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學在古代的地位很重要,畢竟處處都離不開算學,作爲官員,更是要和百姓人口、田畝數目,財政收支等打交道。
算學一共是兩道題,第一道題,是戶部隴右道上年度秋季稅收總額的計算。
題目是,隴右道嵊州11個縣的糧食、絹帛的收入,各縣的財政支出,朝廷下撥的賑災款的數額,要求計算出嵊州財政收支總的餘額。裡面包含了加減和乘法。
兩名太監舉着兩張寫好了數據的大紙,向評判人員和觀衆示意,然後放在李佑和權萬紀跟前。
當李佑和權萬紀表示準備完畢的時候,魏徵宣佈比賽開始。
衆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兩人身上。
權萬紀立刻奮筆疾書,這道題難度不大,就是要看誰的速度快和準確了。
這時,衆人看到李佑根本就沒有拿起筆來,他慢吞吞地拿出一塊糖,放進嘴裡嚼着,然後纔拿起筆來。
人羣中的陰弘治、程咬金和張寶貴等人,還有魏徵,看到李佑這幅模樣,都快哭了——他們可都是買了李佑贏的啊!
張寶貴一陣後悔,心道:“我靠,佑哥這貨也太不靠譜了。我還勸我哥他們買佑哥贏呢,這不是打臉嗎,今後沒法回家了。”
陰妃娘娘心裡也很難過,她雖然買了權萬紀贏,可是還是希望自己的兒子能贏。
李恪、李泰和那些買了權萬紀贏的人們,都大喜過望。
權萬紀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李佑的動態早就看在他的眼裡,心中暗喜,手上更是奮筆疾書。
終於,他完成了糧食和絹帛的統計,因爲用力過猛,有點缺氧,他正要停下來喘口氣,就聽到李佑說道:“我算完了,封卷吧!”
一個內侍上前用錦緞蓋住了李佑的答卷。
“啊?”大殿上的人們都十分吃驚,全都用怪異的目光注視着李佑。
坐在官員眷屬席中的兩個美少年,一直關注着李佑,看到這種情形,兩人對望一眼,目光中都充滿了疑惑。
權萬紀仍然奮筆疾書,李佑則站起來,朝着殿外的茅廁走去。
一炷香的時間到了,權萬紀終於寫完了。
幾位評判圍在李淳風的跟前,嘀咕了一陣後,由李淳風寫下了結果,交給了魏徵。
魏徵望着比試結果,面無表情。
衆人都很緊張,尤其是那些押注了的人們,眼睛各個瞪得溜圓,目光直視魏徵那張大嘴。
魏徵說道:“權萬紀答案正確……”
他剛說到這裡,大殿上一片歡呼聲,畢竟,買權萬紀贏的人多。
陰弘治、程咬金等人面色鐵青,就準備回去找李佑算賬了。“真是的,怎麼就信了你的邪呢?!”
陰妃娘娘很難過,快哭了。
李世民也很難過,心道:“這孩子就是不靠譜啊。”
魏徵接着念道:“齊王李佑答案准確,按照比試規定,齊王李佑先完成答案,勝!”
“哈哈哈哈哈”,程咬金第一個跳了起來。
“好啊,贏啦!”張寶貴等買了李佑贏的人們揚眉吐氣,一起鼓譟起來。
李世民和陰妃不可置信地望着李佑。
大家也都向看怪物一樣望着李佑。
兩位美少年神情古怪。
李佑爲什麼就贏了呢?
其實,計算方法沒有什麼技巧,李佑是贏在了書寫方法上。
古人寫數字是大寫的漢字,比如壹拾壹萬叄仟伍佰捌拾柒,李佑使用的是阿拉伯數字,也就是113587。權萬紀寫一組數字,李佑就能寫很多組,速度上佔絕對優勢。
接下來,第二場比賽開始了。
這道題是李淳風自己研究出來的,是一道複雜的數學應用題。?
“一個籠子裡,有若干只雞和兔子,它們共有35個頭,94只腳,雞和兔各有多少隻?”
這道題是李淳風費勁了心思研究出來的,是他的得意之作,平時捨不得拿出來的。今天可是萬衆矚目,他也豁出去了。
當魏徵念出這道題目以後,的確是引起了人們的好奇。很多人都掰着手指頭,在那裡挖空心思地計算着。
李世民也很好奇。他端坐在龍椅上,沒法拜手指頭,可是心裡卻暗自琢磨着。
兩個小美男,不,小美女也在暗暗的使勁兒。
李淳風看到大家的表情,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李佑又開始吃糖了。
陰弘治、程咬金等人看到李佑的舉動,就知道他又有辦法了,不由得精神振奮,就等着歡呼了。
果然,李佑嘴裡的糖還沒吃完,就說到:“我答完了,封卷吧。”
“啊?啊!”衆人又發出了一陣驚歎聲。
權萬紀上火了,他實在是想不到,李淳風這個混賬,怎麼出了這麼個難題,更離譜的是,李佑那個混蛋竟然會解題。
他使勁地算,一張紙不夠,又要了幾張。接着就開始數手指頭了。
程咬金喊道:“權萬紀,你把鞋脫了,連腳趾頭一起數,沒準就算出來了!”
買李佑贏的人一起大笑起來。
一炷香時間到了,權萬紀灰頭土臉地站起來,說道:“臣慚愧,算不出來。”
衆人都望着李淳風,不知道李佑的答案是否正確。
李淳風望着李佑的答案,臉色陰沉不定,半晌不說話。
程咬金說道;“牛鼻子道士,快宣佈答案啊。”
李世民也說道:“李淳風,齊王的答案對不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