒眨動一下,竟是比張壽更從容。然而,他心裡卻忍不住暗自大罵。張壽這小子,假造自己的語錄真是造出癮了,竟然在這大庭廣衆之下張口就來!

可是,他仔細想了想,要是他和張壽對調一下,確實會說出意思差不多的話來,當下也就在肚子裡輕哼一聲,打算先姑且認下,回去再和張壽好好算賬。

而張壽篤定葛雍肯定不會拆穿他的捏造名言,也會姑且背下這個鍋,因此見羣臣都去看葛雍之後,他就不慌不忙地繼續說道:“葉氏師兄弟四人從學於名家,卻因爲種種緣故,沒辦法找到更多算學前輩的著作,而陸高遠雖有書坊印書,但前輩大家的算經卻曲高和寡。”

“一面是有心學的人找不到合適的書,一面是印書的人卻只能眼看一大堆名家之作束之高閣,因此這一次誤會雖說鬧得大,可如今不但冰釋前嫌,而且大家各有所得。皇上既然關切垂詢,臣卻想說,若是每次誤會都能帶來這般勤學不輟的同仁,那誤會再多幾次也好。”

聽到張壽輕描淡寫地用誤會把之前那樁丟臉的事蓋過,葉孟秋一張圓臉頓時漲得通紅。

他本來就是笑眯眯和誰都最好說話的性子,之前因爲三個師兄都不會吵架而硬着頭皮衝在前面,此時想想也覺得自己蠢極了。

雖說站在這文華殿上,他只覺得自己兩條腿都有些微微打顫,但他還是鼓足勇氣站了出來:“皇上,學生之前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所以誤解了張博士和陸齋長,更出言不遜,實在是羞愧得無地自容。但是……”

他陡然加重了聲音,滿臉憤怒地說:“那也是因爲有人在北直隸各地散佈謠言,說張博士妄自尊大,說他以算學宗師自居,排除異己,九章堂中更是他的一言堂!說他數典忘祖,信異邦更勝於信前輩大家,而且還篡改算經當成自己的著作……反正給他編排了無數罪名!”

“因爲祖師爺當初留下遺願,希望我們有人能重回欽天監,重修曆法,所以,草民四人方纔趁着皇上的招賢令,應召天文術數人才。之前更是因爲一腔義憤,貿貿然闖進了陸三公子的冠禮。這確實是我們無禮,但在張園呆了這麼幾天,我們實在是眼界大開……”

因爲並沒有專門學習過禮儀,葉孟秋的應對在很多人看來,實在是不得體,更不合規矩。更何況,此人竟然不是控訴他們含屈忍辱棲身張園,然後當廷戳破張壽的假面具,反而還處處爲張壽說話,還在那說着張園內中氛圍如何如何好,在他們看來,那自然是趨炎附勢!

張壽不好批——畢竟某人渾身是刺,如今還不是孤單一個人,不但有葛雍這個帝師作爲老師,還有朱瑩這個未婚妻虎視眈眈,皇帝也明顯偏袒,三皇子更是很敬重這個老師——可區區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子,他們還會批不得?當下就有人開口叫道:“皇上……”

“哦,這麼看來,你們這也算是不打不相識了。”

然而,還不等那人開口,皇帝就笑吟吟地一錘定音將之前這事兒定了性。他看慣了那些一板一眼有規有矩的人,只覺得眼前這圓臉少年語無倫次卻義憤填膺的樣子,實在是很合自己的眼緣,因此說到這裡時頓了一頓,這才突然轉向了另外一個方向。

“陸高遠,依你之見,這葉孟秋師兄弟四人,算學造詣如何?”

之前聽阿六說皇帝打算讓自己來篩選此次應召入京的算學人才,陸三郎就渾身是勁,此時聽到皇帝竟然直呼了自己那個挺不錯的表字,他就更加高興了。他狀似溫文有禮地對葉孟秋點了點頭,也順帶向對方那三位年紀挺不小的師兄頷首致意,那副做派像極了張壽。

“既然能夠通過地方官府的初步篩選舉薦到朝廷,自然確實是人才。”

小胖子先是煞有介事地稱讚了一句,但隨即就話鋒一轉道:“但恕臣直言,之前朝廷時不時嚴申天文算學之禁,民間算經又難覓蹤影,葉小公子四位倚靠祖師傳下來的手稿勤學苦練至今,固然是把他們能掌握的都掌握了,但短處卻很多。”

陸三郎這葉小公子四個字,陸綰聽得忍不住很想掏耳朵。你還倚老賣老叫人家葉小公子……那個葉孟秋的年紀,好像還比你大一歲!

然而,他此時心裡還是捏着一把汗,非常擔心陸三郎如此評判人家的算學功底,會引起對方反感,把剛剛那明明非常不錯的局面給翻覆過來。可是,他極其意外的是,自家那大胖小子評價對方的言語算得上是極其苛刻了,但那師兄弟四人竟然沒翻臉。

不但沒翻臉,葉孟秋反而還黯然低下了頭。此時此刻這文華殿中,很多人都聽說過,包括這圓臉少年在內的師兄弟四個,是某位欽天監正的再傳弟子,因而見起這幅表情,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便是吃驚。

按照孔大學士平時的脾氣,早就忍不住要指斥既然爾等是名不副實之輩,就不要出來獻醜了,但他今天卻瞧着風頭不對,硬生生打消了這衝動。

果然,陸三郎接下來就氣定神閒地說:“這幾日葉小公子他們師兄弟四人在張園,我們探討了很多算科問題,彼此互通有無,大家收穫都很大。但是,從前算經一書難求,九章堂用的又是《葛氏算學新編》。他們對於九章堂如今教授的一些基礎東西,卻是不怎麼在行。”

葉孟秋只是慚愧,可他三位更世事通達的師兄,卻是忍不住在心裡大罵陸三郎狡猾——九章堂中基礎的東西?一元二次方程叫基礎,各種幾何體的什麼證明題叫基礎……天知道爲了接受這些迥異於祖師爺的名詞,他們簡直是一個頭兩個大!

至於張壽傳授給九章堂那些學生的簡易運算方法,葉孟秋似乎已經有所收穫,他們卻還沒有……可是,陸三郎熱情洋溢地送了幾箱子前輩大家的算經給他們,這情他們卻不能不領。

和傳言完全不同的是,葛氏一門的算經……他們反而是之後自己去主動接觸的。

然而,三人這念頭纔剛剛生出,陸三郎就滿面誠懇地說:“臣知道天下書坊大多逐利,即便如今天文術數業已漸漸馳禁,但民間還是少有書坊願意賣這些書。爲了讓天下對算學感興趣的學子能夠不爲沒有書讀而愁苦,臣請將之前饋贈他們師兄弟的各色算經二十三種……”

“由經廠列印五百份,再擇選三五十個大城,然後派書坊於當地辦算經館,免費供尋常學子來抄書!如果皇上覺得這花費過大,臣的書坊甚至可以無償印書!當然,爲了有助理解,《葛氏算學新編》,臣也打算加進去。”

張壽含笑看着陸三郎侃侃而談,更是拋出了這個絕對不會被人罵作爲數典忘祖的好主意。見一大堆朝臣先是瞠目結舌,而後就有不少露出了大爲驚怒的表情,卻沒有一個跳出來反對的,他就不禁笑了。

書坊逐利,但是,背後如果有人支持,那麼就算賠本也要賺吆喝,因爲這是文人最好的宣傳渠道。而算學被封鎖了那麼多年,再加上那些前輩算學大家的書通篇都是各種拗口的專用名詞,還幾乎不存在什麼能和三字經千字文相提並論的算學基礎書,有人料定了難以推廣。

就算是九章堂學生看似前途正好,只要天下各地的書坊都找不到幾本算經,感興趣的人就不會太多。有多少人能有條件一窩蜂涌到京城來找機會?要知道,京城居大不易!

陸三郎這一招,簡直就如同打在冬眠的蛇七寸上的重重一棒子,只是人還暫時沒警醒!因此,趁四周一片寂靜,他就開口接過了話茬:“臣也記得老師曾說過,算學要從娃娃抓起。”

第二百四十四章 曆法和傷痕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說夫第六百五十一章 能翻幾層浪?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術……和詩第八百零六章 兄弟第二百六十三章 童言無忌第七百一十七章 同心,異心第三百零七章 雞毛飛上天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會審,著書立說第七百三十七章 成雙入對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二十三章 拿錢砸懵你第七百九十一章 誰善解人意?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七百二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八十五章 貴客雲集興隆來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三百八十三章 從公式到建港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七百五十六章 降伏第三百三十二章 請君遊“花園”第八百三十章 高麗留學生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女須強第兩百一十三章 天子賜第三百三十二章 民情洶洶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學少年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禮第一百四十三章 聲聲驚堂木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講規矩,不講人情第八百六十四章 蠱惑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瑩激公主第一百七十章 空心湯糰第四百一十五章 查功課了!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八十二章 滷煮和高薪第五百零二章 正賓和陪客第六十六章 留宿慶安堂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七十五章 打探和分班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五百四十八章 即日定東宮第八十四章 巨坑的“好學生”第兩百一十章 熊少年的書房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二百四十章 如你所願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劍,別小氣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風報信,意外之喜尾聲1 兄弟第一百四十九章 書非借不能讀也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八百二十一章 賜金第六十二章 免費贈閱第七百一十一章 跋扈,早朝第六百八十九章 匪夷所思第三十三章 扯起虎皮做大旗第五百零三章 迂腐老夫子,記仇熊孩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聯璧合第兩百三十一章 冢中枯骨,綿綿情話第八百四十五章 父子夜遊第八十二章 滷煮和高薪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八百零八章 回宮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六百四十三章 心如堅鋼意如鐵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然大怒第六百九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七百四十六章 嫁妝和迎親第一百八十二章 賜給你吧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看中的全拉走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二百五十四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七百一十三章 偏激第四百八十九章 辦學辦報,出人出錢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五百零五章 題海無涯,陪襯難當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四百三十章 當年糗事,循循善誘第四百二十八章 管家何人,選拔大賽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無情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咬狗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四百六十章 生辰夜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興師問罪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驚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七百三十一章 動之以理第兩百零二章 女孩子?第六百一十七章 求情和管教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君再上轎
第二百四十四章 曆法和傷痕第五百三十章 差役亦法吏第二百五十一章 喜歡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說夫第六百五十一章 能翻幾層浪?第九十三章 帝王心術……和詩第八百零六章 兄弟第二百六十三章 童言無忌第七百一十七章 同心,異心第三百零七章 雞毛飛上天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二百九十二章 人貴有自知之明第八百七十八章 好時代和壞時代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三堂會審,著書立說第七百三十七章 成雙入對第一百九十九章 聽你的第二十三章 拿錢砸懵你第七百九十一章 誰善解人意?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七百二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八十五章 貴客雲集興隆來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三百八十三章 從公式到建港第六百三十三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七百五十六章 降伏第三百三十二章 請君遊“花園”第八百三十章 高麗留學生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五百一十四章 爲女須強第兩百一十三章 天子賜第三百三十二章 民情洶洶第四百五十章 張壽的加賽題第二百九十八章 恰同學少年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禮第一百四十三章 聲聲驚堂木第四百二十一章 只講規矩,不講人情第八百六十四章 蠱惑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瑩激公主第一百七十章 空心湯糰第四百一十五章 查功課了!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八十二章 滷煮和高薪第五百零二章 正賓和陪客第六十六章 留宿慶安堂第六百二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二百七十五章 打探和分班第七百九十九章 太子的脾氣第五百四十八章 即日定東宮第八十四章 巨坑的“好學生”第兩百一十章 熊少年的書房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五百二十四章 裂痕第二百四十章 如你所願第三百二十一章 好劍,別小氣第三百八十九章 通風報信,意外之喜尾聲1 兄弟第一百四十九章 書非借不能讀也第五百五十章 天家好兄弟第八百二十一章 賜金第六十二章 免費贈閱第七百一十一章 跋扈,早朝第六百八十九章 匪夷所思第三十三章 扯起虎皮做大旗第五百零三章 迂腐老夫子,記仇熊孩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聯璧合第兩百三十一章 冢中枯骨,綿綿情話第八百四十五章 父子夜遊第八十二章 滷煮和高薪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八百零八章 回宮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六百四十三章 心如堅鋼意如鐵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然大怒第六百九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七百四十六章 嫁妝和迎親第一百八十二章 賜給你吧第一百九十六章 你看中的全拉走第六百六十三章 九出十三歸第二百五十四章 遣將不如激將第七百一十三章 偏激第四百八十九章 辦學辦報,出人出錢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五百零五章 題海無涯,陪襯難當第六百五十六章 視察公學的大宗正第四百三十章 當年糗事,循循善誘第四百二十八章 管家何人,選拔大賽第六百七十八章 有情無情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八百一十四章 善解人意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咬狗第七百一十六章 虎口奪食第四百六十章 生辰夜第一百一十七章 引蛇出洞,興師問罪第六百七十七章 天驚第八十三章 張博士上京第七百三十一章 動之以理第兩百零二章 女孩子?第六百一十七章 求情和管教第一百一十二章 請君再上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