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道門,死定了!
“這是何人?”
方臘聞言,頓時眉頭緊鎖,疑惑問道。
好大的口氣,張口道門有兩大致命之處。
“他啊,那可了不得,是理國公子明理,書院的傑出弟子。據說院主二弟通天先生很欣賞他,不久前將之收入門下。”
“通天先生的弟子!”
方臘瞳孔緊縮,不由發出驚呼之聲。
通天先生,院主無名的二弟子。與大弟子水鏡先生不同,通天先生在加入書院前已經是天下聞名的強者。
只是通天先生雖強,敵人同樣不弱。
且因爲通天先生早年行事霸道,得罪了很多人。
終於,有一次在通天先生帶領門中精銳探索一處上古遺蹟之時,遭遇了仇家的圍攻。
此戰所有弟子盡數隕落,唯有通天先生憑藉強橫的實力僥倖逃過一劫。然而當通天先生身負重傷返回門派,卻發現門中弟子同樣遭到屠戮。
偌大的門派,遍地殘骸,雞犬不留!
親人,朋友,一夜間盡數被人殺死,通天先生悲憤不已。
之後發生的事情,已經不爲人所知。
只知道百年後通天先生再次出現,已經悄然加入了書院,成爲了院主無名的二弟子。世間再無狂妄霸道的通天掌教,只剩下書院之中,隱世不出的通天先生。
雖然通天先生此後名號不顯,但沒有人懷疑通天先生的實力。
世人皆知,院主門下四十九位弟子,以通天先生殺伐之術最強!
“竟然是通天先生的弟子。”
王仙芝神情微變,看向明理的目光多了幾分敬畏。
通天先生收徒極爲嚴格,能被通天先生看中,絕非凡俗!
九皇子雙眼一亮,爽朗笑道:“還請明理公子賜教。”
“賜教不敢當,只是些許愚見。”
明理言語雖然謙遜,但昂首挺胸格外驕傲,就差在臉上寫着,本公子很牛逼,很厲害了。
他客氣之後,手中摺扇輕輕一甩,拍在掌心,笑道:“道門雖有大志,有大格局,奈何不懂人心,此乃大敗之兆。”
衆人聞言,若有所思。
但卻極少有人能揣摩出這話中的意思。
趙構與劉賢有一面之緣,對他頗有好感。尤其是見證了劉賢的良種計劃,更是深感道門必將影響天下格局。
此時聽明理說道門不懂人心,暗暗嗤笑。
他反問道。
“明理公子說道門不懂人心,讓人不解。還請公子賜教,道門如何不懂人心?”
趙構的話,問出了很多人的心聲。
但不等明理公子回答,有人開口道:“我以爲,明理公子所言,應當是道門惡了禮教與天下諸侯貴族。這天下離不開禮教,更離不開諸侯貴族。道門惡了禮教和諸侯貴族,無異於將自身絕於當今世界的主流之外。”
“更別說道門掌教首次傳道,不談長生,不談大道,竟然要談非山海之道,簡直莫名其妙。”
“這麼說倒是有道理。”
“非也非也。”
明理輕搖摺扇,搖頭笑道:“道門之錯,非與王侯權貴爲敵,亦非與禮教爲敵。”
此言一出,瞬間讓衆人面面相覷,引得一番疑惑之聲。
“竟然不是這個原因。”
“真是奇怪,不是這個原因,那還能是什麼原因。”
“道門不懂人心,不就是這個嗎?”
“怪哉,怪哉。”
面對人們的疑惑,明理稍微停頓之後,義正詞嚴道:“道門不懂人心,在於讓修行者爲普通人服務。”
“不論是道門掌教在歷史幻境中所謂的利民法寶,還是在關外施行的一些政策。無不詮釋着一個問題,道門讓修行者爲普通人服務。”
“這世間只有弱者爲強者服務,從未有強者爲弱者服務。縱然因爲道門的強勢,讓一些修行者沒有選擇。但長此以往必出矛盾,普通人與修行者也必將決裂,到了那時道門又該如何自處。普通人又該如何應對修行者的憤怒?”
“此舉,難道不是不懂人心。”
衆人恍然大悟,這才明白原來是這麼回事。
但仔細琢磨之後,卻又感覺非常有道理。
“不錯,道門讓修行者爲普通人鍛造法寶,實在是愚不可及。這世上從來都是普通人侍奉修行者,何時有修行者侍奉普通人的事情。”
“是啊,普通人要多少有多少,反正死不絕,滅不盡。道門竟然讓修行者去給普通人鍛造法寶,以作耕地,開山,建設之用,實在是可笑至極。若是將這些工作交給修行者,不是能做得更好,更便捷,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如此說來,確實是很大的問題。哪怕現在道門強勢,壓下了普通人與修行者之間的矛盾,但矛盾只是被壓制,而不是被解決。長此以往,必然出問題。一旦將來矛盾爆發,道門的統治根基必將受到影響。”
“還是明理公子看得透徹。”
“人家可是通天先生的弟子。”
九皇子認真思索之後,連連點頭,大笑不止。
這個問題,他以前也沒有考慮過。
此時聽得明理公子的分析,卻是發現這遠比那些喊着道門得罪禮教,得罪權貴王族更有深度。
如此想來,道門得罪的何止是權貴,而是將天下修行者都得罪了。
“妙,妙不可言,明理公子所言即是。”
“公子曾言,道門有兩大致命問題,第二個問題又是什麼?”
聽得明理的分析,九皇子心情大好,只感覺如同尋找到了知己,不由連忙問道。
明理聽得讚美,笑聲更勝。
他眯着眼睛,鄭重道:“第二個問題,卻是道門的毀滅根源。”
“嘶~~~”
聽得此言,人們無不倒吸了口冷氣,震驚無比。
毀滅根源!
這話可不是隨便說的。
道門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有聖人坐鎮。
雖說未必能稱霸天下,但要說毀滅,卻也是不可能之事。除非聖人隕落,但當今天下安平已久,誰又願意與聖人開戰。
天帝,絕無可能。
天帝不久前可是讚美了道門。
神皇,也絕無可能。
天道教與大夏天朝敵對多年,深仇大恨,巴不得道門讓大夏天朝大亂。
若是大夏天朝分崩離析,最高興的肯定就是天道教了。
長生天,也不可能。
長生天雖然貴爲聖人,但基本不插手北方之事,更別說爲了與他根本沒有關係的人或事出手。
唯一可能的就是院主無名。
但院主已經隱世多年,閒雲野鶴。
爲了道門出山,可能性也不大。
如果排除這些可能,還有什麼能讓道門毀滅?
衆人認真思考,卻是誰也得不到答案。短暫的議論後,有人迫不及待問道。
“明理公子,你說第二個問題會導致道門毀滅,是否有些誇張。”
“道門掌教劉賢並非簡單之輩,如何會留下如此破綻,公子真的發現了讓道門毀滅的根源。”
“此言牽扯甚大,還請公子道來。”
人們或不信,或感覺離奇,或期待。
面對催促,明理自信地笑了笑,給出了答案。
“土地。”
此話一出,人們更是面面相覷。
這個答案,完全出乎他們的預料,讓他們無法理解,也想不明白。
土地?
這不是扯淡嗎?
道門雖然現在很弱小,但也不至於因爲土地被滅。
再說了,道門掌教可是聖人。
聖人至尊啊。
這樣的強者若是需要土地,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土地?
一時間,衆人沒有人聲音,無不被明理的答案給整蒙了。
方臘更是樂了。
他還以爲明理有什麼高見,心中不免爲道門擔憂。
聽到這個答案,忍不住嘲笑道:“明理公子莫非瘋了不成,竟然會認爲道門可能因爲土地而毀滅,實在是荒謬,荒謬至極。”
衆人聞言,不論是喜歡道門,還是厭惡道門,紛紛表達了贊同之意。
“這個答案確實太扯了。”
“土地,道門掌教畢竟是新興聖人,怎麼可能會因爲土地被滅,不懂,真的不懂。”
“明理公子或許說錯了吧。”
“可能吧。”
“明理公子,您是否說錯了。”
“不,正是土地,這將是道門毀滅的根源。”
對於疑問與質疑,明理公子始終保持着自信的笑容,回答堅定果決,沒有任何猶豫。
這一下,衆人坐不住了。
真是土地。
這.
太扯了。
九皇子認真思考良久,也無法明白明理這句話的意思。
他皺眉詢問道:“公子此言何意,道門如何會因爲區區土地毀滅?”
明理目光在衆人身上掃過,卻見在場之人無不面露迷茫,不由暗暗搖頭。
天下之人,終究是愚者衆多。
眼見沒有人明白自己的意思,他意興闌珊道:“諸位可曾考慮過,道門的立教根本是什麼?”
不等衆人給出答案,明理繼續解釋道:“惠民。”
“道門的立教根本,宗旨教義,可以歸結於惠民二字。”
“不論是向沒有土地的普通百姓分發土地,還是免徵糧稅,以及贍養老人,大興教育等等,無不體現了道門的親民,惠民思想。”
衆人紛紛點頭,表示認可。
若非這些惠民政策,道門豈能短短時間獲得關外的統治權,得到關外百姓死心塌地的追隨。
畢竟哪個百姓不喜歡給自己分土地,分糧食的好領導。
“但諸位可曾想過,道門此舉固然收買了人心。但長此以往,百姓殷實富足,老人長壽,子女衆多,必將帶來禍患。關外百姓多是十三四歲結婚,按照一家可以生六個子女計算。子生孫,孫生子。只需要百年,關外的人口就能翻數十倍之多。”
“若是算上從各地逃難到關外的人口,百年之後關外的人口將達到如今的百倍左右。”
聽到這裡,已經有人意識到了明理的意思,神情不由發生了變化。
震驚。
驚喜。
“而道門的政策,凡關外子民,成年之後皆可得到一片土地。如今道門掌握的土地還算寬裕,但只需要四五十年,人口多上十倍,則道門的土地必然捉襟見肘。屆時,除非道門繼續擴張,否則名下的土地絕不夠分給普通百姓。”
“莫說普通百姓不懂恩義,即便是他們懂得恩義,三代之後又還有多少人記得道門的恩惠。到了那時候,關外的百姓只會記得道門言出不行,認爲道門誆騙了他們。”
“無法兌現承諾,道門要麼擴張,要麼限制百姓生育。”
“但普通百姓又不是牲口,如何限制普通百姓的生育,難道還能將部分百姓閹割,哈哈哈。”
說到此處,明理甚至忍不住笑出聲來。
自古以來,從未聽說過如此荒謬之事。
衆人也不由笑出了聲。
雖然他們不曾將普通人當做同類,但也從未考慮過如此荒謬之行徑。若是道門幹這類妖魔之事,他們反倒是高興得很。
屆時根本無需他們動手,道門就亂了。
明理短暫停頓後,繼續道。
“可道門若是擴張,且不說是否還有擴張的餘地。”
“若是道門大興戰爭只是爲了普通百姓,則修行者作何感想。普通百姓固然渴望土地,但更害怕戰爭,害怕犧牲。到了那時,他們又是否還會樂意支持道門。即便他們樂意支持道門,但以普通人的繁衍速度,道門需要多少土地才能滿足這些普通百姓,完成他們曾經許下的承諾。”
“若是道門不能完成許下的承諾,道門掌教不能做到讓天下百姓人人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則宏願不成,如何成聖,如何穩坐聖位。”
“若是關內諸侯將普通百姓向關外驅趕,迫使他們增加關外負擔,關外是接受,還是不接受。接受,便是無窮後患與負擔。不接受,道門則是假仁假義,被天下百姓厭惡嫌棄。百姓是愚昧的,也是短視的,他們不會考慮道門爲何不接收難民,只會將所有的罪責,所有的責罵留給道門。到了那時,道門又該如何自處。”
明理公子侃侃而談,幾個若是,直說得人們頭皮發麻。
尤其是聽到最後,很多人都忍不住倒吸了口冷氣。
狠。
絕。
若是關內諸侯真的有意驅趕百姓進入關外,何須百年?
最多十年,關外的人口就能輕輕鬆鬆地翻百倍。
到了那時候,道門如何實現承諾。
一時間,天香樓內陷入了沉默。
九皇子也好。
趙構也罷。
又或者是方臘這樣的道門支持者。
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無解。
道門要麼當一個言而無信的小人,受到唾棄。
要麼只能不斷開拓疆土,爲普通百姓掠奪更多的土地。
更有人忍不住想到,這與大夏天朝的情況何等相似。在不斷擴張的時代,你好,我好,大家好,人人有飯吃,有錢賺,有女人。可隨着大夏天朝停止擴張,各種問題紛紛涌現,以至於如今天下雖然太平,反倒是根基不穩,有了亂象。
“此人不愧是通天弟子,可怕至極。”
王仙芝沉默良久,最終嘆了口氣。
無解。
他想不到任何解決的辦法。
之前誰也沒有想到,道門的許諾,獲得百姓支持的政策,竟然也會成爲道門毀滅的根源。
這番分析有理有據。
沒有百姓支持,不能完成宏願,道門掌教如何坐得聖人位?
“哈哈哈,好,好,好。”
長久的沉默後,九皇子放聲大笑,暢快淋漓,只感覺宛若昇天一般,高興無比。
對於如何對付道門,如何打壓道門,如何阻止劉賢成聖,九皇子思考過很久,也諮詢過很多有才之士。但從未有一人說出明理這樣的分析,更沒有一人看得如此長遠,僅憑道門現在的初狀,就想到數十年後,乃至百年後的困局。
更沒有人想到,可以利用道門的政策,讓他們走投無路。
看似最沒用的普通百姓,竟然可以成爲毀滅道門的根源。
其智慧,眼光,實乃治世之才。
聽得明理這些分析,九皇子焦慮盡去,心情舒暢。
他躬身拜道:“還請公子受我一拜。”
“不敢當。”
明理趕忙還禮,連說不敢。但臉上的表情,極爲喜悅。
不過此時,在場再無一人覺得九皇子的大禮不妥。
明理的分析驚豔了所有人。
讓他們佩服不已。
隨後,人們就明理的分析進行了熱切地討論,最終得到的結果是必然的。
這種事情必然發生。
避無可避。
道門掌教劉賢爲了聖位,唯一的選擇就是照顧百姓,發動戰爭。
可發動戰爭,又必然讓百姓流離失所,傷了成聖根基。
死局!
wωw .ⓣⓣⓚⓐⓝ .CO
道門從一開始就踏入了死局。
無解的死局!
人們越是討論,對明理越是敬佩,越是歎服。
此人,真乃天下大才。
同時,天香樓的這場辯論,也如海嘯般傳遍了搖光城,乃至整個天域。
一時間,甚至蓋過了劉賢傳道的討論。
人們紛紛開始議論,道門若是不改變政策,如何才能自立。
可要是改變了政策,又該如何完成宏願。
而不論人們怎麼思考,始終沒有一個人能得到答案,沒有一個人能破解這個死局。
消息很快從天墟傳到了山海大世界,傳到了關外,傳到了道門。
誰也沒想到,傳道前夕竟然發生這樣的鉅變,更沒想到道門的政策竟然有如此巨大的隱患。
得知天墟之事,張角,陳勝等很多人,紛紛緊張地趕到了道門。
這事太嚴重了。
若是不能解決,還談什麼傳道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