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轉進(七)

因爲他們看見了剛纔這一幕,丁一這樣的人,至少在馬昌和陳清的心中,是值得尊敬的,是不應去受那樣的逼迫,去走到那樣的結局的。他們知道是什麼樣的結局,與天下士大夫爲敵,只有一個結局,身敗名裂的結局。

”說吧。“丁一很平靜地微笑着,向他們這麼說道。

陳清長嘆了一聲,向馬昌說道:”文明兄,還是,還是你來說吧。“他着實是不忍對丁一說出口來。

馬昌很無奈,但他不得不說,雖然他可以教邊上那胡拱辰的幕僚開口,但那幕僚不夠資格來說這種事,這裡夠份量開口的,只有他或陳清,所以他只好開口:”藩臺的意思,是教大明第一師駐到都江堰那邊去,收羅潰散的兵卒,等候着兵部的調派,在兵部公文下來之前,成都這邊會教富戶募捐一些錢糧,給予大明第一師那邊一點幫補。“

丁一點了點頭道:”承情了,條件呢?“

“先生要離蜀上京。“

”好,等曹吉祥赴藏把人接回來,我就上京師去。“

”先生,藩臺等不了那麼久。“馬昌說得有些艱難。

“那麼,等大明第一師駐到都江堰,我就啓程吧。“丁一併沒有太大的反應,緩緩這麼說道。

陳清苦笑道:”如晉少爺,藩臺也等不得那麼久。“

“明白了,我明日就啓程。”說罷丁一擡手行了禮,卻就叫上幾名親衛。往雅州方向奔去。

這時在馬昌身邊,一直沉默的那名胡拱辰的幕僚,開口說道:“他不知道。上京是取死之路麼?”

“雖千萬人,吾往矣!”馬昌說着,淚涕皆下。

胡山的身體素質很不錯,在離開了藏地,又有正常的飲食之後,他已經能下地了,儘管腹部那道還沒癒合的刀口。依然讓他不得不彎着腰。但他已開始和幾個略有好轉的參謀,開始處理分派大明第一師的軍兵。

這讓丁一回到雅安時,很有些感動。胡山向來很沉默,也不愛出風頭,他很少意氣風的做些什麼出人意表的事,但他總是一聲不地努力辦好丁一交給他的差事。不過這一次。胡山開口了,從來不好爭權的胡山對丁一說:“先生,師叔不合適留在這個位置。”

丁一望着他,輕聲問道:“你需不需要再考慮一下?”

“不,先生。”胡山很堅定地搖了搖頭,他沉呤了片刻對丁一說道,“師叔不適應擔任新式軍隊的指揮官,她更接近和符合於舊式大明軍旅的將帥。特別是師叔潛意識裡,對於督師文臣的敬畏。這樣會很麻煩。特別是在現時這種景況裡。”

“詳細一些。”丁一皺起了眉頭,這是他原本從來沒有考慮到的問題,他不是全能全知的所在,不可能顧及每一個細節,更爲重要的是王越這個原本的史上名將,在丁一的調教之下,沒有誰可以說,王越不能勝任新軍的部隊長。

何況丁如玉在平黃蕭養時,無兵無錢她都硬把黃蕭養的大軍擋住,丁一真沒想到會有這樣的問題生。

胡山從鼻孔裡呼出一口氣,在丁一面前打如玉的小報告——不論他是否承認,這都是一個不變的事實——很讓他有些壓力,但他這樣的人,開口之前已經想了許久,不到不得不說的地步,是不會開口的,而一旦開口了,就不會只說一半:

“師叔不會用參謀,就算制定了作戰計劃,基本也是隨意性很大;喜歡越級指揮;總是認爲思想工作是婆婆嘴巴,不痛快;對於軍隊的指揮理念和思路,過於陳舊,總是習慣建立防線式、長城式的防禦系統;不願意主動尋找戰機,而更傾向於把自己放在防守者的位置上;對於督師文臣那邊的命令,師叔的服從性很強,我和丁君玥、邢大合都提過這問題,師叔總是以您不在華夏,一旦翻臉的話,兩廣根基不保爲由來勸說我們,也就是這樣一次次的讓步,石某纔會得寸進尺……”

丁一聽着胡山的報告,不由得點起頭,胡山說的這些問題,有一些是指揮風格的問題,而大部分的確就是舊式軍隊將領和新式軍隊指揮官的區別。事實上丁如玉在指揮冷兵器作戰上,的確要顯示出其不凡和天賦,在這後期只有二千士兵,而且彈藥耗盡的時候,仍能守住防線就可以看出這一點。

但她和王越不一樣,她不是丁一的學生。

在這個以丁一爲核心的利益團體裡,她是因爲愛,還有從小和丁一的相依爲命養成的依戀,而走在一起的,跟信念、信仰沒有關係。她跟王越是完全不同的,後者是認同了丁一的理念之後,並理解、接受了丁一所推導的模式,從而把丁一帶來的現代化的管理概念和建軍思想落到實處。

“我明天離開的時候,會帶如玉走。大明第一師就交給你,堅持住。”丁一沒有再問下去,只是很平淡地對胡山這麼說了一句。他也沒有去問胡山,爲什麼現了丁如玉這麼多的問題以後,仍然執行她下達的命令。

因爲胡山是軍人,丁一教育出來的軍人,他和王越一樣,都是能理解並把那些理念落到實處的,軍事民主只能在決策以前,當部隊長下了決心之後,就必須去執行和服從,所以就算不認同,他也依然會服從命令。

丁一在離開成都府城的時候,除了仍臥榻不起的丁如玉和她的三十來個貼身親衛之後,只帶了吳全義一個人,因爲其他人基本都走不開了,要讓大明第一師重新回覆元氣,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而在離開成都不遠的官道上,那位和丁一同年進士的巡按御史。就已候在道邊。

“如晉兄,我也要上京述職,不知道如晉兄可否方便同行?”他這麼向丁一問着。指着邊上的車馬,卻也是攜帶了家眷的。

丁一看着就失聲笑了起來,然後點了點頭。

世事巧,不可能巧到這份上。

這邊丁一被逼着,以給大明第一師駐紮爲由,讓他即日就離蜀上京,恰好這巡按御史就也要上京述職?

“從哪裡開始安排的?”丁一在重新上路之後。笑着向同時也騎在馬上的巡按御史問道。

“如晉兄見諒,着實是身不由已啊!”這巡按御史苦笑着向丁一賠罪。

丁一不以爲意地搖了搖頭:“還愁這事沒人幹麼?兄臺不做,也有別人做。”

然後他再一次重複了剛纔的問題。

“石制軍身故之前。聽說就與胡藩臺有詩詞唱酬。”巡按御史很含糊地這麼回答。

但這對於丁一來說,卻就已經足夠讓他了解到許多佈局上的東西。

這個局,是在石璞還沒死,巫都幹還沒動手殺他之前就準備好的了。

“看來。石某人死得不冤。”丁一毫不掩飾地這麼說。這讓巡按御史很有點驚慌。

大家都知道丁一手下動的手,這是一回事,丁一這麼幾乎變相承認,那是另一回事。

“不聞誅督師,只知殺一國賊。”丁某人毫不打算把話兜圓,冷然說道,“外敵侵邊,卻還在計算着鎮邊的軍隊。這不是國賊是什麼?石某身後賜諡了麼?”

巡按御史聽着下意識縮了縮頭道:“賜了。”

“此等國賊,秦檜不外如此。實不應有諡。”

這話說將出來,那巡按御史就不敢接嘴了。

丁一也沒有就這問題再探討下去,因爲再說就是爲難對方了。畢竟這巡按御史還是很看重這同年之誼,別小看這幾句話,這幾句話加上胡山所彙報的東西,就足夠讓丁一印證了之前的一系列猜測。

很明顯邊患起,朝廷讓丁如玉掛印,領大明第一師入藏,他們說服英宗的,是大明第一師的戰力;而背地裡實際的目的,是要斷丁一的根本,畢竟這是丁某人練出來的第一支新軍,也是丁一投入精力最大的一支部隊。

而在石璞對於丁如玉的試探之下,現丁如玉對督師文臣的服從,於是就變本加厲的開始了他們瓦解大明第一師戰力的計劃。甚至丁一可以推斷,那些向工宣隊動手的領主,十有就是石璞授意,當然,石某人不可能親自開那個口,但這用得着他開口麼?下面管家長隨便暗示一下就足夠了。

胡山派撻馬赤伊基拉塔出去,是一個石璞他們沒有料到的變數。

如果不是巫都幹刺殺了石某人,也許朝廷大佬的計劃就成功了:因着丁如玉對督師文臣的敬畏,加上把握着糧草彈藥的運輸,以領主與大明第一師的衝突來作爲暴點,開始處罰基層的軍官,然後收買拉攏願意聽從石璞命令的基層軍官——不聽?不聽就沒有補給,不聽就派去前線送死。然後逐步架空胡山和丁如玉等人,大明第一師就會慢慢退化成爲一支裝配了新式武器的舊式軍隊。

丁一併沒有再和肩負着監視他的巡按御史再談這個問題,而是就着沿途風景,談論些詩文,說些海外的風情,這期間最是高興的就是丁如玉了,她漸漸地好起來,對於能陪在丁一身邊,便是她最爲開心的事情。

但當他們去到漢中的時候,打前哨的吳全義卻就遇着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有數百衛所正軍,由着漢中的官吏領着在官道上盤查來往人等,當吳全義亮出身份裡,對方居然掃了一眼就冷笑道:“忠國公門下?呸!老子還是東宮太子呢!”

這就不對勁了,就算對方不信,至少也該派人查證一番纔是,因爲他們一行人,包括那巡按御史的家眷在內,五六十人,看着也是非富則貴的模樣,哪有這麼唐突的惡語相向?

“不要慌。”丁一按着吳全義,冷冷地這麼說道,“這條路上,風波惡,這僅僅是開始。”(!

第59章 交易(三)第1章 督廣西(十)第1章 入埃及(七)第117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九)第76章 翻雲覆雨(七)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五)第85章 贏取自由身(十)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七)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2章 定埃及(四)第3章 心如鐵(十二)第3章 飛地(八)第9章 風*流*眼(二十)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二)第57章 更有強中手(二)第2章 遠航(二十)丁一的奮鬥二十三第83章 贏取自由身(八)第3章 飛地(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六)第104章 天子賜顏色(十六)第113章 血腥序幕(十)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三)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三)第9章 風*流*眼(十六)第34章 幽懷恨無句(四)第22章 種田(一)第3章 爪哇(十)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九)丁一的奮鬥九第6章 傷別離(二)第84章 虎脫柙(十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一)第83章 其血玄黃(十)第29章 或言堯幽囚(二)第8章 決鬥(八)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八)第30章 江山萬里煙(二十)第21章 欺主(二)第6章 歐洲(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九)第4章 新君(二)第1章 督廣西(十四)第67章 更有強中手(十二)第3章 飛地(八)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二十)第90章 萬事皆備(九)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9章 風*流*眼(十一)第7章 風蕭蕭(八)第8章 決鬥(十五)第3章 爪哇(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二十)第4章 新君(二十)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八)第1章 入埃及(九)第1章 督廣西(一)第1章 溫柔鄉(四)第59章 工欲善其事(九)第6章 歐洲(十二)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一)第2章 絕戶計(十)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三)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六)第2章 遠航(十七)第69章 麻煩(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九)第9章 風*流*眼(八)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三)第2章 絕戶計(十五)第4章 新君(二十)第50章 離別易銷魂(一)丁一的奮鬥四第9章 風*流*眼(三)第5章 忠義無雙(七)第8章 決鬥(十一)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八)第6章 傷別離(十五)第3章 爪哇(十八)第2章 定埃及(六)第1章 憑陵雜風雨(一)第2章 絕戶計(十七)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三)第5章 奪門(七)第84章 虎脫柙(十二)第5章 奪門(十九)第2章 絕戶計(四)第6章 歐洲(十五)第82章 雄雞一唱(二)第8章 決鬥(二十)第4章 出印度洋(十九)第2章 絕戶計(一)丁一的奮鬥二十三第64章 麻煩(一)
第59章 交易(三)第1章 督廣西(十)第1章 入埃及(七)第117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九)第76章 翻雲覆雨(七)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十五)第85章 贏取自由身(十)第83章 其血玄黃(十七)第65章 工欲善其事(十五)第4章 出印度洋(六)第2章 定埃及(四)第3章 心如鐵(十二)第3章 飛地(八)第9章 風*流*眼(二十)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十二)第57章 更有強中手(二)第2章 遠航(二十)丁一的奮鬥二十三第83章 贏取自由身(八)第3章 飛地(七)第11章 日久見人心(六)第104章 天子賜顏色(十六)第113章 血腥序幕(十)第80章 閒遊獨木橋(十三)第5章 忠義無雙(十三)第9章 風*流*眼(十六)第34章 幽懷恨無句(四)第22章 種田(一)第3章 爪哇(十)第82章 雄雞一唱(十九)丁一的奮鬥九第6章 傷別離(二)第84章 虎脫柙(十一)第4章 萬山在握(十一)第83章 其血玄黃(十)第29章 或言堯幽囚(二)第8章 決鬥(八)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四)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二十八)第30章 江山萬里煙(二十)第21章 欺主(二)第6章 歐洲(七)第1章 風吹海不平(十九)第4章 新君(二)第1章 督廣西(十四)第67章 更有強中手(十二)第3章 飛地(八)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二十)第90章 萬事皆備(九)第3章 永鎮廣西(十三)第9章 風*流*眼(十一)第7章 風蕭蕭(八)第8章 決鬥(十五)第3章 爪哇(三)第81章 爪牙已初成(二十)第4章 新君(二十)第5章 忠義無雙(十八)第1章 入埃及(九)第1章 督廣西(一)第1章 溫柔鄉(四)第59章 工欲善其事(九)第6章 歐洲(十二)第1章 督廣西(二十一)第2章 絕戶計(十)第8章 決鬥(二十三)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十三)第1章 風吹海不平(八)第4章 雲遠承宣布政使司(六)第2章 遠航(十七)第69章 麻煩(七)第3章 受降城下月如霜(九)第9章 風*流*眼(八)第2章 篳路藍縷(十三)第2章 絕戶計(十五)第4章 新君(二十)第50章 離別易銷魂(一)丁一的奮鬥四第9章 風*流*眼(三)第5章 忠義無雙(七)第8章 決鬥(十一)第2章 明敕星馳封寶劍(八)第6章 傷別離(十五)第3章 爪哇(十八)第2章 定埃及(六)第1章 憑陵雜風雨(一)第2章 絕戶計(十七)第1章 督廣西(二十八)第2章 拯救兩廣總督(三)第5章 奪門(七)第84章 虎脫柙(十二)第5章 奪門(十九)第2章 絕戶計(四)第6章 歐洲(十五)第82章 雄雞一唱(二)第8章 決鬥(二十)第4章 出印度洋(十九)第2章 絕戶計(一)丁一的奮鬥二十三第64章 麻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