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傷別離(十九)

這場兵演於石彪來說,只有贏也只能贏,石亨爲首那一衆的軍頭,在丁一面前才能挺起腰說話,才能在丁一南下的時間,漸漸地消除去丁某人于軍中傳奇一般的身影,因爲丁一現在就已經是一個傳奇!不論是募兵還是衛所裡的正軍、軍餘,都在下意識地神化着丁一的事蹟,石亨叔侄都很清楚這一點,丁一在軍隊的影響力,要遠比在士林更爲可怕,這也是爲什麼文胖子他們在皇宮裡,能發展出衝鋒隊成員的根本,很多的人,比如那些內侍,根本就不懂什麼理念,壓根就是因爲丁一是大英雄,他們覺得給丁一這大英雄當跟班的,準沒錯!

必須擊敗、擊殺李雲聰這六十人,而且還要贏得漂亮,才能讓丁一這個神話破滅。

而在於李雲聰來說,如果他想跟丁君玥一樣,得到一個獨當一面的職務,這就是最好的機會了,證明自己,不是在於戰勝石彪,也不是在於以少勝多,而在證明他可以很好地理解丁一所教授給他的作戰思維,能夠在極短時間裡,把這種戰法戰術用到實戰之中,以體現出他的接受能力和悟性。

故之,對於石彪和李雲聰來說,這場兵演是他們必須投入全部的心血與智慧、經驗乃至於生命去取得勝利的事情。但於丁一而講,這樣的一個夜,這場兵演已經被留置到很靠後的位置上,戰爭向來都是政治的延續,古今中外都是如此,不論是什麼形式的戰爭,包括以兵演爲形式也不例外。

丁一望着眼前的興安,仍舊是沒有開口的,因爲興安拿出來籌碼是不夠吸引力的,而丁一對於景帝的處境,卻是有幾分瞭解,也許是因爲丁一的到來,景帝還要比歷史上稍好些。至少英宗讓他和吳賢妃、杭氏、唐氏都回到了宣宗生前在宮外包養吳賢妃時,購置的物業裡。

歷史上景帝要更慘一些,直接就押在西苑,過了兩日就死了;而他的母親吳賢妃,更不消說了,丈夫生前她是小三,丈夫死後總算入宮了。兒子也出乎意料坐上龍椅了,這下可好。孫子去了、兒子也去了,她除了等死,真的也沒什麼盼頭。

現時朱見濟還活着,病情已有好轉;景帝也沒被押在西苑,只是派着兵馬看管罷了。

但景帝對英宗幹過什麼事,他自己心知腹明,英宗的怒火他知道一旦渲泄,只怕連他兒子都無幸理的。所以他絕對是着急,如果能隨丁一回廣西。景帝以爲怎麼說還能保得一條性命在,就算過上普通人的生活,他也才二十五、六歲,還有幾十年好活吧。

“容城先生,王爺真的就拿不出什麼東西來請您幫忙了,畢竟事發突然,誰也不曾料到這一節……”興安有些無奈。皇帝富有四海,誰想到有一天被趕下龍椅怎麼辦?不過他知道,如果無法說動丁一,景帝只怕就是命不久矣,所以咬了咬牙道,“或是先生有什麼要求。只管示下吧!”

丁一終於開口,他向興安問道:“此事於學生而言,有何好處?”

這個對於興安來說,卻就是不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他馬上就給丁一背了一段話:“韓國公鐵券,曰:‘朕起自草萊,提三尺劍。率衆數千,居羣雄肘腋間,未有定期,而善長來謁轅門,傾心協謀,從渡大江。於是定居建業,威聲所至,無不來附,不一二年間,集兵數十萬,東征西伐,日不暇給……爾免二死,子免一死,以報爾勳。於戲!……’,先生可曾聞?”

韓國公指的就是李善長,大明開國功臣,這段話就是當時寫在鐵券丹書上的,朱元璋給予李善長的評價。也就是說,朱元璋是因爲有李善長來投,才從一二年間,從於羣雄夾縫間生存的數千人小勢力,發展到數十萬之衆。所以,朱元璋是在鐵券丹書上,註明只要不是造反,就可以免去李善長二次死罪,以及他兒子的一次死罪。

丁一聽了沒有說什麼,興安卻又說道:“當時‘蕭何未必過也’,日後又如何?若王爺隨先生南下兩廣,則可防他日之變。”蕭何也不一定比得過,這話也是朱元璋當時給李善長的評價。興安沒有一句話涉及到英宗,但句句都是在提醒着丁一這個問題:天家無情。

幫朱元璋打下天下李善長還是死了,據記載就是胡惟庸企圖謀反,派李存義去勸李善長,而後者說這是滅九族的,不同意;又派李善長的老友楊文裕再去勸,李善長也不同意;最後胡惟庸親自出馬,李善長還是不同意。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而就算是勝利者書寫的歷史上,所能給他羅織的名目,也是李善長沒有揭發胡惟庸。七十多歲的李善長卻與妻女弟侄七十餘口一起被斬,故居被抄毀。所謂人證,也不過是李善長的奴僕說李善長和胡惟庸有私語。

私語,就是說悄悄話。

所以就算現在看起來,英宗對丁一如何的信重,丁一的功勞又是如何大都好,興安的意思,是這些都不能說明問題,說不準哪一天,英宗起了心,找個罪名把丁一斬了,也是不好說的。

“公公想得太多了。”丁一溫和地笑了起來,這就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也是爲什麼陳循看了立憲秘約之後會心動的根本。儘管丁一要南下,但是士大夫階層是不會放棄立憲這件事的,沒有人願意把自己的生死懸於皇帝的一念之上。

知謀逆不報是條罪名,但李善長已做到丞相了,所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就算胡惟庸謀逆成功,他又能得到什麼好處?何況他都七十多了,這玩意,是真的經不起推敲的事,但就這麼入罪,七十幾口一同斬了。

但興安也知道如果從這一點都勸不動丁一,也沒有什麼辦法了,只能揖手說道:“先生仁厚,咱家也不好再說,便當咱家今晚沒有來過吧!”說罷長揖行禮,便要辭了出去。

但這時門外卻就傳來了“報告”的聲音,丁一叫了入來,卻是文胖子、朱動、曹吉祥三人,三人卻是齊聲說是有事要稟,請讓興安迴避,丁一點頭準了,興安一出得去,這三人卻就跪下,朱動稟道:“先生,弟子以爲,挾郕王下兩廣,有百利而無一害!先生是坦蕩君子,然天家最是無情啊!”

丁一搖了搖頭道:“朋友貴在相知相信,遇人只說三分話是無錯的,然若世間無一人可信,這人活着也太可悲了。當今不是這樣的人,帶了郕王回兩廣的意思,便只有你們纔想得到麼?別人都是蠢才?若是因此教朋友之間,生了隙,豈不是搬了石頭砸自己的腳?”

朱動聽着,一時也不知道如何答話,這時卻就聽着文胖子也跪在一邊稟道:“少爺莫忘當日自貓兒莊回京師,娘娘也待少爺是極好的。”文胖子這平時不愛摻合的,也進言道,“若有郕王在手,以兩廣之兵勢,一旦朝廷再有亂命……總之,胖子也不會說話,到時少爺要不要做,總是多條路!”

“若到那時,何患無名?”丁一擡手示意文胖子起身,他心想真到了那時節,等多殘纔會奉郕王起事?再搬個皇帝在自己頭上?若真到了那時,當然就是敢叫日月換新天了!

這時卻見曹吉祥在跟前磕了頭說道:“少爺是純忠之臣,一顆丹心可鑑日月,自然不是興安那老狗可以揣摩的。只是少爺若帶了郕王回兩廣,卻是爲着爺爺啊!不然這郕王在京師,不殺,若他暗中聯絡朝臣,到時又是一樁禍事;殺了,又教爺爺擔上殺弟之名,這史筆如刀,唐太宗千古明君,終是抹不去玄武門之變。少爺與爺爺君臣相得,奴婢以爲,當爲爺爺分憂纔是!”

不得不說,奸臣這職業,也是講天賦的。

曹吉祥這廝,這麼一番話說出來,頓時逼格就上去了許多,多光明,多坦蕩的理由啊!

這可不是爲了要當軍閥,不是要防着皇帝一手,是純忠,簡直每個毛細孔都散發着忠臣氣息:爲君上分憂嘛!

不然逼着英宗擔個殺弟之名,不好,對不對?誰敢說不對?

帶郕王回兩廣不是爲了日後有事,可以用郕王名義起兵,而是爲全了君臣相得的情義,免得皇帝難做人。

丁一當場就無語了,他是被曹某人這席話說得失語,當真一時不知道如何說起。

“你們先下去,教興安進來,容我想想。”丁一也只能這麼對這三個屬下吩咐。

興安進來,臉上自然是按捺不住的狂喜,他本來已經絕望,沒有想到中間還起了這麼個變數。不過進來之後看着丁一沒有開口,他自然也很識趣地沒有說話,垂手站在一邊等着丁一理清思緒之後,看看再怎麼答覆他。

“他有沒有想好以後的日子怎麼過?”丁一大約想了足足一炷香的功夫,才這麼開口向興安問道。

第7章 風蕭蕭(十六)第9章 風*流*眼(十四)第5章 租界(六)第98章 天子賜顏色(十)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一)第6章 傷別離(十二)第2章 篳路藍縷(八)第47章 幽懷恨無句(十七)第6章 歐洲(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二)第6章 歐洲(七)第109章 血腥序幕(六)第41章 殺熟(一)第38章 幽懷恨無句(八)第5章 君臨(十)第17章 大禍(一)第16章 江山萬里煙(六)第1章 溫柔鄉(四)第3章 飛地(三)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三)第3章 退婚(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七)第46章 教看風雲手(七)第2章 定埃及(六)第9章 風*流*眼(二十一)第5章 奪門(二)丁一的奮鬥二十二第84章 虎脫柙(十七)丁一的奮鬥十九第2章 定埃及(九)第109章 血腥序幕(六)第5章 租界(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八)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六)第59章 工欲善其事(九)第37章 勳貴(一)第62章 交易(六)丁一的奮鬥三十第75章 把吳鉤看了(八)第84章 虎脫柙(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九)丁一的奮鬥三第5章 租界(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四)第8章 決鬥(二十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一)第6章 傷別離(十四)第5章 君臨(十五)第105章 天子賜顏色(十七)第6章 傷別離(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七)第82章 萬事皆備(一)第89章 天子賜顏色(一)第1章 溫柔鄉(三)第1章 舊部(五)第5章 忠義無雙(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六)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八)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八)第2章 篳路藍縷(八)第69章 把吳鉤看了(二)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九)第5章 忠義無雙(九)第30章 或言堯幽囚(三)第2章 篳路藍縷(九)第65章 麻煩(二)第7章 猙獰(四)第2章 篳路藍縷(十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三)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四)第43章 暗涌(一)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五)第8章 決鬥(五)第1章 伴君如虎(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二)第2章 遠航(十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四)第14章 洗劍血成川(三)第56章 工欲善其事(六)第8章 決鬥(二十)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第2章 遠航(二)第8章 轉進(十九)第5章 君臨(二)第6章 歐洲(二)第41章 教看風雲手(二)丁一的奮鬥九第109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一)第3章 立儲(七)第9章 風*流*眼(五)丁一的奮鬥三第84章 虎脫柙(十九)第7章 風蕭蕭(八)第1章 溫柔鄉(九)第4章 出印度洋(一)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
第7章 風蕭蕭(十六)第9章 風*流*眼(十四)第5章 租界(六)第98章 天子賜顏色(十)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一)第6章 傷別離(十二)第2章 篳路藍縷(八)第47章 幽懷恨無句(十七)第6章 歐洲(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二)第6章 歐洲(七)第109章 血腥序幕(六)第41章 殺熟(一)第38章 幽懷恨無句(八)第5章 君臨(十)第17章 大禍(一)第16章 江山萬里煙(六)第1章 溫柔鄉(四)第3章 飛地(三)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三)第3章 退婚(一)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七)第46章 教看風雲手(七)第2章 定埃及(六)第9章 風*流*眼(二十一)第5章 奪門(二)丁一的奮鬥二十二第84章 虎脫柙(十七)丁一的奮鬥十九第2章 定埃及(九)第109章 血腥序幕(六)第5章 租界(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八)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六)第59章 工欲善其事(九)第37章 勳貴(一)第62章 交易(六)丁一的奮鬥三十第75章 把吳鉤看了(八)第84章 虎脫柙(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六)第83章 其血玄黃(四)第1章 風吹海不平(九)丁一的奮鬥三第5章 租界(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四)第8章 決鬥(二十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一)第6章 傷別離(十四)第5章 君臨(十五)第105章 天子賜顏色(十七)第6章 傷別離(八)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七)第82章 萬事皆備(一)第89章 天子賜顏色(一)第1章 溫柔鄉(三)第1章 舊部(五)第5章 忠義無雙(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六)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八)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一)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八)第2章 篳路藍縷(八)第69章 把吳鉤看了(二)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九)第5章 忠義無雙(九)第30章 或言堯幽囚(三)第2章 篳路藍縷(九)第65章 麻煩(二)第7章 猙獰(四)第2章 篳路藍縷(十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三)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四)第43章 暗涌(一)第3章 永鎮廣西(二十五)第8章 決鬥(五)第1章 伴君如虎(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二)第2章 遠航(十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四)第14章 洗劍血成川(三)第56章 工欲善其事(六)第8章 決鬥(二十)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第2章 遠航(二)第8章 轉進(十九)第5章 君臨(二)第6章 歐洲(二)第41章 教看風雲手(二)丁一的奮鬥九第109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一)第3章 立儲(七)第9章 風*流*眼(五)丁一的奮鬥三第84章 虎脫柙(十九)第7章 風蕭蕭(八)第1章 溫柔鄉(九)第4章 出印度洋(一)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