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君臨(五)

朱見深來請丁一和李賢,當然是有要緊的事,纔會這麼拉下臉來的。不然剛剛在奉天殿上,才鬧得不太愉快,身爲君王,也不會這麼沒節操,就主動低頭。因爲他在後宮遇到了一件事,非在藉助丁一和李賢的力量不可的事。

那就是他企圖給萬貞兒一個名份,他不單想要娶萬貞兒,而且還打算立她爲皇后。

於是問題就來了,雖說大明的太后,頗有點一代不如一代的架勢:仁宗的張皇后當太后時,宮禁哪有誰敢蹦躂?就是王振吧,有明一代到正統年,基本最猖獗的王振,張太皇太后在的時候,也是老實夾着尾巴做太監的;張太皇太后一去了,孫太后搞宮鬥那是後宮無敵,但這權謀威嚴就大不如張太皇太后了,王振開始蹦躂起來吧,把幾十萬大軍也玩沒了,要張太皇太后在,能出這麼事?好了,到了錢皇后,這位就更不行了,英宗北狩,她也只會哭,要不是丁一提前把英宗弄回來,她還得哭到又瞎又瘸。

但再怎麼一代不如一代,後宮此時錢太后坐鎮在那裡,也不能任得朱見深這麼折騰啊!

何況有了丁一橫空出世,錢太后現在不瞎不瘸又有小孩,她正蒐羅着朱見深的污點呢,這事恨不得鬧大起來,最好讓丁一看不下去,把朱見深廢了,立了她兒子登基才叫好事呢!

所以當聽着朱見深有要立萬貞兒爲後的打算,錢太后就把剛剛下朝的朱見深叫了過來,狠狠地訓斥之後,還不罷休。今天這不早朝剛下。朱見深剛一回乾清宮,立時就被堵住,再次就此事,錢太后和朱見深展開了友好、民主的探討。

很明顯,朱見深對這種民主的討論方式是非常吃不消的。所以抽空子支使了個小內侍,急急出來找丁一和李賢入去救駕。小內侍倒是不敢嚼舌頭,神仙打架,哪裡是他可以點評的事?在宮裡混了這麼久,這點覺悟卻是有的,無論李賢和丁一怎麼問。他都是賠着笑推託:“奴婢着實是不知曉,奴婢這豬一般的腦子,哪曉得什麼事?”

不過一進了乾清宮,丁一和李賢馬上就知道什麼。錢太后的聲音並不尖銳,但因爲宮裡奴婢、內侍一個個都大氣不敢出的。靜得嚇人。所以就算在乾清宮外,也能聽得見她的聲音,如丁一這樣耳力好些,上了幾步臺階就聽得明白了:“皇帝要納萬貞兒爲妃,已是極爲荒謬的事了,她是什麼樣的出身?”

選妃子,正常來說,都是選良家女兒的。

萬貞兒這一點上面。是不堪的,她父親萬貴本來是縣衙的掾吏,後因犯法被流配邊疆。而也就導致萬貞兒年僅四歲便被選入孫太后宮中。充入掖庭爲奴。很不光彩的出身,所以歷史纔有萬安跟她攀親的那個事情。

“貞兒、貞兒她是三叔的弟子!”朱見深一激動起來,那童年遺留下來的結巴症,便又有些復發的跡象了。這年月萬安倒不用靠討好諂媚來固牢地位了,萬貞兒卻也不用再爲出身煩惱,因爲她是丁一的弟子。這在現時的大明,絕對是一個說得出去的出身。

錢太后不以爲然地冷笑道:“便是三叔的弟子。她足足大了皇帝十九歲,哪有納一個大皇帝十九歲的妃子的例!這真是千古奇譚了!”這時有內侍見着丁一和李賢上了臺階。便匆匆入去報知。錢太后聽着丁一過來,卻是說道,“皇帝是去搬救兵麼?好啊,便問問三叔和首輔,皇帝這念頭,到底是什麼道理!”

丁一和李賢入了乾清宮,略一拱手向皇帝和太后行禮,朱見深見着彼等,卻真就如見得救兵:“三叔快坐!李先生也坐下!”兩人謝了恩,就在邊上的椅上坐了下來。

“三叔,這樁事,皇帝說你是知曉的?卻是什麼道理?”錢太后看着丁一坐下,便開始向丁一質問了。李賢聽着就皺起了眉頭,這錢太后,真不會噴人,噴人不是這麼噴的啊!

這事情總要分個主次,若是要噴皇帝,就得把皇帝孤立起來,不能噴着皇帝的同時,又來噴丁一啊!錢太后現在又不是仁宗的張皇后那樣的威嚴,這樣胡亂地發作,哪有什麼好處的?不過事涉皇家,李賢卻就不打算開口,不是怕事,而是這不是朝政,他犯不着去涉這趟混水。

但丁一卻就避不過去了,因爲錢太后都向着他開火了。

不過,跟孫太后交過手的丁一,卻真是一點也不怯錢太后。

“娘娘,貞兒出身有何不妥?當年先皇北狩,娘娘悲切難忍之際,是誰在宮裡護着皇帝的?人於患難之中,方見真情啊。”丁一微笑着接過內侍遞來的茶水,“至於年紀偏大,這點臣也曾教皇帝思量的,但若皇帝不以此爲憾,他人又何必介懷?”

朱見深聽着極爲高興,一下子站了起來激動地道:“正、正是三叔說的,患難見真情!”

“不過皇帝卻也要想清楚,貞兒的年紀,畢竟貞兒是臣的徒弟,若是皇帝日後生了悔意,卻就誤了她的終身。”丁一想了想,覺得還是提一下比較好。

儘管他知道這一對,歷史上原本就是一起。但誰知道現在會不會出現什麼變故?

畢竟萬貞兒前些天還跑去找丁一,說是什麼她不願意嫁給朱見深呢!那憑啥就認爲,朱見深就能仍然一往情深?

不過這對朱見深來說,真的不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

“朕不悔!”朱見深斬釘截鐵地迴應。

於是錢太后就炸毛了,當場戟指着朱見深訓斥道:“皇帝不悔,納之爲刀也罷了,哀家卻是不能同意,將這年長十九歲的罪吏之女,冊爲皇后,此事斷斷不能!”

“且吳氏之女,是爲先皇當初屬意之太子妃!三叔,汝是顧命大臣,汝開口說一句,吳氏之女,應冊爲後否?”這就是擡出英宗來了,錢太后別的不確定,丁一跟英宗的朋友之義,她還是看在眼裡的。

果不其然,一說起英宗,丁一便清咳了兩聲,撫着短鬚對朱見深道:“若是先皇遺命,最好還是不要違背爲好吧?”

朱見深本來還要爭辯,卻看着丁一慢慢向他使了個眼色,便也就收了口,沒有在這一節上,去跟錢太后再爭下去。於是錢太后便帶着得勝的表情,教人擺駕回宮去不提了。

李賢看着丁一明顯是有話要對朱見深說的,便籍故也辭了出宮去。

“皇帝,最好不要起了冊封貞兒爲後的念頭。”

丁一喝了一口茶,又對朱見深道:“請皇帝喚貞兒過來,臣有幾句話要與她吩咐。”

朱見深正爲丁一在錢太后面前,給他撐腰的事高興着,自然也沒多想什麼,派了內侍去教萬貞兒過來。猶是對丁一說道:“三叔,切莫對貞兒說起,太后方纔的話。不然的話,卻怕是惹得貞兒傷懷!”

丁一差點沒把一口茶當場噴出來,萬貞兒會傷懷?萬貞兒會跑去找太后上演全武行,倒有可能吧!這朱見深心裡,萬貞兒到底是什麼樣的存在?還真是教人捉摸不透。

不過萬貞兒聽着丁一入宮來,又專門教人過來喚她,心中歡喜得要緊,過來得極快。

誰知來到乾清宮,與丁一見禮之後,便聽丁一對她道:“皇后的位子,你最好是不要惦記着,不要搞到內廷、外廷都怨聲載道。或是皇帝對汝情深不渝,何必去在意那個虛名?再說,別說你是妃子,便你仍是宮女,爲師在此,誰敢欺你?”

萬貞兒想起以前景泰帝在位,有想向景泰帝邀功請賞的太監宮人,想要害自己,也是丁一派了宮中天地會的人手來幫自己脫困,一想之間不禁動了感情,滴下淚,跪在丁一膝前,抱着丁一的小腿泣道:“若無先生,貞兒死久哉!”

這是有感而發,倒不是虛言,只是她與丁一,雖然份屬師徒,但年紀上卻是倒比丁一還大一歲多,卻已是成熟女人的身子,這時把丁一雙腿抱住,那胸前的豐滿便壓在膝上,卻就讓丁一頗有些尷尬,連忙將她攙了起來,

“記住不要發脾氣,火氣太盛,爲師深恐你這性子,終有一日會壞了你;早操無論如何你都得堅持下來,你本就年紀比皇帝大,若再肥胖起來,看上去就更不相襯了,而且肥人容易三高,不是好事。”丁一回憶着自己記得的東西,與她勸說着,畢竟,在現在,萬貞兒就是他丁一的弟子,十幾年來,也無什麼對不起他丁某人的,他自然不希望她落得原來歷史上那下場。

萬貞兒一一應了下來,丁一嘆了口氣,對朱見深道:“皇帝,完婚之後,我勢必就要離京了。要是皇帝這邊有合適的人選,儘快挑選出來,把京師掌握好了。但若是比張懋還不如,那恐怕是不太妥當的,不然京營一亂,臣又不在京師,卻就不能爲皇帝分憂了。”

朱見深這時正與萬貞兒深情對視,聽着丁一的話,連忙應道:“不必了,陳三是皇叔的弟子,也就是貞兒的師兄,便教他看着京營就好了。”丁一也不再多言,就辭了出宮,只不過他沒料到,他出得了宮之後,這乾清宮裡,卻就生出了許多事來。

第9章 風*流*眼(二十二)第20章 獨立顧八方(三)第8章 決鬥(二十四)第5章 租界(五)第9章 風*流*眼(九)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五)第95章 萬事皆備(十四)第75章 翻雲覆雨(六)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3章 心如鐵(十五)第3章 飛地(三)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5章 奪門(十八)第6章 傷別離(九)第82章 雄雞一唱(四)第2章 遠航(十九)第1章 入埃及(四)第69章 把吳鉤看了(二)第2章 絕戶計(九)第54章 離別易銷魂(五)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六)第82章 雄雞一唱(一)第94章 天子賜顏色(六)第82章 雄雞一唱(六)第72章 閒遊獨木橋(二)第5章 君臨(四)第4章 出印度洋(二十)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七)第35章 尺土是漢天(二)第5章 忠義無雙(九)第31章 舌戰(一)第2章 遠航(十九)第4章 新君(十九)第8章 獵火照狼山(三)第5章 奪門(十四)第28章 或言堯幽囚(一)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三)丁一的奮鬥三十五第84章 虎脫柙(九)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四)第68章 麻煩(五)第8章 決鬥(六)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7章 風蕭蕭(三)第8章 轉進(二)第94章 萬事皆備(十三)第1章 督廣西(十)第42章 殺熟(二)第82章 雄雞一唱(七)第3章 飛地(十四)第6章 歐洲(十七)第9章 風*流*眼(十五)第83章 贏取自由身(八)第9章 風*流*眼(二)第5章 君臨(四)第3章 飛地(十)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四)第7章 風蕭蕭(九)第75章 閒遊獨木橋(五)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一)第44章 教看風雲手(五)第2章 遠航(七)第3章 退婚(一)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8章 轉進(三)第89章 萬事皆備(八)第9章 風*流*眼(七)第1章 溫柔鄉(十)第1章 督廣西(十二)第7章 風蕭蕭(二十)第31章 或言堯幽囚(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二)第80章 翻雲覆雨(十一)第2章 遠航(十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二)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三)第9章 風*流*眼(二十一)第2章 絕戶計(七)第102章 天子賜顏色(十四)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四)丁一的奮鬥二十五第4章 萬山在握(六)第2章 定埃及(十三)第7章 辭京(七)第3章 飛地(一)第5章 忠義無雙(三)第2章 遠航(五)第2章 篳路藍縷(二十)第4章 萬山在握(八)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一)第7章 辭京(四)第7章 猙獰(八)第5章 奪門(十四)第59章 交易(三)第67章 麻煩(四)第71章 翻雲覆雨(二)第123章 待從頭(六)第5章 奪門(二)第7章 辭京(十)
第9章 風*流*眼(二十二)第20章 獨立顧八方(三)第8章 決鬥(二十四)第5章 租界(五)第9章 風*流*眼(九)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五)第95章 萬事皆備(十四)第75章 翻雲覆雨(六)第49章 教看風雲手(十)第3章 心如鐵(十五)第3章 飛地(三)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5章 奪門(十八)第6章 傷別離(九)第82章 雄雞一唱(四)第2章 遠航(十九)第1章 入埃及(四)第69章 把吳鉤看了(二)第2章 絕戶計(九)第54章 離別易銷魂(五)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六)第82章 雄雞一唱(一)第94章 天子賜顏色(六)第82章 雄雞一唱(六)第72章 閒遊獨木橋(二)第5章 君臨(四)第4章 出印度洋(二十)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七)第35章 尺土是漢天(二)第5章 忠義無雙(九)第31章 舌戰(一)第2章 遠航(十九)第4章 新君(十九)第8章 獵火照狼山(三)第5章 奪門(十四)第28章 或言堯幽囚(一)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三)丁一的奮鬥三十五第84章 虎脫柙(九)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四)第68章 麻煩(五)第8章 決鬥(六)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7章 風蕭蕭(三)第8章 轉進(二)第94章 萬事皆備(十三)第1章 督廣西(十)第42章 殺熟(二)第82章 雄雞一唱(七)第3章 飛地(十四)第6章 歐洲(十七)第9章 風*流*眼(十五)第83章 贏取自由身(八)第9章 風*流*眼(二)第5章 君臨(四)第3章 飛地(十)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四)第7章 風蕭蕭(九)第75章 閒遊獨木橋(五)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一)第44章 教看風雲手(五)第2章 遠航(七)第3章 退婚(一)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8章 轉進(三)第89章 萬事皆備(八)第9章 風*流*眼(七)第1章 溫柔鄉(十)第1章 督廣西(十二)第7章 風蕭蕭(二十)第31章 或言堯幽囚(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二)第80章 翻雲覆雨(十一)第2章 遠航(十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二)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三)第9章 風*流*眼(二十一)第2章 絕戶計(七)第102章 天子賜顏色(十四)第83章 其血玄黃(十四)丁一的奮鬥二十五第4章 萬山在握(六)第2章 定埃及(十三)第7章 辭京(七)第3章 飛地(一)第5章 忠義無雙(三)第2章 遠航(五)第2章 篳路藍縷(二十)第4章 萬山在握(八)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一)第7章 辭京(四)第7章 猙獰(八)第5章 奪門(十四)第59章 交易(三)第67章 麻煩(四)第71章 翻雲覆雨(二)第123章 待從頭(六)第5章 奪門(二)第7章 辭京(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