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4 年輕好啊

就聽崇禎皇帝對他們說道:“如今我大明不再只關注於周邊,他日必定要遠征他方。如此一來,諸卿應該明白,跨洋作戰,將是家常便飯……”

聽他這麼一說,文華殿內的這些臣子都把目光轉向了美洲地區。按照皇帝的意思,將來的戰事重心,很可能是這個地方了。而這個地方和大明之間,隔了一個大洋。

甚至有想得更深一點的,比如孫傳庭,就把目光轉向了美洲那一邊的那塊地方。要是將來大明佔領了美洲,他敢肯定,皇上肯定還會再瞧向西夷的老巢。

就在他們想着的時候,崇禎皇帝忽然提高了聲音,認真地說道:“朕決定,以後大明軍隊分陸海兩軍,即陸軍和海軍兩個兵種。新增海軍都督府和陸軍都督府,替代現有的五軍都督府。另,再在全國各地設陸軍初級武備堂和海軍初級武備堂,分別歸陸軍都督府和海軍都督府掌管。在京師設大明高級武備堂,分海陸兩課,由朕直管。“

軍事方面的最高衙門,在大明一開國的時候,就是大都督府,後來朱元璋又改爲統軍大元帥府,再改爲樞密院,後來又折騰改回大都督府,一直到洪武十三年,最終改爲五軍都督府。

而如今,崇禎皇帝把以前的水師地位提高,一下成爲和陸軍能並列的海軍,成立海軍都督府,也算是史無前例了。另外,五軍都督府合併爲陸軍都督府,這和以前的大都督府差不多一個意思。

聽到這話後,兵部尚書申用懋心中一緊,立刻出列奏道:“陛下,這陸軍都督府,豈不就是以前的大都督府?太祖曾有言,權不專於一司,事不留於壅蔽。也因此,太祖把大都督府一分爲五。如今陛下卻要廢五軍都督府?陛下,如此做法,臣請慎之!”

按理來說,天下都是皇帝的,要設立什麼,權力調配什麼的,也都有皇帝決斷。作爲臣子的,不能明目張膽地插手權力調配。但是,事關自己利益,申用懋立刻婉轉地上奏,意圖反對。

文武之爭,由來已久。

在大明開國之後,一直到土木堡之變的這段時間內,雖然分爲五軍都督府,可五軍都督府一樣凌駕於兵部之上。但是,在土木堡之變的時候,所有勳貴武將,有威望、有能力的那批,全都戰死沙場。當時的兵部尚書于謙力挽狂瀾,擊敗蒙古也先。也是因此,于謙把都督府的權力都攬到了兵部。

那個時候,由於高度集中的軍事權力,于謙在軍隊中威望甚重,“平日軍務悉憑節制,自總兵而下莫不箱口結舌以依從,俛首帖耳以聽服”。可以說,自土木之變以後的景泰時期,于謙實際掌握兵部的軍政權、五軍都督府的軍隊指揮、管理權,權力大於天了。

這種背景之下,就算明英宗不復闢,相信于謙也不會善終,因爲他手中的軍權太大了。不過也是因爲于謙的這一番操作,五軍都督府職權益衰微,最終成爲了一個閒職衙門。

不過在崇禎朝,之前的時候,崇禎皇帝其實已經從兵部攬回一些權力,讓五軍都督府不再成爲以前的擺設。但這個事情,並沒有明面上來說。

如今,崇禎皇帝新增海軍都督府也就算了,還要把五軍都督府合併爲一個都督府,這讓其他文官聽了,也是眉頭一皺,都有點不喜,甚至有幾個人也想出列奏對了。

不過崇禎皇帝並沒有給他們說話的機會,立刻回答申用懋道:“如今國情已不一樣,此一時彼一時也!太祖當年,大明東南西北還都有蒙元餘孽,還要征討各地叛逆。軍事行動頻繁,因此把全國劃分五地,分歸五軍都督府統領。可如今,大明版圖已經大不相同,且國內已無敵人可言,再分五軍都督府已無必要。申卿以爲呢?“

雖然崇禎皇帝好像是問申用懋意見了,可他卻壓根沒給申用懋機會,緊接着立刻用斬釘截鐵地語氣說道:“基於大明如今的情況,都督府就如此改制了。不過朕決定在陸軍都督府下面,要再另設西域都護府和西南都護府,專職對付沙俄和莫臥兒帝國。另外,朕再次強調,都督府領統兵權,而兵部領調兵權,權屬不得混淆。“

所謂統兵權,就是統領軍隊,對軍隊進行訓練等日常事務,簡而言之就是統領軍隊的權力。而調兵權,就是遇到戰事,皇帝下旨給兵部讓其調兵,給某位將領統兵,同時發給印信。戰事結束,統兵官繳印於朝,軍隊則各回駐地。

統兵權與調兵權的分離,保證了軍事權力的分離,防止了擁兵自重的可能。

申用懋一聽,兵部的權力似乎要回到從前去了。要知道,兵部的調兵權,也是皇帝下旨之後纔有的。他有點急了,正要說話時,崇禎皇帝卻實在霸道,還沒給他說話機會,已經又在說了:“各軍之中,需按新軍軍制,各級之中皆須有監軍。不過以後師監以下的監軍,則由兵部選拔委派。”

涉及到全國軍隊,就算把所有內廷宦官都打發去當監軍,估計也是不夠的。更何況,要當監軍的話,也是有要求的。要能識字,要能做思想工作,要忠君愛國,不是隨便一個宦官都可以的。

因此,崇禎皇帝就準備把監軍的選拔工作,丟給兵部去搞,以此來解決監軍不夠的問題,順便算是慰問補償兵部“那顆受傷的心”。否則的話,崇禎皇帝只有下旨再割無數男人才有的東西,以此來擴充監軍隊伍,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過,作爲軍隊中最高一級的監軍,崇禎皇帝並沒有放權,還是掌握在內廷手中。這個師監的數量,內廷提供,還是沒有問題的。

有新軍作爲例子,所有人都知道,監軍的作用有多大,監軍的權力有多大。申用懋幾次想說話分辨,都被崇禎皇帝堵了回去,心中已經有點鬱悶了。此時聽完,聽到兵部可以選拔監軍,一時之間,倒是忘記要爭辯了。

監軍,其實和以前的巡按差不多,是監察軍隊的。而如今,一支軍隊中,多了好多巡按,都是出自兵部,似乎還是不錯的。要知道,以後軍功的確認,將領的晉升,可都要有監軍的意見才行的。

崇禎皇帝說完這些之後,纔看着兵部尚書再次問道:“申卿以爲如何?”

申用懋聽到這話,纔回過神來,也知道自己沒有底氣和崇禎皇帝去爭辯,想想也差不多,就只好回答道:“臣無異議!”

這次的文華殿御前會議,從火車開始討論起,討論到佔領倭國,攻去美洲,又到軍制革新,分兵種,最高軍事衙門的更新等等,簡直讓人眼花繚亂。不過又不得不承認,這些方面又都有關聯,牽一髮而動全身。

很顯然,這次會議,肯定是崇禎皇帝蓄謀已久。文華殿內的臣子,有心想說下自己的建議,甚至反對其中某些決定。可是,這一連串地組合,又都是新鮮的事情,一時之間也想不明白。

等到稍微理出一點頭緒來時,卻發現連兵部尚書都同意了皇上的決議。這個時候要再說這事,反而有點狗咬耗子的嫌疑。最爲重要的是,皇帝表現出了決意,非如此不可的態度。在如今崇禎皇帝的威勢之下,他們也沒人當場提出異議。

文華殿內的這些人不知道的是,崇禎皇帝原本還想拋出另外一個決定,就是徹底廢除軍戶制,改爲募兵制,要求大明所有人都有從軍的義務,也就是要當義務兵。

不過他臨時想了下,還是算了,先不提。今天的會議,算是給大明武人提高了一點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樣被文官管着,當文官的狗。

崇禎皇帝相信,等以後大明軍人因爲軍功而不斷得到封賞,肯定會有不少人會羨慕。慢慢地,自己再提高武人的地位,等到大部分大明百姓都不再歧視武人的時候,再下旨義務當兵的話,應該就不會有多少阻力。而眼下,卻是不可能的。

要文武平衡,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崇禎皇帝說完這些事情,就站了起來,臨時又想到一事,便又對兵部尚書說道:“申卿,兵部選拔的監軍,必須要能教導大明將士識字的。平時無仗可打,無任務可出時,監軍就得辛苦教識字,明白麼?”

“臣遵旨!”申用懋順口回奏一聲之後,又覺得有點彆扭,就追加一句道,”陛下,似乎……似乎自古以來,武人可沒有幾個識字的啊!“

他都不好明說,不要說自古以來了,就皇上最欣賞的滿桂,之前就是個睜眼瞎。

雖然新軍中的監軍確實有教新軍將士識字的事情,可要在全國軍隊範圍內都推廣這事,似乎有點誇張了。

崇禎皇帝一聽,當即笑着道:“以後的軍隊,就和以前的軍隊不同。識字將會是基本條件。等到將來,朕再成立空軍的話,這些在空中作戰的大明將士,至少要類似有舉人的水平纔可以。”

“……”聽到這話,文華殿內的這些大明最高官員,頓時呆若木雞。

陸軍這個稱呼,不難理解,海軍,也將就了,大海上的水師升級而來。可這突然之間,皇上提出了空軍,是在空中打仗的!這是天兵天將?還得有舉人的水平,這……這能想象麼?

他們之中,有的人聽說過崇禎皇帝在去年南巡應天府時候的講話,可還只是熱氣球而已,最多也就那麼一聽,誰也沒有當真。可如今是親耳聽到皇帝說這話,將來是要組建空軍的,這對十七世紀的明人來說,實在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崇禎皇帝在御座上看到他們的表情,反而不想走了,又坐下,笑呵呵地對底下這些臣子說道:“怎麼,卿等不相信?朕以前說過,科技改變未來,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朕可以當着衆位愛卿的面打賭,在朕有生之年,大明一定會有一支可以飛在空中的軍隊。不過,確實有點遺憾的是,諸位愛卿中,可能沒有幾個愛卿能看到了。當然,朕會督促此事,儘快發展科技,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在有生之年看到……”

聽到他的這番話,文華殿內的大部分臣子,都感覺自己的心好疼。

皇上,您是年輕,可用得着明着說出這樣的話來刺激人麼?

不過心疼歸心疼,他們所有人都從皇帝的話中,得到了強烈的提示,就是皇上有絕對的信心,通過發展科技,打造出一支在天上飛的軍隊。

不過想來想去,好像還是沒法想象啊!天上飛得……

唉,真是想看看大明的天兵天將啊!

崇禎皇帝似乎沒想底下這些老臣的心會多受傷,爲了論證自己的觀點,就又說道:“不過卿等看不到那一天沒關係,等以後,陸軍、海軍中也會有很多技術兵種,這些也必須要有學識才可以。嗯,至少要相當於秀才的水平纔可以吧。比如,蒸汽機船,哦,對了,炮兵其實也算,要學得東西很多,睜眼瞎可不好!”

說到這裡,崇禎皇帝重新站了起來,提高嗓門道:“總而言之,以後大明全軍將士都識字,將是一個趨勢。監軍的職責,任重而道遠。申卿,選拔監軍的任務很重,如今知道了吧?”

說完之後,他又轉頭看向曹化淳和溫體仁道:“內閣和司禮監儘快把朕的意思擬一道聖旨出來,朕過目之後便宣告天下。有關人選,朕回頭公佈。朕還有事要忙,先走了。”

“陛下回宮!”跟隨的方正化一見,連忙尖聲宣佈道。

文華殿內衆多臣子,等崇禎皇帝走了之後,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點沒從崇禎皇帝的話中回過神來。過了好久,首輔溫體仁先撤退,走到信任吏部尚書孫傳庭面前時,又站了下。

“首輔可有事情?”孫傳庭見此,微微躬身,以示禮貌問道。

溫體仁看看他,嘆了口氣道:“年輕好啊!”

說完,轉身離去!

1165 他要戰那便戰!531 隆重登場1041 今非昔比832 套中套463 李芝奇的自信592 國戰611 新的戰機(第四更)426 美女自然也是數不勝數137 敵明我暗1256 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238 誤打誤撞730 驚聞793 祭奠663 爲了肥沃的土默川,幹272 盧象升的手段很簡單(第五更)380 龜甲船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439 老鼠出洞659 屁股決定腦袋334 渡河(第五更)57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228 互懟(第三更)1003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722 幫他賣女兒537 推演預防(第三更)159 廢祖制207 賜宴(第四更)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720 談話(第三更)351 左應選的奏章(第三更)382 枉爲人君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852 山上的風景496 堅持968 大有可爲817 皇恩浩蕩(第三更)955 回瀋陽21 大明有救了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427 推銷貨幣509 籌劃洞吾(第四更)578 緊張了(爲舵主加更)493 回(第三更)163 妖魔鬼怪都出來了(第四更)838 答非所問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222 糧食危機946 緊張319 盧象升凱旋986 歸來655 蒙古人好忽悠1045 晚了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77 有種留下廟名1071 皇帝的打算904 冷麪閻王470 攻打海州257 作繭自縛1326 亂了1050 鹽政924 兔子沒來171 任務結果評價1049 滿清壯大之跡象939危機中的機(第三更)281 唐王的處置(第四更)70 廷推抓鬮都滾一邊去544 衆將聽令498 時機很重要125 犯大金天威者必誅1099 土司之議9 大魄力494 奇葩的接頭暗號(第四更)711 應付一下184 人手不足832 套中套192 唐玄宗第二麼738 泡湯了211 連夜召見(第三更)1286 不滅建虜,不滅倭國誓不還(爲0886449加更)144 錢不是那麼好拿的1078 四面楚歌743 我有一策可破蓋州665 再次出使174 聊天羣的威懾221 對盧象升的交代832 套中套1241 榨192 唐玄宗第二麼644 挖好了陷阱就等着獵物上門553 迂迴輿論1082 反常的豪格1061 陰差陽錯357 明末禁海的真正原因188 補丁505 莽古爾泰完了(第四更)471 嚇死了116 一個瘋子1100 崇禎皇帝的底氣
1165 他要戰那便戰!531 隆重登場1041 今非昔比832 套中套463 李芝奇的自信592 國戰611 新的戰機(第四更)426 美女自然也是數不勝數137 敵明我暗1256 再也不用提心吊膽了238 誤打誤撞730 驚聞793 祭奠663 爲了肥沃的土默川,幹272 盧象升的手段很簡單(第五更)380 龜甲船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439 老鼠出洞659 屁股決定腦袋334 渡河(第五更)57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228 互懟(第三更)1003 機會屬於有準備的人722 幫他賣女兒537 推演預防(第三更)159 廢祖制207 賜宴(第四更)418 青史留名(第三更)720 談話(第三更)351 左應選的奏章(第三更)382 枉爲人君270 吳達濟的見聞(第三更)852 山上的風景496 堅持968 大有可爲817 皇恩浩蕩(第三更)955 回瀋陽21 大明有救了108 現場直播第一人427 推銷貨幣509 籌劃洞吾(第四更)578 緊張了(爲舵主加更)493 回(第三更)163 妖魔鬼怪都出來了(第四更)838 答非所問744 靜觀其變(第三更)395 高應元的提議(補償一章)222 糧食危機946 緊張319 盧象升凱旋986 歸來655 蒙古人好忽悠1045 晚了372 燧發槍不是想用就能用的77 有種留下廟名1071 皇帝的打算904 冷麪閻王470 攻打海州257 作繭自縛1326 亂了1050 鹽政924 兔子沒來171 任務結果評價1049 滿清壯大之跡象939危機中的機(第三更)281 唐王的處置(第四更)70 廷推抓鬮都滾一邊去544 衆將聽令498 時機很重要125 犯大金天威者必誅1099 土司之議9 大魄力494 奇葩的接頭暗號(第四更)711 應付一下184 人手不足832 套中套192 唐玄宗第二麼738 泡湯了211 連夜召見(第三更)1286 不滅建虜,不滅倭國誓不還(爲0886449加更)144 錢不是那麼好拿的1078 四面楚歌743 我有一策可破蓋州665 再次出使174 聊天羣的威懾221 對盧象升的交代832 套中套1241 榨192 唐玄宗第二麼644 挖好了陷阱就等着獵物上門553 迂迴輿論1082 反常的豪格1061 陰差陽錯357 明末禁海的真正原因188 補丁505 莽古爾泰完了(第四更)471 嚇死了116 一個瘋子1100 崇禎皇帝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