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木華部落

bookmark

呂梁山比起歷山要大得多,是黃河流域中和太行山齊名的大山脈!

呂梁山脈呈西南、東北走向,所有的山峰起伏如同脊樑一般,所以被稱作“呂梁山”。整個呂梁山綿延400多公里,其中居住着無數的人類部落。

王小寶、木黎、稷青、稷虎等人現在到達的就是呂梁山的南部地區,看着眼前這宏偉的大山脈,王小寶心中讚歎不已,道:“呂梁山是好地方啊,比起歷山的山勢要險峻的多!”

木黎笑道:“大神說笑了,這裡的山勢雖然險峻,但是山中的物產卻遠沒有歷山那麼豐盛!呂梁山相對於歷山要貧瘠許多!大神,您隨我去木華部落吧,我們木華部落就在前方的第一個山峰頂部!”

木黎前些天在歷山中考察,發現歷山雖然沒有呂梁山大,但是歷山上的各種樹木、冬天裡的動物等等都比呂梁山的品種要多,所以他判斷歷山肯定比呂梁山物產豐富,相對更爲富裕!

其實木黎的猜測不錯,歷山因爲是在更加偏南的地區,氣候相對溫暖,所以生存條件比呂梁山要好!

這個時代裡,總體的氣候比起核戰爭之前要寒冷許多,越是南方地區生存條件會越好!

王小寶、木黎、稷青、稷虎等人朝着前方第一個山峰而去,他們已經將馬匹留在了山腳下,靠着雙腳往山上走!在這種險峻的大山之中,馬匹根本無法行走,只能放在山腳下保存!

有200多名華夏國的戰士跟隨王小寶一同前往,其餘的戰士則是在山腳下待命。

山風呼嘯,山上可以看到一片片的積雪,十分的寒冷,不過王小寶等人興致都極高!他們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來到呂梁山,這一次還肩負着收服呂梁山的重任,當然是興致勃勃了。

木黎心情也極好,終於將“大神”請到了呂梁山,請到了木華部落,今後木華部落也可以變成華夏城那般的地方,也可以變得富裕強大!

不斷地往上攀爬着,走了有30多公里的山路之後,前方突然出現了一大塊坪地!這坪地的面積恐怕有好幾平方公里,坪地上生長着稀稀疏疏的樹林,樹林中也到處都是白雪。

在坪地的樹林中可以看到一個個簡陋的木屋點綴在其中,有些木屋中還在冒着煙,顯然裡面有人居住!

“大神,這裡就是木華部落了!”木黎興奮地說道。

“哦!這裡就是木華部落嗎?你們居住的地方倒是不錯,能在山頂找到這麼大的一塊坪地!”王小寶笑着道。

“嗯,這可是我們的祖先在幾百年前找到的呂梁山南部最好的地方!聽說這塊山頂坪地是當初核武器落下來的時候轟平的!我們居住在這塊坪地上,一般的野獸都不會來侵犯,所以我們才慢慢發展成了呂梁山南部最大的部落!”木黎一臉自豪的說道。

正在衆人說話的同時,前方樹林中已經走出了一羣人,這些人大部分都是男子,手中拿着武器!其中領頭的是十餘個頭發花白的中年男子,這些中年男子臉上都是皺紋密佈,他們披着獸皮,吆喝着跑了過來!

當看清是木黎之後,這些人才放鬆了下來,領頭的那十幾個中年男子揮了揮手,其餘的人都散開了!

“首領,你終於歸來了!你見過華夏國的國主了?那國主真的是所謂的大神嗎?”一箇中年男子走上前來,笑着問道。

他一邊說一邊看向旁邊的王小寶、稷青、稷虎等人,稷虎他早就認識了,知道是華夏國的高官,當下也向稷虎打了一個招呼。至於王小寶和稷青,他則是不由自主的多看了兩眼,王小寶和稷青的身上都帶着一股高位者纔有的氣勢,一看就是做慣了領袖的人物,這中年男子不由的皺了皺眉!

中年男子是木華部落的一位長老,也算是見多識廣,立刻就知道王小寶和稷青的身份不一般!

這時另一箇中年男子已經開口問道:“首領,這幾位客人是誰?也是來自華夏國的客人嗎?”

木黎哈哈大笑了一聲,指着王小寶,道:“這一位就是華夏國的國家主席,來自核戰爭之前的神人類,我們所有現存人類的先祖,尊敬的大神!”

聽到木黎的介紹之後,木華部落的這些長老們大吃一驚,不可置信的看着王小寶!王小寶竟然親自來到了這裡,這是他們沒有預料到的!他們已經知道華夏國是一個擁有8萬人口的大國,這樣的國家領袖比起一個3000人部落的首領還要尊貴的多,一般不會輕易拜訪別人的,可是現在王小寶竟然親自來了!

更令他們驚訝的是木黎對王小寶的態度,木黎的話中充滿了尊敬,甚至是帶着虔誠,難道木黎竟然從心底認可了王小寶所謂的“大神”身份嗎?

果然木黎的接下來一句話證明了他們的猜測:“我已經決定加入華夏國之中,接受華夏國的統治,也就是接受大神的統治!”

啊!

木華部落的長老們一下子都呆住了,片刻之後又急速的喧譁起來,有的說“這怎麼可以”,有的說“首領,他未必是什麼大神啊”,有的說“首領,還要三思”,有的說“首領,需要所有長老同意之後纔可以,你不能擅自作出這樣的決定”……

十幾名長老圍着木黎叫嚷着,顯然不同意木黎的決定,木黎臉色變冷,皺了皺眉,道:“都不要吵了!在大神面前,你們這樣爭吵成什麼體統!我會說服你們的,我這次帶去的族人也會說服你們的!我們都見識到了華夏國的繁榮強大,見識到了大神所創造的真正的神蹟,我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纔將大神請到咱們呂梁山的!我要讓大神對呂梁山也進行改制,讓呂梁山也不再受飢餓貧瘠之苦!”

當下木黎先是安排王小寶、稷青、稷虎和華夏國的200多名戰士吃飯、休息,他則帶着長老們和隨從們前往木華部落中央的一個房間中儀事!

這些隨從都是跟隨木黎前往華夏城的那批人,總共有二十多個,現在這二十多個人站在木屋中或者木屋外面,給木華部落的長老們講解華夏城的繁榮和富強。

“你們說的是真的?當真有宏偉的能夠居住幾萬人的城池?”一個長老驚訝的問道。

“當然是真的了!長老你沒有看到那座城池,你不知道哪有多麼的宏偉,你不知道我們看到城池之後有多麼的激動,那是真真正正的神蹟,是隻有神靈才能創造出來的宏偉建築!”屋子裡面一個小夥子激動的道。

“華夏國真的有用不盡的食物嗎?他們如何有那麼多的食物?”另一個長老問道。

“當然是用不盡的食物了!他們的食物不僅僅是來自山中的獵物,還來自山下的農田!他們的農田能夠生產無數的莊稼,就是核戰爭之前我們人類先祖所食用的莊稼!他們食物的品種比我們多得多,他們擁有精美的陶器,做出來的食物那叫一個美味!對了,這一次大神來的時候還帶了不少的陶器,帶了不少的辣椒、花椒,他是要送給我們木華部落和呂梁山各部的,到時候長老們也能吃到那種絕對的美味了!”一個小夥子想起這些天在華夏城所吃到的食物,忍不住就流下口水來。他慌忙用手擦了擦,臉上露出尷尬的笑容。

“他們居住的房子真的像你們所說的那樣溫暖?沒有寒冷?”另一個長老問道。

“嗯,華夏國國民所住的房子都是磚房,不會漏風,還有壁爐,冬天裡特別的溫暖!”一個跟隨木黎前往華夏城的小夥子道。

這些小夥子將他們在華夏城的見聞一一說了出來,將路上華夏國戰士輕鬆消滅狼羣的事情也都說了出來,描述出了一個如同天堂般的國度……

【如果你感覺這本書還有意思,那就收藏一下吧......多謝了......】

第178章 生命第164章 返回華夏第12章 鹽池-遇襲第127章 火炮第5章 臘肉-漁網第93章 樹居人首領第188章 文明基地2第176章 在印度4第53章 核戰情形第130章 華夏國的科技發展第26章 粘土-製陶第187章 文明基地第135章 西安第55章 礦產學的研究第41章 神蹟第145章 高能蓄電設備第182章 孩子第195章 志願者第14章 考察-和平第26章 粘土-製陶第110章 新年規劃第50章 勢力擴張第181章 家事第22章 養殖兔子第150章 海軍出發第2章 未來-原始第111章 森林戰略第133章 火車通行第97章 華夏三年的麥收第141章 避難所第111章 森林戰略第92章 長治第124章 第一次交鋒第137章 河南概況第25章 巨大收穫第166章 迴歸第96章 麻衣第118章 修建水壩第22章 養殖兔子第173章 在印度第82章 森林第96章 麻衣第103章 小學第166章 迴歸第3章 落後-心願第171章 印度人的戰爭第121章 襲擊第190章 重大事故第178章 生命第137章 河南概況第102章 教育部成立第129章 陽泉-石家莊第98章 森林農業第154章 海洋風暴第67章 西晉部落第137章 河南概況第78章 造紙術第18章 成就-震驚第82章 森林第132章 發展鐵路第143章 衛星第20章 華夏聯盟第112章 強弩第46章 祭祀第118章 修建水壩第186章 收服南美第121章 襲擊第118章 修建水壩第29章 麥收時節第139章 東方國度第63章 遭受襲擊第130章 華夏國的科技發展第66章 奴隸第69章 勝利第44章 呂梁山概況第3章 落後-心願第115章 銀礦第40章 呂梁山來客第31章 呂梁山的信息第77章 大量的煤礦第197章 離任第183章 進軍真主國第60章 中暑第12章 鹽池-遇襲第163章 真主之國第100章 華夏製衣廠第59章 茶葉第123章 先鋒部隊第144章 擴張第21章 戰爭-大勝第113章 步兵操典第147章 農業機械化第180章 問題第4章 使命-捕獵第121章 襲擊第152章 北美土着第66章 奴隸第99章 大力發展第9章 燒荒-播種第23章 草原-狼羣
第178章 生命第164章 返回華夏第12章 鹽池-遇襲第127章 火炮第5章 臘肉-漁網第93章 樹居人首領第188章 文明基地2第176章 在印度4第53章 核戰情形第130章 華夏國的科技發展第26章 粘土-製陶第187章 文明基地第135章 西安第55章 礦產學的研究第41章 神蹟第145章 高能蓄電設備第182章 孩子第195章 志願者第14章 考察-和平第26章 粘土-製陶第110章 新年規劃第50章 勢力擴張第181章 家事第22章 養殖兔子第150章 海軍出發第2章 未來-原始第111章 森林戰略第133章 火車通行第97章 華夏三年的麥收第141章 避難所第111章 森林戰略第92章 長治第124章 第一次交鋒第137章 河南概況第25章 巨大收穫第166章 迴歸第96章 麻衣第118章 修建水壩第22章 養殖兔子第173章 在印度第82章 森林第96章 麻衣第103章 小學第166章 迴歸第3章 落後-心願第171章 印度人的戰爭第121章 襲擊第190章 重大事故第178章 生命第137章 河南概況第102章 教育部成立第129章 陽泉-石家莊第98章 森林農業第154章 海洋風暴第67章 西晉部落第137章 河南概況第78章 造紙術第18章 成就-震驚第82章 森林第132章 發展鐵路第143章 衛星第20章 華夏聯盟第112章 強弩第46章 祭祀第118章 修建水壩第186章 收服南美第121章 襲擊第118章 修建水壩第29章 麥收時節第139章 東方國度第63章 遭受襲擊第130章 華夏國的科技發展第66章 奴隸第69章 勝利第44章 呂梁山概況第3章 落後-心願第115章 銀礦第40章 呂梁山來客第31章 呂梁山的信息第77章 大量的煤礦第197章 離任第183章 進軍真主國第60章 中暑第12章 鹽池-遇襲第163章 真主之國第100章 華夏製衣廠第59章 茶葉第123章 先鋒部隊第144章 擴張第21章 戰爭-大勝第113章 步兵操典第147章 農業機械化第180章 問題第4章 使命-捕獵第121章 襲擊第152章 北美土着第66章 奴隸第99章 大力發展第9章 燒荒-播種第23章 草原-狼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