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瓦解關寧軍閥趨勢

說實話,當時聽到劉王氏轉述時,胡廣還真懷疑吳三桂是不是穿越的,竟然會說出這句話?

不過回頭想想,如今這時候,喊出這句話,並作出類似的舉動,確實有鼓舞朝廷上下之士氣的作用,也非常對胡廣的脾氣。

而吳三桂也正好是將門之後,有讀書識字的條件,熟悉歷史典故也不稀奇。加上他能在歷史上留下那麼大的名氣,其本身的政治嗅覺,哪怕現在還年輕,也一樣不會低。

這時候的吳三桂,正如初生牛犢般,有一股那些老將所沒有的銳氣,在明末這種老兵油子衆多的時候,顯得格外珍貴。

由胡廣來選吳三桂和那些老將,哪怕吳三桂現在還不成熟,他也寧遠選擇吳三桂而不是那些老將。

因此,胡廣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第一個念頭,就是要重賞吳三桂,當作一個典型來用。順帶着,還可以解決另外一個問題。

此時,底下站着的祖大壽,見吳三桂這個外甥竟然如此被皇帝重視,不由得露出了開心的笑容。

不過確實也是,這個外甥是祖吳兩族後輩中最爲傑出的。自己也一直看好這個外甥,並給了大力支持。

祖大壽微笑着心中回想着,當時是知道那三千蒙古韃子的情報,這邊又湊出最精銳的八百騎軍,能打贏是沒有疑問的。只是沒想到,這個外甥竟然很有頭腦,隨機應變做出的事情,很長大明的士氣,能看出來,也很合皇帝的胃口,真是不錯啊!估計這次至少是個參將,甚至連副將都有可能!

他正在想着,就見到崇禎皇帝忽然帶着微笑,掃視羣臣,大聲說道:“守備吳三桂,立大功,漲我大明士氣,揚我大明聲威,朕心甚慰,特加封吳三桂爲徵虜將軍,任錦州總兵官,欽此!”

在原本的歷史上,吳三桂的成名戰是崇禎三年,只領數十騎家丁從數萬建虜軍中救出被圍的父親吳襄。得了個“孝聞九邊,勇冠三軍”的傳奇名聲,並因此受封爲遊擊。

而這個位面,吳三桂如同漢之霍去病,同樣只領了八百騎軍征伐韃子而大勝。當然了,也有區別,霍去病那次大勝遠不是吳三桂這次可比,另外,霍去病當時比吳三桂還年輕一歲,只有十七歲。

不管如何,吳三桂憑着自己的本事,以年僅十八歲就受封徵虜將軍,當了鎮守一方的總兵官,在大明也是絕無僅有的!從中可以看出,吳三桂這次的事情是多麼贏得聖心,真是不吝重賞之!

然而,在一羣文武百官驚訝讚歎和羨慕中,另外有一羣人卻愣住了,包括祖大壽本人,這不對啊!

首輔溫體仁心中同樣有點無語,不過他拿捏不定皇上到底是不是故意的。作爲首輔,他還是要提醒下的,因此出列向皇帝奏道:“陛下,錦州已有總兵官吳襄,吳三桂正是其子!”

胡廣一聽,心中暗笑,不過表面卻露出恍然大悟之色,而後馬上說道:“這倒是朕一時失察,這樣,大同總兵不是缺着麼,就調任吳襄任大同總兵官!一門兩位將軍,吳家真乃我大明將門也!”

這麼一換,就解決了剛纔的衝突,皇帝的金口玉言也不會有問題,可謂一舉二得,皆大歡喜。

不過祖大壽在爲吳家高興的同時,總感覺那裡不對,可一時之間他又想不起來。

但溫體仁卻不同,他算是皇帝的心腹,幾次和皇帝商議遼東人事時,已明白不管是皇帝,還是自己,都有點擔心遼東將門軍閥化的問題。

這個,主要是源自於祖大壽竟然能把軍隊從京師城下帶走。而根源,又在於關寧軍中沒有監軍,又沒有遼東巡撫制約,且關寧軍各將領之間關係盤根錯節,多爲祖大壽的親戚或者家人。

雖然此前把祖大壽明升暗降,調離了關寧軍,又提了何可綱和曹文詔等人。但關寧軍那邊還有吳襄這個老軍頭在,其他祖系的人一樣有領頭羊。

如今皇上臨時藉助吳三桂這事,雖然讓吳家多了一個總兵,可卻能順勢把吳襄調離。就憑吳三桂如今這年齡資歷,肯定不能和吳襄比。

如果不這樣做的話,調離了祖大壽,再直接調離吳襄,肯定會引起祖吳兩家的反彈。可把吳三桂提升爲總兵佔了吳襄的位置,卻多少能減輕祖吳兩家的不滿,安撫住他們。

這麼想着,溫體仁算是明白了皇上的用意。頓時,他不由得多瞄了皇帝兩眼,而後馬上躬身領命道:“陛下聖明!”

胡廣聽了,豈會不知溫體仁所指聖明,不是說解決衝突的問題,而是初步解決關寧軍中已有軍閥傾向的問題。這確實是他臨時想到的一招妙招,被溫體仁一恭維,他也是心中略有得意。

不過這時候,還不是高興的時候。胡廣心中想着,便重新坐回御座,等到靜鞭響起,皇極殿內重新安靜下來之後。他掃視羣臣,忽然臉色嚴肅了起來。

過了一會,積蓄了一點嚴肅地氣氛之後,胡廣大聲道:“朕說過,這次戰事中,京畿之地的所有城池,全城上下,務必齊心協力一致抵抗,敢有投降者,朕一律誅其九族,無關假降真降!可只要能擋住建虜攻城,朝廷官員,一律越級提拔,全城百姓,免稅三年!因此,昌黎百姓,全都免稅三年,朕決不食言!”

當他說起這事時,皇極殿內的文武百官都知道,皇帝所說的重點,絕不是昌黎百姓免稅三年,而是另外那事!

果然,皇帝說到這裡後,聲音忽然變得嚴厲起來,只聽他大聲說道:“永平知縣張養初、兵備道白養粹、副將楊文魁、遊擊楊聲遠等十五人投降建虜,無視朕之旨意,害永平百姓死傷無數。此等通虜賣國之人,朕亦會遵守諾言,誅其九族,以儆效尤,並血祭枉死之百姓!”

說到這裡,他停了停,雙目冷眼掃視羣臣後,再次大聲厲喝道:“就算逃到了天涯海角,朕亦不會罷休!”

559 高峰1110 完美了麼?3 結交近侍麼43 一起用膳258 新軍強軍之說104 昌黎危急391 踢走豪格985 從被動到主動689 千金市骨(第三更)273 大明路橋公司173 加人57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1231 還要中心開花1164 海上是我荷蘭人的天下1202 海軍陸戰隊2 垃圾系統33 山海關114 宋之楊再興233 範永鬥拜年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533 寶刀屠龍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66 蘇鬆重賦933 疑神疑鬼760 吐血(第三更)260 建虜的細節691 請皇上放心(第五更)487 夜半哭聲408 追賊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816 絕望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1270 我投降(爲凌煥煥萬賞加更)965 歷朝未有之良策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725 不打你打誰?778 新的高度846 皇太極的結局1082 反常的豪格1252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581 兩個皇帝都忙1166 誰扯1076 皇太極的死法991 瘋了麼346 晉地災情23 暗潮涌動832 套中套1300 懵逼1247 豪奴1119 獎金382 枉爲人君516 流血又流淚(第三更)758 崇禎皇帝的打算1292 新的封爵途徑476 胡言亂語?443 最堅實的依靠(第三更)967 北方蒙古定也848 擔心(第四更)511 今非昔比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856 萬戶飛天(第三更)708 人心之策995 南洋按此例835 膽小如鼠827 妾身自然是支持的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434 煮酒論英雄101 明軍的動向1271 說曹操,曹操到!(爲風蹤影的萬賞加更)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1109 得償所願675 比試940 秋後的螞蚱(第四更)1072 他來了901 嚴峻律法964 衛所製革新難點914 明國蠻橫無理346 晉地災情178 這加進了啥人826 心不在焉626 同袍的含義661 拐了拐366 攘外必先安內3 結交近侍麼1134 趁火打劫885 好狠1251 吏部尚書一職116 一個瘋子255 個個倨傲不訓(第三更)877 五人墓碑記942 一定要配合演好戲1034 天下譁然1082 反常的豪格1306 人事調動(爲Astrological萬賞加更)421 比賽逃跑1123 又是一年500 沒得選擇999 洞吾大戰將起111 我曹文詔就賭這一回833 慎之
559 高峰1110 完美了麼?3 結交近侍麼43 一起用膳258 新軍強軍之說104 昌黎危急391 踢走豪格985 從被動到主動689 千金市骨(第三更)273 大明路橋公司173 加人57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1231 還要中心開花1164 海上是我荷蘭人的天下1202 海軍陸戰隊2 垃圾系統33 山海關114 宋之楊再興233 範永鬥拜年338 新軍炮營(第四更)533 寶刀屠龍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66 蘇鬆重賦933 疑神疑鬼760 吐血(第三更)260 建虜的細節691 請皇上放心(第五更)487 夜半哭聲408 追賊570 鬼鬼祟祟(第三更)816 絕望459 撤退的話難說啊1270 我投降(爲凌煥煥萬賞加更)965 歷朝未有之良策225 自上而下的時尚725 不打你打誰?778 新的高度846 皇太極的結局1082 反常的豪格1252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581 兩個皇帝都忙1166 誰扯1076 皇太極的死法991 瘋了麼346 晉地災情23 暗潮涌動832 套中套1300 懵逼1247 豪奴1119 獎金382 枉爲人君516 流血又流淚(第三更)758 崇禎皇帝的打算1292 新的封爵途徑476 胡言亂語?443 最堅實的依靠(第三更)967 北方蒙古定也848 擔心(第四更)511 今非昔比566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856 萬戶飛天(第三更)708 人心之策995 南洋按此例835 膽小如鼠827 妾身自然是支持的341 大明參謀長聯席會議434 煮酒論英雄101 明軍的動向1271 說曹操,曹操到!(爲風蹤影的萬賞加更)504 真當大明是病貓(第三更)1109 得償所願675 比試940 秋後的螞蚱(第四更)1072 他來了901 嚴峻律法964 衛所製革新難點914 明國蠻橫無理346 晉地災情178 這加進了啥人826 心不在焉626 同袍的含義661 拐了拐366 攘外必先安內3 結交近侍麼1134 趁火打劫885 好狠1251 吏部尚書一職116 一個瘋子255 個個倨傲不訓(第三更)877 五人墓碑記942 一定要配合演好戲1034 天下譁然1082 反常的豪格1306 人事調動(爲Astrological萬賞加更)421 比賽逃跑1123 又是一年500 沒得選擇999 洞吾大戰將起111 我曹文詔就賭這一回833 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