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的奮鬥三十一

丁一的奮鬥(三十一)

路易十一望着自己的手下,他對親信的智商感到深切的擔憂:“就算你忘記,教廷策封他爲聖徒的事。你也應該記得,前前後後,他大約送給了教廷近萬的騎兵,裝備精良的騎兵!並且到現在爲止,他一直在爲這支騎兵支付着軍費;而宗教仲裁所是向我們這位聖徒負責的;哪怕在泰西大明,這位聖徒也從沒有禁止過教堂的開設。好了,我的朋友,如果你是教廷裡的當權人物,你會怎麼選擇?”

於是親信便低下了頭,只要教廷裡的大人物,還有一點正常智商,就算教皇逝世,新任教皇也不可能向丁一這位大金主亮起獠牙的,因爲能夠爬到教皇位置上的人,往往都是足夠聰明。

巴黎的暴動,巴黎公社,就象一場陣雨,過後了無痕跡。

只是路易十一向丁一提出領土請求的事,不知道怎麼就泄露出去了。於是大膽的查理,勃艮第公爵暴跳如雷,他開始向士麥那派出信使,要求丁一表態,不會聽從萬能的蜘蛛的請求:“我的女兒瑪麗,寧可拋棄她的父親,也要守衛着她的陛下!”

而在這個時候,斐迪南遇刺了,據說整支衛隊一百多騎兵都※£被殺死,只有斐迪南和他的兩個貼身侍衛逃得生天;也有一說是綁匪殘忍殺死了所有人,並綁架了斐迪南和他的侍衛,後者趁機逃脫出來。

更有消息聲稱,斐迪南和他的侍衛重傷的位置,就是臍下三寸。

但阿拉貢國王斐迪南遇襲重傷的消息。並沒有能在泰西大明引起什麼太大的反應。因爲泰西大明的總理大臣于謙,倒下去了。四年的任期還沒滿。老先生就支撐不住。這一回,什麼青黴素也救不了他的命。看上去,情況一天比一天更壞,昏迷的時間越來越長,而清醒的時間已很少。

在於這個沒有x光,沒有彩超的時代,丁一也是束手無策。

而這一日,于冕來求見,卻是說于謙要見丁一。這連柳依依都很震驚,因爲按華夏的傳統。大臣生病,皇帝是不能去看,皇帝要是去看了,一般來講,這大臣不死也得死了。于謙要見丁一,只怕說明他已知道,自己時間到了。

“先生,弟子來了。”丁一在於謙的病榻前面,恭恭敬敬地行了禮。

靠着枕頭坐着的于謙。看起來似乎氣息還不錯。

“如晉,爲師怕是不能幫你大展鴻圖了。”

于謙這很講究禮儀的人,這一回,沒有稱丁一爲“陛下”。而是稱他的字,就象是一對普通的師生一樣說話:“今日,爲師要考一考汝的功課。想來,也是最後一回了。”

他揚手止住要說話的丁一:“不必多言。餘光陰無多。”

然後他從枕頭後面抽出一卷紙,打開來。卻是簡略的世界地圖輪廓。

于謙指着地圖一處地方,向丁一問道:“我泰西大明,何日攻略此地?此也是漢唐舊土!碎葉更是李太白出生之地!”他所指的,大約就是後世蘇聯全盛時期的區域了。

丁一沒有想到,于謙會問這樣的問題,但對方慎重的語氣,卻讓丁一也認真起來:“不,大明不需要那裡的土地,不論是華夏大明,還是泰西大明,或是神聖大明。”丁一指向美洲,“這纔是着力之處,至少百年之內,便是如此。”

“此方略如晉是如何定下來的?”于謙沒有反駁丁一的話,而饒有興趣地問下去。

“羅剎國是爲苦寒之地,其工業化進程的成本實在太過可怕,並且道路運輸成本也過於龐大,就算有石油和天然氣,也不值得大明花人力物力去開發,除非其他地方已經遍插紅旗!”丁一也是坦誠相告,要致富先修路,這話絕對是真理吧,不論民富還是國富,要路不好,製造出來的東西怎麼運出去?原料怎麼進來、而羅剎國那邊的道路,只要是在信息化年代略有關注的,大約都不難知道,那邊是很艱難的。

“果不其然!”于謙大笑起來,一邊笑一邊搖頭,一點也不象個病人。

“爲師將去,無所顧忌。”

“如晉於詩詞上,倒是頗有一番文采,脫口而出便成名句。”

“然詩詞,小道哉!縱是笑傲柳三變,豪邁如東坡,又如何?”

于謙是這麼定義的,的確對於大國首輔、總理來說,詩詞,真的就是小道吧。

“兵事,治世,方是根本。”于謙漸漸有些氣喘了,他說上兩句,就要喘上一陣了。

“如晉有萬夫不當之勇,若依舊時,放於邊鎮,可統千人之軍。千人之上,依舊時軍制,則如晉無用武之地,單憑武勇,實難成事。”

“如晉有悲天憐人之仁,若放州府,可爲一縣之首領。然必不得晉身黃堂,牧民於州府。汝太執着,不肯委曲求全,不能隱忍,不願禍人,只恐一世到頭,能以縣官致仕,不被奸人所陷,已是偷天之幸。”

丁一聽着,當場就傻了,這太震撼了!

這位當真不愧是能挽大廈將傾的人物啊,老先生別看有他的時代侷限性,但他點出來的,還真沒錯:

詩詞靠抄,能讓丁一記得的,自然都是名句;

軍事上,丁一就是個兵王,要讓他按這時代的舊式明軍將領那樣,沒有專業的戰術操典,指揮系統基本也是很混亂的,靠個人天賦來指揮千軍萬馬,他怎麼可能做得到?

做官上,說不好聽的,如果丁一真的會做官,爲何前世警銜上去了,連個刑警大隊長都沒能混上?不就是不會做人、不會當官麼!

“如晉,汝今日所得,成就大業,爲師細細想來,是爲二善。”

“一曰無慾,無欲則剛,故汝能教士卒赴死,能使百姓聽命,能讓士林無從構陷;”

“一曰明見,改軍制,立戰法,創火器,攻略關外,斬首敵酋,長驅七海,殖民美洲……等等諸事,若如生已知之!”

丁一聽着,不禁只覺頸後毛汗都滲了出來!這時卻覺手上一重,於是于謙用力地捏住了丁一的手腕:“此可持之成就霸業,卻不可持之立百年之國,若無遠慮,恐有近憂!始皇帝一掃六國何其雄哉,然二世而夭!”他沒說千秋萬世,真的是無所顧忌了,只說百年之國。

于謙一下子坐直了起來,雙眼炯炯有神盯着丁一:“無慾者,縱觀國朝至今,無非你我師生二人!安可寄望後繼者如是?”這是直指本心的話,並且于謙還接着說道,“如晉莫以爲,國事託之以總理大臣,則皇帝不賢,亦不能禍國;軍隊國家化,則臣子不肖,亦不能篡位!若總理大臣不賢,又當如何?則四年之間,浪費公帑,勞民傷財一無所得!下一任總理大臣,安知又是賢臣?若總理大臣不賢,或貪戀權位不肯求去,勾結將領,大廈危哉!”

丁一聽着真的冷汗不斷滲出來,老先生說的,真的句句在理啊,不禁脫口問道:“先生教我!”

“今之計,不外預則立!如晉於京師,建言立皇家軍事學院,何以士麥那不設?爲師細思,爲後世計,爲蒼生計,賜姓不可辭,兩大都督府事不可辭,兩廣……”但愈說聲音卻就愈小了,于謙眼中方纔神采,如是漸漸離體而去,最後丁一湊到他耳邊,也已聽不清他的話,只要那握在丁一小臂上的手,卻仍用力握着。

最後于謙留給丁一的,是一個笑容,如釋重任的笑容。

也許是他覺得自己這一生已然無憾事?或是認爲有了自己的提醒,丁一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或是看到華夏的崛起,而覺得安慰?沒有人知道。但來憑弔的人,無論是吉達這樣的草原漢子,還是楊善、姚夔這樣的舊式士大夫,都是說:“於公無憾矣!”

丁一沒有按照華夏的習慣,給予于謙一些追認的頭銜,來彰顯身後的哀榮。

他披麻帶孝,在於謙的靈堂,以親傳弟子的身份,向來憑弔者一一答禮。

於是便留下這麼一段記載:謙故,上持弟子禮,服其孝。

此事傳到華夏之後,在士林之中極爲震撼,這是前所未有的事!

有人認爲丁一是亂了綱常,因爲天地君親師,君臣的關係在師生之前嘛,君王爲臣子帶孝,這是不合適的;但更多的士林中人,卻都認爲丁一的行爲,纔是真正的士林領袖:“西夷以容城爲其教中聖徒,實以容城風骨,可以成聖哉!”

其實丁一併沒有考慮到這些東西,他只是覺得於謙對自己是不錯的,儘管在景泰年,于謙有些不太看好他,但有事了,也是有來勸他跑路。而當年于謙在華夏京師快要病死時,也是視他爲親傳弟子的,把自己的人脈關係都交給他;後面又聽從他的勸說,來了西方,替他一路做到死。

丁一覺得,他得這麼做,當年京師之戰,他在千軍萬馬之前認下的師生之禮,是要履行的。就這麼簡單。

但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爲什麼會這麼說?往深層裡說,人是需要信仰的;往淺白裡講,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特別是基層的民衆,不見得懂什麼高深的道理,但所謂有樣學樣,便是如此。

丁一絕對沒有想到他這麼做之後,在泰西大明引起的一連串效應來。(……)

第5章 租界(三)第2章 絕戶計(八)第40章 教看風雲手(一)第33章 幽懷恨無句(三)第7章 風蕭蕭(十)第60章 更有強中手(五)第41章 教看風雲手(二)第2章 絕戶計(十九)第58章 更有強中手(三)第5章 忠義無雙(六)第55章 離別易銷魂(六)第3章 心如鐵(三)第15章 辦事(一)第6章 傷別離(五)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七)第1章 入埃及(七)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第3章 憑陵雜風雨(三)第4章 出印度洋(四)第68章 麻煩(五)第1章 入埃及(二)第4章 萬山在握(十四)第8章 轉進(十)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第6章 傷別離(十一)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37章 尺土是漢天(四)第8章 轉進(四)第2章 絕戶計(八)第2章 絕戶計(十九)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39章 幽懷恨無句(九)第24章 江山萬里煙(十四)第7章 風蕭蕭(二)第27章 視死忽如歸(五)第4章 出印度洋(五)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第10章 萬事開頭難(十)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六)第69章 麻煩(六)第54章 謀遺產(二)丁一的奮鬥三十第45章 教看風雲手(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三)第32章 或言堯幽囚(五)第3章 心如鐵(十八)第6章 獵火照狼山(一)第1章 入埃及(十七)第47章 尋人(一)第40章 教看風雲手(一)第35章 刺殺(一)第1章 入埃及(十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三)第1章 督廣西(五)第3章 立儲(十四)第5章 租界二第5章 奪門(三)第116章 血腥序幕(十三)第2章 篳路藍縷(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二)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四)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一)第17章 大禍(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二)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一)丁一的奮鬥三第82章 雄雞一唱(六)第3章 退婚(一)第92章 萬事皆備(十一)第67章 工欲善其事(十七)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24章 種田(三)第2章 篳路藍縷(六)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第103章 只待東風(七)第58章 更有強中手(三)第5章 奪門(二十)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四)丁一的奮鬥三十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第4章 槍在肩(一)第101章 天子賜顏色(十三)第8章 決鬥(二十)丁一的奮鬥三十二丁一的奮鬥三十二第1章 督廣西(四)第109章 血腥序幕(六)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九)第84章 虎脫柙(八)第37章 勳貴(一)第4章 出印度洋(四)第2章 遠航(二十)第2章 定埃及(八)第5章 奪門(十三)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二十)
第5章 租界(三)第2章 絕戶計(八)第40章 教看風雲手(一)第33章 幽懷恨無句(三)第7章 風蕭蕭(十)第60章 更有強中手(五)第41章 教看風雲手(二)第2章 絕戶計(十九)第58章 更有強中手(三)第5章 忠義無雙(六)第55章 離別易銷魂(六)第3章 心如鐵(三)第15章 辦事(一)第6章 傷別離(五)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七)第1章 入埃及(七)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第3章 憑陵雜風雨(三)第4章 出印度洋(四)第68章 麻煩(五)第1章 入埃及(二)第4章 萬山在握(十四)第8章 轉進(十)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第6章 傷別離(十一)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37章 尺土是漢天(四)第8章 轉進(四)第2章 絕戶計(八)第2章 絕戶計(十九)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39章 幽懷恨無句(九)第24章 江山萬里煙(十四)第7章 風蕭蕭(二)第27章 視死忽如歸(五)第4章 出印度洋(五)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四)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第10章 萬事開頭難(十)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六)第69章 麻煩(六)第54章 謀遺產(二)丁一的奮鬥三十第45章 教看風雲手(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三)第32章 或言堯幽囚(五)第3章 心如鐵(十八)第6章 獵火照狼山(一)第1章 入埃及(十七)第47章 尋人(一)第40章 教看風雲手(一)第35章 刺殺(一)第1章 入埃及(十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三)第1章 督廣西(五)第3章 立儲(十四)第5章 租界二第5章 奪門(三)第116章 血腥序幕(十三)第2章 篳路藍縷(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二)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六)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四)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一)第17章 大禍(一)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二)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一)丁一的奮鬥三第82章 雄雞一唱(六)第3章 退婚(一)第92章 萬事皆備(十一)第67章 工欲善其事(十七)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五)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七)第24章 種田(三)第2章 篳路藍縷(六)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第103章 只待東風(七)第58章 更有強中手(三)第5章 奪門(二十)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四)丁一的奮鬥三十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第4章 槍在肩(一)第101章 天子賜顏色(十三)第8章 決鬥(二十)丁一的奮鬥三十二丁一的奮鬥三十二第1章 督廣西(四)第109章 血腥序幕(六)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九)第84章 虎脫柙(八)第37章 勳貴(一)第4章 出印度洋(四)第2章 遠航(二十)第2章 定埃及(八)第5章 奪門(十三)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