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溫柔鄉(五)

風還在呼嘯,雪花猶是盛了,白茫茫的一片,只是朱見濟那撕心裂肺的咳嗽聲,卻在這風雪裡,極爲清晰。丁一沒有去和這位太醫爭論什麼,只是對景帝低聲說道:“皇帝不若暫避一下吧,否則的話,說起醫情,很多話都要諱忌,婉轉曲折的說話,把本來一句話能說明白的事,說了十來句還要去猜,去揣摩,這樣不太妥的。”

景帝在宮外生活到了長成的年紀,他當然知道丁一說的是真話和實情,正如丁一先前和他所說的,皇帝在宮中吃的飯菜真的是頗難吃,是一樣的事。所以他也沒矯情,畢竟事關他唯一的兒子,當下點了點頭,但離去之前,卻讓邊上侍候着的小宦官,去把那位不修邊幅的太醫叫了過去,無非就是警告他不準對丁一言語無狀,要不然的話,是不會饒了他的。

那位太醫的不滿,景帝是看得出來的,如若他想整治丁一,那自然是放眼看着這太醫表演,但現在他想治病救人,自然不可能放任着這太醫如此折騰的。不過很明顯,這太醫是大明的另類,此人被景帝叫過去訓斥了一頓之後,倒是表情恭順,但景帝一走開,對着丁一,卻又是用下巴看人,一臉的不屑。

直到興安帶着其他的太醫過來,這位髒兮兮的太醫,依然是這麼一副表情。

待到跟着興安過來的三個太醫向丁一行完了禮後,稱呼這位張狂的太醫爲“謝院判”時。丁一才醒覺過來,太醫院基本就是大明最頂尖的醫師所在了,御醫十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五品院使一人。原來這位髒兮兮的傢伙,是屬於後世院士一類的角色,大約是感覺到自己的專業水平被質疑,所以纔會這麼怪聲怪氣。

“不知丁總憲的醫術是學自誰家?望聞問切,又不是女眷,總要見得小爺纔好診病。教我等在這走廊裡聚着,如何切脈?又能說出什麼來?”這位謝院判說着冷笑道,“難不成丁總憲還精通孫醫聖的懸絲切脈麼?若真如此。請總憲明言,恕在下不敢奉陪了!”

懸絲診脈是個典故,說的是由唐代孫思邈爲長孫皇后診脈而始的。後來因着宮廷之中,尊卑有序、男女有別。御醫爲娘娘、公主們看病。不能直接望、聞、問、切,便用絲線一端固定於病人脈搏,醫者通過把持絲線另一端,通過脈搏的跳動而引起絲線的震動,來判斷脈象,診治病情,俗稱“懸絲診脈”。而在這理論上也許成立,但對於醫界來說。說孫思邈有這本事大家是沒異議,神化古人華夏慣例;若要說活着的醫生能這麼整?那絕對就是個笑話。

不是傻子。必就是裝神弄鬼的騙子,能在太醫院的,都是名醫,親手切着脈都還有診不準的可能,弄條繩子?就扯吧,誰也不是傻子!所以謝院判是直接就挑明瞭,要是丁某人想裝神弄鬼,那他就走了,不陪着在這裡演戲。

邊上那些御醫,嚇得都發顫,他們當然也跟謝院判一樣,不認爲他們都看不好的病,丁某人能看好;但問題是大夥現時不只是醫生,還是官啊!御醫是正八品,院判是正六品,人家丁容城呢?謝院判都知道叫人總憲了,那可是正二品的都察院首領官左都御史啊!

也不知道這謝院判犯了什麼邪,非得來和丁容城過不去?他要看讓看就好了,何必跟他爭?但丁一看着這謝院判,倒是有幾分欣賞之色,對於這幾個御醫,卻也笑着教他們就在宦官們搬來的椅子上坐下。

謝院判卻不肯入坐,站在那裡開始正式噴丁一:“自古但是道‘不爲良相,便爲良醫’,似乎讀書不成,行醫便是一條退路,只是讀書人仕途無望,便能行醫一般!下官對此深惡痛絕,敢問丁總憲,《傷寒雜病論》可讀過?”這算是古代醫科裡,很經典的教材了,他這麼問,就是要考究丁一的水平。

“不曾。”丁一接過宦官遞來的茶杯,揭蓋喝了一口,笑着對這謝院判說道,“真的不曾讀過,學生知道是張仲景的著作,還有一部叫做《金匱要略方論》,也知道這兩部書都是醫家名著,但真的沒有讀過。”

這倒把謝院判嗆得啞火,他沒想到丁一這麼坦然地迴應他,原本想要提出來考較丁一的話題,都不了而了之——丁某都說沒讀過,再提出來問,那不是胡攪麼?謝院判至少愣了七八息纔回過神,開口道:“總憲連這兩部都沒讀過,憑何診病?不論是金枝玉葉,還是販夫走卒,總歸是一條性命!不曾學醫便來診病,豈不是草菅人命!”

原來他對丁一的不爽,便是來自於此。這麼一說,丁一倒是對他有了幾分敬重,於是開口問道:“不知謝院判臺甫?”臺甫就是表字了,自稱已名,尊稱人字,丁一身爲二品大員,來問一個六品院判的表字,那是很客氣的了,正常來說,應該是這御醫報具手本上來纔對。

誰知這廝卻是屬牛的,倔得不行,聽着丁一這麼問,就這麼歪着脖子說道:“下官謝當歸,家世行醫,便是看不得庸醫誤人!哼,更別說《傷寒論》都沒讀過的……表字總憲就不必問了,家中父母已逝,老妻前幾年韃子圍京,誤中流矢也撒手西去,兩個女兒都早嫁人了,總憲要殺頭抄家只管來,反正謝某人現時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丁一聽着這貨還真是一頭倔牛,不過這樣的人,卻真是值得敬重,他不是爲了顯擺自個的醫術多強,也不是丁一搶了他的風頭,之所以不待見丁一,是覺得丁一年少得意之後,以爲自己能者無所不能,草菅人命,所以才站出來冒着殺頭抄家的風險來勸阻。

“老謝,你可知道,世上什麼人是最可氣的?”丁一苦笑着搖了搖頭,站起來,強行把這謝當歸按坐了下去,他可是天天出早操的,這謝醫生那裡能在力氣上跟他扛上?一下就被丁一按坐下去了,卻聽丁一對他說道,“最可氣的,無非就是好人辦壞事!若是壞人辦壞事,倒是好辦,殺了便是;只是在好人本着好心,卻來辦出壞事,不懲又似乎縱容別人也學着幹壞事,要治他嘛卻明明是好人出於好心,你說怎麼辦?沒錯,學生說的就是你謝院判!”

丁一抖起袍裾坐了下來,端起茶杯,便是朱見濟的咳嗽聲裡,向一臉不服氣的謝當歸問道:“丁某自出仕以來,可曾有過什麼大言欺人的事?或是丁某爲官期間可有什麼劣跡?你老謝連殺頭都不怕,若是想出有來,無論是對國家,對百姓,你只管說。”

“這倒是無。”謝當歸也很光棍,不過他緊接着又說道,“往日下官也敬總憲是爲國爲民的良臣,只是今日,便如總憲所言!好人好心辦壞事,總憲說下官如是,您何嘗也不是如此!”他倒是活學活學,立時就把丁一套上了。

邊上御醫看不下去,兩三人衝丁一拱了拱手,卻湊到謝當歸身邊說道:“院判,丁總憲都還沒有開方子出來,您這麼說,終究是無憑無據,如何使得?”、“您就讓丁總憲看看小爺,又有什麼不好?”、“院判你要不在這中間作梗,只怕方纔丁總憲已看完了小爺出來,和咱們商量怎麼處方了!”

謝當歸只覺極爲荒謬,一個《傷寒論》都沒讀過的人,要來給人看病,這病人還是他們四大御醫看不好的,不過三個同僚所說的也有道理,畢竟,丁一還沒有開方子,這時不論如何,是很難指摘出丁一的錯來,也難有憑據,於是謝當歸冷哼一聲開口道:“好,下官便要看看丁總憲的手段,只是話在前頭,方子末經下官等人同意,不得煎服;未經下官等人同意,不得下針!這一樁,總憲你若不依我,先在這裡教人把下官殺了便是,一日活着,我謝家十世行醫,決不能看着你胡來!”

丁一苦笑點了點頭道:“都依你就是。”當下總算可以好好說話,便向那三名御醫和謝當歸問道,“諸位先前看過,就說一說情況吧,畢竟汝等是世間名醫,聽聽諸位的意見,也好有個參照。”

這一點無論謝當歸還是那三個御醫都無異議,畢竟丁某人官職在那裡,又是皇帝親自叫過來處理這事的。誰知道他們方一開口,丁一就連連搖頭,謝當歸還以丁一聽出他們診斷裡有什麼錯漏,便止住那同僚,衝着丁一問道:“敢問總憲有何不妥?”

“什麼沉脈、伏脈,學生安知諸位所言何物?”丁某人極爲痛苦地說道,“學生又不是醫生,能否直接說說諸位診斷的結論就好了!”尾脈中筋之類的醫學用語,丁一要能弄得懂,那纔是怪事的,這跟教這些醫生去鍊鋼沒什麼區別吧。

聽着丁一這話,幾個太醫愣了半晌才反應過來,謝當歸的臉色,卻就愈更地鄙視了。

連脈象都聽不懂,學人來看病?

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七)第1章 督廣西(二十四)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二十)第3章 立儲(十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三)第4章 新君(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四)第5章 君臨(十九)第37章 幽懷恨無句(七)第107章 天子賜顏色(十九)第87章 萬事皆備(六)第33章 收徒(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八)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六)第5章 租界(五)第6章 傷別離(二十)第1章 舊部(四)第1章 入埃及(七)第7章 風蕭蕭(十七)第3章 立儲(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三)第3章 飛地(一)第3章 心如鐵(四)第97章 天子賜顏色(九)第46章 幽懷恨無句(十六)第71章 把吳鉤看了(四)丁一的奮鬥三十二第3章 永鎮廣西(十四)第1章 溫柔鄉(十)第67章 麻煩(四)第2章 遠航(十)第6章 傷別離(十二)第5章 租界(七)第84章 虎脫柙(十七)第100章 天子賜顏色(十二)丁一的奮鬥三十二第13章 進京(一)第3章 爪哇(十八)第1章 督廣西(十九)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第2章 絕戶計(八)第124章 待從頭(七)第5章 租界(五)第66章 工欲善其事(十六)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七)第6章 歐洲(十二)第1章 割袍(一)第5章 憑陵雜風雨(五)第5章 奪門(十七)第42章 幽懷恨無句(十二)第2章 絕戶計(二十)第18章 獨立顧八方(一)第5章 君臨(十七)丁一的奮鬥二十五第48章 教看風雲手(九)第82章 雄雞一唱(五)第84章 虎脫柙(十六)第1章 督廣西(十四)第7章 風蕭蕭(十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三)第1章 督廣西(十六)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一)第5章 奪門(十)第7章 辭京(四)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四)第82章 雄雞一唱(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八)丁一的奮鬥十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四)第8章 決鬥(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九)第82章 雄雞一唱(二十)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二)第19章 江山萬里煙(九)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七)第2章 遠航(四)第31章 舌戰(一)第9章 風*流*眼(十八)第1章 溫柔鄉(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五)第5章 租界(六)第2章 絕戶計(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四)第2章 篳路藍縷(八)第99章 天子賜顏色(十一)第1章 伴君如虎(五)第6章 傷別離(四)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五)第8章 決鬥(四)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五)第100章 只待東風(四)第6章 歐洲(二)第4章 新君(二十)第6章 傷別離(十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一)第9章 風*流*眼(十八)
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七)第1章 督廣西(二十四)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二十)第3章 立儲(十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三)第4章 新君(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四)第5章 君臨(十九)第37章 幽懷恨無句(七)第107章 天子賜顏色(十九)第87章 萬事皆備(六)第33章 收徒(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八)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六)第5章 租界(五)第6章 傷別離(二十)第1章 舊部(四)第1章 入埃及(七)第7章 風蕭蕭(十七)第3章 立儲(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三)第3章 飛地(一)第3章 心如鐵(四)第97章 天子賜顏色(九)第46章 幽懷恨無句(十六)第71章 把吳鉤看了(四)丁一的奮鬥三十二第3章 永鎮廣西(十四)第1章 溫柔鄉(十)第67章 麻煩(四)第2章 遠航(十)第6章 傷別離(十二)第5章 租界(七)第84章 虎脫柙(十七)第100章 天子賜顏色(十二)丁一的奮鬥三十二第13章 進京(一)第3章 爪哇(十八)第1章 督廣西(十九)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第2章 絕戶計(八)第124章 待從頭(七)第5章 租界(五)第66章 工欲善其事(十六)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七)第6章 歐洲(十二)第1章 割袍(一)第5章 憑陵雜風雨(五)第5章 奪門(十七)第42章 幽懷恨無句(十二)第2章 絕戶計(二十)第18章 獨立顧八方(一)第5章 君臨(十七)丁一的奮鬥二十五第48章 教看風雲手(九)第82章 雄雞一唱(五)第84章 虎脫柙(十六)第1章 督廣西(十四)第7章 風蕭蕭(十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三)第1章 督廣西(十六)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一)第5章 奪門(十)第7章 辭京(四)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四)第82章 雄雞一唱(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八)丁一的奮鬥十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四)第8章 決鬥(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四)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九)第82章 雄雞一唱(二十)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二)第19章 江山萬里煙(九)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七)第2章 遠航(四)第31章 舌戰(一)第9章 風*流*眼(十八)第1章 溫柔鄉(九)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五)第5章 租界(六)第2章 絕戶計(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四)第2章 篳路藍縷(八)第99章 天子賜顏色(十一)第1章 伴君如虎(五)第6章 傷別離(四)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五)第8章 決鬥(四)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五)第100章 只待東風(四)第6章 歐洲(二)第4章 新君(二十)第6章 傷別離(十五)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十一)第9章 風*流*眼(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