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二)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衆號“qdread”並加關注,給《重啓大明》更多支持!

“擺駕,大明四海大都督府漢城守備處。王宮的內侍傳遞着命令,王宮的衛士、宮女、御者,忙碌地四處奔走準備着,畢竟朝鮮之王的出行,對於這個國家來說,對於他們這些生活在王宮的奴婢來說,是一件極大的事了。

而朝鮮的君主李瑈,正湊在兒臂粗的大燭旁邊,稍帶着一絲緊張,在翻閱着那本《三大條令》,然後他翻到某一頁,咬牙道:“閹狗!欺孤太甚!”擡頭看着尹氏王后憂愁的眼神,李瑈恨恨地道,“曹某人只擱下一句,須着軍服,孤便覺得此事不那麼簡單。細心翻閱這條令,果不其然,每月初一升旗禮,是不穿這黑色作戰服,要着紅色軍禮服的!”

王后連忙打發內侍去取那套軍禮服來,卻向李瑈問道:“這般說來,容城先生卻是無意干涉朝鮮政事,倒是先生手下的人,例若那曹太監,在窺視王上的基業了?”聽着這話,李瑈卻就苦笑起來,搖了搖頭,沒有說什麼。

直到尹氏王后又再問了一回,李瑈才長嘆了一聲:“容城先生要朝鮮來做什麼?只要孤言行恭敬,對於先生而言,換誰坐這位子不都一樣?曹某人、文胖子卻就不同了,孤若有失,這位子,卻就可以安排他們之中的人來坐啊!”

若是丁一聽着他這話。只怕是要贊他一聲通透的,的確丁一總不可能親自來治理朝鮮吧?那麼誰當國王不是當?但要是讓曹吉祥來當這朝鮮之王。想必曹某人會馬上去拜神還願吧?他拋下團營的實職跟着丁一爲了什麼?不就爲了這個麼?是不是曹吉祥故意給李瑈挖的坑,這不得而知。但至少這邏輯上說得通的,曹某人挖坑的話,他是有利益可得。

這時那火紅軍禮服帶了過來,李瑈連忙換上,又湊近燭火邊仔細再翻條令看了,確認無誤才放下心來,邊上宮女已跪下給李瑈拭亮了軍靴,又按着條令,小心配帶上各種軍銜標識。

王后看着要動身。卻就勸道:“不是清晨才行禮麼?這天還沒亮啊!”

“汝以爲孤是去上朝麼?”李瑈苦笑着這麼反問王后,然後便在王宮甲士守衛之下,上了車,往那在皇宮斜對面的守備處而去。作爲君主上朝,自然是諸臣工列班之後,國王才施施然上殿接受朝拜,可他現時不是以國王的身份去參加這儀式啊,他是大明四海大都督府警衛團,特種作訓科目弓箭教官。五級士官長李瑈啊!

守備處並沒有什麼顯赫、雄偉的建築,一個華夏式的四合院,憑心而論,若論實戰性。連雲遠那些被稱作“大明碑”的碉堡還遠遠不如,根本沒有什麼防禦力。只是在門的左側釘了一塊長方形的白底黑字木牌:大明四海大都督府漢城守備處。

門口有一個旗座,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有兩名身着紅色軍禮服的士兵,峙立如山。守衛在旗座兩側,如此而已。

李瑈出行的儀仗和軍馬架勢很大。前頭的衛士在接近離那旗座前方的黃色警戒線,大約三五步的距離,依舊沒有打算停下,準備越過去佈置防衛。這時有位一瘸一拐的明軍喊止了他們,並且扯開了腰畔手槍的皮套扣搭:“犯大明天威者,殺無赦。”

“死瘸子!這明話都說不利索,在那咋呼個啥?”那些王宮守衛平日也是橫行慣的,這位腿上有些不方便的明軍,正是負了傷的其木格,那些守衛倒是說得沒錯,他本是草原籍的士兵,那腔調裡的確帶着生硬的口音。

王宮守衛聽着便鬨笑起來,不得不說,不能說他們笑得沒有理由,一個連明話都說得生硬的草原大漢,在那裡義正辭嚴講“犯大明天威”云云的,真的是有點讓人忍俊不禁。

但沒等他們笑完,從轎子裡急衝衝出來的李瑈,已拔出匕首,從背後捅入了那守衛的心窩,那守衛癱倒在地望着李瑈,血從嘴裡涌出來,嗬嗬作響:“王上……王……”他不明白,自己的國王,爲什麼要殺了他,還要親自動手?身爲君王,除非說面對丁容城這般人物,否則的話,就算殺人,也不至於要親自動手啊!

這名王宮守衛嚥下了最後一口氣,到死也想不明白。而李瑈也吐出一口氣,還好,這名守衛離那條黃線還有一米多的距離,之所以親自動手,是因爲他怕來不及,要是這守衛越過那黃線,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他不願去想。

李瑈不是沒血性,而是在根本不可戰勝的丁一面前,他不得不服從,不爲妻女,不爲子嗣,王者,稱孤道寡,這些東西他都可以拋棄,他爲的是這千里河山,他不得不學會服從。

叱退守衛,與其木格互相敬禮,守備處寒酸到連軍樂隊都置辦不起,所以在朝陽升起,二十來名身着紅色軍禮服的大明軍人,便列隊咆哮着軍歌,將那杆明字戰旗,升上了旗杆。

“你暫時隸屬守備處,先生那邊特別關照,說是除了大的儀式之外,不要給你太多勤務。”守備處的守備王上尉,是容城書院出來的學生,也是楊守隨的同學,老實說算不上出色,要不然就算在殲滅仁川都護府之役中負傷,也不會被派到這裡,兩廣現時大把地方要人呢。

不過,對於書院的學生來講,同窗的情份是在的,他和楊守隨等人還是關係不錯。曹吉祥這等會來事的人,自然也是時常聯絡感情。所以曹吉祥提出那個要求,王上尉覺得總也不好駁了曹處長的面子,再說落實下去問題也不太大,所以他說對李瑈說:“所以,每個月安排你一次值勤吧,就初二午時到天黑這一班崗吧,守衛戰旗,你和其木格一組。你要是不願意,也可以拒絕,自己寫份報告上來,不用擔心,四海大都督府處事很透明的,會直接送到全州守備處,再轉到先生那裡,你是五級士官長嘛,有這提交報告的權利。”

“不必、不必,固所願,不敢請耳!”李瑈連忙這麼說道,他不想給狗太監或是那個死胖子機會,去丁一面前進饞言;也更不想讓丁一以爲自己還有什麼想法。他很清楚,樂不思蜀,看似沒出息,其實就是最好的保命法子,何況,畢竟看得出來,是下面的人在爲難他,丁一併沒有刻意要針對他動手。

其實李瑈有點被那天景德宮裡的殺戮,整到膽寒了。曹吉祥和文胖子這時候,也沒有什麼心思去說李瑈的壞話。他們快要累死了,因爲從漢城取得的戰爭賠款,要登記,要估值,要裝船。

因爲有許多古董字畫,當時在漢城時,是胡亂定價的,管它什麼漢唐,都是隨便三五十兩銀子的算,不想按這麼算就拿回去,換成銀子來!朝鮮國庫都搬得差不多了,足足四百兩白銀,李瑈提出來要賠這麼多的——金時習都說賠兩百兩了,還把外交權、軍權什麼都賣了,他身爲朝鮮的統治者,要不展現出一點對丁一有用的本事,難不成還真以爲那五級士官長就能讓他平安?

而現時要正式估值這些字畫古董,這玩意,沒經驗就打眼了,也只能文胖子和曹吉祥這見識過的人,才能弄得起來事。

“先生,此時輸入貨物,他們還有錢買嗎?”蘇欸有點擔心地向丁一問道。

丁一看着正在裝船的一隻只銀箱,笑道:“李瑈沒錢,士大夫階層和世家裡,還是有錢的,擔心什麼?”戰爭賠款只是第一波,第二波是貨物的傾銷,大量精美的玻璃器具、結實便宜的棉布,將佔領朝鮮的市場;當然也不是這麼就算了,後面丁一還有着預案在等着。

“悅卿要把全州治理好了。”丁一對着身邊的金時習這麼吩咐,“尊了你們六位的舊主的後嗣爲大君,如果你們幹得好,讓他去漢城坐坐,也不是不行;要是全州現時作爲一個窗口式的城市你們都搞不好,也就別想太多了。”

“學生謹從先生教誨。”金時習儘管頗爲不爽,但還是老老實實地向丁一行禮答道,然後下去辦自己的差使。

因爲只租借了全州,大約看在四百萬兩白銀的份上,丁一沒有再堅持原先要租借整個全羅左道的說法,只是租借了全州九十九年。

“開始徵兵,讓各地官府,把丁壯送到濟州島。”丁一對楊守隨下達了命令。

濟州島本來也是打算租借,但是李瑈倒是對那小島很不在意,直接說“唐時本是華夏屬國耽羅之地,朝鮮不敢置奪。”也許他真心這麼想,也許他是想討好丁一,這年代的人,不比後世,對於孤懸海外的島嶼,本來就很不以爲然的。

總之,濟州島已勒石立碑,有四海大都督府和朝鮮國王的共同落款,證明是華夏領土。

“希望這些款子,能趕得上,教治河的差事能辦得下來。”丁一望着那裝滿了戰爭賠款的船隊,低聲地自語嘆息。

第42章 殺熟(二)第9章 風*流*眼(二十一)第4章 新君(十六)第101章 只待東風(五)第84章 虎脫柙(十一)第7章 猙獰(五)第70章 翻雲覆雨(一)第3章 永鎮廣西(一)第8章 轉進(八)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一)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第4章 出印度洋(二十)第2章 定埃及(十九)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八)第5章 忠義無雙(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一)第53章 離別易銷魂(四)第4章 出印度洋(八)第34章 收徒(二)第22章 獨立顧八方(五)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一)第1章 舊部(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一)第8章 萬事開頭難(八)第7章 風蕭蕭(五)第84章 虎脫柙(十七)第9章 風*流*眼(十五)第72章 翻雲覆雨(三)第6章 歐洲(十九)第114章 血腥序幕(十一)第5章 君臨(十九)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第7章 風蕭蕭(十三)第66章 工欲善其事(十六)第21章 獨立顧八方(四)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六)第7章 猙獰(十七)第7章 辭京(六)第91章 萬事皆備(十)第4章 新君(五)第2章 遠航(二)第4章 退婚(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四)第4章 出印度洋(十九)第6章 傷別離(十一)第82章 雄雞一唱(三)第1章 督廣西(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四)第67章 更有強中手(十二)第86章 萬事皆備(五)第18章 大禍(二)第7章 猙獰(六)第3章 永鎮廣西(三十)第2章 遠航(十一)第8章 決鬥(二十四)第1章 入埃及(十一)第3章 飛地(十六)第122章 待從頭(五)第36章 刺殺(二)第124章 待從頭(七)丁一的奮鬥十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一)第2章 絕戶計(十二)第7章 萬事開頭難(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一)第41章 殺熟(一)第3章 飛地(六)第4章 出印度洋(十五)第2章 絕戶計(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八)第6章 歐洲(二)第5章 奪門(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三)第4章 萬山在握(六)第66章 更有強中手(十一)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七)第55章 工欲善其事(五)第71章 翻雲覆雨(二)第122章 待從頭(五)第1章 舊部(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三)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2章 篳路藍縷(七)第6章 會師(四)第2章 絕戶計(五)第58章 工欲善其事(八)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七)第3章 立儲(十八)第7章 辭京(四)第13章 進京(一)第14章 進京(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四)第7章 猙獰(四)第78章 閒遊獨木橋(八)丁一的奮鬥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七)第4章 出印度洋(十四)
第42章 殺熟(二)第9章 風*流*眼(二十一)第4章 新君(十六)第101章 只待東風(五)第84章 虎脫柙(十一)第7章 猙獰(五)第70章 翻雲覆雨(一)第3章 永鎮廣西(一)第8章 轉進(八)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一)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第4章 出印度洋(二十)第2章 定埃及(十九)第82章 雄雞一唱(十八)第5章 忠義無雙(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一)第53章 離別易銷魂(四)第4章 出印度洋(八)第34章 收徒(二)第22章 獨立顧八方(五)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一)第1章 舊部(五)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十一)第8章 萬事開頭難(八)第7章 風蕭蕭(五)第84章 虎脫柙(十七)第9章 風*流*眼(十五)第72章 翻雲覆雨(三)第6章 歐洲(十九)第114章 血腥序幕(十一)第5章 君臨(十九)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八)第7章 風蕭蕭(十三)第66章 工欲善其事(十六)第21章 獨立顧八方(四)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一)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六)第7章 猙獰(十七)第7章 辭京(六)第91章 萬事皆備(十)第4章 新君(五)第2章 遠航(二)第4章 退婚(二)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四)第4章 出印度洋(十九)第6章 傷別離(十一)第82章 雄雞一唱(三)第1章 督廣西(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四)第67章 更有強中手(十二)第86章 萬事皆備(五)第18章 大禍(二)第7章 猙獰(六)第3章 永鎮廣西(三十)第2章 遠航(十一)第8章 決鬥(二十四)第1章 入埃及(十一)第3章 飛地(十六)第122章 待從頭(五)第36章 刺殺(二)第124章 待從頭(七)丁一的奮鬥十四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一)第2章 絕戶計(十二)第7章 萬事開頭難(七)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一)第41章 殺熟(一)第3章 飛地(六)第4章 出印度洋(十五)第2章 絕戶計(六)第10章 依紅傍粉憐香玉(二)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八)第6章 歐洲(二)第5章 奪門(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三)第4章 萬山在握(六)第66章 更有強中手(十一)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七)第55章 工欲善其事(五)第71章 翻雲覆雨(二)第122章 待從頭(五)第1章 舊部(八)第1章 風吹海不平(三)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2章 篳路藍縷(七)第6章 會師(四)第2章 絕戶計(五)第58章 工欲善其事(八)第4章 出印度洋(十七)第3章 立儲(十八)第7章 辭京(四)第13章 進京(一)第14章 進京(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四)第7章 猙獰(四)第78章 閒遊獨木橋(八)丁一的奮鬥一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七)第4章 出印度洋(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