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風*流*眼(十二)

並非丁一是工作狂,而是有種壓迫感在不斷地推着他前行,到了現在,他真正的體會到了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感覺了。=蜀地入藏是很艱難的,大量的地形考據就不必提起了,單七個字“大渡河橫鐵索寒”說的就是那入藏的必經之路,並且這年頭可沒有公路。

儘管此時這入藏咽喉還控制在大明手裡,沒有圍追堵截,但這崎嶇的山路和峻峭的山峰、湍急的河水,絕對是一條極爲艱難的道路。在離京師至江浙路上接到的戰報,運送糧食、彈藥的民夫,就有二百多人永遠地留在了這條路上,至於摔傷之類,雖然戰報上沒寫數目,只提了兩字“甚衆”,就可知道是完全統計不過來,連護送的大明第一師官兵,都出現了兩位數的非戰損傷員了。

“先生這些日子都沒停歇,可有定計?”張玉終歸是能和丁某人溝通的人物,知道丁一在急什麼,該調侃的調侃完了以後,也就關心起丁一在辦的正經事。

丁一全然不見在外頭的笑容,臉色極爲苦澀地搖了搖頭道:“只怕暫時是無計可施。”

“蜀地支應大明第一師二萬餘,於天府之國來說,應當還能支撐;不過艦隊遠征所需諸般物資,兩廣只怕就難以獨力擔負了。”張玉也是覺得頭痛,廣西是土改完成了幾年,但是廣西本來就是十萬大山的所在,以前還是靠忠叔組織船隊,販占城稻過來養兵呢。現在土改弄完之後,這幾年經營下來,能自給自足養着大明第四師就很不錯了。

至於廣東。又沒個侯大苟,就算王鹽山被丁一拿捏着,不再於裡面使絆子,終歸也只能慢慢推行。

“先生、姐姐,這不對啊!”張懋在邊上聽着,卻就開口說道,“先前廣西靠着販來的占城稻養兵。現時能自給,那麼販來的糧草,不是就可以作爲艦隊所需的物資來調用麼?”話還沒說完。就“啊喲”一聲慘叫,抱着頭跳了起來。

這關節敢敲英國公張懋腦袋的,不必說,就是丁如玉了。

“越大越蠢。阿拉幹那邊多出三個陸戰旅。都不用吃飯?”儘管丁如玉指揮新軍,被胡山和容城書院出來的軍官不斷吐槽,但大的方面,她怎麼說也是領兵這麼久的,倒是盡在心中的。

不論是艦隊的遠征,還是大明第一師的入藏,都是需要糧草彈藥的,這年頭全靠人力。如果整個華夏都爲戰爭機器服務那就還好說,如果這內部還有輒壓、扯皮的事一再發生。那怎麼弄啊?而江浙、江西、湖廣這些士大夫階層最爲集中的地方,必定就是最爲頑固的,丁一肯定得進行考察。

丁一長嘆了一聲道:“若是不成的話,就把工宣隊放下去,組織農會,用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來弄吧,湖廣、江西、浙江這腹地,先不碰了,咱們拖不起,大航海時代搶不到先手的話,歐洲那邊的國家不會等我們,歐洲能人很多,你看舷炮設計,他們很快就學會了,唉。”

如果不能有效地推行官紳一體納糧的話,或者更爲簡單地說,不能實施土改,那丁一就要考慮暫時把這些地方孤立,先從兩廣、福建、四川入手了。

張玉皺了皺眉頭,卻向丁一問道:“但不論如何,遠征艦隊總是需要物資經費的。”

丁一也只能苦笑了,不過很快他就寬慰張玉:“不用太擔心。”

不在於擔不擔心,問題始終會在,要出海就得有彈藥補給,就得有糧食……這些其實還是次要的。更爲重要的問題,單靠軍方的艦隊,是弄不成殖民的啊,如果沒有民間的資本跟進,那纔是大問題,打贏了卻沒有人力物力去搶領勝利果實,掠奪式的弄點錢和人口,實質上並不理想的——熊瞎子扳玉米,扳一個扔一個,到頭來終歸就是手上抓着那兩個。

“如玉,你得下一趟廣東。”丁一想了想,還是很艱難地做了這樣的決定,“當時平黃蕭養時,你和廣東的士紳打過交道,去跟他們說一說,海貿的暴利,和海外的富饒。”說着張懋也被分派了差事,“你回京師去,儘快把想參與出海的勳貴組織起來,讓他們在天津口那邊集結。”

丁一是在做最壞的打算了。

如玉自然是不太樂意,不過她是知道輕重,卻就沒有太過牴觸,張懋就有些犯難了:“先生,這,弟子回京,您的護衛可怎麼辦?”

“老曹不是盤下王大戶的宅子麼?警衛部隊駐了一個營在那裡,還有兩個營在淳安左近的衛所,能有什麼事?難不成士林還敢下黑手?”丁一搖了搖頭,不以爲意地說道,“治理地方,統籌全局,倒是苦差事,若論打打殺殺,無論小隊作戰還是陣列於前,咱又怯過誰?”

張懋聽着卻也只能點頭,丁一是真的有說出這話的底氣。

跟着丁某人辦差日久,無論是英國公還是丁如玉,都習慣了雷厲風行的節奏,諸事交待清楚了,還沒有吃中午飯,便帶着貼身護衛,都是一人兩馬的出了城去。

目送張懋和如玉遠去的身影,丁一柔聲對張玉說道:“如玉倒是和你合得來。”後者給張玉留下了一個女兵警衛排,這些女兵基本上就是江湖上的女俠出身,又都是隨着她在關外見血的,別說有佩槍,一刀在手,尋常三五漢子片刻就撩倒是不在話下的。

“先生不必寬慰我,這當口,又哪裡分得清楚?”張玉淡淡地應了一句,卻有着深深愁意鎖在眉梢。不爲別的,是爲着她的弟弟張懋,此去遊說勳貴,那就必定是和丁某人一體了,一榮皆榮,一損皆損。

這跟她入了丁家的門,不是一回事,因爲她跟丁一,不單是太后賜婚,而且她是庶出的女兒,出了門,便不能代表着英國公府的態度。張懋可不一樣,當代的英國公啊,這麼去爲丁一鼓吹,那就是綁死在一起了。

“只要運轉起來就好了。”丁一所能做的,也就是安慰她,或許又是在安慰着自己,“整套機制教它正常地運作起來,慢慢便會好起來,你看廣西的土改辦成了之後,這兩年,不是便有了起色麼?”

張玉並沒有再多說什麼,因爲事實上,現在這狀況,已不是能選擇中立的時節了。不單單是英國公府,還比不上南京大功坊徐家那樣的地位超然,更爲重要的是張懋,他的父親也就是上一代英國公死的時候,張懋才九歲,而且張輔是七十多才得了張懋這個兒子,年紀上的差距,使得他們之間的關係,更加接近祖孫那樣的感覺。

而對於丁一就不一樣了,他的年紀剛好跟張懋差了十歲左右,而張輔在土木堡殉國的時節,丁一正是大放異彩,開始成爲大明軍方中的傳說的時節。張懋非常自然地,把那種對父兄的依賴,就是寄託到丁一的身上去。

最爲明顯的,張玉幽幽地擡頭望着遠處,對丁一說道:“小懋從來沒叫過先生一句姐夫。”

張懋再怎麼玩鬧,丁一在他心中就是先生和嚴父的結合體,他真的就不曾喊過丁一姐夫。

不用問,他是感覺自己和丁一的師徒關係,要比姐夫和小舅子更近。

甚至說更爲神聖。

丁一握着張玉的手,沒有再說什麼寬慰的話,也沒有說是他不好,教得英國公府和忠國公府綁在了一起。沒有必要,對於彼此知心的人來說,這樣倒是顯得假了,他只是對張玉說道:“相信我。”

他相信自己能完成重啓華夏的計劃。

那麼便不必有歉,張懋不會被他連累,而是會跟隨着丁一,被載入汗青,英國公府也不必擔心跟忠國公府綁在一起之後,會成爲衆矢之的,因爲在社會轉型之後,土地兼併的問題被解決,士大夫階層會發現這個世界上,還有比謀取農田更爲划算的生意。

張玉擡起螓首望向丁一,朱脣輕啓:“我敬仰先生,也願與先生相隨相守,但我從不相信先生能成就你的大志,從不曾相信。”她說得極真摯,沒什麼決絕的味道,也沒有什麼斬釘截鐵的腔調,只是平平淡淡裡,把一腔的衷腸,在秋涼裡,染出幾分溫柔。

她不是不相信丁一能出人頭地,所謂出將入相,雖然沒把握相權,但總督兩大都督府和海外之地,藩鎮之實已是有目共睹的。便是按着東華門外唱出纔是好男兒的標準,丁某人也是摘了探花的殊榮;放在江湖之上,丁一的名號早就是評書裡的英雄角色,傳誦華夏諸多州府。這若不是出人頭地,哪還有什麼出人頭地的?

但她與丁一是相知的,她知他的大志,不在於此。

“你這般說,教人傷懷,卻不折了我的雄心壯志麼?”丁一微笑地望着她,握着她的手。

她笑着又再搖了搖頭:“我不相信,誰能教得先生失志。縱是歲月易逝,吾生有涯,至終有不忍言的那一天,但也折不了,先生的凌雲壯志。”

“儘管你不相信我能完成?”

“儘管我不相信。”張玉溫柔的聲音裡,卻有着穩穩的堅定。

便是丁一要造反,她也不會下這樣的斷言,但丁一要做的,不是改朝換代,而是要改變幾千年來的體制,那是真的要教日月換新天:“我不相信,但我在先生身邊。”

她反握住丁一的手,在秋風裡,潔白修長的柔荑,有溫溫的暖意。

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五)第9章 風*流*眼(四)第8章 決鬥(三)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八)丁一的奮鬥十第1章 督廣西(十六)第4章 萬山在握(八)第112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四)第7章 猙獰(十五)第47章 尋人(一)第4章 新君(八)第4章 新君(六)第1章 入埃及(十八)第7章 猙獰(十二)第2章 定埃及(二十)第4章 新君(十九)第128章 待從頭(十一)第124章 待從頭(七)第3章 立儲(二十)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七)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二)第5章 忠義無雙(五)第4章 新君(一)第4章 出印度洋(二十)第5章 君臨(十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八)第111章 血腥序幕(八)第1章 舊部(二)第7章 猙獰(十七)第8章 轉進(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八)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五)第5章 租界(八)第94章 天子賜顏色(六)第4章 新君(十九)第45章 教看風雲手(六)第33章 收徒(一)第7章 猙獰(一)第4章 萬山在握(二十)第1章 入埃及(五)第2章 定埃及(十七)第5章 租界(四)第92章 萬事皆備(十一)第5章 奪門(六)第5章 君臨(二十)第4章 萬山在握(十四)第82章 雄雞一唱(九)第3章 立儲(十六)第18章 獨立顧八方(一)第48章 幽懷恨無句(十八)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6章 歐洲(十四)第1章 伴君如虎(三)第82章 雄雞一唱(八)第4章 新君(八)第2章 篳路藍縷(二)丁一的奮鬥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九)第4章 出印度洋(二)第1章 督廣西(七)第8章 轉進(六)丁一的奮鬥三十六第104章 天子賜顏色(十六)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一)第89章 天子賜顏色(一)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六)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三)第119章 待從頭(二)第15章 辦事(一)第40章 幽懷恨無句(十)第2章 遠航(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四)第83章 其血玄黃(六)第2章 遠航(十三)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七)第34章 尺土是漢天(一)第130章 待從頭(十三)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五)第1章 入埃及(十九)第59章 工欲善其事(九)第8章 轉進(十)第21章 江山萬里煙(十一)第3章 飛地(十八)第6章 會師(四)第2章 篳路藍縷(十九)第2章 絕戶計(十九)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五)第1章 督廣西(十五)第68章 工欲善其事(十八)第3章 心如鐵(五)第20章 江山萬里煙(十)第4章 新君(五)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八)第8章 轉進(十一)第2章 絕戶計(十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四)第67章 更有強中手(十二)第42章 幽懷恨無句(十二)第1章 督廣西(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四)
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五)第9章 風*流*眼(四)第8章 決鬥(三)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八)丁一的奮鬥十第1章 督廣西(十六)第4章 萬山在握(八)第112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四)第7章 猙獰(十五)第47章 尋人(一)第4章 新君(八)第4章 新君(六)第1章 入埃及(十八)第7章 猙獰(十二)第2章 定埃及(二十)第4章 新君(十九)第128章 待從頭(十一)第124章 待從頭(七)第3章 立儲(二十)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七)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二)第5章 忠義無雙(五)第4章 新君(一)第4章 出印度洋(二十)第5章 君臨(十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八)第111章 血腥序幕(八)第1章 舊部(二)第7章 猙獰(十七)第8章 轉進(五)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八)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五)第5章 租界(八)第94章 天子賜顏色(六)第4章 新君(十九)第45章 教看風雲手(六)第33章 收徒(一)第7章 猙獰(一)第4章 萬山在握(二十)第1章 入埃及(五)第2章 定埃及(十七)第5章 租界(四)第92章 萬事皆備(十一)第5章 奪門(六)第5章 君臨(二十)第4章 萬山在握(十四)第82章 雄雞一唱(九)第3章 立儲(十六)第18章 獨立顧八方(一)第48章 幽懷恨無句(十八)第120章 待從頭(三)第6章 歐洲(十四)第1章 伴君如虎(三)第82章 雄雞一唱(八)第4章 新君(八)第2章 篳路藍縷(二)丁一的奮鬥三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九)第4章 出印度洋(二)第1章 督廣西(七)第8章 轉進(六)丁一的奮鬥三十六第104章 天子賜顏色(十六)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一)第89章 天子賜顏色(一)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六)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三)第119章 待從頭(二)第15章 辦事(一)第40章 幽懷恨無句(十)第2章 遠航(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四)第83章 其血玄黃(六)第2章 遠航(十三)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七)第34章 尺土是漢天(一)第130章 待從頭(十三)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五)第1章 入埃及(十九)第59章 工欲善其事(九)第8章 轉進(十)第21章 江山萬里煙(十一)第3章 飛地(十八)第6章 會師(四)第2章 篳路藍縷(十九)第2章 絕戶計(十九)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五)第1章 督廣西(十五)第68章 工欲善其事(十八)第3章 心如鐵(五)第20章 江山萬里煙(十)第4章 新君(五)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八)第8章 轉進(十一)第2章 絕戶計(十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四)第67章 更有強中手(十二)第42章 幽懷恨無句(十二)第1章 督廣西(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