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八章 武人之心

一石激起千層浪,皇帝在葛府問出的那個問題,一傳十十傳百,不但此番應試的舉子人盡皆知,就連街頭坊間小民,卻也同樣傳得沸沸揚揚。而五位名士各自相異的回答,也同樣不脛而走,一時各自都有了自己的擁躉,當然也少不了激烈抨擊的反對者。

而在這個時候,林先生爲了張壽拋出的那個課題,思量再三後,竟是真的去邀請自己幾個頗爲知心的友人。這其中有人欣然應允參與,也有人覺得兒戲而婉拒。但是,感興趣的那幾個私史學家無不覺得這一話題值得深入剖析,倒是不嫌棄半山堂的學生們不專業。

而半山堂中的這些貴介子弟們,那卻是離開公學回去之後,就把自家下人差遣得雞飛狗跳……因爲他們需要惡補各種史料!

於是乎,整個京城各大書坊當中,各種和宋史有關的史書,那是幾乎被一搶而空——當然,如宋史這種高達將近五百卷的大部頭,半山堂中的貴介子弟是不會去買的,更何況陸綰友情贊助的圖書館據說已經採購了一套,他們自然是死皮賴臉通過陸三郎敲定了借閱事宜。

雖說他們各自家裡挺有錢的,對於這種正經的讀書開銷,家裡長輩大多很大方,可買書向來是最貴的,這麼一套《宋史》,那得多少錢……他們又不是錢多了燒手!有這錢,他們還不如去買別的書呢!

但諸如兩宋的那些稗官野史,文人筆記,諸如《東京夢華錄》、《北狩見聞錄》、《建炎筆錄》、《靖康傳信錄》、《靖康紀聞》……能蒐羅的,這些公子哥全都派人蒐羅了。當然,光是憑他們自己那點貧乏的見識,以及豪門家奴的那點能耐,開不出來這樣詳細的書單。

這書單是樑小舉人竭盡全力回憶所學所聞,給人開列出的。因爲他的見識廣博,公子哥們對於這樣一個突然橫插一腳的外人倒也不排斥。畢竟,除了此人之外,金國這一方需要兩組,竟是沒有別人願意擔綱,以至於整個半山堂竟是不得不抽籤決定。

而那支除卻樑儲之外的下下籤,竟是落在了悲憤至極的張大塊頭手裡。

結果,人回去還想瞞着他爹,可襄陽伯張瓊卻不知道打哪兒知道,自家兒子竟然要站在金國的立場上推演宋金之戰,這下真是氣得夠嗆。他也不用什麼家法,直接抄起連鞘的刀就追在了自家大塊頭兒子後面,把人駭得那是鬼哭狼嚎。

“這怎麼能怪我!總共四十多根籤子,總共就一根短的,我怎麼知道會這麼倒黴!再說了,那個姓樑的小子,他還是白沙先生的高足呢,要說最懂什麼大義,可他還不是主動說,要從金國南侵開始推演……哎喲!”

終於追上張大塊頭的襄陽伯張瓊,壓根不管張大塊頭的哭訴,那是一把揪住人的衣領,揮舞帶鞘的鋼刀對着人那肥厚的臀腿就是啪啪兩下,隨即氣不打一處來地破口大罵。

“這些文人慣不要臉!從前就有人口口聲聲說,南宋末年那些武將吃朝廷的拿朝廷的,最後一抹嘴就降了蒙人,反倒是讀書人出身的文丞相英勇就義,陸秀夫揹着小皇帝蹈海,數萬普通軍民相從……我呸,他們當自己遇到危難就是文丞相?”

“我看他們遇到危局就當張邦昌那個該死的宰相還差不多!”

張大塊頭被自家老爹揍得嗷嗷直叫,還待申辯幾句,總算他老爹就停下了那在他屁股上肆虐的連鞘刀,甚至又鬆開了手,任憑他在地上跌了個四腳朝天。

“你給我聽好,從古至今,不論什麼朝代,但凡皇帝還在的時候,縱使被人罵兩句昏君,但大多數黑鍋,那總得是奸臣來背的。但所謂的奸臣又哪裡肯一個人背黑鍋?少不得也要拉人墊背,這時候,打了敗仗的敗軍之將,自然而然就該死了。”

“所以,從古至今,敗軍之將有戰死的,有自盡的,有脫逃的,有逃回去之後卻被追責乃至於處死的,當然也就絕對少不了屈膝事敵的……但是,屈膝事敵的那些人,其中既有被斷絕了援軍的李陵,也有守襄陽六年不見援兵的呂文煥!”

“所以南宋會有那樣的結局,都是之前種下的因!兩宋之交,活該那一堆君臣北狩……屁的北狩,打了敗仗悽悽慘慘被敵國擄去做了奴才,真要有志氣,在半路上直接一頭撞死,也能好歹留個不屈之名。居然還有人在那感慨什麼千古艱難惟一死,倒好像還挺委屈似的!”

尖酸刻薄地罵了好一會兒,襄陽伯張瓊這才瞥了一眼地上呆若木雞的兒子,隨即一字一句地說:“總而言之,既然你抽到了下下籤,要我說,若只有你一個人,哪怕拿着金國那滿手好牌,說不定也會被人陰死。去找那個樑小舉人,你們兩個搭配一下。”

“張學士那分組實在是浪費,既然都是金國,還要兩組幹什麼,你們兩個人一組就夠了!軍略上,我給你出主意,至於廟算權謀,讓樑小子開動腦筋。對了,你再去問問張壽,他家裡不是還有姓宋的他們好幾個舉人嗎?要是願意,全都拉過來和你一塊參詳。”

老爹你原來不是因爲我不得不選了金國站邊而氣急敗壞的嗎?你都一度這樣,那些舉人怎麼會願意站在金國這一邊?張大塊頭呆滯而茫然地看着自己的父親,直到發覺襄陽伯張瓊那眼神中又流露出了恨鐵不成鋼的惱火,他才驚叫一聲慌忙跳了起來。

他也顧不上去揣測老爹到底是什麼意思,卻是點頭如搗蒜道:“爹,我知道了,知道了,我這就去找人!您且放心,我肯定把那幫傢伙打得落花流水!”

眼見張大塊頭腳底抹油溜之大吉,張瓊這纔沒好氣地呸了一聲。剛剛那確實都是他的心裡話,很久以前,他親率一支偏師作爲策應北征時,也曾經誤打誤撞地一頭遇到敵軍主力。那一仗打得昏天黑地,甚至連身邊的親兵都快拼光了。

那時候,勸降的使者就是拿着李陵和呂文煥的例子來勸他,他也不是沒有生出過猶豫——可最終還是死咬着牙頂住了。

可那並不是因爲,睿宗皇帝的恩遇如何如何……睿宗皇帝對他確實很器重,但他跟着對方奪取了天下,身上創傷處處,拼死拼活,幾度險死還生,並不覺得自己就對不起人,更何況他也已經歷經了三天三夜的拼死廝殺,已經足夠償還了。

他如果投降了,也許還有一條活路,可他這支偏師已經失期,哪怕他奮戰之後逃出生天,回朝軍法處置,卻是死路一條。

可是……他絕對不能投降。李陵投降後尚且被株連父母兄弟妻兒,他那時候雖說沒有兒子,卻還有一脈相連的兄弟,他怎麼能爲自己的活命而屈膝降敵,然後連累一大堆人?

想到當年往事,想到在拼到幾乎糧絕水盡,兵疲馬乏之際,援兵竟然從天而降,張瓊不禁輕輕舒了一口氣。他這支偏師被阻絕,而睿宗皇帝的主力兵馬卻是正巧沒有任何阻擋地直搗黃龍,而得知敵軍主力去向之後,那位天子便親自挑選精銳三千來援。

雖然那完全不是一個明君英主應該做的,因爲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更何況天子。然而,便是那一次,他終於真正認識到,大哥帶着他們兄弟去追隨的主君是什麼樣的人。所以,哪怕後來睿宗皇帝英年早逝,他要扶助孤兒寡母,他當然依舊心甘情願。

若是換成那等薄情寡義的昏君,那等口蜜腹劍的文臣,他可不像某些忠心耿耿的傢伙能忍……他肯定是直接提劍反他孃的,大不了玉石俱焚!

張大塊頭不知道老爹這是發了什麼失心瘋,但既然是人願意給自己當參謀,他當然是直奔張園,可到了門口看到那兩個剛剛亮起來的大紅燈籠,他擡頭看了看天色,這才意識到,眼下這已經到了什麼時辰。

在這種已經天黑的時候跑來找張壽……他會不會被朱瑩揍死?正當張大塊頭想打退堂鼓的時候,門房上卻已經眼尖地看到了他。楊好就一溜煙奔了過來,見了他笑嘻嘻打了個躬:“少夫人這還沒回來呢,您這要是想見公子,那是來得剛好。”

聽說朱瑩竟然還沒回,張大塊頭登時精神就來了。他一點架子也沒有地拍了拍楊好的肩膀,完全沒有責怪對方甚至對自己連個稱呼都沒有——畢竟,這京城姓張的人實在是太多了,這要是人人都叫一聲張公子,估計誰都不知道那是叫誰。

果然,隨着他進去,他就隱隱聽到有人在那叫嚷,說什麼是半山堂的張齋長來了。對於這樣一個稱呼,他覺得非常滿意,等最終見到張壽時,他就發現並不是書房,而是在演武場。

當然,這絕對不是張壽突然一時興起,要和誰誰誰練武強身,而是人正站在那懸掛了一盞盞燈籠的演武場邊上,專心致志地看着內中兩條人影正廝打在一起。

作爲武門世家子弟,張大塊頭雖說自己武藝不咋的,但好歹還有那麼一點眼光,因此當他看到兩人那快如鬼魅一般的動作時,卻是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甚至非常不孝地拿時常吹噓寶刀未老的老爹來對比。

最後他得出了一個可能會讓老爹暴跳如雷的結論,如果這會兒場中任何一個人遇到他爹,估計他爹沒打幾招就會狼狽而逃了。

不過,這會兒張大塊頭也已經認出了正在對打的兩方,一個是張壽身邊最得力的阿六,就連他也往往會滿臉堆笑叫一聲六哥,另外一個,卻是如今在宮中行走,曾經據說是趙國公府得力家將的花七。當然,他還聽說過,兩人好像是師徒!

對於這樣一場師徒較量,他駐足看了一會兒,發現一時半會出不了結果,就連忙繞到了張壽身後,沒有顧得上寒暄,就把之前襄陽伯張瓊的意思轉達了一下。

當然,張瓊某些很明顯犯忌諱的話,他卻隱瞞了下來。雖說他很相信張壽的操守,可他並不希望父親那不爲人知的一面暴露在外人面前。

而張壽也有些沒想到,襄陽伯張瓊這麼一個長輩級別的軍界大佬,竟然願意在這種討論中充當幕後智囊。可既然張大塊頭表示,張瓊只是提供參謀,並不打算參與臺前的討論,他就不由得笑了。

“襄陽伯這是用心良苦,他要是親自上陣,這就不是公學裡半山堂一羣學生的兒戲了,只怕朝中有無數人捋起袖子要參與進來,到時候不是借古諷今,那也是借古諷今。”

而笑過之後,他就若無其事地說:“還有,你說樑叔厚和你算作一方,這事容易,我一會派人送你去見他一趟,你自己和他說就行。他這個人年少得志,爲人頗有些真性情,所以和他直說是最好的,你父親當參謀,你也不妨告訴他,畢竟你們是一方的。”

“至於你說宋舉人他們那幾個……”張壽想了想,最後笑着摸了摸下巴,“宋舉人那性子,他喜歡的東西絕不會放手,但我想他對這種史實爭議恐怕沒有多大興趣,可鄒明那三個是正經打算在科場有所建樹的舉人,還有方青,他們應該會很感興趣。”

張大塊頭聽到張壽明明白白地建議他放棄宋舉人,雖說這和父親的建議不一樣,但對他來說,把父親的話瞞着一半不告訴張壽是一回事,而在父親和張壽之間更應該相信哪一個,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他爹有好幾個兒子,張壽也有很多學生,但他爹從前對他這個兒子,卻遠不如張壽對他這個學生!張壽說得準沒錯,他就不用指望宋舉人了。

再說,這又不是什麼原則性的大事,因此張大塊頭一口答應了下來,等張壽招手叫來人帶他去後頭客院,他就瞅了一眼還在打的那師徒倆,最終卻是按捺住好奇心,徑直先去辦自己的正事了。

而眼看張大塊頭一走,花七和阿六卻依舊打個沒完,張壽就忍不住打了個呵欠,隨即開口叫道:“阿六,楊好他們以弱勝強,那是耍了小聰明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你還是別那麼死心眼了,花七爺到底比你要強一點的。”

話音剛落,花七就禁不住覺得面前的少年給自己帶來的壓力瞬間劇增。說時遲那時快,他哪裡不知道張壽這是遣將不如激將?他幾乎想都不想就一甩袖子退出戰陣,隨即一陣風似的來到張壽跟前:“不打了,我這是來說正事的,誰知道會被這小子纏住!姑爺,你心裡有個數,大皇子是被人灌藥,而不是服毒自盡!”

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覺得你樣樣都好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通風報信的大小姐第兩百一十九章 高手有高薪?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聯璧合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四十章 師徒鬧翻?第五百一十九章 蹭課的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咬狗第五百二十章 找麻煩的天子第五百九十七章 真性情和平常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啓智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打不相識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有道理第八百零七章 都挺好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兩百零九章 勞煩張博士多多費心第兩百二十三章 一文錢難死英雄漢第四百六十四章 禮輕情意重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講理,看張郎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比花嬌,羣賢薈萃第二百七十五章 打探和分班第七百六十九章 偏袒第四百三十三章 坤寧宮下毒事件?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張旗鼓,退避三舍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咬狗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五百八十五章 誰難倒了誰?第六百九十章 拎出熊孩子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一百八十二章 賜給你吧第四百零一章 逞強就灌安息湯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了第兩百零六章 終非同路人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三百八十一章 就爲了買綢緞?第一百一十一章 編碼方式第七百一十章 有其妹必有其兄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說夫第七百三十六章 自盡,送禮第六百零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子激學官第三百二十七章 特立獨行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將和打賭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百九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八十一章 我想當齋長!第兩百章 有我在,怕什麼鬼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一百八十二章 賜給你吧第三百八十三章 從公式到建港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人不解風情?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四百三十一章 請君上船第一百二十三章 今人勝古第一百二十一章 放手做,別要錢!第七百一十一章 跋扈,早朝第三十四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鍾雙制?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五百零八章 嘉爾志高華?第七百九十八章 最佳捧哏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七百零七章 夜無瀾而晨驚第六百六十五章 緊急任務第六百三十二章 保媒拉縴,醉翁之意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版必究?第五百九十三章 枷鎖第五十五章 誰怕誰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帶刺第五十五章 誰怕誰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度盡生辰到第四章 美食解人憂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兩百三十一章 冢中枯骨,綿綿情話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六百二十二章 決意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間運行之理第三百三十二章 請君遊“花園”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無珠第四百三十七章 人人爭先第二百七十三章 婚期何日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兩百二十六章 坐地分錢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進擊的趙幫主第六十九章 “二”少爺第五百五十三章 循循善誘,連消帶打第六百二十二章 決意第四百零一章 逞強就灌安息湯
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覺得你樣樣都好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第五百六十八章 誰是奸佞小人?第一百八十四章 通風報信的大小姐第兩百一十九章 高手有高薪?第二百七十九章 珠聯璧合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四十章 師徒鬧翻?第五百一十九章 蹭課的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咬狗第五百二十章 找麻煩的天子第五百九十七章 真性情和平常心第八百二十八章 啓智第六百六十二章 不打不相識第六百二十八章 好有道理第八百零七章 都挺好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兩百零九章 勞煩張博士多多費心第兩百二十三章 一文錢難死英雄漢第四百六十四章 禮輕情意重第五百七十四章 不講理,看張郎第七百四十八章 人比花嬌,羣賢薈萃第二百七十五章 打探和分班第七百六十九章 偏袒第四百三十三章 坤寧宮下毒事件?第五百九十八章 大張旗鼓,退避三舍第五十八章 往事和決意第三百一十七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咬狗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祖手札第五百八十五章 誰難倒了誰?第六百九十章 拎出熊孩子第一百零九章 問君心意第五百三十八章 一意孤行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一百八十二章 賜給你吧第四百零一章 逞強就灌安息湯第三百零八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八百五十二章 招了第兩百零六章 終非同路人第六百四十六章 疏不間親第三百八十一章 就爲了買綢緞?第一百一十一章 編碼方式第七百一十章 有其妹必有其兄第二百六十五章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第七百七十九章 父教子,妻說夫第七百三十六章 自盡,送禮第六百零四章 人多力量大?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子激學官第三百二十七章 特立獨行第七百七十八章 曲高和寡第七百三十二章 激將和打賭第五百九十六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六百九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八十一章 我想當齋長!第兩百章 有我在,怕什麼鬼第五十七章 不要相信外貌第一百八十二章 賜給你吧第三百八十三章 從公式到建港第三百四十二章 誰人不解風情?第二百七十一章 兒女親家第四百三十一章 請君上船第一百二十三章 今人勝古第一百二十一章 放手做,別要錢!第七百一十一章 跋扈,早朝第三十四章 有其父必有其女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鍾雙制?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養廢物第五百零八章 嘉爾志高華?第七百九十八章 最佳捧哏第六百四十八章 故意第七百零七章 夜無瀾而晨驚第六百六十五章 緊急任務第六百三十二章 保媒拉縴,醉翁之意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版必究?第五百九十三章 枷鎖第五十五章 誰怕誰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三百三十八章 美人帶刺第五十五章 誰怕誰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波度盡生辰到第四章 美食解人憂第二百六十六章 三月三日天氣新第兩百三十一章 冢中枯骨,綿綿情話第七百七十五章 捧場,頭鐵第六百二十二章 決意第一百一十五章 世間運行之理第三百三十二章 請君遊“花園”第七百零八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無珠第四百三十七章 人人爭先第二百七十三章 婚期何日第三百二十六章 明悟第兩百二十六章 坐地分錢第三十一章 既見君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進擊的趙幫主第六十九章 “二”少爺第五百五十三章 循循善誘,連消帶打第六百二十二章 決意第四百零一章 逞強就灌安息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