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0 患得患失(第四更)

衛拉特蒙古四個部族中,以和碩特部和準葛爾部實力最爲強大。也因此,固始汗一直對準葛爾部有所防範。就如土爾扈特部首領和鄂爾勒克拉攏杜爾伯特部的幾個小首領一樣,固始汗也有費盡心思在挖準葛爾部的小首領。其目的,不外乎是削弱準葛爾部的實力,並壯大和碩特部的實力。

而鄂齊爾圖是作爲下一個和碩特部的大汗來培養,自然也明白幾個部族之間勾心鬥角的事情。此時,他聽到固始汗這麼說了後,稍微再想想,便點了點頭,表示了贊同之意。

固始汗見了,心中欣慰,低着頭,手指頭無意識地敲着自己的膝蓋,顯然開始在認真考慮什麼問題。

鄂齊爾圖見了,也不聲響,就陪在一邊,靜靜地等待着固始汗,不敢有任何打擾。

過了好一會後,就見固始汗擡起頭來,看着鄂齊爾圖,微笑着說道:“我想過了,烏法和沙俄接觸之事,我另外派人去。你就代表我去一趟明國京師,嚮明國皇帝獻上貢表,順便也一探明國虛實,可好?”

鄂齊爾圖聽了先是一愣,隨後回過神來,立刻點頭道:“叔汗吩咐,我自當遵從!”

此時的他,內心甚至有點衝動,就想立刻到明國京師去。一則看看傳說中繁華的中原到底是怎麼樣的?二則也可以去核實下,明國到底強不強大,那個明將之前所說的那些到底是不是真的?

他正想着,就聽固始汗又開始交代他,所說和他想得差不多,就是讓他去開開眼界,並一探明國虛實。

兩人說着話,一直到中午時分,方纔結束了說話。而後固始汗又立刻派人快馬加鞭召集他手下各部頭領,正式公佈了他的決定,即嚮明國上貢表以示臣服之意。

在這會上,其他人雖然很詫異,不過都懾服於固始汗的威信,沒幾個人敢有質疑,這事就這麼定了!

營帳內,班點原本是一身輕鬆地在休息。他從之前的會面,已經知道自己這次的出使,肯定是沒問題了。

雖然固始汗說自己都想去京師朝拜皇上,可他認爲這是一種客套話,是表達和碩特部對大明友善的意思。他還沒天真到,自己就這麼來出使一趟和碩特部,只是來通告下卜石兔的事情,就能讓一個強大的部族臣服大明瞭。

不過就算這樣,班點能感覺到,這次的出使任務很圓滿。想想自己來的路上還一直有點忐忑不安,就生怕把這次的出使任務搞砸了,從而影響到河套的穩定,他就不由得有點唏噓!

他這麼想着,或者是面對可能取得的成績,沒有平常心的原因,班點看到和碩特部諸多頭領來來往往的時候,知道必有什麼要事,不由得又有點患得患失起來。

固始汗在和碩特部歷代大汗中,算是最爲傑出的之一。他這樣的人物,真得會主動向大明低頭?又或者他有這個意思,可他的手下並不會認可吧,就如同那鄂齊爾圖,班點甚至都感覺到他隱隱對大明有敵意!

相對於他的患得患失,李過卻沒他想這麼多。只是巡查手下,做好自己份內之事而已。

這一日,忽然固始汗派人過來告知,是很正式的那種。當下,班點立刻帶着李過過去。他心中有預感,怕是和碩特部和大明的關係最終如何,應該在這次見面時會揭曉了。

這麼一想,他不由得內心緊張了起來。不過表面上,至少還能表現得沉着,倒也沒有失去該有的風範。

然而,雙方見面後,固始汗竟然說要遣他侄兒鄂齊爾圖隨大明使者回明國,去京師嚮明國皇帝獻貢表,願爲大明之臣屬!

班點一開始還以爲自己聽錯了,要知道大明開國這麼多年來,西部蒙古諸部可從來沒有給大明上過貢表,甚至西部蒙古諸部的前身,那可是瓦刺,其大汗也先都曾俘虜過大明英宗皇帝,還差點打下了京師。讓這樣一個部族臣服大明,那豈不是說大明現在比英宗時期還要強大?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是報了當年的仇,出了那時候一直積累下來的憋屈了!

而且,不管是皇帝還是臣子,不管是武將還是文官,追求的不外乎開疆擴土,萬國來朝。固始汗竟然說要上貢表臣服大明,這樣的事情,也難怪班點都有點不敢相信。

不止是他,就連他身後站着的李過也同樣非常吃驚,有點不相信地看看班點,而後又看看固始汗,想覈實下到底是否是自己聽錯了?

或者固始汗知道自己說得話比較讓人難以相信,便再次很誠懇地表達了臣服之意,讓班點和李過都明白,這是真的。

這一下,就算班點再怎麼對自己說要沉穩,他也沒法沉穩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位大明使者很激動。倒是他身後那名明將,好像還更沉穩一點。

不過他們其實不知道,李過那裡會比班點更沉穩,他同樣非常激動,第一時間就去聊天羣,把這個好消息稟告給崇禎皇帝去了。也因此,在別人看來,他就沒什麼激動表情。

這樣的好事,雙方自然要慶祝了。在固始汗的刻意安排下,雙方把酒盡歡,氣氛之高,遠勝第一次的篝火宴會。

等到狂歡完畢後,班點這次是真得不勝酒力,虧了李過記得自己的護衛職責,倒沒有參與狂歡,親自攙扶着班點去休息了。

“李……李遊擊,這次……這次我們立大功了!”班點打着酒嗝,靠在牀上後,對安置完他,準備離去的李過笑着斷斷續續說道。

李過聽了,也是呵呵地笑着。他心中很想知道,要是皇上看到自己在聊天羣中的留言,是會怎麼樣的歡喜?龍顏大悅是肯定的吧?

他正想着,就聽到了系統的提示聲,崇禎皇帝的回覆來了:“所說的朝貢大明是指和碩特部還是衛拉特蒙古?”

聽到這話,李過稍微楞了下,連忙進入聊天羣回覆崇禎皇帝道:“陛下,末將聽到,是和碩特部!”

晚上還有一更

1286 不滅建虜,不滅倭國誓不還(爲0886449加更)1010 木邦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988 聊天羣的又一功能746 擾亂軍心497 鄭芝豹的消息281 唐王的處置(第四更)854 必然如此352 太祖的又一坑(第四更)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899 打手(第四更)835 膽小如鼠393 招安張獻忠1323 農科伯841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五更)316 建虜的戰法686 誤會了679 范文程的出謀劃策275 大明建設銀行485 謠言滿天飛(第三更)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1270 我投降(爲凌煥煥萬賞加更)1062 小不忍則亂大謀689 千金市骨(第三更)1294 你看看人家1206 周皇后的心思1078 四面楚歌282 我說可以那就可以(第五更)80 奉旨逛怡紅院1088 登陸522 李定國(第三更)667 多爾袞到了(第三更)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253 悔之晚矣280 不拆長城非好漢(第三更)752 出戰432 孫傳庭升官2 垃圾系統717 集中全力67 冒死彈劾1325 都是垃圾797 參觀(第三更)294 新的作戰方略44 誓死衛護京師825 皇帝背書951 誰的責任426 美女自然也是數不勝數834 佈置(第三更)1303 成名之戰1220 曬就一個字759 土雞瓦狗也1066 殺賊271 毛文龍平反(第四更)589 第二次聯席會議(第三更)631 牛刀殺雞662 和鄂爾勒克297 軍器制度革新(第五更)1160 還要練兵28 公佈身份867 鄉約(第三更)588 檢閱1049 滿清壯大之跡象1137 怎麼幫361 報到1069 終於懂事了413 擔心不已1167 冷眼旁觀883 終於見識了248 皇太極是你爹還是你娘1006 科技神器307 中伏417 一個字亂528 要下多點本錢(第三更)1164 海上是我荷蘭人的天下668 大清皇帝不是那麼好當啊(第四更)521 畫展161 胡扯的下限1241 榨15 再加人1258 裝吧604 施維拉556 結束1111 大明發力433 和張獻忠的比較733 沒法再要臉656 過家家1120 吏治645 踩着盧象升的臉961 說明身份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1220 曬就一個字1054 君父1210 衍聖公的奏對104 昌黎危急366 攘外必先安內303 求助鄉紳656 過家家127 輿論的重要性
1286 不滅建虜,不滅倭國誓不還(爲0886449加更)1010 木邦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988 聊天羣的又一功能746 擾亂軍心497 鄭芝豹的消息281 唐王的處置(第四更)854 必然如此352 太祖的又一坑(第四更)213 銀本位制(第五章)899 打手(第四更)835 膽小如鼠393 招安張獻忠1323 農科伯841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五更)316 建虜的戰法686 誤會了679 范文程的出謀劃策275 大明建設銀行485 謠言滿天飛(第三更)142 捕頭和錦衣衛校尉1270 我投降(爲凌煥煥萬賞加更)1062 小不忍則亂大謀689 千金市骨(第三更)1294 你看看人家1206 周皇后的心思1078 四面楚歌282 我說可以那就可以(第五更)80 奉旨逛怡紅院1088 登陸522 李定國(第三更)667 多爾袞到了(第三更)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253 悔之晚矣280 不拆長城非好漢(第三更)752 出戰432 孫傳庭升官2 垃圾系統717 集中全力67 冒死彈劾1325 都是垃圾797 參觀(第三更)294 新的作戰方略44 誓死衛護京師825 皇帝背書951 誰的責任426 美女自然也是數不勝數834 佈置(第三更)1303 成名之戰1220 曬就一個字759 土雞瓦狗也1066 殺賊271 毛文龍平反(第四更)589 第二次聯席會議(第三更)631 牛刀殺雞662 和鄂爾勒克297 軍器制度革新(第五更)1160 還要練兵28 公佈身份867 鄉約(第三更)588 檢閱1049 滿清壯大之跡象1137 怎麼幫361 報到1069 終於懂事了413 擔心不已1167 冷眼旁觀883 終於見識了248 皇太極是你爹還是你娘1006 科技神器307 中伏417 一個字亂528 要下多點本錢(第三更)1164 海上是我荷蘭人的天下668 大清皇帝不是那麼好當啊(第四更)521 畫展161 胡扯的下限1241 榨15 再加人1258 裝吧604 施維拉556 結束1111 大明發力433 和張獻忠的比較733 沒法再要臉656 過家家1120 吏治645 踩着盧象升的臉961 說明身份718 只有我大清軍隊才能橫着走1220 曬就一個字1054 君父1210 衍聖公的奏對104 昌黎危急366 攘外必先安內303 求助鄉紳656 過家家127 輿論的重要性