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風吹海不平(二)

“容城先生?”丁一頗爲玩味的這麼反問了一句。這位姓金的儒生,到底爲了什麼事,要託信給丁一,而且爲了這麼一封信,值得以性命相報的地步?丁一放下摺扇,望着這儒生半晌,纔開口道,“足下不如先說說,何以覺得學生能有門路,幫足下送遞書信吧。”

丁一這話是很客氣的了,他沒有問對方何方人氏,也沒問對方姓甚名誰,這是人家的私隱,他沒有想去刺探,只是金儒生要找丁一送信,那他當然就要問問,爲啥會找上自己?畢竟丁一也沒在長衫背後寫着“代投書信”字樣是吧?

“貴人衣着簡而不樸,淡雅華貴,此處不必學生多言。單從您起水上岸,便有不下二十精銳親隨,隱在行人之中,暗中護衛,雖然都換了下國的衣飾,但行動舉止卻是百戰精銳,下國軍中有着這等氣勢的,都已統轄一軍,故之以學生愚見,便是上國風流人物車載斗量,貴人能用得這等親隨,絕非豪富商賈,尤其尊夫人,縱然刻意收斂,卻也難掩門閥貴氣!”

這卻就教得丁一啞然失笑,想不到問題是出在那些警衛團士兵身上,而張玉卻就讓這金姓儒生更加確認自己的判斷。不過丁一也不打算刻意去分辯這些東西,只是過了良久,才徐徐開口:“足下要投書的,是哪一位容城先生?”

話總要問清楚,不要到時候這儒生是找某個容城籍的老學究之類的,那真的是白費了表情。

“天朝上國,總督四海兼安西兩大都督府、太子少保、忠國公!學生要託附貴人投書的,便是這位容城先生。”金姓儒生顯然對於丁某人是做過一番功課的,“普天之下,也只有這位容城先生。來解下國生民之倒懸啊!”

丁一聽着,說心裡沒有一分半點自得,那是不可能的事。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名聲居然傳到朝鮮這邊來了。當下語聲也就好一些,向這書生問道:“敢問託投書信。所言何事?抱歉,若是足下不便言明,請恕學生今日無口福消受這宴請了。萬一足下所託書信,言出不遜,惡了大人物,學生可不是就無端遭了禍麼?”

這話卻是在理的,這金姓書生明顯也是想得明白,他左右環顧了一下。終於咬了咬牙,起身向丁一長揖及地,口中稱道:“學生金時習,字悅卿,漢城人氏,欲向容城先生投書,便是下國之君,被首陽大君篡奪王位,更於正統二十二年,被下了毒手!”

丁一聽着他自報姓名。倒是沒什麼感覺,凱撒、拿破輪、于謙、石亨之類的,丁一就知道。這首陽大君是什麼鬼?丁一哪裡記得?更別提這位金悅卿了。

“不瞞足下,學生與忠國公府,倒是有些淵源,若真如足下所說,這個忙也不是不能忙。只是還請見諒,學生家眷有些不適,卻是要先回去憩息,不若如此,明日此時。你我再於此地重聚,足下也好去準備書信等物。可好?”丁一截住了金時習的話頭,起身這麼說道。

金時習聽着丁一開口。說送信的事可以商量,已然喜出望外,自然便答應下來。

丁一把張玉他們送回港口,楊守隨和劉吉卻已在港口邊上買下了幾所院子,文書契約都辦妥了,倒就正好安置下來。坐定下來,丁一便對文胖子說道:“廠衛於此可有人手?”

“少爺稍候,胖子出去轉轉。”文胖子出去交代了一聲,派了得力士兵出去,按着印記信物去尋,不多時,便帶了一位中年人回來,卻就是駐在此地的錦衣衛密探了。

那錦衣衛的密探見着曹吉祥和文胖子,馬上就跪下磕頭,他是廠衛裡的老人了,這兩位哪裡會不認得?曹吉祥蹬了他一腳:“沒眼力的憨貨!衝咱家和老文忙乎啥?趕緊給少爺見禮!”

丁一倒是對這種密探人員很是敬重,要知道背井離鄉,跟木骨都束的錦衣校尉李小胖一樣,搞不好一輩子就老死這裡,朝廷都忘記有這麼個人了,這些人能堅持下來,真的很不容易。這時代的錦衣衛,認真說,雖然不是後世影視作品那樣,個個都武功高強能飛檐走壁,但作爲密探諜報人員,他們還是不錯,在後來的萬曆年中日大戰,也是起了不少的情報功用。

這錦衣衛密探便被丁某人一句:“想家了麼?苦了你們了,爲了國家百姓,你們不容易!”說得這心志如鐵的漢子,眼眶發紅起來,若不是曹吉祥和文胖子在邊上一路暗示着他,只怕淚都淌下來。

世上事,說簡單也簡單,往往發自於內一句真心話,總能觸摸着心中的柔軟所在。

“回公爺的話,職責所在,不敢想。”他給丁一磕了頭,卻是老老實實這麼說道。

丁一攙了他起來,對他說道:“你要再挨一兩年,等我回去了,海外的人員,定期派人來替換,要不長久這麼下去,遙遙無期的,太苦了。這金時習所說的事,你可清楚?梳理一下頭緒,說與我聽可好?”

“是,金時習所說的首陽大君,就是現時的李氏國王。原來的國王,也就李氏端宗李弘暐,於正統十八年被廢之後,囚禁於昌德宮內。一年之後,正統二十一年,有大臣成三問等人圖謀擁戴端宗復位的密謀。被現時李氏國王發現,成三問等六人被處以用燒紅的鐵鉗活剝皮的極刑,是爲‘死六臣’。此外還有金時習等六大臣辭官引退,發誓終生不仕現時國王,是謂‘生六臣’。”

丁一聽着不住點頭,這密探倒是盡職,幾句話就把事體交代得七七八八,卻是個有幹才的人物,當下便問他道:“金時習又說這端宗被殺害,又是怎麼回事?”

“那次密謀失敗之後,端宗被廢去上王的尊號,降爲魯山君,流放到荒涼的江原道深山之中。正統二十二年十二月,魯山君在鄭麟趾等人的奏請下被賜死。”密探居於全羅,此地正是李氏發家之處,是以對於朝鮮秘聞,倒是十分的通達。

這個時代,要探聽出此等消息,卻是頗爲不易的,不知道這幾句話,是花了多少錢帛,冒了多大風險,方纔蒐羅出來。所以丁一不單是勉勵了這密探一番,還宴請他用了午餐,儘管匆促,也不過家常飯菜,連酒都沒有,但這密探出門之前,卻是跪下道:“得先生此宴,小人當碎身報國哉!”

待着那密探去了之後,丁一就教文胖子和曹吉祥領着人手撒出去,收集印證諸般情況。

張玉看着丁一的分派,略有些擔心,卻是勸他道:“先生,朝鮮不屬七海夷狄,向來是爲華夏藩國,若無朝廷旨意,冒然插手藩國事務,只怕傳至京師,有礙物議。”

因爲四海大都督府是有管轄七海狄夷的權柄,所以就算丁一主張要打誰,只要打得贏,倒也不怕華夏那邊說什麼。但朝鮮不是,朝鮮是藩屬,向來又以小中華自許,這向倭國問罪的過程,突然來插手朝鮮事務,按說是不合適的。

丁一聽着笑了起來:“別急,我沒說要插手朝鮮的事務。”

“先生!”張玉聽着就笑了起來,只是這麼喚了他一聲,卻也沒說啥。就這些年相處,她和丁一真的可以說心有靈犀,若不想插手,何必聽了密探稟報之後,又教文胖子和曹吉祥領着人手出去印證真僞呢?

這讓丁一尷尬地摸了摸鼻子,他的確是想插手,如果要實施對倭國的攻略,那麼在對馬島或是濟州島建立一個基地,會是比較理想的事。考慮到一旦兵發對馬島,可能會使倭人警覺,丁一就下意識的擱置了這個選擇。

這是作戰風格的習慣,他不喜歡這樣,而是更習慣,出手:必殺。

於是濟州島或是釜山就成了他考慮的選擇。

所以他真的想插手朝鮮事務,張玉一點也沒說錯,只不過需要一個插手的理由,現在就有一個很好的籍口擺在面前。

“也不能這麼說,濟州島以前就是耽羅嘛!耽羅嘛,我怎麼記得,似乎是華夏固有領土來着?”丁一地理雖然不錯,但這題海戰術虐出來探花,要論知識儲備的尋章摘句找歷史縫隙,就不怎麼在行了。

不過張玉在邊上倒是替他繼了下去:“耽羅曾服屬於百濟,並遣使朝貢爲其屬;大唐破百濟和日本聯軍,於百濟之地立熊津、馬韓、東明、金漣、德安五都督府,故之,耽羅當也歸屬唐藩,先生可是此意?”

“正是如此!”丁一撫掌稱是。

張玉掩嘴輕笑:“若說元時,高麗乞耽羅而元帝許之,先生必說亡國之時,胡人妄話作不得準了?”

丁一理直氣壯地說道:“這個,實在不行,就先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嘛!”

“共同開發?我以爲先生要說,耽羅本是華夏自古固有領土呢。”

“非也非也,是華夏的,總要拿回來……不是咱們的,也不會去貪心,咱要貪那破濟州島有什麼用?能收得了什麼賦稅?不行就租借嘛!”但不論怎麼說,丁一的眼光,卻不再從地圖上的濟州島移開了。()

第27章 視死忽如歸(五)第60章 工欲善其事(十)第1章 舊部(三)第2章 篳路藍縷(七)第99章 只待東風(三)第4章 萬山在握(二十)第3章 飛地(十八)第1章 伴君如虎(六)第53章 離別易銷魂(四)第1章 督廣西(三十)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一)第7章 風蕭蕭(二十)第5章 君臨(十六)第7章 風蕭蕭(二十)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六)第12章 威脅(二)第1章 溫柔鄉(二)第2章 定埃及(十七)第31章 幽懷恨無句(一)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一)第84章 虎脫柙(十五)第94章 萬事皆備(十三)第6章 會師(一)第1章 入埃及(十五)第4章 出印度洋(九)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二)第10章 萬事開頭難(十)第130章 待從頭(十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五)第9章 風*流*眼(十六)第4章 出印度洋(四)第6章 傷別離(二十四)丁一的奮鬥二十五第41章 殺熟(一)第7章 猙獰(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九)第3章 飛地(十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一)第84章 虎脫柙(三)第4章 新君(八)第1章 入埃及(十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一)第60章 工欲善其事(十)第3章 永鎮廣西(十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八)第7章 猙獰(九)第3章 退婚(一)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七)第3章 立儲(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第64章 工欲善其事(十四)第7章 辭京(二)第8章 決鬥(二)第5章 忠義無雙(二)第5章 租界(四)第2章 遠航(七)第9章 風*流*眼(十一)第3章 飛地(六)第48章 教看風雲手(九)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五)第3章 立儲(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十二)第68章 把吳鉤看了(一)第79章 閒遊獨木橋(九)第6章 歐洲(十一)第126章 待從頭(九)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1章 溫柔鄉(四)第2章 絕戶計(十)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七)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第8章 轉進(十七)第3章 爪哇(十七)第54章 謀遺產(二)第1章 舊部(十)第8章 決鬥(十三)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九)第1章 溫柔鄉(十)第1章 舊部(十)第52章 離別易銷魂(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第1章 督廣西(四)第2章 絕戶計(五)第101章 天子賜顏色(十三)第4章 出印度洋(十二)第5章 奪門(十二)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四)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第2章 定埃及(二十)第6章 歐洲(二十)第1章 入埃及(十九)第38章 尺土是漢天(五)第1章 溫柔鄉(二)第24章 江山萬里煙(十四)第1章 入埃及(十六)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六)第2章 篳路藍縷(一)
第27章 視死忽如歸(五)第60章 工欲善其事(十)第1章 舊部(三)第2章 篳路藍縷(七)第99章 只待東風(三)第4章 萬山在握(二十)第3章 飛地(十八)第1章 伴君如虎(六)第53章 離別易銷魂(四)第1章 督廣西(三十)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一)第7章 風蕭蕭(二十)第5章 君臨(十六)第7章 風蕭蕭(二十)第3章 永鎮廣西(十六)第12章 威脅(二)第1章 溫柔鄉(二)第2章 定埃及(十七)第31章 幽懷恨無句(一)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一)第84章 虎脫柙(十五)第94章 萬事皆備(十三)第6章 會師(一)第1章 入埃及(十五)第4章 出印度洋(九)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二)第10章 萬事開頭難(十)第130章 待從頭(十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五)第9章 風*流*眼(十六)第4章 出印度洋(四)第6章 傷別離(二十四)丁一的奮鬥二十五第41章 殺熟(一)第7章 猙獰(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十九)第3章 飛地(十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十一)第84章 虎脫柙(三)第4章 新君(八)第1章 入埃及(十二)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一)第60章 工欲善其事(十)第3章 永鎮廣西(十四)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八)第7章 猙獰(九)第3章 退婚(一)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七)第3章 立儲(六)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第64章 工欲善其事(十四)第7章 辭京(二)第8章 決鬥(二)第5章 忠義無雙(二)第5章 租界(四)第2章 遠航(七)第9章 風*流*眼(十一)第3章 飛地(六)第48章 教看風雲手(九)第11章 日久見人心(五)第3章 立儲(十一)第3章 永鎮廣西(十二)第68章 把吳鉤看了(一)第79章 閒遊獨木橋(九)第6章 歐洲(十一)第126章 待從頭(九)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12章 洗劍血成川(一)第1章 溫柔鄉(四)第2章 絕戶計(十)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七)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80章 閒遊獨木橋(二十)第8章 轉進(十七)第3章 爪哇(十七)第54章 謀遺產(二)第1章 舊部(十)第8章 決鬥(十三)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九)第1章 溫柔鄉(十)第1章 舊部(十)第52章 離別易銷魂(三)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第1章 督廣西(四)第2章 絕戶計(五)第101章 天子賜顏色(十三)第4章 出印度洋(十二)第5章 奪門(十二)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四)第5章 忠義無雙(二十)第2章 定埃及(二十)第6章 歐洲(二十)第1章 入埃及(十九)第38章 尺土是漢天(五)第1章 溫柔鄉(二)第24章 江山萬里煙(十四)第1章 入埃及(十六)第2章 篳路藍縷(十六)第2章 篳路藍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