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虎坊橋

常常想起虎坊大街上的那個老乞丐,也常想總有一天把他寫進我的小說裡。他很髒、很胖。髒,是當然的,可是胖子做了乞丐,卻是在他以前和以後,我都沒有見過的事;覺得和他的身份很不襯,所以纔有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吧!常在冬天的早上看見他,穿着空心大棉襖坐在我家的門前,曬着早晨的太陽在拿蝨子。他的唾沫比我們多一樣用處,就是食指放在舌頭上舔一舔,沾了唾沫然後再去沾身上的蝨子,把蝨子夾在兩個大拇指的指甲蓋兒上擠一下,“噠”的一聲,蝨子被擠破了。然後再沾唾沫,再拿蝨子。聽說蝨子都長了尾巴了,好不噁心!

他的身旁放着一個沒有蓋子的砂鍋,盛着乞討來的殘羹冷飯。不,飯是放在另一個地方,他還有一個黑髒油亮的帆布口袋,乾的東西像飯、饅頭、餃子皮什麼的,都裝進口袋裡。他抱着一砂鍋的剩湯水,仰起頭來連扒帶喝的,就全吃下了肚。我每看見他在吃東西,就往家裡跑,我實在想嘔吐了。

對了,他還有一個口袋。那裡面裝的是什麼?是白花花的大洋錢!他拿好了蝨子,吃飽了剩飯,抱着砂鍋要走了,一站起身來,破棉褲腰裡繫着的這個口袋,往下一墜,洋錢在裡面打滾兒的聲音丁當響。我好奇怪,拉着宋媽的衣襟,指着那發響的口袋問:

“宋媽,他還有好多洋錢,哪兒來的?”

“哼,你以爲是偷來的、搶來的嗎?人家自個兒攢的。”

“自個兒攢的?你說過,要飯的人當初都是有錢的多,好吃懶做才把家當花光了,只好要飯吃。”

“是呀!可是要了飯就知道學好了,知道攢錢啦!”宋媽擺出凡事皆懂的樣子回答我。

“既然是學好,爲什麼他不肯洗臉洗澡,拿大洋錢去做套新棉襖穿哪?”

宋媽沒回答我,我還要問:

“他也還是不肯做事呀?”

“你沒聽說嗎?要了三年飯,給皇上都不當。”

他雖然不肯做皇上,我想起來了,他倒也在那出大殯的行列裡打執事賺錢呢!爛棉襖上面套着白喪褂子,從喪家走到墓地,不知道有多少里路,他又胖又老,還舉着旗呀傘呀的。而且,最要緊的是他腰裡還掛着一袋子洋錢哪!這一身披掛,走那麼遠的路,是多麼的吃力呢!這就是他蕩光了家產又從頭學好的緣故嗎?我不懂,便要發問,大人們好像也不能答覆得使我滿意,我就要在心裡琢磨了。

家住在虎坊橋,這是一條多姿多彩的大街,每天從早到晚所看見的事事物物,使我常常琢磨的人物和事情可太多了。我的心靈,在那小小的年紀裡,便充滿了對人世間現實生活的懷疑、同情、不平、感慨、興趣……種種的情緒。

如果說我後來在寫作上有怎樣的方向時,說不定是幼年在虎坊橋居住的幾年,給了我最初的對現實人生的觀察和體驗吧!

沒有一條街包含了人生世相有這麼多方面;在我幼年居住在虎坊橋的幾年中,是正值北伐前後的年代。有一天下午,照例的,我們姊弟們洗了澡換了乾淨的衣服,便跟着宋媽在大門口上看熱鬧了。這時來了兩個日本人,一個人拿着照像匣子,另一個拿着兩面小旗,是青天白日旗。紅黃藍白黑五色旗剛剛成了過去。小日本兒會說日本式中國話,拿旗子的走過來笑眯眯地對我說:

“小妹妹的照像的好不好?”

我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和妹妹直向後退縮。他又說:

“沒有關係,照了像的我要大大的送給你的。”然後他看着我家的門牌號數,嘴裡唸唸有詞。

我看看宋媽,宋媽說話了:

“您這二位先生是——?”

“噢,我們的是日本的報館的,沒有關係,我們大大的照了像。”

大概看那兩個人沒有惡意的樣子,宋媽便對我和妹妹說:“要給你們照就照吧!”

於是我和妹妹每人手上舉着一面青天白日旗,站在門前照了一張像,當時也不知道究竟是爲什麼要這樣照。等到爸爸回家時告訴了他,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玩笑着說:

“不好嘍,讓人照了像寄到日本去,不定是做什麼用哪,怎麼辦?”

爸爸雖然玩笑着說,我的心裡卻是很害怕,擔憂着。直到有一天,爸爸拿回來一本畫報,裡面全是日本字,翻開來有一頁裡面,我和妹妹舉着旗子的照片,赫然在焉!爸爸講給我們聽,那上面說,中國街頭的兒童都舉着他們的新旗子。這是一本日本人印行的記我國北伐成功經過的畫冊。

對於北伐這件事,小小年紀的我,本是什麼也不懂的,但是就因爲住在虎坊橋這個地方,竟也無意中在腦子裡印下了時代不同的感覺。北伐成功的前夕,好像曾有那麼一陣緊張的日子,黃昏的虎坊橋大街上,忽然**起來了,聽說在逮學生,而好客的爸爸,也常把家裡多餘的房子借給年輕的學生住,像“德先叔叔”(《城南舊事》小說裡的人物)什麼的,一定和那個將要迎接來的新時代有什麼關係,他爲了風聲的關係,便在我家有了時隱時現的情形。

虎坊橋在北京政府時代,是一條通往最繁華區的街道,無論到前門,到城南遊藝園,到八大胡同,到天橋……都要經過這裡。因此,很晚很晚,這裡也還是不斷車馬行人。早上它也熱鬧,尤其到了要“出紅差”的日子,老早,街上就涌到各處來看“熱鬧”的人。出紅差就是要把犯人押到天橋那一帶去槍斃,槍斃人怎麼能叫做看熱鬧呢?但是那時人們確是把這件事當做“熱鬧”來看的。他們跟在載犯人的車後面,和車上的犯人互相呼應的叫喊着,不像是要去送死,卻像是一羣朋友歡送的行列。他們沒有悲憫這個將死的壯漢,反而是犯人喊一聲:“過了十八年又是一條好漢!”羣衆就跟着喊一聲:“好!”就像是舞臺上的演員唱一句,下面喊一聲好一樣。每逢早上街上涌來了人羣,我們就知道有什麼事了,好奇的心理也鼓動着我,躲在門洞的石墩上張望着。碰到這時候,母親要極力不使我們去看這種“熱鬧”,但是一年到頭常常有,無論如何,我是看過不少了,心裡也存下了許多對人與人間的疑問:爲什麼臨死的人了,還能喊那些話?爲什麼大家要給他喊好?人羣中有他的親友嗎?他們也喊好嗎?

同樣的情形,大的出喪,這裡也幾乎是必經的街道,因爲有錢有勢的人家死了人要出大殯,是所謂“死後哀榮”吧,所以必須選擇一些大街來繞行,做一次最後的煊赫!沿街的商店有的在馬路沿擺上了祭桌,披麻帶孝的孝子步行到這裡,叩個頭道個謝,便使這家商店感到無上的光榮似的。而看出大殯的羣衆,並無哀悼的意思,也是抱着看熱鬧的心情,流露出對死後有這樣哀榮,有無限羨慕的意思在。而在那長長數裡的行列中,有時會看見那胖子老乞丐的。他默默地走着,面部沒有表情,他的心中有沒有在想些什麼?如果他在年輕時不蕩盡了那些家產,他死後何嘗不可以有這份哀榮,他會不會這麼想?

欺騙的玩意兒,我也在這條街上看到了。穿着藍布大褂的那個瘦高個子,是賣假當票的。因爲常常停留在我家的門前,便和宋媽很熟,並不避諱他是幹什麼的。宋媽真奇怪,眼看着他在欺騙那些鄉下人,她也不當回事,好像是在看一場遊戲似的。當有一天我知道他是怎麼回事時,便忍不住了,我繃着臉瞪着眼,手插着腰,氣勢洶洶地站在門口。賣假當票的竟說:

“大小姐,我們講生意的時候,您可別說什麼呀!”

“不可以!”我氣到極點,發出了不平之鳴,“欺騙人是不可以的!”

我的不平的性格,好像一直到今天都還一樣的存在着。其實,對所謂是非的看法,從前和現在,我也不盡相同。總之是人世相看多了,總不會不無所感。

也有最美麗的事情在虎坊橋,那便是春天的花事。常常我放學回來了,爸爸在買花,整擔的花挑到院子裡來,爸爸在和賣花的講價錢,爸原來只是要買一盆麥冬草或文竹什麼的,結果一擔子花都留下了。賣花的拿了錢並不掉頭走,他會留下來幫着爸爸往花池或花盆裡種植,也一面和爸爸談着花的故事。我受了勤勉的爸爸的影響,也幫着搬盆移土和澆水。

我早晨起來,喜歡看牆根下紫色的喇叭花展開了她的容顏,還有一排向日葵跟着日頭轉,黃昏的花池裡,玉簪花清幽地排在那裡,等着你去摘取。

虎坊橋的童年生活是豐富的,大黑門裡的這個小女孩是喜歡思索的,許是這些,無形中導致了她走上以寫作爲快樂的路吧!

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70章 貧非罪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8章 惠安館 (7)第31章 一張地圖第69章 兩粒芝麻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67章 玫 瑰 (2)第28章 擠老米第54章 初 戀 (2)第14章 蘭姨娘 (3)第27章 文津街第57章 小紅鞋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4章 惠安館 (3)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45章 相思仔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23章 看華表第31章 一張地圖第24章 藍布褂兒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7章 惠安館 (6)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2章 惠安館 (1)第32章 虎坊橋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27章 文津街第53章 初 戀 (1)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40章 友 情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92章 遙念胡蝶第65章 冬青樹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40章 友 情第6章 惠安館 (5)第8章 惠安館 (7)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14章 蘭姨娘 (3)第55章 一件旗袍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14章 蘭姨娘 (3)第68章 會唱的球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48章 新竹白粉第4章 惠安館 (3)第18章 後 記第24章 藍布褂兒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29章 賣凍兒第53章 初 戀 (1)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4章 惠安館 (3)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18章 後 記第65章 冬青樹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92章 遙念胡蝶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65章 冬青樹第3章 惠安館 (2)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31章 一張地圖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31章 一張地圖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2章 惠安館 (1)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30章 臺上臺下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27章 文津街第45章 相思仔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
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26章 陳穀子爛芝麻第70章 貧非罪第85章 宜蘭街上一少年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8章 惠安館 (7)第31章 一張地圖第69章 兩粒芝麻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88章 念遠方的沉櫻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67章 玫 瑰 (2)第28章 擠老米第54章 初 戀 (2)第14章 蘭姨娘 (3)第27章 文津街第57章 小紅鞋第79章 永無止境的崇敬心情第4章 惠安館 (3)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45章 相思仔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91章 我所知道的桂文亞第34章 騎毛驢兒逛白雲觀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第36章 家住書坊邊 (1)第80章 略記梁實秋先生的幾封信第23章 看華表第31章 一張地圖第24章 藍布褂兒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25章 排隊的小演員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7章 惠安館 (6)第78章 親情·友情·愛情 ——讀《濟安日記》第2章 惠安館 (1)第32章 虎坊橋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27章 文津街第53章 初 戀 (1)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40章 友 情第19章 英子對英子——東京小住札記第92章 遙念胡蝶第65章 冬青樹第15章 驢打滾兒 (1)第40章 友 情第6章 惠安館 (5)第8章 惠安館 (7)第41章 思冰令人老第39章 我的京味兒回憶錄 (2)第37章 家住書坊邊 (2)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14章 蘭姨娘 (3)第55章 一件旗袍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81章 關於許地山第14章 蘭姨娘 (3)第68章 會唱的球第20章 英子的鄉戀第48章 新竹白粉第4章 惠安館 (3)第18章 後 記第24章 藍布褂兒第21章 男人之禁地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44章 臺南“度小月”第89章 “野女孩”和“嚴肅先生”第29章 賣凍兒第53章 初 戀 (1)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4章 惠安館 (3)第76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1)第18章 後 記第65章 冬青樹第52章 未了的情緣——愛情的散步第77章 生命的風鈴——敬老四題 (2)第92章 遙念胡蝶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65章 冬青樹第3章 惠安館 (2)第72章 謝謝你,小姑娘第31章 一張地圖第17章 爸爸的花兒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第59章 遲開的杜鵑 (1)第22章 換取燈兒的第31章 一張地圖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2章 惠安館 (1)第11章 我們看海去 (3)第30章 臺上臺下第71章 蘿蔔乾的滋味第27章 文津街第45章 相思仔第93章 閒庭寂寂景蕭條——母親節寫我的三位婆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